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整理(共2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31276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整理(共2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整理(共2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整理(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整理(共29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古词文整理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小松 【唐】 杜荀xn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杂诗(其二) 【唐】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又呈吴郎【唐】 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

3、思戎马泪盈巾。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任:放任、不拘束。宁:岂,怎么。亲:亲善。征求:指税赋征敛lin。敛:收拢,聚集。登岳阳楼 【唐】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早早就闻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观看。吴楚被大至分为东南两地,浩荡的水波吞吐昼夜不息。亲朋好友个个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仿佛一叶孤舟。

4、北边的关山战火不曾停息,我扶窗远眺不禁涕泪交流。坼:裂开、分开。乾坤:此指日月。凭轩:倚着楼窗。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放言五首【唐】 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赠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不用龟卜和拜蓍,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

5、酒长精神。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翻似:倒好像。长精神:振作精神。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竹径:一作“曲径”。万籁:凡是能

6、发出声响的孔都叫籁。此指自然界一切声音。无题 【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丝:同“思”音。殷勤:轻易恳切深厚。月夜忆舍弟【

7、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戍sh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长:一直。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

8、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请望着萋萋芳草。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远芳:草香远播。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 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铓mng:刀剑等的尖端。剑铓:剑锋。若为:怎能。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

9、来和人相亲相近。泊:停船靠岸。烟渚:江中雾气缭绕的小沙洲。渚zh:水中小块陆地。石壕吏 【唐】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词释】1 暮:在傍晚。2 投:投宿。3 吏: 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4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5 逾(y):越过;翻过。6 走:跑,这里指逃跑。7 呼:诉说,叫喊。8 一何:何其、多么。

10、9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10 啼:哭啼。11 苦:凄苦。12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13 戍(sh):防守,这里指服役。14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15 新:最近,刚刚。16 存:活着,生存着。17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18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19 室中:家中。20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21 唯:只,仅。22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23 未:还没有。24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25 完裙:完整的衣服。26 老妪(y):老妇人。27 衰:弱

11、。28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29 应:响应。30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31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32 备:准备。33 晨炊:早饭。34 夜久:夜深了。35 绝:断绝;停止。36 如:好像,仿佛。37 闻:听。38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39 明:天亮之后。40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41 独:唯独、只有。42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卖炭翁 【唐】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

12、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回车叱ch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xio一丈绫lng,系向牛头充炭直。【词释】1 卖炭翁: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2 伐:砍伐。3 薪:柴。4 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五十里处。5 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6 苍苍:苍白。7 得:得到。8 何所营

13、: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谋求。9 辗(nin):同“碾”,碾压。10 愿:希望。11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12 困:困倦,疲乏。13 市:集市。14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15 骑(j):骑马的人。16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17 把:拿。18 敕(ch):皇帝的命令或诏书。19 回:调转。20 叱:吆喝。21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22 驱将:赶着走。23 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24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

14、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25 系:挂。26 直:通“值”,价格,价值。伤仲永 宋王安石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y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n仲永环谒y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n然众人矣”。 【词释】1 伤:哀伤,叹息。2 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3 民:平民百姓。4 世:世代。5 隶:

15、属于。6 耕:耕田。7 生:生长到。8 年:岁。9 未:不;没有。10 尝:曾经。11 识:认识。12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13 .忽:忽然。14 啼:出声地哭。15 求:要。16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17 焉:他,代指仲永。18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19 与:给。20 即:立即,立刻。21 书:书写,写。22 并:并且。23 自:自己。24 为:题写。25 名:名字。26 其:这。27 以:把。28 养:奉养,赡养。29 收族:团结宗族。收:聚,团结。30 为:当做,作为。31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32 传:传送。33 一:全。34

16、观:观看。35 自:从。36 是:此。37 指:指定。38 作:写作。39 立:立刻。40.就:完成。40 其:代词,代指这首诗。41 文:文采。42 理:道理。43 皆:都。44 可:值得。45 观:观赏。46 者:的地方(方面)。47 邑人:同(乡)县的人。48 奇:对感到惊奇(奇怪)(意动用法)。49 之:代指仲永的才华。50 稍稍:渐渐。51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名词作动词)。52 其:他的,代仲永的。53 或:有的人。54 以:用。55 乞:求取。56 之:它,代仲永的诗。57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其,这。然,这样。58

17、 日:每天。59 扳:通“攀”,牵引,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60 环:四处,到处。61 谒y:拜访。62 使:让。63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64 闻:听说,听闻。65 之:它,代这件事。66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67 从:跟随。68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69 还:返回 。70 于:在。71 令:让。72 作:写。73 称:相当。74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时,时候。之,的。闻,传闻。 75 自:从。76 复:又,再。77 问:询问。78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注:不可解释为完全)。【题目理解】 “伤”,是“为

18、.感到悲伤”的意思意动用法。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伤”有三层意思,第一,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句解】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译: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 2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译:并且在诗(后)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旨。 3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

19、写诗,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地对他的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人用钱币求取仲永的诗。 5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6 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前时所听到的相称了。 7 泯然众人矣!(倒装句) 译:(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8 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译:从扬州回来。 9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译:(他的父亲)从邻居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南北朝刘义庆编周

20、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hng,而处尤剧。或说shu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词释】1 少:年少。凶强:凶暴强悍。2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3 并:一起,指蛟与虎二者。 4 暴犯:侵害。 5 横h

21、ng:横暴,祸害。 6 尤剧:更厉害。 7 说shu:劝说。 8 冀:希望。 9 没:沉没。 10 与之俱:指同蛟一起沉浮。 11 彰:显露。 12 为乡里所患: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13 更相庆:互相庆祝。 14 二陆:指陆机、陆云。平原指陆机,曾任平原内史;清河指陆云,曾任清河内史。15 朝闻夕死:论语 里仁:“朝zho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身了。 16 彰:显露。17 蹉跎 cu tu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佩(pe)环,心乐(l)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2、li)。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y),为嵁(kn),为岩。青树翠蔓(mn),蒙络摇缀(zhu),参(cn)差(c)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然不动;俶(ch)尔远逝,往来翕(x)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u)折(zh)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o)无人,凄神寒骨,悄(qio)怆(chung)幽邃(su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ng)古,余弟宗玄。隶(l)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恕己,曰奉壹(y)。【词释】

23、1 从:自,由 。2 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3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 行:走。5 篁(hu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6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7 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 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9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 见:看见。11 水尤清冽(li):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 :清澈。洌:清凉。 12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13 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 岸,岸边. 14 卷

24、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5 为坻(ch)为屿(y),为嵁(k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 青树翠蔓(mn),蒙络摇缀,参差(cn c)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表示数目不确定,上下,左右,光景。18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 19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彻:透过。 20 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然

25、,呆呆的样子。 21 俶尔远逝:又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尔,忽然。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22 往来翕(x)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23 乐:逗乐。 24 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望去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 25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溪身)像蛇那样蜿蜒弯曲,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26 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势。(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其:那。27 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28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26、,凄神寒骨,悄怆(qio chu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寂寥:静悄悄的。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29 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30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景象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1 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32 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33 龚古:作者朋友。34

27、 宗玄:作者的堂弟。 35 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36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37 坻:水中高地。 38 屿:小岛。39 嵁:不平的岩石。岩:磐石。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28、没有任何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白洋潮 【明末清初】张岱故事,

29、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chun往,章侯、世培踵(zhng)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b)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c)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qi,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渐江潮头自龛(kn)、赭(zh)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30、? 【注释】1 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人。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其著作有石匮书、琅寰文集、西湖梦寻等。白洋,山名,在绍兴西北,滨海。 2 故事:旧例,旧俗。 3 三江看潮。三江:镇名,在绍兴东北40里浮山北麓。实:实在4 喧传:哄传。 5 岁岁如之:岁:年;如:像;之:这样。6 庚辰:明崇祯十三年(1640)。 7 吊朱恒岳少师:吊,祭奠死者。朱燮元,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山阴人。少师,官名,为辅导太子的官。 8 陈章侯、祁世培: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明清之际著名画家。祁世培,字海搓。两人均是作者的朋友。 9

31、 海塘:海堤。 10 遄:急速。 11 踵(zhng)至:接踵而至,一个紧接一个到达,踵,脚后跟。 12 海宁:浙江属县,南临杭州湾,是观潮胜地。 13 擘(b)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14 蹴(c)起:蹦跳。 15 蔽江而下:蔽:遮蔽。16 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17 走避塘下:走:跑。 18 辟易:惊惧后退。 19 礴:拍击。 20 著面皆湿:著,同“着” ,衣着;面:脸;皆:全,都。 21 旋:很快。 22 龟山:即白洋山,又名乌风山,在绍兴西北50里,滨海。 23 龙湫:雁荡山瀑布。24 看之惊眩:眩:眼花,看不清楚。 25 龛(kn)、赭(zh):龛山在萧山东南,赭山在海宁西南

32、,二山对峙,扼钱塘江入海口。 26 颜始定:颜:脸色;始:才;定:安定,稳定,镇定.27 漱激:冲刷激荡。 28 何耶:为什么呢。天目 【明】袁宏道天目幽邃奇古2不可言3,由庄至颠4,可5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6;貌古则鲜妍不足7,骨大则玲珑绝少8,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9:凡此皆山之病10。 天目盈山皆壑(h)11,飞流淙淙12,若万匹缟13,一绝也14。石色苍润15,石骨奥巧16,石径曲折,石壁竦峭17,二绝也。虽幽谷县(xun)岩18,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19,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20,诸

33、山尖出云上若萍21,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22,其观奇甚23,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24。山树大者,几四十围25,松形如盖26,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27,六绝也。头茶之香者28,远胜龙井29,笋味类绍兴破塘30,而清远过之31,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32,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33。 宿幻住之次日34,晨起看云,巳(s)后登绝顶35,晚宿高峰死关36。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37。数日晴霁(j)甚38,山僧以为异39,下山率相贺40。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41,争以饭相劝42。临行43,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44,奈何45?”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46

34、,山僧不劳过谦47,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词释】1 天目: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在浙江临安县北。分东西两支,双峰雄峙,并多为怪石密林。相传峰巅各有一池,左右相望,故称“天目”。2 幽邃(su)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邃:深。 3 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4 庄:指的是天目山下双清庄。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在西天目读书,在东天目参禅,曾双目失明,以东西天目泉水洗眼后复明,故名双清庄。颠:同“巅”,山顶。 5 可:大约。辟:偏僻。6 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峭:陡峭。鲜(xi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7

35、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鲜妍(xin yn):鲜艳美丽。妍:美丽。8 骨:指山的骨架。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绝:极,非常。9 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枯:草木枯败。毛:草,这里指草木。 10 病:缺陷,弊病,缺点。 11 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盈:满;壑:山沟。12 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淙淙(cng):流水的声音。13 盈:满 14 壑(h):深沟 15 缟(go):白色丝织品。 16 绝:绝妙,独具的美妙。 17 苍:青黑色。润:光滑滋润。 18 虽石骨奥巧:是说山石的骨架结构很巧妙,难以形容。奥巧:透漏巧妙。虽:即使。19 竦(sng)峭:高耸陡峭

36、。 20 “虽幽”二句:是说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都是精美的。“县”,同“悬”。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21 晓:天刚亮。22 尽:全部。这句是说,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 23 萍:即浮萍。这句是说,云里露出的山头,像是浮萍。 24 “然云”句:意谓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 25 其观奇甚:他的景象非常奇特。 26 悉其形状:明了云的各种各样的形状。 27 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 28 盖:华盖。 29 直:通“值”,价值。 30 头茶:第一次采摘的春茶。31 胜:优于。龙井:一种著名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附近的龙井一

37、带。 32 类:像。破塘:浙江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作者食笋时方正月自注说,他的好友山阴人陶石篑“屡称破塘笋”。33 清:清爽鲜美可口,与肥甘相对。远过之:远远超过破塘笋。34 修真栖隐:隐居深山,修心悟道。修真:修心养性,即指出家。栖隐:即谓隐居。 35 出缠:佛教语,指脱离了人间烦恼的束缚。结室:佛教语,指佛门弟子聚会祈祷吉祥。 36 幻住:天目山上的寺名。37 绝顶:最高峰。 38 高峰、死关:都是天目山上的地名。死关,天目山地名,地形险恶,故名。 39 活埋庵(n):天目山上的小庙宇,其境幽邃,竹石皆秀。 40 霁(j):雨后转晴。这句是说,一场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41 异:反常

38、,山中温润多雨,僧见连日晴朗,故以为异。42 率:全,都。相贺:和尚们认为天晴是好兆头,所以都来庆贺。 43 执:行。 44 争以饭相劝:意谓争着招待作者。45 临行:将要离开的时候 。指作者即将离开天目山。46 “不足”句:意谓跟大人您的眼界很不相称。“当”,相称。足:值得。“巨目”巨大高贵的眼睛,这是恭维的话。 不足:不值得 47 奈何;怎么办呢?表示没有办法。48 “天目”句: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们也有一份,与我们也有一些关系。“某”,谦称自己。 “些子”,一些,一点。分(fn):同“份”,份额。 49 过谦:和下句“面誉”,都是指天目山说的,意谓不须替天目山过分谦虚,也不须当面夸奖。5

39、0面誉:当面称赞 50 因:于是.就 。51 颠:同“巅”,山顶 52 些子分:一点儿份。分,同“份”,份额。53 因大笑而别:因:于是。红梅【南宋】 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红梅和桃李开花的样子原来就不同,红梅经历了风雪,身上还有雪的痕迹。它却还是不承认自己的色彩很红艳。元:通“原”,原本。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

40、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起一经: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汗青:史册。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 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

41、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十岁就能够即席作诗,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在座的人触动离情。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草书屏风【唐】韩 偓w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的书法的踪迹。虽然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写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倒挂在古松下。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游到水里去了

42、。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qn梦佳期。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如梦与你共欢聚。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情人:指亲人。竟夕:一整夜。盈:满。寝:睡。读山海经【东晋】 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死后,化作小鸟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被斩首后仍然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

43、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干戚:武器。干:古代指盾。戚:古代兵器,像斧。讵:岂,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唐】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为人性情孤僻沉醉美文佳句,若不出语惊人到死不肯罢休。如今年老体衰,不再苦心琢磨,写诗一会儿就,妙处全在自然。春来花鸟莫怕,老夫不在争美。江边新装木栏,供我悠然垂钓,再扎一条竹筏,用来代替小船。如何能遇陶渊明、谢灵运那样著名诗人,我愿与之同游,并看他们写出更美的诗篇。1 值:正逢。2 聊:姑且。3 耽:爱好,沉迷。4 浑:完全,简直。5 槛:栏杆。6 浮槎:木筏。7 槎:木筏。8 渠:他们。卖油翁 【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n)。尝射于家圃p,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