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高中教案)(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6822126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高中教案)(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高中教案)(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高中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高中教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高中教案)备课人 张檬班级 1403学号 1455010310课时 1一、教材分析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是在学生学习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动态的观点认识常见的地表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变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复习课教学中,该内容是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整合与运用的良好章节,是地理基本理论和指导实际运用的衔接点,在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该章节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理论知识的辽阔空间,能培养学生实际观察、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地理技能素质。对该内容理解程度的深浅、应用娴熟与否将直接影响与地形有关内容的学习和运用。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

2、生已经对地形形态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不系统,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高一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材料的方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三、课程目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四、三维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出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比较解释流水作用、风力作用的侵蚀与堆积,并能举例说明。3识别常见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二)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对大量图片的观察,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总结与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见解。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三) 情感态度

3、价值观1通过学习地貌等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形成“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通过各种地貌展示让学生观察图片与地图时能体会到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用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念,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与科学发展观。3通过学习流水和风的侵蚀作用,使学生明白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并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地貌类型的外力作用。 难点: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具体过程、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新课导入教师邀请一位学生朗读杨朔的雪

4、浪花节选导入,以“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为悬念,以“是叫浪花咬的”为解答,引出外力作用的教学主题。过渡师:海边的礁石是浪花咬的,这不同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大自然中的景观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那外力作用怎么来呢?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呢?请学生们仔细阅读课本回答(板书)教学环节一(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教学环节二师:请同学思考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过程,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生:理解思考并记笔记教学环节三学习风化作

5、用。介绍风化作用的概念,以图片展示岩石在风吹日晒及生物作用下被风化破碎的实例,形象直观的理解风化作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最后在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区分回答,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风化作用。教学环节四学习侵蚀作用,将侵蚀作用分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四种。分别通过展示图片与教师说明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在难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如: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同时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黄土高原的流水侵蚀造成的沟壑纵横的地貌。教学环节五学习搬运堆积作用,因为搬运作用不是重要内容且易理解,教师只需要让学生自学即可。重点是讲解堆积作用形成的过程 活动:(师)从山脚往外围沉积物

6、颗粒会怎样变化? (生)这里位于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的地方(山口处),冲积扇是因为河流流出山区后,水流流速急剧降低,碎石泥沙沉积形成,主要是沉积作用为主,颗粒中心粗,外围细。(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看到这张图片,(显示沙尘暴图片)图中的沙是怎么来的? (生)大风将风沙扬起,随风携带。 (师)对的,大家都感受过风的力量,特别是大风刮起的沙石打在身上有点痛。在干旱地区,因气候干燥,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由于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称为“风蚀蘑菇”。(画简图演示)而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小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附景观图)。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沙丘会怎样移动呢(新月形沙丘)?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作出简图。课堂小结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空白图表,让学生回忆思考讲解的内容并填表记忆。2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分析家乡的一处自然景观形成的外力因素。板书: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概念二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风力、流水、冰川、海浪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二塑造过程小组评价-第 5 页章节名称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