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27964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试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 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 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 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 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 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 其他

2、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特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 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 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 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 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 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 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 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

3、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 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 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 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 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 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 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 则独善

4、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 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 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 度。B.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 历史底蕴。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 质的重要因素。D.从中国人独特的

5、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 成具有重要影响。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 而生”。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 叹。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 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 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6、于800字。参考答案:【答案】1. C 2. C 3. D【解析】.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 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 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 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 系上下文体会。A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 久的历史传统”。B项,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 历史的国家”。D项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 行为方式”。1 .试题分析:本题考

7、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 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 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 不是逐层深入。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 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 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 “以和为贵”“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到中国的大 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属于以偏概全。【答案】4. D 5.待人刻薄,争强斗狠,

8、说话恶声恶气;捕猎凶狠, 用尽各种手段捕猎;生活上抠门,过分节省,舍不得花钱。6 .以歌声结尾,有利于促使读者思考老汉变化的原因,余韵悠长;歌声表 现了老汉的豁达逍遥、得意畅快之情,更鲜明地突出人物性格的转变;歌声表 现出脱贫后的农民心态的积极变化,不再被物质生活的拮据而逼迫,人际关系更 为和谐,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 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 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 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D项,“以老汉

9、猎狐的故 事为主线,以闲逛集市的过程为辅线”,分析有误。老汉猎狐的故事属于插叙内 容,是辅线。7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老汉“残”的原因。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分析概括的 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本文内容。“残”是村人对老汉的评价。 文中“听见好话也得恶声恶气地呛回去”“他老婆没少挨他的鞋底子”说明他 待人刻薄,争强斗狠,说话恶声恶气。“他打狐子也残,哪个倒运的狐子让他算 计上了,就别想活过一个集日”说明他捕猎凶狠,用尽各种手段捕猎。“以前庄 里人说他残,也是怀疑他有钱太精,连洋火都不常使。他没有钱,真没有”说明 他生活上抠门,过分节省,舍不得花钱。8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老汉哼起

10、的信天游这个结尾的作用,考查学生分析 小说结尾作用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结尾的形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结尾与环境的关系,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本文 中老汉哼起的信天游这个结尾,有利于表现老汉的豁达逍遥、得意畅快之情。这 也能表现他性格的变化,由以前的“残”变得豁达。以歌声结尾,还能引发读者 的思考,思考老汉变化的原因。这个结尾还深化了作品的主旨,老汉的日子好过 了,不那么紧巴了,心情也和以前不同,歌声就表现出脱贫后的农民心态的积极 变化。【答案】7. C 8. AC9.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 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

11、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 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解析】.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 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 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 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 系上下文体会。C项,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 提供两次机会,有可能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 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

12、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 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 必考科目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D项,综合素质 评价只是作为录取参考,并非依据,“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属无中生有;E项 录取方式“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8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回答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需要 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首先在文章中找到题 干中的句子,进而可以确定答题区间,答题区间就在句子的周围。抓住关键句子, 对评价性的句子直接选取,对描述性的句子进行概括,

13、即可得出答案。材料三 “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 平考试和高考制度”,表明高一新生首先要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 案。“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 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各省规定不同,考生要规划个 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全 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 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 举措”,表明高一新生要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

14、 质。【答案】10. C 11. C 12. D13. (1)致远谶之,得其情,溶服辜,扮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解析】10.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 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 容的变化等。句中“涉海远征”是前句的谓语,后面断开;“考”的宾语是“其 殿最”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 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 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

15、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 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n.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 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 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 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 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 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 错

16、误,题中D项,“进行面对面的斗争”错。申屠致远是屡次上奏章极力为陈 天祥争论,并没有“面对面的斗争”。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 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审议;辜:服 罪;贿:财物;绝:拒绝;械:逮捕;盖:原来。参考译文:申屠致远,字大用,他的祖先是汴梁人。金朝末年跟随他的父亲申屠义迁居东平 的寿张。致远在府学进修学业,和李谦、孟祺等人齐名。世祖南征,(申屠致远) 被推荐担任经略司知事,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军队返回,到达随州,所俘获的男女,申屠致远全部释放了他们。至元十年,御 史台征召他担任掾吏,(申屠致

17、远)没有赴任。南宋被平定后,焦友直、杨居宽任 两浙宣慰使,推荐他做都事,(申屠致远)首先建议:“宋朝的图书文集应上缴朝 廷;江南的学田,应仍旧用来供应学校。”行省听从了他的建议。临安改为杭州, (申屠致远)升任总管府推官。宋朝驸马杨镇的侄子杨玲节,家中很有钱,看守钱 财的小吏姚溶偷了他的银子,怕事情被发觉,就诬陷杨玲节暗中和宋朝的广、益 二王勾结,官吏拷打,杨玲节无辜服罪,案子已定。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得知实 情,姚溶服罪,杨珍节拿财物作为酬谢,申屠致远生气地拒绝了他。杭州有个叫金渊的人,想假冒籍贯作儒生,儒学教授彭宏不同意,金渊诬陷彭宏 作诗有反叛之心。申屠致远察知其中实情,拘捕金渊极力审问,

18、判了他的罪。属 县中逮捕了十七个谋反的人,(申屠致远)审问他们,原来是因强盗兴起,他们拿 兵器自卫,实际不是谋反的人,都获得了释放。改任寿昌府判官。当时敌寇盗贼 暗中兴起,加上建造攻打日本的战船,远近民众骚动,申屠致远布置得法,百姓 赖以安定下来。至元二十年,(申屠致远)拜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郑显、李兼控告 平章忙兀台不守法,皇上下诏不让追问,并把郑显等人交给忙兀台审讯,(郑显 等人)被关在狱中,(忙兀台)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申屠致远知道他们的冤情, 要放了他们,忙兀台以权势逼迫他,申屠致远不为所动,亲自解开郑显等人的囚 具,让他们充军赎罪。桑哥当权时,治书侍御吏陈天祥被派到湖广,

19、弹劾平章, 桑哥摘录他奏疏中的话,诬陷他大逆不道,奏请派使者前往审讯他,陈天祥被捕。 当时行台要派御吏到湖广巡查属部,大家都怕桑哥,没有人敢去,申屠致远慷慨 激昂地请求前往。等到了后,屡次上奏章极力争论。桑哥正催促定陈天祥的罪, 恰逢申屠致远的奏章呈上,桑哥气焰受阻。转运使卢世荣征收茶税牟取暴利,申 屠致远弹劾他。他又说不能跨海远征日本,白白消耗国力;选拔人才以南北为限, 苦乐不均,应考核他们的优劣,考虑地区的远近,定为制度,这样选拔人才就能 公平而官场弊端也能革除。申屠致远清心修持,坚守名节,以侍奉权贵为耻,藏 书万卷,取名墨庄。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教育孩子如同师友一般。【答案】14. AC

20、 15.“白头”二句写自身年岁渐老之寥落,有慨叹年 老而功名未立的惆怅之情。“乘肩小女”句写词人观灯,唯有小女坐在自己的 肩头相随作伴,与贵家子弟出游的前呼后拥形成反差,抒写困穷自乐之意,借以 解嘲,亦含激愤。“花满市,月侵衣”句,词人由满市花灯、当空皓月回忆起 少年时灯夕同游之乐事,有风光依旧而物是人非的悲慨。【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本题考查鉴赏 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 错在“正面着笔”。应该是从侧面着笔。C项,错在“景色凄凉”。花灯满街满 市,月光映照衣裘,景色宜人,此处以乐景衬哀情。14 .试题分析:

21、题干是“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 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具体诗句分析。此词题作“正 月十一日观灯”,乃写灯节前的预赏。但此词的主旨不在于描绘灯节的繁华热闹 景象和叙写节日的愉悦心情,而在于抒写飘泊江湖的身世之感和情人难觅的相思 之情。上片通过对比手法,反映南宋统治集团贪图享乐、昏聘腐朽和正直志士的 清贫孤寂。“巷陌”两句写权贵们观灯的盛大场面。“笼纱未出马先嘶”,仅以 七字概括了这些贵族公子外出观灯的气派,气象华贵。词人从侧面着笔,写出一 个典型的细节,先声夺人,造成一种无形的美感。“白头”二句,笔势骤转,写 自身寂寥落寞,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这

22、是作者晚年贫寒落拓生活的写照,也 是当时所有正直志士生平遭际的缩影。这两句正为“笼纱”句反衬:贵家子弟出 游,前呼后拥;词人观灯,唯有小女乘肩其冷暖自知,悲欢异趣,固有不同矣。 下片写身世悲感。先承上片写元宵灯市的繁华,以“花满市”三字总括。接着以 “月侵衣”三字补述花好月圆的良辰,并带出“老来悲”的哀叹。“少年”句则 是哀情。以乐景写哀,则倍增其哀。结尾二句写夜深灯散,春寒袭人,游人逐渐 归去,表现了词人在沙河塘上目送游人缓缓而归,顿生孤寒寂寥之感。回答时, 抓住重要的意象分点回答词人的情感。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 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

23、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 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答案】(1).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 (2)山重水复疑无路(4) .柳暗花明又一村(5).泣孤舟之整妇【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 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 写还要注

24、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 子,同时注意“莺” “蔑”的写法。17. A1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途易辙。B项,“莫言的作品被归类为寻根 文学作家”搭配不当。D项,“现场放飞了一万多只白鸽送出美好祝福”句式 杂糅。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 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 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 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A中途易辙,D句式杂 糅造成结构混乱。19 .正。【答案】C【解析】

25、试题分析:A项,家严,指自己的父亲,为谦辞,此处表达不得体。B 项,小女,对自己女儿的谦称。有幸,形容极其幸运,谦辞,此处表达不得体。 拨冗,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C项,失陪,因故 而不能陪伴对方。见谅,请对方原谅自己。表达得体。D项,拜读,读别人作品 或书信的敬辞。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辞。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又叫指 正,此处表达不得体。20 .【答案】(1).手术机器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医生呢(2).手术机器人要普及还需要跨过两道关(3).还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处注意问句,“取代医生”;第二处注意关键词“普及”、 “两道关”;第三处注意

26、上下文,扣“患者难以接受”或者“心怀担忧”。21 .【答案】 (1).不是只要改变了学生“千人一面”的现状就一定能培 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2).不是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表意绝对的句子“改变了 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 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随后就必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22 .作文【答案】【参考例文】愿把华夏的力量带给世界我们有举世无双的文化底蕴,美国总统的外孙女用稚嫩的声音唱起茉莉花, 穿着旗袍诵读三字经我们的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经典已让世界折服。诗 传华夏外,这不仅是炎黄子孙自豪的资本,更是中国与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毋 庸置

27、疑,我们用千古流传的长轴与画卷进行文化输出与交流,树立泱泱文化大国 的形象,华夏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根深蒂固,这是令世界沉醉的美丽。我们有节节高升的制造工业。曾几何时中国还是那个山寨产品遍地的地方,乌烟瘴气的唯利是图之风,让我们 的民族制造业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我们几乎没有核心创造的能力,没有过硬 的精益求精技术,只是一个成本低廉的世界代工厂。而如今,我们一步步地站起 来,扛起了中国创造的重任,将中国制造一步步做得更好、更精、更硬。譬如产 于中国的刀具,经历一系列的破坏性的质量测试后仍完好无损,这令工业大国德 国惊叹,我们有工匠精神,脚踏实地,生产出令世界心服口服的产品。我们有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28、。中国少年在西班牙的绿茵训练场上奔驰,挥汗如雨,在我国乒乓球排球已近乎成 为世界之王的同时,国足却依然是我们自嘲的笑柄,然而我们不妄自菲薄,也不 就此止步不前。一批又一批的少年渐渐被送往足球出色的国家训练、学习,人大 附中、翠园中学的校园足球普及等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在向前的路上步 履不停。我们曾因百年来闭关锁国、穷困落后而被列强入侵,我们也曾在社会主义道路探 索上经历过十年浩劫的失误,但是我们不仅站起来了,更站到了世界前面,被世 界规则所认可,重新做知责任、有胸襟、会感恩的泱泱大国,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日益紧密,不仅有输出,更要学习强大。闭关锁国已成为历史,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现

29、在我们重新建起丝绸之 路一一一带一路,积极组织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一一上合组织和亚投行,这将是 未来最大的趋势,与世界联合创建一个美好的人类共同体,而中国在其中肩负责 任,我们是温暖的,是向前的,愿能将属于华夏的力量带给世界。【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仿照17年全国2卷,由几个场 景组合材料作文,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场 景中以其中两三个为基础确定立意,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场景的含义, 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此题可以根据 2、3、6提出“中国文化教育正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可”;根据1、3、5可 以提出“中国

30、正在影响世界”;根据4、5可以提出“中国的责任和担当”等, 行文时注意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分层论述,如提出“中国的文化教育得到 认可”这一观点可以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运用材料二作为例证;然后论述背后 的原因是经济的腾飞,带动文化的发展,材料一、六作为例证;最后以展望前景 结尾,可以落到“增强文化自信”上来,使文章有深度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 分析论述。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 独特性。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

31、述了中 心论点。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 的论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 国气质。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 稳定的大国气质。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 生成。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等行为方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逍遥之乐陶正人吼,猪嚎,驴叫。扁食,饴络,面糕又逛到集市上来了!三十里路,二十 里沟,一架大山,有

32、事要办吗?没有。就是想逛逛!庄里人说起他来,就是一个字:残。可现在,宽宽歇着,晃晃闲串。咋闹的?解 不开!年货早办齐了,上集就给小孙子捎了两挂响鞭。他也变得顺情说好话了, 何苦钻牛椅角?怪,以前他就想不到这一层,听见好话也得恶声恶气地呛回去。 他是残。他老婆没少挨他的鞋底子。咋?干粮里糠掺多了,拉嗓子,豆钱饭熬稠 了,费粮食。这阵子莫说打,骂一句的心气儿也没有。老婆子有功嘛,两口肥猪, 六十只兔子,窑里还贴着奖状,王秀琴,怪好听的!他倒闲下了。头几年他拐着腿,咳着痰,不是一样得上山?现在,两口子就把地 里的活儿包光了,粮还不少打。山里的野物也稠了,一个个实囊囊的。数那只狐 子长得搽大,愣肥!那

33、身皮毛像搽了青油,明光光的!那狐子像成了精!他天天在山里转,就是打不住。那天碰上了,狐子盯着他看了 几眼,还咧嘴笑了笑!怪模怪样的。这要是头几年,他非气个倒仰不可。他打狐 子也残,哪个倒运的狐子让他算计上了,就别想活过一个集日。不咬炸子儿?还 有枪!砰!没个跑脱!他没放枪,跟那狐子一起笑了。噫,你个精灵,还晓得逗老汉开心哩!他好像喜 欢跟那狐子耍。这怪性情是咋变的?解不开!“老汉,愣什么?掏钱给娃娃买个玩意儿吧!六毛,便宜!”以前庄里人说他残,也是怀疑他有钱太精,连洋火都不常使。他没有钱,真没有。 这阵子有了,他倒不精了。六毛真不贵,炸药还一块二呢。那炸药性子烈。玻璃 茬子调在药里,成山杏大小

34、的圆蛋蛋儿,这就是炸子儿。放在狐子常走的地方, 轰地一声,再大的狐子也是个死。可那身皮毛纹丝儿不伤。那天他刚回,轰地一声,炸子儿响了。噫,那只孤子笑不成了!他还有些为那狐 子抱屈。他本来算计过了腊月就不再下炸子了。唉,你个精灵,咋没交好运? 该不是又把谁家的狗炸了吧?他错炸过大贵儿的一只狗。这狗是全庄的祸害。癞拘。癞人养癞狗,大贵儿打小 就不是个正经庄稼人。秋里,家家都拴狗,独独大贵儿让它寻野食,侵害别人的 庄稼。报应。他没有这么说。他理亏。有理他也不残了。二十块钱赔一条癞狗,庄里人都说他 变成个憨憨了。总比说他残听着入耳。他来到了沟里,可狐子呢?地上有血,还有几撮狐子毛,狐子的脚印有来没去。

35、 还有人的脚印儿,有来有去。偷?不能老把人想得那么坏,八成是过路的不晓得 规矩。他没有寻那人的脚印儿,弯转身就回庄了。咦,那不是大贵儿吗?今天该不是来卖那死狗皮的吧?只见大贵儿雨手揣在皮筒子里,眼皮也不抬。把他牛气的!不就是一张癞狗皮吗? 噫是张好狐子皮,毛又茸又长又光亮,像搽了青油他的心里猛地咯噎一下!他忽然来了气,横着身子往里挤。前面两人硬顶着不动,还在讨价钱。“我出三十二块!”这位一起急,把摸指头暗说价的规矩也忘了。大贵儿还是一股劲儿地拨弄脑壳。“你这是做买卖的,癌好不让一分钱,也太残了吧? ”咦残?这是说谁?他慢慢地把挡在头前的两个人分开,走到大贵儿跟前。“大贵儿!卖狐子皮呐? ”“啊

36、,啊”大贵儿惊得像见了鬼。“这张皮子,咱们爷儿俩讲讲价!”他把手褪回皮袄袖子里,递过去。大贵的手却一股劲地往后缩,两只眼睛眨巴 眨巴的。他硬把大贵儿的手抓住了,拉进自己的袖筒。那手抖得厉害!大贵儿强笑了。怪模怪样的。嘿嘿,狐子的笑。老汉我到底把狐子打着了。俩儿。 他在袖筒里攥住了大贵儿的指头。“不能出高了。”“能能咧,您老,咋都能咧”他掏出十二块,塞在大贵儿手里,抓起那张狐子皮,只一抡,狐子皮就端端地趴 在了膀子上。茸茸的皮毛蹭着脖颈子,暖洋洋的。他弯转身子,走了。只听见后面一哇声地吵叫起来。“咋?三十二块不卖,十二块倒宽宽地送了,你这是耍我们哪?也太残了!” 嘿嘿,残。这可不是说他。他像个打

37、了胜仗的大将军,上了路,哼起信天游来了:说起这个事事儿真奇怪,自个儿打了狐子自个儿掏钱买。老汉我今天情愿当憨憨图个啥?嘿嘿,解不开!真格解不开!(选自北京文学1983年第4期,有删改).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一连串短句,活画出农村集市上热闹的场景,迅速将读者拉进小说 情境中,也生动地表现了人物逛集市时兴奋、得意的心情。B.老汉会顺情说好话了,觉得老婆子的名字也好听了,甚至看到狐子笑也觉得 开心,说明人物性格较之以前发生了鲜明的转变,这与老汉的生活变化以及时代 背景息息相关。C.老汉市场遇到大贵儿的情节写得妙趣横生。一句“老汉我到底把狐子打着了。

38、俩儿”,表现了老汉对大贵儿的鄙视和找到狐子的得意。D.小说善于运用多线索叙事手法,以老汉猎狐的故事为主线,以闲逛集市的过 程为辅线,不断插叙老汉今昔生活的对比,容纳了大量的人物生活信息,散而不 乱。4 .请结合作品,谈谈庄里人为什么说老汉“残”。5 .小说为什么以老汉哼起的信天游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 考试和高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 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 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

39、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 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 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浙江省外语种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 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 科目。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 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 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100分),“一考两用”。 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

40、“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 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 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 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 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 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 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 方案比较) 材料二: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

41、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 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1 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 2门的占8%, 1门的占5虬 选择物理、化学、生 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 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业,比现行高考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物理 化学 技术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各高域专业(类)堤出逸考科目要求的比例,一陋91%(化学83.5%t-g)70.6%生,)68.8%一( 历史62.8%(西)60.9%(海59.7% 各科目考生选考比例(摘编自“浙江省教育考试

42、网”刊文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科组合报考统计) 材料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 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 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案,高 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 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 度一致。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

43、违法情况 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 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 数论”的重要举措。(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刊文27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成录取重 要参考)材料四: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 考首届学生毕业的2017年起,除特殊类型(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定向招 生等)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 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按专业(类)还是按院校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志

44、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各省级 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 “1 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 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 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 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摘编自“南昌教育信息网”刊文借读全国各省新一轮高考改 革方案).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I杆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和高考制度一13门必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打破文理限制:考生拥有更多的选舞权B.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特点为:高

45、中学考与高考科 丝 厂学生可跨年级考试.浙江以外其他各省考试分为. 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目同次考试相结合 一吾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有最多两次机会建曳不会出现不同年级学生-1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D.河南省高考改革方算L招生承取.依据高考和学考成绩心也参考综合质淬价I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扭拽速分数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从已出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上看,各省在突破文理界限、设置“3+3”的考 试科目、外语科目一年两考上取得了共识。B.改革后,试题命制将实行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 命制必考科目试题,各省自主命制选考科目试题。C.从2017届浙江考生选考

46、数据看,考生选考受高校各专业指定的选考科目、科 目组合可选考专业比例的影响较大。D.改革后,考试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 试分数的不足,从而打破“一考定终生”。E.各省施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后,录取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投档到 院校录取变为投档到专业录取,录取批次将逐步取消。7 .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 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

47、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 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 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玲节, 家富于赞,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玲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 诬服,狱具。致远端之,得其情,溶服辜,情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 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 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 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

48、宣使郑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 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 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 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 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 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 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 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锭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日 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 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铿衡平而吏弊革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 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钱衡平而吏弊革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