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主.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14558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学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现代教育学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学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学主.ppt(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 代 教 育 学主 讲:余 建 斌联系电话:QQ:228873033课程说明教育学属于省管课程,占学分,考试形式为闭卷。本门课程面授辅导次,网上互动次,共次完成。第一节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是阐述教育知识,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教育,主要是年轻一代的教育。研究任务: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有联系又有区别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科学是以教育问题为共同对象的相关学科的总称。教育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而教育学则是这个学科群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学产生较早,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的基础。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萌

2、芽阶段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当中。教育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些教育思想和观点散见于一些政治、哲学、文学等著作,以及语言纪录中。出现一些相对集中阐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其中,我国的学记学记影响最大。二、独立形态阶段独立形态:世纪到世纪年代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一书,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成为大学课程的开端。年,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的一系列主张被称为“传统教育派”此一时期,影响较的专著有: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等。此阶段特点: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

3、说明,开始有了此阶段特点: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开始有了科学论证,采用思辨方式,缺乏实证和实验方法,此时的科学论证,采用思辨方式,缺乏实证和实验方法,此时的教育学还未达到科学的程度。教育学还未达到科学的程度。三、发展多样化阶段时间:世纪年代到世纪年代。年,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重视实科教育,反对思辨,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教育的要求,具有功利主义色彩。世纪初,欧美出现“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最先提出,实验教育学由拉伊出版,其理论基础是生物学。方法上进步,但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世纪末世纪初,美国出现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

4、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做中学”等主张。他是“现代教育派”的代表。自此,西方教育学出现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实用主义教育学的特点:对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理论的批判有积极意义,但它用主观的“经验改造”代替对客观真理的认识,用零散片断的生活经验代替系统知识的掌握,用庸俗进化论的观点代替社会革命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出现: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影响较大;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等著作。我国从年起,一方面是翻译介绍国外教育专著,另一方面也试图建立自己的教育学。年,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

5、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独立阶段的特点:流派众多,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独立阶段的特点:流派众多,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理论体系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理论体系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四、理论深化阶段时间:世纪年代至今背景:现代文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飞速前进,教育改革步步深入,促进了教育学理论向科学化、现代化纵深发展。学生智能开发的理论研究深化:瑞士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结构的理论研究;皮亚杰、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发现法、暗示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课程理论的深化研究课程理论三大典型学派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新教学

6、体系”国内外出现了显形课程与潜在课程,丰富了教育学的内容,深化了理论研究。其它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终身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研究;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理论研究;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我国自解放以来,着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出版使用了多部教育学的教材。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意义.可以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以懂得教育理论,认识教育教学规律。.可以系统掌握教育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要求以马列主义的方法论作为基础,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研究教育问题。.全面掌握教育学的

7、基本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国内与国外的关系.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第一章教育基本原理教育活动具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是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二是教育要适应学生发展。教育基本原理是指导全部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第一节教育概述一、什么是教育(一)教育词义溯源我国古代象形字赋予“教育”一词具有“示范”、“学习”、“培育”的含义。在西方,英文和法文都写作Education,来自拉丁文ducare,原意为引出,具有“引导”之意。最早将二字连用的的是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学者赋予“教”之意是教育者的教诲和受教育者的效仿,“育”则指受

8、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向好的方面发展。(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者(教师)能够对他人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等方面起到良好影响作用的人。受教育者(学生)能够接受他人的影响者。教育影响能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促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所有精神的和物质的信息因素。主要指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影响.教育基本要素的联系三种要素在教育活动中各自起着不同作用,并且构成有机的联系。教育者总是作为一定社会的代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并且能够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教育,更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受教育者具有发展自己身心的主观需要,社会也需要把长期

9、积累的生活经验传递给年青一代。教育影响它是一种有价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影响。(三)教育的含义广义层次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影响人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养活动。狭义层次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价值、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从而为社会服务。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学使用的教育概念一般就是狭义的教育。三、教育的产生(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超越人类社会,甚至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已经在动物界存在。心理起源论主张摹仿是教育的

10、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认为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本能的摹仿是教育的基础。两种理论都抹煞了教育的社会性。(二)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在生产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类思维和语言,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经验和知识,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原始社会中,教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的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的共同劳动,各种社会知识和经验需要传授给下一代,这就促成了教育的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可以从这一点得出结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三)学校教育的产生原始

11、社会末期出现的“庠”,是学校的萌芽,一种养老和教育兼而有之的机构。学校的正式产生是在奴隶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一部分人可以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脑力劳动。文字的创造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手段和内容。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为统治阶级服务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是从社会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逐步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四、教育的发展教育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备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教育阶段

12、教育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手段和内容极为简单古代教育阶段产生了学校;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基本上脱离了生产劳动现代教育阶段教育的普及性;教育同生产劳动日益结合;学制的多样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化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比较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适应政治发展的途径教育通过培养专门的人才,促进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和制造舆论,促进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经济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决定

13、着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规格;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结构;经济发展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手段。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途径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来促进经济发展;教育通过推动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通过直接创造新的科学知识来促进经济发展。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文化对教育观点产生影响;文化对教育内容产生影响。教育适应文化发展的途径教育通过传递文化来促进文化发展;教育通过选择文化来促进文化发展;教育通过融合文化来促进文化发展。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教育思想与社会发展不同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

14、后于存在,教育思想也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由于可以预见教育发展方向,在旧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教育落后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先行于社会发展。第三节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关系一、学生身心发展概述学生身心发展,既包括身体发展也包括心理发展,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学生身体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发展,包括心理活动内容的发展和心理活动形式的发展。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意志品质等。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地、充分地、和谐地发展,就必须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二、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遗传素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个人努力是学生

15、身心发展的心理条件社会环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在条件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目的性;专门性;可控性。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因素互相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个特点,是全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三、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方面的优势,及时地或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积极方面得到发展,消极方面得到纠正。第一次辅导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