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题报告 (85).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737511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开题报告 (8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开题报告 (8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开题报告 (8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开题报告 (85).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表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论民事诉讼中的诉权以滥用为视角1、立题依据(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民主法治思想的不断深入推进,政府公开力度持续扩大,公民的权利意识、法律意思不断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救济方式,转而向国家权力机关伸出求救之手,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就使得诉讼这一公力救济途径大放异彩。然而,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尤其是在辩证思维的模式下,民事诉讼也不能幸免,大放异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诉权滥用问题。纵观我国诉权滥用规制制度的立法和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诉权滥用问题在我国目前民诉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含义和类型也没有定论,法院在实

2、践中该如何把握合理行使诉权和滥用诉权的标准;同时我国民诉法在责任制度上还缺乏相对应的惩罚机制,给了一些诉讼观念不正之人以可乘之机,如何惩罚他们,要在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和我国法律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考虑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建立诉讼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对诉权滥用行为的责任构建,是规制诉权滥用的命脉所在。(2)理论依据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文件中就明确指出:“要改革法院对案件受理制度,把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人民法院被要求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都要认真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充分地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使得当事人的诉权一一权利救济权

3、有了充分的保护依据。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当事人享有诉权保障并且争取到有利裁判的同时,滥用民事诉权的现象也日益普遍。许尚豪,瞿叶娟在立案登记制的本质及其建构一文中提到:立案登记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诉权,有利于发挥司法的应有功能。任何一个案件的形成,均须符合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要件及实体要件,因而,立案必须审查。立案登记制并非摒弃法院的审查程序,而是将审查程序向后推,即改先前的先审查后立案为先立案后审查,通过中央全会文件的形式赋予当事人足够的程序保障。建构立案登记制,尚需在立案机构、诉状格式、案后审查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定等等。(3)立题意义民事诉权作为公民寻求民事诉讼救济的一项权能,需要发挥其正

4、面积极作用,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公民的民事合法权益、恢复和平的社会秩序,而对诉权滥用的规制,有助于保障诉权发挥作用,从而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维护司法公正,严格从源头上预防诉权滥用,更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2、研究内容及方案(1)研究目标先从概念入手,引出诉权和诉权滥用的关系,再分析诉权滥用的概念、类型和危害以及规制的必要性;在当事人滥用民事诉讼权利的主要情形、形成原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我国目前立法规定和司法运行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建议,借以对完善诉权滥用行为的规制制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撑。(2)论文提纲 1 前言1.1 本文研究背景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目的和意义2民事诉讼权利滥用的概述2.1 民事诉讼权利的概念及特征2.2 民事诉讼权利的滥用概念及类型3.滥用民事诉讼权利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3.1滥用民事诉讼权利的形成原因 3.2滥用民事诉讼权利的危害4.诉权滥用规制的必要性 4.1有利于保障诉权4.2有利于实现民事诉讼维护司法公正的目的4.3有助于节约司法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5.结论与建议 5.1明确合法界限 5.2设立独立的民事审前程序 5.3健全惩罚体系 5.4建立法院内部信息全网通用系统参考文献(3)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要规制民事诉权滥用行为,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打击诉权滥用的典型类行为,明确

6、合法行使诉权和滥用诉权的界限,给法院以明确的依据,在源头上进行排除和预防,一旦没有排除出去进去了庭审阶段,就需要立案法官严格审查立案的实质要件,在独立的审前审查程序中尽可能地将诉权滥用审查出来,排除出去。当然,仅仅是这些防治手段并不能对诉权滥用行为人产生威慑力,因此,还要制定责任制度,健全惩罚体系,对诉权滥用的行为人以及对行为人起推动作用的律师进行民事、刑事或行政处罚,惩罚力度要比一般诉讼类型的处罚大一些,以此来警戒那些心存恶意滥用诉权的人。同时在其他方面,推动法院内部信息共享,提高法官办案能力和责任意识,引导公民合理诉权的正确诉讼观、建立滥诉行为人黑名单通报等各个方面加以配合,规制诉权滥用。

7、相信这样从正反两方面以及诉讼各个阶段都对诉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其一定能够被有效防治。(4)参考文献1汪丽萍.试论对民事诉权滥用行为的规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 3(5):15-18.2刘静,沈磊,LIUJing,等.规制民事诉权滥用的程序法视角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50-154.3徐光锋.权利保障语式下的民事诉权滥用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J.全国流通经济,2013(22):89-90.4唐娟.论民事上诉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以被上诉人权益保护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5(12).5石擎天.论恶意民事诉讼及其法律规制D.上海:复旦大学,2009.6张洪.论

8、民事起诉权的保障D.南宁:广西大学,2014.7张艳.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滥用及其立法规制J.学术交流,2013(9):37-41.8刘东.诉权视角下的民事起诉条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105-108.9陈嘉帝.论民事诉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6(14).10包珍珍.一元官司是否构成滥用诉权以精神价值分析为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153-154.11李苏杰.论新民事诉讼法中的恶意诉讼D.广州;暨南大学,2014.12汤维建,沈磊.论诉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 19(2):21-28.13董少清.试论民事诉讼中当事

9、人诉权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34):113.14陈思.论民事诉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15邵明.滥用民事诉权及其规制J.政法论坛,2011(6):175-180.16包卫兵,包文兵,徐培华.诉权滥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淮海文汇,2012(3):17-26.17郜莲.浅论民事诉讼权利滥用J.金卡工程,2011,15(1).18任瑞兴.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诉权保护缺陷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47-50.3、进度安排第2-7 周: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第8 -10周:对毕业论文初稿进行修改。第11-13周:毕业论文定稿并按要求打印、装订成册。第 14 周:论文评审。第 14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教师对论文选题评议:对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做出评议,并提出是否通过的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