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上传人:涵*** 文档编号:6861413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干兴区,扎实落实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年”和“招商引资年”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经济运行总体稳健,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呈现增长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9.15万人,同比增速5.4%。全年出生人口1013人,出生率12.55;死亡人口164人,死亡率2.03;自然增长人口849人,自然增长率10.52。经初步核算,2017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202.68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2亿元,下降1 % ,对GDP贡献率为-1%;第二产业增加值172.41亿元,增长8.5%,对GDP贡献率为90%;第三产业增加值29.55亿元,增长4.3%,对GDP贡献率为11%。三次产业的结构为0.3:85.1:14.6。按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7345元,同比上年增长6.3%。注:2017年因统计口径改变,修改夯实相关数据,所以,2017年的总量数据偏低,但国家和省、市计划在四经普时一次性对2016年及以前的数据进行一次性调整修改,所以上图的2016年及以前的数据还是原上报数据。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

3、7.53万人,同比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0.1万人,第二产业5.77万人,第三产业1.66 万人。 全区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税收收入5.9亿元,增长42.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0%。地方财政支出14.97亿元,同比增长57.3%。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国税入库18.3亿元,地税收入10.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和96.5%。注:根据广东省关于印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省以下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60号)规定,上表一般公共预算省可比口径收入增幅按照营改增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作相应调整后的收入增幅

4、;一般公共预算市可比口径收入增幅为考虑营改增因素及剔除经省审计核定的上年同期常规收入作相应调整后的收入增幅,收入增长具有可比性。总体上看,我区在企业转型升级、新常态经济、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均取得较好成绩。但也面临不少的困难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趋于放缓;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工业经济发展缺乏新的更大的支撑。 二、农业2017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农业产值0.05亿元,与去年持平;牧业产值1.52亿元,增长16.03%;渔业产值0.29亿元,增长11.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52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237亩

5、,与去年持平;水果种植面积890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蔬菜产量255吨,与去年保持持平;水果产量893吨,与去年产量基本持平。全年肉类总产量6446吨,同比下降27.24%。其中,猪肉产量6053吨,增长30.84;牛肉产量8 吨,增长60%;禽肉产量380吨,下降11.83%。禽蛋产量37吨,与去年持平。全年生猪出栏8.2万头,增长15.49%,出栏家禽27.07万只,下降5.3%。年末生猪存栏量1.9万头,家禽存栏2.7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2670吨,比去年下降6.5%。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8.41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2.68亿元,

6、增长6.7%。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179.64亿元,下降11.7%,重工业总产值528.77亿元,增长15.4%。从注册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总产值292.03亿元,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416.02亿元,增长5.5%;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总产值214.53亿元,增长15.8%,中型企业总产值357.48亿元,增长3.3%,小型企业总产值135.43亿元,增长4.4%。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年民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08.27亿元,同比增长6.9%。注:2017年因统计口径改变,修改夯实相关数据,所以,2017年的总量数据偏低,但国家和省、市计划在四经普时一次性对2016

7、年及以前的数据进行一次性调整修改,所以上图的2016年及以前的数据还是原上报数据。2017年,我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68.44亿元,增长22.9%;实现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66.73亿元增长5.7%;实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43.28亿元,增长36.65%,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699.82亿元,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6.2亿元,增长24.9%。资产贡献率为10.17%,资本保值增值率为98.14%,资产负债率为58.47%,流动资产周转次数4.0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94%。2017年,重点工业产品产销状况相比去年稍有下滑。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5%,比去年下降1.2

8、%。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0.23亿元,同比增长9.1%。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149.1亿元,增长6.8%,其中,工业投资140.78亿元,增长3.2%。技改投资36.8亿元,同比增长59.7%;第三产业投资21.13亿元,增长28.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8.32亿元,增长47.78%;民间投资16.55亿元,增长11.14%。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个,实现增加值0.52亿元,增长13.6%;实现利润总额0.11 亿元,增长37.5%;利税总额0.18亿元,增长63.6%。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

9、7.54亿元,增长54.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97亿元,增长2.0%;其他投资0.63亿元,下降50.7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7.7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6.1%。2017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单位绝对数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21.1328.8 其中:住宅亿元17.5454.4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17.51-2.8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153.475.8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42.581.4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39.4723.9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3.91-91.5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3.37-88.19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47.76-16.1 其中:住宅

10、万平方米40.6-19.6商品房销售额亿元34.9521.9 其中:住宅亿元28.6914.85本年资金来源小计亿元24.46-22.9 其中:国内贷款亿元2.22-17.8 个人按揭贷款亿元7.3227.3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万平方米4.3321.7待售面积万平方米30.29.3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9.9820.8五、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其中中心城区累计118.56亿元,增长16.5%。从行业来看,批发零售业仍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累计实现消费119.2亿元,增长18%,占总消费比重达到9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随着居民生

11、活水平提高,消费习惯转变,部分消费热点增长明显。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2%;日用品类增长1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41.8%;化妆品类增长80.7%;金银珠宝类增长73.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加29.8%。六、 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58.18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48.46亿元,下降10.3%;进口9.72亿元,增长9%。利用外资规模呈现下降态势,全年新批合同外资金额0.64亿美元,下降60.6%,实际利用外资0.37亿美元,下降62.4%。七、交通运输全区共有公交车线路12条,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

12、辆54辆,出租小汽车20辆,能够确保全区居民正常的生活出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45.467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达0.1825万人公里,全年货运周转量达366万吨公里。随着全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汽车保有辆也逐年增加。截至2017底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21923辆。八、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8.31亿元,增长18.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亿元,增长15.5%。各项贷款余额113.08亿元,下降14.6%。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69.7元,增长9.4%。2017年肇庆高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2099元,增长8

13、.57%2017年,各险种征收社会保险基金5.25亿元。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2485人,增长27.8%。参加城乡(镇)基本医疗保险55659人,增长3.9%。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6870人,增长0.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7782人,增长6.2%。参加工伤保险41416人,增长0.8%。参加生育保险29230人,增长0.03%。参加失业保险29660人,增长0.9%。敬老院1家,共有床位40张,收养人员25人。十、教育和科学技术普通高中招生647人,下降11%,在校生1993人,增长2.57%,毕业生560人,增长7.1%;高考上省大专线以上人数465人,增长6.16%,

14、三A上线率为99.1%。初中招生1504人,增长20.22%,在校生3882人,增长15.71%,初中升学率为98.65%。小学生招生1949人,增长2.96%,在校生10806人,增长10.27%,毕业生1339人,增长19.34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幼儿园在园幼儿3495人,增长9.49%。2017年,全区通过省级工程研发中心认定的机构34 家,县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6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89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36.25亿元,产品产值增幅8.9%2017年,申请专利量1524件,同比增长70.0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共689件;增长1

15、24.4%,专利授权量488 件,增长56.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5件,下降22.2 %。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9件,增长111.1 %。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5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738万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表明我区企业正逐步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我区未来将会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带领下走上更高的台阶。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区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 1 个,体育馆1个,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用户1.48万户。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个,疾病预防控

16、制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53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2人,注册护士15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8人。成熟的医疗机构、出色的医务人员、先进的医疗设备使我区居民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十二、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全年总用水量2549.2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8.15%,其中,工业用水1609.07万立方米,增长24.59%;生活用水510.54万立方米,增长11.84%。201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2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4.17%。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5.6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02%。全社会累计用

17、电量17.89亿千瓦时,增长9.71%,其中累计工业用电量15.42亿千瓦时,增长7.22%。 全区主要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环境,河流各断面均达到各功能区水质要求,全区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II类,达标率100%。 2017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 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5起,死亡8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367.62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2起,死亡5人,受伤12人,直接财产损失2.9万元,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3起,造成死亡3人,直接财产损失275.05万元注:1、本公报中2017年部分专业数据及统计图表数据为快报数,并且GDP总

18、产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及财政公共预算等采取新的统计口径和旧统计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4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收据和旧口径数据存

19、在不可比的差异。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存款余额中,“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4、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石油及化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对外经济数据和科技、专利等数据来自区经科局;公路运输等数据来自区市政交通管理中心;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区交警三大队;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广播、电视等数据来自区广播电视中心;卫生数据和人口数据来自区社会工作局;社会养老保险数据来自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安监局;环境检测数据来自区环保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区粤海水务公司。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