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6862386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2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横柯( ) 桐庐 ( ) 缥碧( ) 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 )( ) 【答案】 横柯(k) 桐庐 (tng) 缥碧(pio) 轩邈( mio) 泠泠作响(lng) 嘤嘤成韵(yng) 鸢飞戾天(yun)(l) 【解析】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风烟俱净() 一百许()里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水皆缥碧() 横柯()上蔽经纶()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答案】净:消散;许:表示约数;奔:飞奔的马;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缥碧:青白色;柯:树林的桂枝干;经

2、纶:筹划、治理;戾:至、到达。【解析】加点词语的解释,需依据教材,准确记忆。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答案】C 【解析】“反”同“返”,返回。4.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字,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答案】吴均南朝叔庠吴均体【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有助学理解作品。5.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有时见日。B.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C. 风烟俱净。D.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E.奇山异水,天下独绝。F.从流飘荡,任意东西。G.

3、望峰息心。【答案】C F【解析】C项“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F项“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答案】D 【解析】骈句为四字或六字句,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所以D句不是。二、 阅读:(一)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4、;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点词语:从: 交映:【答案】从:跟、随。 交映:互相掩映。【解析】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解释,此类题应依据教材,准确掌握。2.翻译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答案】(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2)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解析】这两句翻译时注意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语序。3.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解析】因为全文都是围绕着“奇”和“异”这两个字来实际收

5、入的,因此,这两句统领全文。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答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解析】此句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侧面衬托富春江魅力,又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5.赏析画线句子的妙处。(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答案】(1)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以箭、马做比喻,夸张地写出了猛浪狂奔的气势,意在突出水“急”的动态美。(2)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原来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岭高耸入云,仿佛有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写出了山势之“奇”。【解

6、析】赏析句子,先明确修辞手法,再具体指出所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或作用。6.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文中的景物描写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答案】示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人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透露出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解析】文中除这句外,还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鸢飞戾天,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都在写景中流露出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选择其中之一回答均可。(二)柳陌(2018温州中考试题)出寓园,由南堤达豳圃,其北堤则丰庄所从入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得张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

7、春日,落英缤纷,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耳。此主人不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雨霏微,拨棹临流,无不率尔休畅矣。(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注释】豳圃:与文中的“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 落英缤纷:语出桃花源记,意在表现桃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桨。 彭泽家风:指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 主人:作者自称。 荇藻交横:_。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1)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A.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

8、世家)(2)拨棹临流()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B把酒临风(岳阳楼记)【答案】(1)A (2)B【解析】(1)题中“若”为“如,比得上”的意思,而B句是“你”的意思,故先A;(2)题中“临”为“面对”的意思,而A句中“临”为“临近”之意,故选B。2 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完成注释。(3分)【答案】示例1;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借交错纵横的水草表现堤外湖水的清澈。示例2;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表现堤外水中水草纵横交错,柔美飘逸。【解析】此题首先要知道该句出自哪篇文章,因此对学过的课文要熟悉,再就是理解该句的意思,才能完成注释。3结合语境,说文解字,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

9、(4分)(1)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A“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打,花瓣纷纷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B“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2)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A“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B“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答案】(1)B (2)A【解析】(1)题并非经过风吹雨打花瓣才飘落,故A项不准确;(2)联系上下文,并没有厌烦的情感,故B项不准确。4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答案】在作家看来,桃花“缤纷”不及垂柳“绿影依依”,绿树绿荫还可以让渔夫停舟小憩,这种景象,颇有“彭泽家风”,让作者很是自得。如此意境,轻松舒畅。作者取名“柳陌”,正是想表现自己与陶渊明心灵相通,寄托他闲适恬谈的人生志趣。【解析】解答此题,读懂原文是关键。文章读懂了,答案自然就显现了。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