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722813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周老师中考试题资料室机密启用前荆门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及升学考试语 文 试 题 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正确。2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另一个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 3第II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案写在试题卷上

2、一律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恪(k)守鞭笞(ch)酗(xing)酒瓦砾(l) B亵(xi)渎休憩(q)校(jio)对禁锢(g)C磐(pn)石参差(ch)伫(zh)立峰峦(ln)D惬(qi)意涟漪(q)谛(d)听污秽(hu)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C王老师义正词严地批评了迟到的同学。D桂林的奇山胜景,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

3、客去观赏。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语意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表意不清,“这样”一词指代不明。)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缺主语,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用词不当,将“依赖”改为“依靠”。)4提取下面

4、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刻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它为“凝结核”。A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B灰尘、烟粒之类是吸湿性微粒。C微粒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D灰尘、烟粒之类的吸湿性微粒,称之为“凝结核”。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和谐是什么? 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A B C D6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陈涉

5、世家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该书属纪传体史书。B雪选自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C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典型夏洛克。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二、阅读社科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

6、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东吴丞相顾雍,早年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此时吕壹穿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的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顾雍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当一个人占理的时候,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固然

7、无错。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顾及别人尊严,恣意教训、奚落他人的理由。试想,当别人得势时,你敢怒不敢言,唯唯诺诺;别人一旦落魄,你便指东道西,不依不饶,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与小人又有何区别?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很少理财的周作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

8、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周先生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所以,周先生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所以说,君子理直气不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

9、的至高境界。 (选自2012年2月24日京郊时报)7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理直气壮,往往失了君子风范。 B君子应该做到理直气不壮。C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D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之道。8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事例,一个是现代事例,这就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B周作人的做法既表现了他的君子风范,又突出了他为人善良的性格特征。C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举例确凿,说理充分,因而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文章两段是举例论证,两段是说理论证。9对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朗读起来铿

10、锵有力,朗朗上口。 B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博大胸怀,表达了敬重之情。C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做法,令人敬重和信服。D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

11、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 D亭亭净植(种植)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 水落而石出者12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

12、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第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四、古诗文表述题(共10分)13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14按要求默写名篇中的名句(6分)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两句诗是: ,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曹操的观沧海抒发气吞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生

13、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 , 。五、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1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分)六、阅读文学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5分) 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

14、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几天前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 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 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 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当又一辆10路公交车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

15、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 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阿姨,请帮传一下车钱吧。”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好的。”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随

16、后我也飞快的拿出了自己的钱包,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朋友,再帮我传一下。”这时,站在后门的乘客,也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一样,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包,找出一元钱,递给前面的人。 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不知咋的,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与我说话。“你要再给一元钱。”那人说。“我不是已经给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给啊?”我极力争辩。“别人都给一元钱,为什么要我给两元钱呢?”“你就是要再给一元钱。”那人紧催不止。 “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

17、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的钱包中,很费劲的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票车钱箱。 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事隔那么久,小女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 (选自2013年2月20日太原日报)17城市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本文通过简述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

18、,折射出了人们不同的精神品质。请认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故事内容: 。(2分)18“我”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三次相遇。这三次相遇按时间顺序概述,分别是:(1) 。(2) 。(3) 。(3分)19“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3分) 心理: 。 性格: 。20请用一个词语为这篇文章拟一题目: (2分)21现今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没有了售票员的监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一元两元的车票,却总是能逃则逃。逃掉了车票,也丢掉了做人的基本

19、品德。文章中的“我”最后之所以“深感惭愧”是因为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请你以此对“我”说几句话,以示对其人格的肯定和宽慰。(5分) 。七、综合性学习(10分) 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将开展一次以“品味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与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22【妙解汉字】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请你仿照这种解释,从下面汉字中任选一个,说说“汉字中的哲学”。(3分)雅 趣 研 23【感悟文字】汉字不仅意美,音美,

20、而且形更美。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无须练习写字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24【表达心愿】阅读下面的材料,也试着选一个汉字作为你的2013年度汉字,并简述选择的理由。(4分) “梦”和“微”当选为2012年度汉字“梦”字在2012年度“汉语盘点”活动中脱颖而出。“汉语盘点”活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共同主办。2012年,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国人很多的梦都在2012年梦想成真。“微”字也当选“2012年度汉字”,它是由新周刊主办的新锐榜活动中选出的。“微”指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

21、草根群体的“身微力薄” 2012年,人微言不轻,势单但力不薄。一个个贪官在微博监督下现出原形,一次次转发让细小的声音变得嘹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解读尤为贴切:“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六、作文(50分)25请以“那不一样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荆门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及升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1-6题每小题2分,7-12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 2D 3D 4D 5B 6D 7B 8C 9B 10D 11C 12D13.(1)(2分)只能站

22、在远处欣赏,不能以轻浮的态度走近去抚摸。(2)(2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4.(6分,每句诗0.5分)(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或“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15.(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16(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17.(2分)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

23、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两句话即两个意思。答对一个给1分)18.(3分)(1)小女孩在5路车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2)“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3)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顺序不能打乱,答对给满分,内容对而顺序不对,只给1.5分)19.(3分)心理(1.5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1.5分)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20.(2分)诚信。21.(5分)在小女孩无钱乘车时,你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你是一个极具爱心的好人,也足以证明你并非存心想逃那一元钱的车票。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

24、深刻反思和自责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能根据文意分析“我”的性格特征即可给分)22. (3分)(示例)“雅”,一个牙,一个佳,就是说要想雅必须先吃饱。所以雅从俗中来。“趣”,走过去,取过来,才能体会到无穷的意趣。也就是说凡事必须身体力行。“研”,一个石,一个开,说明了只有刻苦才能金“石”为“开”。(答对意思即可给3分)23(3分)(1)汉字凝结历史精华,承载民族的文化。(2)练字可以健身。(指练字提高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练字能提高记忆力,提高素养(答对一点意思给1分,其他理由如果言之成理亦可。)24(4分)(示例)“博”。因为初三是我成长的关键。我要永远不认输,不断拼搏

25、。作文评分标准 根据“基础等级”+“特殊等级”综合评分,如学生的作文不是记叙文文体,可降一个等次评分,如确认是抄袭,按第四类标准给分。 (一)基础等级评分标准(40分)一类(40-36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面整洁。记叙详略得当,过程描述具体二类(35-30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书写工整。记叙有详有略,过程描述完整三类(29-20分)基本符合题意,有文章中心,内容单薄,感情合乎情理,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清楚。记叙详略基本合理,过程描述不够具体四类(19-0分)偏离题意或文不对题,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感情不合常理,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病较多,自己难辨。记叙详略不当,过程描述不具体。附件标准:错别字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字数不足350个的可相应降级评分。不写题目,扣2分。(二)特色等级评分标准(10分)特色等级评分主要从以下四条来衡量:记叙生动感人;选材切近生活;有文采有细节;有新意有感悟。分三等来评分:上等(10-9)具备三条或四条,或者其中一两条特别突出者中等(8-5)三条做得中等着,或者其中一两条做得较好者下等(4-0)其中一两条有所体现着;三条均不明显;看不出有是特色者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