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725427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积累词语,借助工具书掌握常用词语的形、音、义; 能力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情感目标: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自读课文,概括要点,梳理脉络;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旨;教学难点: 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法学法】 复述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探访南极南极是一块美丽而神秘的土地,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南极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欣赏图片 南极

2、冰川 冰山 鳞虾 南极地衣 乔治王岛上的苔藓 南极的夜晚 南极的极昼与极夜 南极光 长城湾 中山站全貌南极探险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因为那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而近百年来,无数探索者在南极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11年,两位著名的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踏上了冲击南极点的征程。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

3、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阿蒙森 - 斯科特站二、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

4、。美洲有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28年,结识高尔基。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等。三、检查预习正音释义羸弱li 癫狂 din 凛冽lnli 吞噬sh 步履 l 告罄 qng 蹒跚 pnshn 遗孀 shung 厄运 毛骨悚然 sng 海市蜃楼shn姗姗来迟shn 怏怏不乐yng 忧心忡忡 chng 白雪皑皑 i 踉踉跄跄 qing 疲惫不堪 kn 风餐露宿 耀武扬威 精疲力竭 语无伦次 猎猎作响 闷闷不乐 小心翼翼四、朗读感知课

5、文阅读伟大的悲剧,思考问题1、没有相关的地理知识,就难以深刻理解的内容。2、从哪些细节能看出探险队员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3、从文中你可以读出哪些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4、哪一段内容,最让你感动?谈谈对你的人生有何启迪?南极洲的气候特征和成因酷寒 高纬度高海拔 狂风强反射 干燥我的感悟英雄无畏吗?怎样才算真正的英雄?高尚的情操是全人类的财富。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谁做了一件什么事?2.复述故事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大意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斯科特一行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覆没。伟大的悲剧 题解?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

6、人看。”美的,有价值的事物的毁灭。(1)悲剧在于其结局;(2)伟大在于探险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格和精神的魅力。 课文结构1、(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无限失望踏上归途2、(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埃文斯发疯死去3、(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4、(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探险队成员及身份: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威尔逊科研博士斯科特海军上校鲍尔斯身份不明第二课时五、研读课文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哪些方面? 1、角逐失败之悲2、全军覆没之悲3、亲历死亡之悲4、为人作证之悲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悲壮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

7、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1、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4、无私的爱六、深入探究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2、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

8、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七、揣摩句意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

9、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 。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

10、这样比喻?)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 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小结作者倾注了他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

11、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八、扩展延伸假如你是阿蒙森,当你得知斯科特等人遇难的消息,你要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挪威(或英国)国王,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九、探究作业第一个达到北极点的人是谁,简要介绍。北极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列表比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对比项不要少于四项。阿蒙森能战胜斯科特首先到达南极点,它主要的优势是什么?第一个达到北极点的人是谁,简要介绍。北极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世界上第一个到底北极点的人罗伯特皮尔(美),时间是1909年。 以海洋为主,有极昼极夜现象,年平均气温高于南极地区,典型动物为北极熊比较北极地

12、区和南极地区南极 南纬66.5以南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海洋 北极 北纬66.5以北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端 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 北极地区并没有象南极这么严寒,原因如下:南极以陆地为主,北极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和冷却,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 南极地区一年内的日照时间比北极短 。阿蒙森能战胜斯科特首先到达南极点,它主要的优势是什么?斯科特死亡的原因是补给点分布没有规律且太散乱,导致补给点储存的食物,补给物资,燃料都不够,而且他采用的是机动雪橇和中国小种马作为动力,小种马在雪地里根本不能干活,机动雪橇也经常抛锚,

13、远不象阿蒙森采用狗和雪橇作为动力来得迅速,这样他们在南极耽搁得太长也消耗了过多的物资和体力。 十、布置 作 业:1、背诵最后一段, 集符合茨 威格眼中的伟大人物或悲剧故事(古今中外皆可),可把它们整理,写成独立的几个小篇,在班上交流学习及感 受。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胜利和失败有了新的认识吗?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1、(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无限失望踏上归途2、(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埃文斯发疯死去3、(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4、(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课后反思专题七:2.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用守恒思想破解溶液

14、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知能必备一、理解两大平衡,树立微弱意识1电离平衡建立电离过程是微弱的意识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H,H2OOHH,在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H3COOH)c(H)c(CH3COO)c(OH)。2水解平衡建立水解过程是微弱的意识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如稀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Na=CH3COONa,CH3COOH2OCH3COOHOH,H2OHOH,溶液中,c(Na)c(CH3COO)c(O

15、H)c(CH3COOH)c(H)。二、把握三大守恒,明确定量关系1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粒子种类增多,但这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符合原子守恒。如NaHCO3溶液中,n(Na)n(C原子)11,因HCO水解:HCOH2OH2CO3OH以及HCO电离:HCOHCO,C元素的存在形式有3种,即HCO、H2CO3、CO,由n(Na)n(C原子)11,得c(Na)c(HCO)c(CO)c(H2CO3)。2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呈电中性。如NaHCO3溶液中有Na、H、HCO、CO、OH,存在如下关系:n(Na

16、)n(H)n(HCO)2n(CO)n(OH),推出c(Na)c(H)c(HCO)2c(CO)c(OH)。(因CO带2个单位负电荷,所以其所带电荷数为其离子数的2倍)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离、水解等过程中得到的质子(H)数等于失去的质子(H)数。如NaHCO3溶液中:即有c(H)c(H2CO3)c(OH)c(CO)另外,质子守恒式可以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出。以KHS溶液为例,电荷守恒式为c(K)c(H)c(OH)c(HS)2c(S2),物料守恒式为c(K)c(HS)c(S2)c(H2S),由消去没有参与变化的K得质子守恒式c(H)c(H2S)c(OH)c(S2)。三、明晰三大类型,

17、掌握解题流程1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三大类型类型一:单一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多元弱酸溶液: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程度逐级减弱。如H3PO4溶液中:c(H)c(H2PO)c(HPO)c(PO)。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分步水解,水解程度逐级减弱。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c(OH)c(HCO)。类型二: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混合溶液要综合分析电离、水解等因素。如在0.1 molL1 NH4Cl溶液和0.1 molL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H)c(Cl)c(OH)c(H)。类型三: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不同溶液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

18、对该离子的影响。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Cl;CH3COONH4;NH4HSO4,c(N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解题流程常见题型单一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1(2017广州二模)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氨水中,c(NH)c(OH)0.1 molL1BNH4Cl溶液中,c(NH)c(Cl)CNa2SO4溶液中,c(Na)c(SO)c(OH)c(H)DNa2SO3溶液中,c(Na)2c(SO)c(HSO)c(H2SO3)解析:选C氨水为弱碱溶液,只能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c(NH)c(H)c(

19、OH)可得:c(NH)c(OH)0.1 molL1,A错误;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氯离子浓度不变,则溶液中c(NH)c(Cl),B错误;Na2SO4溶液显中性,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得:c(Na)2c(S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SO)c(OH)c(H),C正确;根据亚硫酸钠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可得:c(Na)2c(SO)2c(HSO)2c(H2SO3),D错误。2(2014安徽高考)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c(OH)c(H)c(HC2O)2c(H2C2O4)C

20、Na2CO3溶液:c(Na)c(H)2c(CO)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解析:选BNa2S溶液中,S2H2OHSOH,HSH2OH2SOH,H2OHOH,c(OH)c(H)c(HS)2c(H2S),c(OH)c(HS),A错误;Na2C2O4溶液中,C2OH2OHC2OOH,HC2OH2OH2C2O4OH,H2OHOH,可得c(OH)c(H)c(HC2O)2c(H2C2O4),B正确;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c(Na)c(H)c(OH)c(HCO)2c(CO),C错误;CH3COONa

21、和CaCl2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关系:c(CH3COO)c(CH3COOH)c(Na),c(Cl)2c(Ca2),即正确的关系式为c(Na)2c(Ca2)c(CH3COO)c(CH3COOH)c(Cl),D错误。(1)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的相对强弱,如NaHCO3溶液中,HCO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溶液显碱性;而NaHSO3溶液中,HSO的水解能力弱于其电离能力,溶液显酸性。(2)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如硫化钠溶液中,c(Na)c(S2)c(OH)c(HS)c(H)。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3(2016四川高考)向1 L

22、含0.01 mol NaAlO2和0.02 mol 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 moln(CO2)0.015 mol时发生的反应是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n(CO2)/mo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A0c(Na)c(AlO)c(OH)B0.01c(Na)c(AlO)c(OH)c(CO)C0.015c(Na)c(HCO)c(CO)c(OH)D0.03c(Na)c(HCO)c(OH)c(H)解析:选DA当n(CO2)0时,根据电荷守恒,c(H)c(Na)c(AlO)c(OH)

23、,所以c(Na)c(AlO)c(OH),错误;B.当n(CO2)0.01 mol时,溶液中溶质为NaAlO2和Na2CO3,因为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偏铝酸根离子水解程度比碳酸根离子强,溶液中离子浓度应为c(Na)c(CO)c(AlO)c(OH),错误;C.当n(CO2)0.015 mol 时,溶液中溶质为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应为c(Na)c(CO)c(OH)c(HCO),错误;D.当n(CO2)0.03 mol时,溶液中溶质为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应为c(Na)c(HCO)c(OH)c(H),正确。4.H2C2O4为二元弱酸。20 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

24、)c(C2O)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c(HC2O)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2c(H2C2O4)c(OH)c(C2O)Cc(HC2O)c(C2O)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DpH7.0的溶液中:c(Na)2c(C2O)解析:选DA项中,由图中数据可知pH2.5时,c(H2C2O4)c(C2O)c(HC2O),错误;B项中,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得c(N

25、a)c(H)c(HC2O)2c(C2O)c(OH),由已知条件可得c(Na)c(H2C2O4)c(HC2O)c(C2O)0.100 molL1,代入上式得到c(H2C2O4)c(H)c(C2O)c(OH),错误;C项中,由电荷守恒得:c(Na)c(H)c(HC2O)2c(C2O)c(OH),当c(HC2O)c(C2O)时,c(H2C2O4)0,此时pH4.2,c(H)c(OH),推出:c(Na)c(H)0.100 0 molL1c(HC2O)c(OH),c(Na)0.100 0 molL1c(HC2O),错误;D项中,pH7.0时c(H)c(OH),由电荷守恒得:c(Na)c(H)c(HC2O

26、)2c(C2O)c(OH),即c(Na)c(HC2O)2c(C2O),进一步得出c(Na)2c(C2O),正确。不同溶液中同一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5(2017银川模拟)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和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OH)c(Na)c(H)B同浓度的NH4Cl、(NH4)2SO4、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大小顺序为CNa2CO3溶液中,2c(Na)c(CO)c(HCO)c(H2CO3)D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解

27、析:选A0.1molL1的CH3COOH溶液和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CH3COO)c(OH)c(Na)c(H),A正确;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溶液中c(NH)最大,和比较,酸性最强,NH水解受到的抑制最大,溶液中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B错误;在Na2CO3溶液中,物料守恒关系式,c(Na)2c(CO)2c(HCO)2c(H2CO3),C错误;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如HA为强酸,则V(总)20 mL,如HA为弱酸,则V(总)20 mL,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D错误。不同溶

28、液中同种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与图像有关的粒子浓度关系7.(2017苏州模拟)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1(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 0 molL1 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a所示溶液中:c(NH)c(SO)c(OH)c(H)B点b所示溶液中:c(NH)c(Na)c(H)c(OH)C点c所示溶液中:c(SO)c(H)c(NH3H2O)c(OH)D点d所示溶液中:c(SO)c(NH3H2O)c(OH)c(NH)解析:选Ca点所示溶液中,溶液显酸性,c(NH)c(SO)c(H)c(OH)

29、,A错误,b点所示溶液中,c(H)c(OH),NaOH不足,c(NH)c(Na),B错误;c点处相当于NH3H2O和Na2SO4、(NH4)2SO4按物质的量211的比例混合,根据电荷守恒,c(NH) )c(Na)2c(SO)c(OH),因c(Na) c(SO),c(NH)c(NH3H2O)2c(SO),所以有c(SO)c(H)c(NH3H2O)c(OH),C正确;d点处相当于 n(Na2SO4)n(NH3H2O)12的混合溶液,c(NH3H2O)c(SO),D错误。8(2017四川六校测试)25 时,将0.1 molL1 NaOH溶液加入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

30、所加入溶液的体积(V)和混合液的pH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点时,c(CH3COO)c(CH3COOH)c(Na)B对曲线上、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H)c(OH)c(CH3COO)C点时,醋酸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有:c(CH3COO)c(Na)c(H)c(OH)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H)c(Na)c(CH3COO)c(OH)解析:选BA项,在曲线上点时混合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CH3COOH溶液,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2c(Na),错误;B项,曲线上、点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CH3

31、COO),正确;C项,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存在:c(Na)c(CH3COO)c(OH)c(H),错误;D项,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均存在离子:CH3COO、Na、H、OH,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知,错误。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一、掌握一个概念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的状态。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二、熟记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三、掌握4个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基点小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2

32、)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3)难溶电解质达到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4)在饱和NaCl溶液中浸泡NaCl固体,可除去其中的MgCl2等杂质()四、明晰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当溶液中离子积(Qc)大于溶度积(Ksp)时有沉淀生成。(1)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4左右,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2)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2沉淀的溶解当溶液中离子积(Qc)小于溶度积(Ksp)时,沉淀可以溶解。(1)

33、酸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aCO3溶于盐酸:CaCO32H=Ca2CO2H2O。(2)盐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Mg(OH)2溶于NH4Cl溶液:Mg(OH)22NH=Mg22NH3H2O。(3)配位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gCl溶于氨水:AgCl2NH3H2O=Ag(NH3)2Cl2H2O。(4)氧化还原溶解:如不溶于盐酸的硫化物Ag2S溶于稀HNO3。3沉淀的转化在难溶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小的沉淀会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1)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实例:AgNO3溶液AgClAgBr,则Ksp(AgCl)Ksp(AgBr)。(3)应用:锅炉除垢:将CaSO4转化为CaCO3,

34、离子方程式为CaSO4CO=CaCO3。矿物转化:CuSO4溶液遇ZnS转化为CuS,离子方程式为ZnSCu2=CuSZn2。基点小练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则SO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2)Ksp小的物质其溶解能力一定比Ksp大的物质的溶解能力小()(3)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4)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5)因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故向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6)向AgCl悬

35、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沉淀:2AgClS2=Ag2S2Cl()题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2017甘谷模拟)下列有关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减小B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水溶液中,c(Ag)c(Cl)且二者乘积是一个常数C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D向AgCl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溶解的质量不变解析:选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增大,A错误;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水溶液中,c(Ag)与c(Cl)不一定相等,但二者乘积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B错误;当达到平衡时,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

36、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C正确;向AgCl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溶解平衡逆向移动,AgCl溶解的质量减小,D错误。2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1)BaCO3不溶于水,为什么不能作钡餐? (2)CaCO3难溶于稀H2SO4,却能溶于醋酸中;(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 molL1的盐酸洗涤AgCl沉淀,用水洗涤造成AgCl的损失大于用稀盐酸洗涤的损失量。提示:(1)BaCO3(s)Ba2(aq)CO(aq),HCl=HCl,2HCO=H2OCO2,盐酸电离的H与BaCO3产生的CO结合生成CO2和H2O,破坏了BaCO3的溶解平衡,c(Ba2)增大,引起人体中毒。(2)

37、CaCO3(s)Ca2(aq)CO(aq),H2SO4=SO2H,Ca2SO=CaSO4,因为生成的CaSO4溶解度较小,会附着在CaCO3的表面,阻止平衡右移。而CH3COOHCH3COOH,Ca2与CH3COO不产生沉淀;当H与CO结合生成CO2和H2O时,CaCO3的溶解平衡右移。(3)用水洗涤AgCl,AgCl(s)Ag(aq)Cl(aq)平衡右移,AgCl的质量减少,用盐酸洗涤AgCl,稀释的同时HCl电离产生的Cl会使平衡左移,AgCl减少的质量要小些。题点(二)沉淀反应的应用3(2017株洲模拟)以MnO2为原料发生反应制得的MnCl2溶液,其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

38、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MnS的溶解度小于CuS、PbS、CdS等硫化物的溶解度B除杂试剂MnS也可用Na2S替代CMnS与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D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析:选D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除去Cu2、Pb2、Cd2等离子,属于沉淀的转化,利用的是CuS、PbS、CdS比MnS更难溶于水的原理,A错误;用Na2S替代MnS,会引入S2和Na杂质,同时也能生成MnS沉淀,B错误

39、;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q)MnS(s)=CuS(s)Mn2(aq),C错误;整个反应过程中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沉淀转化是复分解反应,D正确。425 时,下列5种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Ag2SO4Ag2SAgClAgBrAgI1.41056.310501.810107.710138.511016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溶液中的Ag用硫化钠溶液比硫酸钠效果好B向AgCl(s)Ag(aq)Cl(aq)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溶液中c(Ag)不变C向少量溴化银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食盐水,沉淀颜色会由浅黄色变为白色D向生成的黄色AgI沉

40、淀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沉淀会变为黑色解析:选BA项,Ag2S的溶度积比Ag2SO4的小,更易生成Ag2S沉淀,A项正确;B项,由于温度一定时氯化银的溶度积一定,加入少量氯化钠会增加氯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会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项错误;C项,由于饱和NaCl溶液中Cl的浓度较大,溴化银沉淀会转化为氯化银沉淀,C项正确;D项,由于硫化银更难溶,所以碘化银会转化为黑色的硫化银,D项正确。考点二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一、掌握2个概念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mBn(s)mAn(aq)nBm(aq)为例:溶度积离子积概念沉淀溶解的平衡常数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符号KspQc表达式Ksp(AmBn)

41、cm(An)cn(Bm),式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Qc(AmBn)cm(An)cn(Bm),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应用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QcK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Qc1.801010,所以有沉淀生成。题点(一)Ksp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解析:选D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2(2017林州一中月考)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Br)510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360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