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工具书的使用_(课件).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63819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工具书的使用_(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品)工具书的使用_(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工具书的使用_(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工具书的使用_(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工具书就是把有关某一方面的知识,资料编排汇集起来,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图书。v查工具书,分三步走:v要确定所遇到的问题的性质。即你要查找的是一个什么问题。v确定查哪一本工具书。v知道某一个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一、字典和辞书一、字典和辞书v(一)一般字典和辞书的编排方法(一)一般字典和辞书的编排方法 v字典是解释单字的形、音、义及用法的;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的 v汉语字典、辞典的编排方法主要有三种:v1、按音序排列v(1)我国新编的工具书采用音序法大都依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v(2)我国旧的字典、辞书采用音序法,有三种:v按106韵(“平水韵”)排列,即以上平声、下平声

2、、上声、去声、入声分部,每部下再分若干韵。如助字辨略经籍纂诂辞通。v采用切韵的206部,如广韵。v按守温三十六字母的,如经传释词。v有按注音字母的,如杨树达词诠。v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即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v3、按号码排列。通行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有十种,用0至9十个号码来代表。四角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个字得四码,如:左上角 右上角 濟 左下角 右下角“、”的代码3,“亠”的代码是0,“”的代码是1,“丨”的代码是2,故此字代码为3012。v(二)查检字

3、音和字义(二)查检字音和字义 v新华字典新华字典目前最常见的字典,收字(包括异体字)八千五百个左右。适当地收了一些古书中的常用字,如:畀b:给予 罟g:(古)网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如:走:古代指“跑”。乃:你,你的。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如:囹圄ling yu:古代称监狱。v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一般字典上查不到的字,在上面可以查到。v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二百一十四个部首,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v释字的体例,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v注音采集唐韵

4、、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书的反切,并加注直音或协音。v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莫”声母m和“袍”的韵母、声调o,合之mo。v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注音。直音法不如反切科学,有时找不到同音字,有时注音的字比被注的字还难认,这就失去了注音的作用。v叶音法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法。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义的产物,如“筹叶音除”就没有根据。v在释义方面,康熙字典所作的工作主要是罗列旧说,排列古注,分别义项,引例为证。v一字有古体者,列于字头之下;有别体俗体者,则附于注后。v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v

5、中华大字典 v汉语大字典 v说文解字 v经籍纂诂v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三)查检词语和典故(三)查检词语和典故v辞源出版于1915年。辞海出版于1936年。v两书编辑体例大致相同,均用部首排列法,和康熙字典一样,分成二百一十四部。先解释单字的字义,其次再解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复音词和成语典故等收在该词语典故的第一字下面,按字数多少和第二、三字的笔画数目分列先后。v两书均用文言释义,很不通俗。引用例句则尽可能以最初见于何书为标准,即所谓词语典故的“出处”。v1958年,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开始对旧辞源和旧辞海进行修订,使这两部书各有分工,成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工具书。辞海仍是综合性辞书,包括成语、

6、典故、人名、地名以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辞源修订为阅读古书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书。汉语大词典(见教材)(四)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四)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v助字辨略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文言虚词的著作。v作者刘淇(清),它的撰写、刻印在清初康熙年间,全书按四声分卷,分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各卷,共五卷。所收各字排列先后依“诗韵”(106韵)顺序。v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比较丰富。v全书共收虚词四百七十六个,分类标准不一,名目繁多,有的从形式上分,有的从语气上分,总共分为重言、省文、助语、断辞、疑辞、咏叹辞、急辞、缓辞、发语辞、语已辞、设辞

7、、别异质次、继事之辞、或然之辞、原起之辞、终竟之辞、顿挫之辞、承上、转下、语辞、通用、专辞、仅辞、叹词、几辞、极辞、总括之辞、方言、倒文、实字虚用等三十类。v经传释词清王引之,出版于1819年,共收字一百六十个,是一部专门解释周、秦、西汉古书中序词的专著。v全书分十卷,按唐守温三十六字母(声母)排列,第一卷至第四卷为喉音,第五卷为牙音,第六卷为舌音,第七卷为半齿、半舌音,第八卷为齿头音,第九卷为正齿音,第十卷为唇音。v对每个虚词,博引例句说明其意义和用法。如卷一“与”字。v释词的体例,是将常见的意义和用法列于前,以“常语也”注明,不再详引书证;将比较特殊的用法列于后,尽量多引例句加以说明。v“

8、家大人曰”表示是王念孙的说解。v但它所使用的语法术语跟今天的很不一样,对初学者不易读懂,对虚词的分类也不如现在那样科学,而且收字太少,也是本书缺点。v词诠近人杨树达编。商务印书馆1928年初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本。又1965、1979年印本,附汉语拼音索引。v这是在助字辨略、经传释词、马氏文通等书的基础上,并吸收西方语法理论而编成的一部虚词词典。v全书收古汉语虚词五百多个,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部首目录。v对每个虚词的解释,先标明词性,然后解释意义,再列举大量例句,例句均注明出处。v但语法用语比较陈旧,分类过于琐细,如副词就有十四类之多。v释义也有欠妥当的地方,还常用“无义”来解释一些

9、语气助词和叹词,等于没有解释。v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年初版,1958年第三版,忧979年重印。v唐宋、金、元、明各代的诗、词、曲中,有大量的古代方言俗语,往往成为我们阅读障碍,因为这些词语不是所谓“雅言”,传统古文中多不采用,一般辞书也不收录。今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则是专门收集,解释这类特殊词语的一部辞书。v书中对流行于唐至明代的诗、词、曲里方言俗语系统地排比研究,对它们的意义、用法及流变做了很好的解释。v全书共六卷,收词语五百三十七个,其中多数是虚词,少数是实词。v每一词语按其不同的意义分为若干条,如“须”有六条,“是”有五条,“然”有一条。全书共八百多条。v有的词语下又有附目,所

10、附的都是有关的词语,如“须”下附“须至”;“是”下附“是则”,“是则是”、“是么”、“是处”;“然”下附“然虽”。全书附目六百多条。v每条词语的训释方式:先概括地解释词义,之后就广泛地援引诗、词、曲的原文,并在每条原文下辨析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v诗词曲语词例释 v王锳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v该书为诗词曲语辞汇释拾遗补缺,相当于续编。v所收词语,计标目一百八十四,附目一百二十三,举例释义的方式与诗词曲语辞汇释相仿。词目按汉语拼音字母排列。二、二、专用工具书专用工具书v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v本书收入人名四万多,起自远古,断于清末,一般经史、地方志、私家著述及金石文字所载

11、人名,均予收录。v书中对人物朝代、籍贯、官职、著述及生平字迹,均有简要介绍。v书前有检字表,按姓氏笔画多少排列,后有“四角号码”人名索引。v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中的“庄辛”:莊辛。戰國楚仕襄王。知楚國必危。去之趙。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山蔡陳之地。襄王流淹于成陽。使人征辛于趙。辛至。乃執珪而授之。為陽陵君。予以淮北之地。v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v书中对于古地名,介绍今址;对于今地名,介绍其历史沿革。v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中的“共”,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六画里可以查到:共周國名。伯爵。即共伯和之國。後為衛邑。在今河南輝縣。左傳隱西元年鄭太叔出奔共。v上起远古,下迄民

12、国,地名收罗宏富。v本书前有检字表,后有“四角号码”地名“索引”v历代职官表清 黄本骥编,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v我国历代职官的名称,建制和职掌的变迁极为复杂,即使同一官称,其职权、地位也因朝代而异。v遇到这方面问题,需要查阅历代职官表,本书以表格形式,把历代职官建制一一做了对照。三、索引三、索引v十三经索引v寻检十三经经文语句出处的一部工具书。v叶圣陶编。开明书店934年出版,中华书局1957年重印。v作者把十三经经文全数拆散,依这些字第一字笔画多少重新编排组织、每条下注明经名、篇名,书前有笔画检字。v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乙编)v一部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工具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v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语言学各方面论文目录,对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以及了解某一专题的研究情况,以进行深入钻研,都很有用处。v本书甲编收集1949年以前发表的语言学论之目录共五千余篇,乙编收自1950年到1963年发表论文目录七千多篇。v两编均分“语言与语言学”,“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等三部分,每部分又分为若干个子目,里面著录论文篇目、作者、刊载的报刊或论文集名称及出版年月。v人大复印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