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16184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 ()期中历史试卷(A卷)I.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 位展示了中国人的H常饮食。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 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 .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内部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卿大夫与公室的政治斗争愈演 愈烈,以下克上的事件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开始解体B.宗法制度受到冲击C.诸侯势大威胁王权D.等级制度趋于瓦解3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影响,乂相互批判,出现了 “百 家争鸣”的局

2、面。各家本质上“争”的是()A.国家的治理方略B.国家统一的方式C.国家最高统治权D.单纯的学术问题4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 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5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图1到图2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占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辽东副0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6 .秦灭六国后废止六国旧钱,通行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该

3、措施主要有 利于()A.泰国最终完成统一A.泰国最终完成统一B.彻底消灭六国势力C,加强经济交流联系D.促进农业经济发展7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政权分立与材料内容和这一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排除D项。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盛世,要求学生结合隋唐盛世的特征和表现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盛世,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1 .【答案】B【解析】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就

4、不再将人作为征收赋 税的标准,从而放松了人身依附关系,故选B;赋税制度标准的变化并不能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更和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无关,排除AC; 赋税制度征税标准的变化与催生新的经济因素无关,排除Do 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税收制度变化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工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中国古代税收制度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12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表格信息。【解答】C.根据表格“举秀才察孝廉”可知为察举制,根据表格“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知为 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根据表格“金榜

5、高悬娃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可知为考试做官的科举 制,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3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 法对子午线长度的实测,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至清末,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术为主,并未被活字印刷术取代,故A项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农百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故C项错误。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解答本题需正确掌握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14 .【答案

6、】D【解析】宋朝为了扭转唐宋5代以来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文官担任地方 长官,调整了地方管理制度。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学生结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5 .【答案】C【解析】A.材料无关地方权力问题,因此不能得出调动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排除;B.材料措施倾向于政治方面的影响,不能体现推动经济文化格局,排除;C.根据“打破了自然的疆界,人为地使自然区域隔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分析可知, 元朝行省制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地方割据的隐患,从而加强中

7、央集权,C正确; D. “消除”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o本题侧重于考查行省制的影响,解题关键信息是“打破了自然的疆界,人为地使自然区域隔开, 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本题侧重于考查元朝的行省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6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制度均是当时统治 者结合国情的产物,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A项正确。这些制度并不是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四等人制度具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o本题考查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考生需要熟知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本题主要通过

8、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的能力。17 .【答案】A【解析】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交子,它是北宋货币之一,交子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 1023年的成都;据此依据材料“在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四川的商业活动用铜钱交易”“商人发行 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可知A正确,排除D:B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Ao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 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9、18 .【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北宋初期至元丰三年南方人口数将大量超过北方,原因在于经济重 心日益向南方转移,推动了南方人口及经济增长,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疆域面积导致户口增加,排除A项;材料信息跟朝代长短无关,排除C项;军事力量与户口数增加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o本题考杳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结合北宋初期至元丰三年北方和南方人口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19 .【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是秦朝的半两钱,是商周时期的贝币,是宋代的交子, 是汉代的五铢钱。因此先后顺序是,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

10、:Do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货币。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杳了中国古代货币,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0 .【答案】C【解析】根据“群窈嗟内”“今宵杨柳”“地也天也”“我见见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语言 越来越通俗易懂,利于大众接受传播,反映出文学发展越来越通俗化,平民化,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文学形式的相互影响,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的特征和影响 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侧重考查考

11、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1 .【答案】D【解析】根据“但是宋代以后类似的事情就很少发生,更多的妇女选择守节”可得出这主要是受 到理学存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影响,故D项正确;ABC项都不符合主旨。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 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 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22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置锦衣卫,是皇帝侍卫的军

12、事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加 强了对臣民的控制,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是元朝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设立东厂,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部是中央的行政机构,排除C项。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体制,需要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来解答.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3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直接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故D止确;西汉、东汉和唐朝均直接因权臣篡权而灭亡,故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Do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直接亡于农民起义”。本题主要通过历

13、史文化常识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4 .【答案】C【解析】图中没有丞相,并通过“内阁”等信息可判断出是明朝;图中的一省二院为元朝;图中的三公九卿制为秦朝;中的二府三司制为宋朝,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25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分别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加 强了边疆管辖,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繁荣的内容,排除A项;闭关锁国强调对外,不

14、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开始内忧外患,排除C项。故选:Do本题考查明清的统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措施。本题考查明清的统治,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26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正确,排除ACD,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了军机处,要求学生结合军机处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工本题主要考查了军机处,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7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他还反对重农

15、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C项正确: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其学说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不符合材料,排 除A项;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主张心即理也,其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学生结合黄宗羲思想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杳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 力。28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环境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引入中国”并结合所学 可知,这些农作

16、物亩产量大,环境适应性强,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促进了荒地的开垦和人 口增长,C项正确;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排除A项; 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缓和了贫富分化,排除B项; 引入高产农作物不一定会占用更多劳动力,排除D项。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航路开辟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以,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9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农户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逐渐瓦解,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农业

17、技术体系的形成无关,排除C项;农民的饮食结构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项。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农业发展的特征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杳古代农业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30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颁行防夷措施”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在广州经商的商人实行种种限制,反 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就是严格限制外商贸易,故选D;“断绝”说法绝对化,排除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考生可根据材料“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 政府制定的行商的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分析。

18、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 材料主旨的能力。31 .【答案】【小题I】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后果:北方民众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小题2】政权:北魏。改革: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 与汉族通婚。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 了促进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孝文帝改革。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北民南迁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第二 问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孝文帝改革,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32 .【答案】根据图

19、加片中“敦煌郡”“西域都护府”等信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等信息可得出甲是 “西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乙是唐朝。根据图片丙中“乌里雅苏台”“伊犁”尼布楚条约等可知丙是清朝。相 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故答案为:图甲:历史时期:西汉。措施:设置管辖河西走廊的四郡;张骞出使西域,沟通西域”:设管辖 西域的“西域都护府”。图乙:历史时期:唐朝。措施:唐太宗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 天设北庭都护府。图丙:历史时期:清朝。措施:平定准喝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 盟旗制,任用蒙古王公管理;1762年,在新疆伊犁设设置伊犁将军

20、,总领军政事务。【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占代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主要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 纳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演进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具有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A.恩泽王族子弟 B.促进民族交融 C.增加财政收入 D.削弱王国势力8 .东晋时期,琅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高门望族,成为帝室 联姻的主要对象。东晋帝室如此联姻旨在()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观念保守,重视门第C.拉拢土族,巩固政权D.纯净血统,统一思想.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还指出: “为

21、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反映出唐太宗()A.重视发展生产 B.注重虚心纳谏 C.加强边疆管理 D.强调以民为本9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 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A.国家的强盛和统一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民族汇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10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放松人身依附关系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2、11 .如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选官制度民谣、诗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金榜高悬娃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C.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1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应用的表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A.宋朝活字印刷技术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B.唐本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C.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最早出现于宋朝D.唐代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14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设参知政事B.设枢密院C.设三司使D.

23、文官任知州15 .元朝统治者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地方区划的设置打破了自然的疆界,人为地使自然区域隔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一举措有助于()A.调动地方政府自主性B.推动经济文化格局演变C.减少地方割据的隐患D.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6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 “南北面官”“猛安课克”“四等人制” 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B.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D.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17 .在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四川的商业活动用铜钱交易。但是铜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铜钱,流

24、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 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以上现象最早出现在()A.北宋B.隋唐C.商朝D.南宋18 .如表是是宋代一段时期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影响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北方人口南方人口北宋初期100万户230万户宋元丰三年459万户830万户A.疆域面积变化 B.经济格局变化 C.朝代长短变化D.军事力量变化19 .货币是商业交换的产物,当人们从原始的“以物易物”时代走出来,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易 时就产生了货币。如图所示货币按照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C. D.A.表现出地域化特点B.形式多样相互影响C.越来越走向平民化20.如表是不同时代的文学主流形式和内

25、容节选。由此判断我国文学发展的趋势为()文学形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内容节选群窈嗟内安能使我今宵杨柳地也天也我见见了D.内容丰富贴近时代21 .在宋代以前妇女再婚、寡妇改嫁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是宋代以后类似的事情就很少发生, 更多的妇女选择守节。导致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B.血缘宗法观念的削弱C.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22 .某同学在阅读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时,看到如图一幅漫画。朱元璋设立的这一部门是()23 .某同学在阅读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时,看到如图一幅漫画。朱元璋设立的这一部门是()朱元璋上位成功以后,总害怕自己哪天也被人搭下来。于是他就开路小弟一仪仗队

26、改造成了一个特务部门,专门考察有没有人密谋造反。这群小弟的工装叫做飞鱼服,穿上贼拉风。A.行省B.东厂C.六部24 .下列王朝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是()A.西汉B.东汉C.唐朝25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建制示意图,按时代顺序排列D.锦衣卫D.明朝( )q承宜率政代业 方民政地q承宜率政代业 方民政地都指樨化同一i 1中书不安政能 C. D.25 .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62 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1793 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A.封建经济繁荣 B.实行闭关锁国 C.内忧外患严重 D.加强边疆管辖.标志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是()A.

27、设立内阁B.设立军机处C.中朝D,三司制.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占代思想家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明末清初思想家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A.朱熹B.李贽C.黄宗羲D.陆九渊.明清时期,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环境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引入中国,以下关于其影 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致了人地矛盾加剧B.加剧了贫富分化C.促进了荒地的开垦和人口增长D.农业占用更多劳动力,不利于手工业发展26 .明朝中叶,福建泉州农民“往往有改田种甘蔗者”,广东东莞、番禺、增城和阳春一带出 现了 “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闽、粤地区荔枝和龙眼

28、等水果的种植也成为农户重要经济 来源之一。这种现象反映了明朝()A.传统小农经济的瓦解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C.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D.农民饮食结构重大改变.乾隆二十四年,颁行“防夷”措施: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 政府制定的行商的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这反映出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 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 地大量

29、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一一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理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 的大交融。一一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 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在经济领域导致的后果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 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

30、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8 .图甲、图乙、图丙是古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疆域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e里n其台糅伦 M-X MB-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依据甲、乙、丙三幅地图西北方位 的信息,判断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分别说明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答案和解析.【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到你是中国黄河流域的农业主要产品,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是原 始采集时代,当时没有出现中国农业,半坡人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只有河姆渡是在长江下游地区, 这里适合种植大米。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原始社会,中国农业发展的特征来分析。解答

31、本题,要搞清楚中国占代先民农业生产的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1 .【答案】B【解析】A.材料未涉及权力的分配,未涉及分封制,故A项错误;B.材料指出在春秋中期各诸侯国内部出现以下克上的政治斗争,而卿大夫与公室的斗争不符合继 承规则说明宗法制度受到挑战,故B项正确;C.材料中未涉及王权,故C项错误;D.春秋中期以后,等级制度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故选:Bo本题考杳了西周的分封制,需要学生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封制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又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 .【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各个学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批判”并结合所学 可知

32、百家争鸣时期,各个学派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其目的是构建理想的社会秩序,提出国家的 治理方略,故A项正确;B.“国家统一的方式”属于“国家的治理方略”,故B项错误;C.各派思想家并不是在争夺国家最高统治权,只是提出不同的治国方略,C项错误;D. “单纯的学术问题”并非本质,故D项错误。故选:Ao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需要学生掌握百家争鸣的内容和影响。本题以百家争鸣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析】材料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天挟五口,治田百亩”说明生产力发展导致耕 作面积的提升,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B项正确; 劳动者身份此时处于转型时

33、期,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郡县制在战国时期是刚刚兴起,并不是普遍建立,故C错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铁犁牛耕的推广的结果,不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一夫挟 五口,治田百亩”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 了考生的历史素养。5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左图反映的是周朝时期实行分封制,右图反映的是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 两者相比,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秦朝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排除BCD

34、。故选:Ao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 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6 .【答案】C【解析】注意限定信息“社会发展角度”,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的秦 半两钱,这有利于加强经济交流联系,故C项正确。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是在秦朝统一后,故AB项错误。秦朝统一后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主要是加强经济交流联系,与农业发展关系不大,故 D项错误。

35、故选:Co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需要结合秦朝统一货币的作用分析,同时注意把握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 施及其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限定信息社会发展角度”,对秦朝统一货币作用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 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可得 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D项正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恩令”的真正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而不是恩泽王族子弟,排除A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族问题,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排除C项。故选

36、:Do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朝的统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朝的统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及论证、探讨问题的 能力,难度中等。8.【答案】C【解析】A.材料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排除;8 .从材料中无法看出观念保守,排除;C.依据材料“东晋时期,琅娜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高门望族,成 为帝室联姻的主要对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土族门阀政治发展兴盛,皇帝要借 助土族的势力来巩固统治,C项正确;D.材料涉及的主要是拉拢土族,巩固政权,未涉及纯净血统,统一思想,排除。故选:Co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37、,应重点掌握关于土族的知识。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9 .【答案】D【解析】根据“使民衣食有余”、“必须先存百姓”等信息可知这都体现了唐太宗重视民众,以 民为本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唐太宗以民为本,而非重视发展生产、注重虚心纳谏和加强边疆管理,排除ABC项。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要求学生结合唐太宗的历史功绩的表现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历史功绩,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等隋唐经济、政治、文 化和外交事件整合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应以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主题,B项正确;国家的强盛和统一并未准确概括出“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等内容反映的时代特色,排除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