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共1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888317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共1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共1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共15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上古词文整理1、伤仲永 宋王安石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y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n仲永环谒y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n然众人矣”。 【词释】1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民:平民百姓。 世:世代。隶:属于。2 耕:耕田。 生:生长

2、到。 年:岁。 未:不;没有。 尝:曾经。 识:认识。3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忽:忽然。 啼:出声地哭。 求:要。4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焉:他,代指仲永。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5 与:给。 即:立即,立刻。 书:书写,写。 并:并且。自:自己。 为:题写。名:名字。6 其:这。 以:把。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收:聚,团结。 为:当做,作为。7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传:传送。 一:全。 观:观看。 自:从。 是:此。8 指:指定。 作:写作。 立:立刻。 就:完成。其:代词,代指这首诗。 文:文采。9 理:道理。 皆

3、:都。 可:值得。观:观赏。 者:的地方(方面)。邑人:同(乡)县的人。10 奇:对感到惊奇(奇怪)(意动用法)。 之:代指仲永的才华。 稍稍:渐渐。11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名词作动词)。12 其:他的,代仲永的。或:有的人。以:用。乞:求取。之:它,代仲永的诗。13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其,这。然,这样。 日:每天。14 扳:通“攀”,牵引,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 环:四处,到处。 谒y:拜访。 使:让。15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闻:听说,听闻。之:它,代这件事。16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 从:

4、跟随。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还:返回 。17 于:在。令:让。作:写。 称:相当。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时,时候。之,的。闻,传闻。 18 自:从。 复:又,再。 问:询问。19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注:不可解释为完全)。【题目理解】 “伤”,是“为.感到悲伤”的意思意动用法。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伤”有三层意思,第一,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

5、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句解】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译: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 2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译:并且在诗(后)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旨。 3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地对他的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人用钱币求取仲永的诗。 5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

6、人,不让(他)学习。 6 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前时所听到的相称了。 7 泯然众人矣!(倒装句) 译:(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8 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译:从扬州回来。 9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译:(他的父亲)从邻居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 2、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南北朝刘义庆编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hng,而处尤剧。或说shu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

7、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词释】1 少:年少。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并:一起,指蛟与虎二者。 2 暴犯:侵害。 横hng:横暴,祸害。 尤剧:更厉害。 说shu:劝说。 冀:希望。 3 没:沉没。 与之俱:指同蛟一起沉浮。 彰:显露。 为乡里所患: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4 更相庆:互相庆祝。 二陆:指陆机、陆云。平原指陆机,曾任平原内史;清河指陆云,曾任清河内史。5 朝闻夕死:论语 里仁:“朝zho闻道,夕

8、死可矣”。意思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身了。 彰:显露。 蹉跎 cu tu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3、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佩(pe)环,心乐(l)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y),为嵁(kn),为岩。青树翠蔓(mn),蒙络摇缀(zhu),参(cn)差(c)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然不动;俶(ch)尔远逝,往来翕(x)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u)折(zh)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

9、)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o)无人,凄神寒骨,悄(qio)怆(chung)幽邃(su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ng)古,余弟宗玄。隶(l)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恕己,曰奉壹(y)。【词释】1 从:自,由 。2 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3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 行:走。5 篁(hu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6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7 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 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9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见:

10、看见。10 水尤清冽(li):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 :清澈。洌:清凉。 11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12 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 岸,岸边. 13 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4 为坻(ch)为屿(y),为嵁(k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5 青树翠蔓(mn),蒙络摇缀,参差(cn c)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6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表示数目不

11、确定,上下,左右,光景。17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 18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彻:透过。 19 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然,呆呆的样子。 20 俶尔远逝:又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尔,忽然。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21 往来翕(x)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乐:逗乐。 22 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望去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 23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溪身)像蛇那样蜿蜒

12、弯曲,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24 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势。(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其:那。25 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26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o chu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寂寥:静悄悄的。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27 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28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

13、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景象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29 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30 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龚古:作者朋友。31 宗玄:作者的堂弟。 32 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33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岩:磐石。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

14、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

15、,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4、白洋潮 【明末清初】张岱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chun往,章侯、世培踵(zhng)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b)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c)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16、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qi,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渐江潮头自龛(kn)、赭(zh)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注释】1 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人。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其著作有石匮书、琅寰文集、西湖梦寻等。白洋,山名,在绍兴西北,滨海。 2 故事:旧例,旧俗。 三江看潮。三江:镇名,在绍兴东北40里浮山北麓。实:实在3 喧传:哄传。 岁岁如之:岁:年;如:像;之:这样。 庚辰:明崇祯十三年(1640)。 4 吊朱

17、恒岳少师:吊,祭奠死者。朱燮元,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山阴人。少师,官名,为辅导太子的官。 5 陈章侯、祁世培: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明清之际著名画家。祁世培,字海搓。两人均是作者的朋友。 6 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zhng)至:接踵而至,一个紧接一个到达,踵,脚后跟。 7 海宁:浙江属县,南临杭州湾,是观潮胜地。 擘(b)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蹴(c)起:蹦跳。 8 蔽江而下:蔽:遮蔽。 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 走避塘下:走:跑。 辟易:惊惧后退。 9 礴:拍击。 著面皆湿:著,同“着” ,衣着;面:脸;皆:全,都。 旋:很快。 10 龟山:即白洋

18、山,又名乌风山,在绍兴西北50里,滨海。 龙湫:雁荡山瀑布。11 看之惊眩:眩:眼花,看不清楚。 12 龛(kn)、赭(zh):龛山在萧山东南,赭山在海宁西南,二山对峙,扼钱塘江入海口。 13 颜始定:颜:脸色;始:才;定:安定,稳定,镇定. 漱激:冲刷激荡。 何耶:为什么呢。5、天目 【明】袁宏道天目幽邃奇古2不可言3,由庄至颠4,可5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6;貌古则鲜妍不足7,骨大则玲珑绝少8,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9:凡此皆山之病10。 天目盈山皆壑(h)11,飞流淙淙12,若万匹缟13,一绝也14。石色苍润15,石骨奥巧16,石径曲折,石壁竦峭17,二绝也。虽幽谷县

19、(xun)岩18,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19,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20,诸山尖出云上若萍21,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22,其观奇甚23,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24。山树大者,几四十围25,松形如盖26,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27,六绝也。头茶之香者28,远胜龙井29,笋味类绍兴破塘30,而清远过之31,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32,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33。 宿幻住之次日34,晨起看云,巳(s)后登绝顶35,晚宿高峰死关36。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37。数日晴霁(j)甚38,山僧以为异39,下山

20、率相贺40。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41,争以饭相劝42。临行43,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44,奈何45?”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46,山僧不劳过谦47,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词释】1 天目: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在浙江临安县北。分东西两支,双峰雄峙,并多为怪石密林。相传峰巅各有一池,左右相望,故称“天目”。2 幽邃(su)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邃:深。 3 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4 庄:指的是天目山下双清庄。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在西天目读书,在东天目参禅,曾双目失明,以东西天目泉水洗眼后复明,故名双清庄。颠:同“巅”,山顶。 5 可:

21、大约。辟:偏僻。6 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峭:陡峭。鲜(xi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7 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鲜妍(xin yn):鲜艳美丽。妍:美丽。8 骨:指山的骨架。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绝:极,非常。9 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枯:草木枯败。毛:草,这里指草木。 病:缺陷,弊病,缺点。 10 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盈:满;壑:山沟。11 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淙淙(cng):流水的声音。 盈:满 壑(h):深沟 12 缟(go):白色丝织品。 绝:绝妙,独具的美妙。 苍:青黑色。润

22、:光滑滋润。 13 虽石骨奥巧:是说山石的骨架结构很巧妙,难以形容。奥巧:透漏巧妙。虽:即使。14 竦(sng)峭:高耸陡峭。 15 “虽幽”二句:是说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都是精美的。“县”,同“悬”。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16 晓:天刚亮。 尽:全部。这句是说,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 17 萍:即浮萍。这句是说,云里露出的山头,像是浮萍。 18 “然云”句:意谓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 19 其观奇甚:他的景象非常奇特。 悉其形状:明了云的各种各样的形状。 20 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 盖:华盖。 直:通“值”

23、,价值。 21 头茶:第一次采摘的春茶。 胜:优于。龙井:一种著名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附近的龙井一带。 22 类:像。破塘:浙江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作者食笋时方正月自注说,他的好友山阴人陶石篑“屡称破塘笋”。23 清:清爽鲜美可口,与肥甘相对。远过之:远远超过破塘笋。24 修真栖隐:隐居深山,修心悟道。修真:修心养性,即指出家。栖隐:即谓隐居。 25 出缠:佛教语,指脱离了人间烦恼的束缚。结室:佛教语,指佛门弟子聚会祈祷吉祥。 26 幻住:天目山上的寺名。 绝顶:最高峰。 27 高峰、死关:都是天目山上的地名。死关,天目山地名,地形险恶,故名。 28 活埋庵(n):天目山上的小庙宇,其境幽邃

24、,竹石皆秀。 29 霁(j):雨后转晴。这句是说,一场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30 异:反常,山中温润多雨,僧见连日晴朗,故以为异。31 率:全,都。相贺:和尚们认为天晴是好兆头,所以都来庆贺。 执:行。 32 争以饭相劝:意谓争着招待作者。 临行:将要离开的时候 。指作者即将离开天目山。33 “不足”句:意谓跟大人您的眼界很不相称。“当”,相称。足:值得。“巨目”巨大高贵的眼睛,这是恭维的话。 不足:不值得 奈何;怎么办呢?表示没有办法。34 “天目”句: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们也有一份,与我们也有一些关系。“某”,谦称自己。 “些子”,一些,一点。分(fn):同“份”,份额。 35 过谦:

25、和下句“面誉”,都是指天目山说的,意谓不须替天目山过分谦虚,也不须当面夸奖。50面誉:当面称赞 36 因:于是.就 。 颠:同“巅”,山顶 些子分:一点儿份。分,同“份”,份额。37 因大笑而别:因:于是。6、卖油翁 【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n)。尝射于家圃p,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26、。”康肃笑而遣之。【词释】1 善:擅长,善于。 以此:因此。 自矜(jn):自夸。 尝:曾经。 释:放下。 立:站立。2 睨(n):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其:指代陈尧咨。 发:射出。 3 矢(sh):箭。 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但:只、不过。 微:略微。 颔(hn):点头。 4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领。 精:精湛,奥妙。 5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但:只。 尔安敢:尔,你。 安:怎么。 忿然:生气的样子。 6 以:凭借。 知:知道。 酌(zhu)油:倒油。 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 7 以钱覆其口:以,用。其:代指葫芦

27、。 覆:盖。徐:慢慢地。杓:勺子。沥(li)之:向下灌注。8 唯:只,不过。因:于是。遣:打发。遣之:让他走。7、核舟记 【明】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u)奇(j),高可二黍(sh)许。中轩敞者为舱,篛(ru)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n)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n)而多髯(r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

28、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中。佛印绝类弥(m)勒,袒胸露(lu)乳(r),矫(ji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卧右膝,诎(q)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j)。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髻(j)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n)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y),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n) 戌(x) 秋日,虞(y)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

29、zhu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ru)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n)文,为字共三十有(yu)四。而计其长,曾(cng)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词释】1 奇巧人:特殊技巧的人。奇,特殊。 王叔远:名毅,字叔远。明代民间微雕艺人。2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为:做,这里指雕刻。 器皿:指器具。盆,碗一类的东西。3 以至:甚至。4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罔:无,没有。罔不:无不,都。因:顺着,就着。势:(木头的)样子。象

30、:模拟。形:(物品的)形状。各:各自。具:具有。情态:神态。5 尝:曾经。 贻:赠。 余:我。6 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故事。盖:表示推测的语气词。泛,泛舟,坐船游览。云:表示叙述结束。7 约:大约。 有(yu)奇(j):多一点。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8 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二个黄米粒那样高。可,大约。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一说,古代一百粒排列起来的长度是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是一分。许,上下。9 中轩敞(chng)者为舱:中间高起开敞的部分是船舱。轩:高起。敞:敞开。为:是。10 箬(ru)篷:用篛(ru)竹叶做成的船篷。篛的异形字是“箬”。 篛,

31、同“箬”。 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11 雕栏相望焉: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望:对着,面对着。12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里的文句。13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句。清:清凉。徐:缓缓地,慢慢地。兴:起。14 石青糁(sn)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一种青绿色颜料。糁:涂。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15 髯(rn):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长胡须。 居:处在。 佛印:人名,是个和尚,苏轼的朋友。16 鲁直: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他也是苏轼的朋友。17 执:拿着。 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卷端:指画卷的右端。 卷末:指画卷的左端。18 如

32、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语,说话。 微侧:略微侧转(身子)。19 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苏东坡的左膝和黄庭坚的右膝)。比,靠近。20 各隐卷底衣褶中: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21 绝类弥勒: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不属(zh):不相类似。22 诎右膝:卧倒右膝。诎(q):通“屈”,弯曲。 念珠:信佛教的人念佛时用以计数的成串珠子。23 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24 楫:船桨。 舟子:撑船的人,船夫。 椎髻(j):梳成椎形发髻,属于词类活用。25 衡:通“横”

33、,横着。 攀:扳着 呼啸:大声呼叫。26 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27 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相当于“好像的样子”。28 船背稍夷:船的背面稍平。背,这里指船底。夷,平。29 天启壬戌:天启壬戌年,就是一六二二年。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30 虞山王毅叔远甫:常熟人姓王名毅字叔的。虞山,现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北,这里用来代替常熟。过去文人常常用自己家乡的名胜代替自己的籍贯。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的意思。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31 了了:清清楚楚。 墨:黑。 篆章:篆字图章。 丹:朱红色。 为:刻有。32 曾不盈寸:还不满一寸。曾,尚、还。盈,满。 简

34、:挑选。同“拣”,挑选。 修狭:长而窄33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相当于“了啊”,表示惊叹的语气词。 计:计,计算。8、口技 【清】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pn zhn),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sho qn),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y)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x x )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ch)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35、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hu)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jin)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y)屋许许(h h)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词释】1 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举行

36、宴会。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2 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 少顷:一会儿。3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但:只。闻:听见。坐:通“座”。然:.的样子。4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呓(y)语:说梦话。5 既而:不久。而,这里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6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抚:拍。乳:喂奶。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7 絮絮(x x ):连续不断地说话。 叱(ch):大声呵斥、怒骂。 一时:同一时候。8 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都、全。9

37、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默叹:默默地赞叹。 未几:不多久。 齁(hu):打鼾。10 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 倾侧:倾斜翻倒。11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稍微。舒:伸展、松弛。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 12 俄而:一会儿。 中间(jin),间(jin):夹杂。 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13 曳(y)屋许许(h h)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起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14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虽:即使。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指:指出,指明。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人有百口,口有

38、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5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奋袖出臂: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奋:张开、展开。股:大腿。战战:的样子。几(j):几乎,差点儿。走:跑。9、口技 【清】蒲松龄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来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

39、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

40、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亦口技之苗裔也。【词释】1 年二十四五。有,同“又”。 携:携带。囊:一种口袋。售:出售、买。医:医术。2 有问病者。问:询问。 女不能自为方。为:做,这里指写、开。自:自己。方:药方。为方:开药方。3 俟(s):等待。 暮:傍晚。夜:晚上。暮夜:天黑。4 问诸:兼词,相

41、当于“之于”。 洁:使洁净。斗室:斗室:很小的房间。5 闭:关。置:放。其:它,代指斗室。 众:众人。绕:围绕。6 倾:侧。寂:静、安静。寂听:静静地听。 但:只。窃窃:私下里小声交谈。语:说话。7 莫:不。 动:响动。息:声息。俱:都。冥:深沉,这里指宁静、无声。8 至:到。许:大约,表示约摸估计。 从:跟随、随从。似:好像。 云:说。9 絮语:连续不断地说话。 间:夹杂。杂:夹杂。刺刺:不停地说话的样子。不休:停止。 俄:即“俄而。10 闻:听。 复:又、再。 动:响动。 乱言:说话杂乱没次序。 小郎:儿子。11 小郎子:小男孩。 拗:固执。哥子:小哥哥。 呜呜:指吵闹声。12 娘子:婢女

42、对主人家的妻子称呼。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三十斤。 百钧:形容重量很重。13 负:背、背负。 煞:表示极度。 旋:立即、马上。 殷:殷切。 勤:勤快。 讯:信息。14 寒暄:礼节上的问寒问暖。 慰劳:慰问。 喜:同“嬉”,嬉戏。 嘈:杂乱。杂:杂乱。15 嘈杂:杂乱、喧闹。 即:就、立刻。 好:喜欢。 耍:玩耍。 远:路远。16 迢迢:指路途遥远。 既而:不久。疏:稀疏、疏落。 俱:都。哗:吵闹、喧哗。 何:为什么。17 细:轻。 路:路程。 且:并且。 溢:原指水满而漫出来,这里指多出。18 尔许:即“如许”,意为“这么久”。 时:时间。 始:才。 行:走。 且:又。 缓:慢、缓慢。

43、19 各各:各个。 道:说。 道温凉:指礼节上的问凉问暖,同寒暄。 并:加上。20 坐:同“座”,座位,这里指凳椅。 唤:叫。 添:加。 参cn 差:不齐。21 并:一起。 作:响。 喧:喧闹。 繁:繁杂。 满:充满。 食:吃。 食顷:吃顿饭的功夫。22 始:才。 定:安定、停歇、停止。 即:就。 问:询问。 以为:认为。 宜:应该。23 得:用。 术:白术。 参:参与。 酌:斟酌。 参酌:商量。 移时:一会儿。 唤:叫。24 无何:不久。 戢j戢:拟声词,指裁纸的声音。 掷:丢、扔。 帽:笔套。 既而:不久。25 投:丢、扔。 触:碰。 几:桌子。 作:发出。 顷之:一会儿。 授:给。 并:和。26 方:药方。 反:同“返”,返回。 即:就。 作:说。 作别:告别。 一时:同一时候。27 并:一起。 起:响起。 之:的。 清:清脆。 以:连词,不译。 缓:缓慢。 苍:苍老。28 娇:娇嫩。 婉:婉转。 态:形态。 响:声响。 了了:清楚。 辨:分辨。29 群:大家、众人。 讶:惊讶。 真:真的。 试:试用。 效:有效。 即:就。 谓: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