浅谈日本泡沫经济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34878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日本泡沫经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浅谈日本泡沫经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日本泡沫经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日本泡沫经济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日本泡沫经济 上帝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By:2023/1/212023/1/2目录什么是泡沫经济一、时代背景二、事件简述三、发生泡沫经济的原因分析四、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的启示五、22023/1/2一、什么是泡沫经济泡沫(bubble):中空,但持续膨胀,最终导致破裂,不留一点痕迹。泡沫现象:由于自我实现的不安定化投机,资产价格偏离了其由根本要素所决定的标准的一种现象。过去泡沫现象的例子:(1)荷兰的郁金香狂热(Tulip Mania,1636-37)(2)英国“南海泡沫”事件(The South Sea Bubble,1720)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到交易所恐慌(3)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

2、经济事件32023/1/2二、时代背景1、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2、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3、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42023/1/21987年,东京银座附近的每坪(3.3平方米),近5000万日元,即使是北海道空无一人的原野土地价格也涨了一万倍。三、事件简述 1985年,当年5月,日本国土厅发布了首都改造计划,东京中心土地的投资一下子活跃起来,低价飞速上涨,并迅速波及全国。52023

3、/1/2泡沫经济的最高峰,银座四丁目的地价是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人民币900万元。62023/1/2 “光东京23区的地价就能买下美国的国土,还能有找零”“卖掉皇居的话能买下加利福尼亚一个州”72023/1/21980年代,日本制造的汽车和电器在全世界通行无阻;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82023/1/2 1989年12月29,东京225指数日经平均股价达到了惊人的38915点。92023/1/2此后开始下跌 102023/1/2 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为转折点,日经股价落入了地狱,日经平均指数暴跌至2800

4、2点,1992年3月8月,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112023/1/2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日本央行也不断上调保持了两年多的低利率并削减贷款。122023/1/2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132023/1/2四、发生泡沫经济的原因分析第一次失误日元升值萧条第二次失误长期超低利率第三次失误货币政策突然转向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142023/1/2第一次失误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5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

5、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152023/1/2第二次失误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德国等相继提高利率。1234 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一直到1989年5月份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时距离“黑色星期一”已经19个月,距离日本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27个月。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美国担

6、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日本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1987年10月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 162023/1/2172023/1/2第三次失误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日本银行5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6;2.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3.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1.日本1990年,日本

7、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2.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182023/1/2192023/1/2日元升值,政府动用财政、货币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日元升值,政府动用财政、货币措施扩大国内需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与房地产设施高潮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与房地产设施高潮金融自由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金融自由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股市与房地产价格暴涨股市与房地产价格暴涨202023/1/2(一)日元升值“日元升值萧条”1985年初的约年初的约1美元美元=258日元日元 1987年年4月末月末1美元美元=140日元日元 1973年初约为年初约为1美元美元=

8、266日元日元 1985年年9月月21日日,日元兑换美元为日元兑换美元为240:1 日元大幅且急速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美出口比重很高的汽车、家电、机械等制造业。据日本有关机构调查,每升值1日元,丰田、索尼、东芝等企业就要损失100亿150亿日元。212023/1/2宏观政策失误货币政策过度宽松造就了日本泡沫经济广场协议后,日元迅速升值,汇率美元:日元为1:240,上升到一年后(1986年)美元:日元1:120日元,到1995年创下美元:日元为1:79日元的历史高点。日元日元美元的兑换率美元的兑换率(月度数据:平均每天)(月度数据:平均每天)222023/1/2股价持续猛烈

9、暴涨u1985年末,日经225股价指数收于13083点。u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1.7%,并赶超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u1989年底股票总市值继续膨胀至896万亿日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0%。u1989年末收于38916点,四年间u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197.45%。232023/1/2(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与房地产设施高潮 日本政府制定了以国家投资、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扩张为引擎的内需型增长策略。大规模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建设的高潮以及土地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投机热,投资膨胀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迅猛扩张。242023/1/2(三)金融自由化,宽松的货币

10、政策,流动性过剩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繁荣”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当时日本央行实行的宽松的金融政策,它是“泡沫生成的必要条件”日本金融自由化从整体来说就是按照企业融资自由化存款利率自由化业务管制自由化的顺序进行。业务管制自由化与其他领域的自由化相比以更缓慢的步调进行1984年、日美货币委员会发表了有关日本金融资本市场开放的报告书。承诺在23年内实现大额存款利率的自由化。1986年到1990年,自由利率存款的筹措比率持续急速上升1985年日本开始放开存款利率。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5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252

11、023/1/2五、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的启示(一)教训日本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第一,汇率的调整并不能阻止经济的泡沫化;第二,尤其在CPI(消费物价指数)的稳定时期,我们更应该当心资产的泡沫化;最后,我们应处理好眼前的经济繁荣与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当前反对加息的理由之一是,经济过热并非全局性的,所以加息有可能影响经济繁荣。262023/1/2(二)日本泡沫破裂前背景VS中国08年金融危机后的现状泡沫破灭前的日本中国经济状况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 日元大幅升值(自愿)人民币逐步升值(被迫)调利率前居民储蓄率高居民储蓄率高 股市、楼市价格暴涨 股市、楼市价格快速上涨 国家政策宽松货币政

12、策、扩大内需财政政策 适度紧缩货币政策适度扩张货币政策、扩大内需财政政策 紧缩货币政策 金融自由化没有实现金融自由化 官僚体制、政府效率低政府效率不高民众心态极度乐观 乐观但不失理性国际背景国际社会秩序混乱金融危机272023/1/2(三)对中国的启示及应对防御方式1 我国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以流动性资金过剩为根源的泡沫经济已经有所形成。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客观判断我国经济状况。2高度重视泡沫经济的危害,多管齐下有效抑制泡沫。针对我国的情况,吸取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形成阶段政策失误的教训,有关政府部门可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挤压泡沫以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第一,适时适当地提高银行利率水平。第二

13、,适度放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变被动为主动。第三,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282023/1/23实行稳健谨慎、相对独立、灵活、具有前瞻性的货币政策。4有序渐进推进金融自由化,同步加强金融监管。金融自由化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其放大金融风险的副作用也已为历次金融危机所证实。在国内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力度有限的环境下,过快的金融自由化容易造成严重后果,我国应有序、渐进、稳妥地推进金融自由化,并同步加强金融监管。292023/1/2(四)结论 在面临经济繁荣与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两种风险时,牺牲暂时的经济发展的危害,比起听任泡沫经济扩大可能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前者的危害要小得多。总之,我们不应过多地纠缠于CPI的涨跌,把CPI的涨跌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唯一风向标,重蹈日本的覆辙。302023/1/2THANKS!312023/1/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