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自然文字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6681774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9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大自然文字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2023年大自然文字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大自然文字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大自然文字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大自然文字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也不是印在书本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大自然的文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作者,他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那么课文中写到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 (学生会笼统地说星

2、星,教师适时引导,如这里的星星具体介绍的是哪一颗,云是哪种云呢?石灰石和花岗石是不同质地的石头。) 3、可以看出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准确地找出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那么,我们从这些大自然的文字中能读懂些什么呢?课文中每一种文字用了一个自然段来说明,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着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从每种文字中读懂的内容。 4、交流阅读情况,交流时先读相应自然段,再概括。 5、为了有条理的介绍,作者还将这些文字进行了分类,你看出来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第四自然段。) 提示:建议大家注意研究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思考,第四自然段在全文扮演了什么角色?(承上启下) 它是怎么“

3、启下”的?(下面的 5、6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地上的两种文字指板书提示) 它又是怎么“承上”的?(提示仔细读这句话“也是”的这个“也”字,告诉了我们, 2、3自然段介绍的是天上的文字。) 6、是的,你们很能体会作者的心意。我们再来观察课文的开头结尾。 7、读一读这些选自文中的片段,你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交流:先写大自然有自己的文字,再写天上和地上的四种文字,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懂这些文字。) 8、明白了过渡段的作用,抓住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三、重点品析,读懂文本 过渡:大自然的文字真神奇,能告诉我们这么丰富的科学知识!同学们,说明

4、性的文章除了告诉人们一些科学知识外,还要让人读明白,喜欢读,这样我们就得做到具体、形象、生动。那么课文是怎么样把大自然的文字介绍得具体、形象、生动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1、教师引导重点品读第六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森林里的花岗石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的呢? (2)学生默读,画出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写写批注。 (3)讨论交流:同学们读懂了吗,作者是怎样把森林里的花岗石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的呢? A、【出示:“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 指名读,谈体会。 引导:毛皮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呢?(软软的,非常的厚实。)把花岗石上的青苔比作是毛皮,那

5、么花岗石上的青苔肯定也是非常的厚实。花岗石上的青苔这么厚实,就足以说明这块花岗石的年代多么久远。 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使得语言是那样的形象。 谁来把这个句子读形象。指名读,齐读。 B、设问引导: a.作者这里一连用了三个问句,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心里有没有这样的疑问?(没有)没有疑问为什么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b.(原来作者写的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问题,先说问题,我们就产生了共鸣,是呀,怎么这么奇怪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再作答,我们读到后来终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呀!作者真是善解人意;这正是3个问题的魅力。) c.谁来读一读心中的疑问。指名读。 d.这些问题有答案吗?这种自问自答的表达方式就是

6、设问。(板书:设问)你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句式,为什么?(引人入胜,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e.合作朗读,体会写法(师问生答;男问女答) C、拟人的手法。 引导:这里有个 字,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我很奇怪,冰会“爬”吗?(不会)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拟人)“爬”的速度怎样?由这个“爬”字你想到了什么?(冰川运动的速度,平均每天只有几厘米,肉眼根本就发觉不出冰川是在运动的,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爬”字却形象地体现了缓慢的自然演变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许多的自然现象,比如燕子低飞,是在告诉我们天将要下雨你们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

7、验,交流自己懂得的大自然的文字。 3、看来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大自然的文字真是太多太多了,要想更多地去了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谁来读读作者的建议。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 (2)作者对我们提出来哪些建议?学生试着说一说。 教师相机板书:观察、读书、请教。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大自然,去发现、了解大自然的文字,让大自然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七、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伊林作品 2、小练笔:选择一种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试着把这种文字介绍的生动、具体、形象。(从结构上指导:描述现象、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写的过程中适当加上修辞。) 大自然的文字

8、 北极星 辨别方向 观察 砧状云 观察气象 石灰石 曾是海洋 花岗石 冰川活动 读书 请教 推荐第2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探究的策略研究(已结题)的课题研究课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洪泽县黄集小学 许乃权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深入浅出地初步了解一些大自然中的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阅读课文,大胆质疑,合作探究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 1、同学们,我们

9、身边的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奥妙的世界。人类的祖先通过长期观察、探索,总结出一些规律,编成了自然现象的谚语,帮助我们认识充满奥妙的大自然。 2、请看几条谚语,(出示谚语)齐读 3、这些自然现象的谚语生动有趣,有人把它们称为“大自然的文字”。 4、(板书课题:大自然的文字)齐读。 二、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深入浅出地初步了解一些大自然中的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阅读课文,大胆质疑,合作探究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二、解题质疑。 2

10、、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有疑问那也是一种进步。看了课题,你想提哪些问题?(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为什么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3、我帮同学们把这些问题归纳了一下,请看投影。展示投影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逐个解决它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和同学研究解决。 学生认真充分地阅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师提醒学生:“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可以及时写下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三、讨论交流。 1、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

11、 同学们,你们刚才读得都很投入,说明你们是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孩子。现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探究的策略研究(已结题)的课题研究课 来共同研究第一个问题: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请人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这个自然段中第一个“文字”是指什么?第二个“文字”又是指什么? (1) 指名读。 (2) 交流上述问题。 前一个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如教科书上的文字;后一个文字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现象和事物,如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2、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 过渡:同学们,我们认识的文字越多,我们的知识就越丰富。大自然中的文字有哪些?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你能不看书,简单地告诉老

12、师吗? 生:星、云、花岗石、石灰岩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分成两类,大家想想看,该如何分呢? 生:略。 师:星星和云都是天上的文字,花岗石、石灰岩都是地上的文字。如果我们将大自然的文字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册其实就是写天上的文字,下册就是写地上的文字。你能给上下册书分别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生:略。 师相机修改补充,投影映示:“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 师:“神奇的天书”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类文字? 生:云,星星。 师:看云我们能够识别天气;看星星能够辨别方向。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云和星星,你还知道天书上的哪些文字?生:彩虹、晚霞。 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

13、里。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文字。 师:有趣的地书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类文字? 生:花岗石、石灰岩 师:除了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这两种地书上的文字外,我们还知道地书上的哪些文字? 生:青苔、年轮、小石子。 师:青苔喜湿,有青苔的地方说明湿润潮湿;年轮可以分清树的年龄;蚂蚁排队行,大雨要来临。这些都是地上的文字。 3、同学们,你能借助课文的描写,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给大家做一回解说员吗?分别介绍一下书上四种大自然的文字。自由选择一种,认真准备,两人或四人一组,分组练说。 组内选代表,全班交流。 4、小结:听了刚才的介绍,我感觉你们都是很棒的解说员。 四、信息共享,拓展思维: .同学们,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这些大

14、自然的文字,你还认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老师这儿有个小练习,试试看。 .仿写:(四人一组,合作研究,派代表发言) 大自然是一本书,星星是写在天空的文字。 _是一本书,_是写在_的文字。 _是一本书,_是写在_的文字。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探究的策略研究(已结题)的课题研究课 3最后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首优美的小诗,它是沙白老师从大自然中读懂的文字。看看你能从这首诗中读明白什么? 映示小诗秋。 (1) 指名读一读。 (2) 齐读。 (3) 说说看,你能从这首小诗中读明白什么? 师启发引导: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秋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稻子熟了;树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 师:对,枯黄的

15、树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渐渐地,地上盖了一床厚厚的枯黄的棉被。树叶的凋零告诉我们,谁来了? 生:秋姑娘来了。 师:是呀,因此古人感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沙白老师也用他那神奇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叶图,齐读! 五、质疑问难: 1、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生字词,你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置疑。 3、同学们的生词掌握的怎么样呢?老师想来听写听写。请大家拿出听写本。 4、听写生词。找两个同学上黑板听写。 5、黑板上的两位同学写得有错的吗?谁愿意来帮助他们指出错误?每个人对照黑板、对照课本自行批改,自己做一回自己的老师可要认真细心噢。 6、小结。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同学们批改的都很认

16、真。- 六、简介作者。同学们,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投影作者简介他是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18951953)。伊林的作品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我们这儿很多同学可能都读过,他的代表作还有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七、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第 1、2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 3、4两个问题。 六、布置任务。 1、课后探究另两个问题。 2、请大家从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收集有关“大自然的文字”的资料,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用“剪贴本”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下周一交,我们将根据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抄写认真、装饰美观等标准评选出 一、 二

17、、三等奖,进行表彰。 推荐第3篇: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出示沙白的秋 2、请学生感情朗读。 读得真美!常说“一叶知秋”,看见飘落的树叶我们可以知道秋天来了!这飘落的树叶就是大自然无形的文字。 今天我就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二、初步感知 1、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为什么他们会称为大自然的文字的) 3、非常好,学贵有疑!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快速地读课文。 (屏幕出示)思考: a、文中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 b、这些文字是写在哪本大书上的? (1)学生快速朗读 (2)出

18、示生字词,指读、齐读 预兆 耸立 小熊星座 铁砧 (3)交流:大自然的文字指书中的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此时的我们知道这大自然就是一本书。 3、假如把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怎么划分?假如我把写星星、云的叫作天书,那么,写石灰石、花岗石的就可以叫作?(地书) 文中有个过渡段能找出来吗?(齐读)用里面的一个词概括,这是怎样的地书啊?(有趣的地书),同样,能给天书加个形容词吗?(神奇的天书) 三、精读感悟 1、说得真好!那么让我们赶紧来读一读“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吧! (大声朗读2至6自然段,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再读一读,运用“_”划出神奇有趣的地方。) (1)学生朗读。 (2)你选择

19、的是哪一本书呢?(多媒体显示天书和地书) 你选择书中目录中的什么呢?(分别显示书目) (看到北极星可以知道哪边是北方。) 哪里看出的,能不能读一读课文中的原句啊?(读得不错,真神奇!) 假如有一天你在树林中迷路,你能找到那颗北极星吗?(生交流) 出示小熊星座图案,补充介绍。 什么叫铁砧? (砧:锤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称为“砧”,那么铁砧就是砸钢铁材料时用的铁制成的叫铁砧)(我们平时切菜用的砧板) 这里说的是砧状云,老师这儿有一幅图,大家可以看一下。(多媒体出示) 原来,这石灰石还是碎贝壳呢!地下挖出石灰石,我们可以推测出在远古时代,这个地方可能曾经是一片汪洋。 恩,这段文字比较长,我们有必

20、要都来看一看。(齐读) 你看这儿一共有几个问号?这也是我们的疑问呀,读出好奇怪的语气。 恩,你有什么收获呢? (1)从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2)那么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神奇吗? (3)读得真好!不仅神奇,我还感觉到很有趣呢?你看冰块还会“爬”呢?这是用的拟人手法。 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它神奇有趣。 五、拓展练习 1、大自然真是一本神奇有趣的大书啊!那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2、大自然如此神奇有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认识大自然呢?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4、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要(注意观察、认真读书、请教有学问的人)

21、 六、总结课文 同学们,大自然神奇有趣,这节课我们只是学会了读其中的几个字而已,老师把刚刚在课上交流的内容写成了一首小诗,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这本书的序,让更多的人都能来读一读它,也让更多的人也来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积极探索我们的自然! 让我们用心来读这首小诗,结束今天这一课! 大自然的文字 你看那天上的星星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有北极星的地方就是北方 我们不会迷失方向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云山变得像铁砧 雷雨就要来到 你看那地上灰色的石头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它是石灰石 有它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你看那森林里的花岗石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它是冰搬来的 周围

22、的森林是后来才有的 大自然的文字呀 你多么神奇 走进自然 仔细观察 我们发现你 深入思考 善于请教 我们读懂你 推荐第4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大自然的文字,谁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生:大自然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如看星星能辨别方向。一块小小的石头就可以看出现在的这座城市以前居然是一片汪洋大海。小小的云彩也能告诉人们隐藏着可怕的危险 二:抓住重点 潜心会义师:哦,大自然可真神奇!快去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告诉我们什么?生:我们认识字,可以读很多的书,可是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只要用心观察,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师: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天上

23、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师:示句子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每当夜幕降临时,繁星闪烁,这眨眼的星星似乎也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拿起书,读 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生:看星座可以辨别方向。师:你从哪个句子读出来的?生: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师示句子谁再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师:你从这个句子又读出了什么生:即使没有任何工具,在有北极星的地方就不会迷失方向。师:看来星星还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回家的路,功劳可真不小。睢!为了赞美它。老师还为它写了一着诗呢师:可是天空这本书的文字还远远不止这些,再读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生: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左

24、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这座云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钻。每当这时,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否则会毁掉飞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师:那你来给大家读读。生读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的左右伸出两人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师课件示砧状云 睢,这就是可怕的砧状云师:为什么飞机在里面飞行会被毁掉?生:里面隐藏着可怕的雷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补充师:我们继续交流你在地书中感兴趣的内容生: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六自然段,生读六自然段师:你从中又收获了

25、什么呢?生:在森林里行走时,碰到很大的花岗石,我知道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是冰从寒冷的北方一路上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来的。师:你的收获还真不小。谁来给大家读读这个句子。示句子:认识大自然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石块带着一起走。生:读师:读完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这冰又是怎样把花岗石搬来的?师:这同样也是作者疑惑的地方。你找到了吗?谁把作者的好奇给读出来。生:生读三个问句师:是呀!巨大的花岗石又是怎样被 搬到这的呢?我还得请教我们班的科学小顾问。哪位小顾问能解开这个谜团?生:积雪演化成自行运动的巨大冰体,冰川在运动

26、过程中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别处其他同学与教师随机补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如:小熊星 耸立 预兆 青苔 花岗石 贝壳 铁砧 (特别注意:“耸”是平舌音、“苔”、“岗”和“壳”是多音字) 2、读顺每一节课文,找一找文章中向你介绍了自然的哪些文字。 3、读小诗秋感受大自然的文字,加深对大自然文字的了解。 【出示:红叶一片/是大自然的文字/上面写着秋天】 过渡:的确,大自然是

27、一位伟大的作者,除了落叶,他还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 1、继续读课文,向同学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哪些知识呢?(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试着填空: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告诉我们_。】 引导: (1)星星,结合小熊星座图认一认,找一找北极星 (2)云,结合铁砧图,砧状云图让学生对其有感性认识,重点理解“预兆” A、读一读课文第三节 B、指名说说对预兆的理解出示解释】预兆是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说说生活中什么是什么的预兆 C、结合“看云识天气”引导学生读一读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黑

28、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3)花岗石,重点了解“漂砾”,结合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2、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又向我们传达哪些知识呢?小组内交流。 可以试着用“大自然是一本书,_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告诉我们_。”的句式说一说。 引导:可以出示一些气象谚语引导学生说说。 3、你觉得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呢?(可以结合课文的第7节说说) 引导: (1)出示课文第七小节:读一读 (2)课文中告诉我们

29、要了解大自然的文字主要有这样三种方法:注意观察,再到书里去寻找,请教有学问的人。 (3)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也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那么,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你会怎么劝说他呢?你能用诗歌、格言、警句、名言来好好地劝劝这样一位“总是坐在家里的人”吗?。 4、重点理解第三节专用“铁砧”、“预兆”等词。认识“小熊星座”找到北极星。 5、大自然的文字除了可以让我们读出许多东西,了解很多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到什么呢?(例如:给你带来的启示等) 如:从蜜蜂的辛勤采蜜,让我明白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蚂蚁搬食物,喜鹊搭高窝,花生的谦虚 三、交流展示 对合作探究的几个话题,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展

30、示 四、当堂达标 (一)、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苔ti( ) ti( ) 岗gng( ) gng( ) 壳k( ) qio( ) (二)、填空: 1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 )。 2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 )。 3锯开大树,你就能发现树的断面部分有一圈圈的纹路,这就是年轮。年轮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4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 )。 5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断出( )。 (三)仿写: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我们知道,蚂蚁搬家是_

31、我还知道,_ 五、拓展延伸 1、读一读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作者:戴巴棣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

32、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2、搜集有关天气的俗语、谚语。 3、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非常生动,找一找,读一读。然后参考课文的写法,写一段你了解的大自然的文字,看谁写得最生动。 附: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

33、大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晌午不止

34、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物象 16、燕子低飞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

35、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 21、猪衔草寒潮到 22、狗泡水天将雨 23、鸡晒翅天将雨 24、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25、蚯蚓封洞有大雨 26.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2.风吵有雨。 3.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4.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5.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6.十雾九晴天。 7.早雾晴,晚雾阴。 8.朝霞雨,晚霞晴。 9.好中秋,好晚稻。 10.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2.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13.春雾曝死鬼,夏雾

36、做大水。 14.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5.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16.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17.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18.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鱼鳞天(鲱鱼鳞),不雨也疯癫。 雨蛙呱呱叫,下雨必来到。 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恶。 蚂蚁成群爬上墙,雨水淋湿大屋

37、梁。 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 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 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蜜蜂低飞,有雷雨。 21.打雷,梅雨终结。 22.饭粒黏碗、山腰有卷云,天气晴。 23.候鸟早飞来之年,雪较多。 24.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25.四月初八晴,瓜果好收成。 26.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十九,无风水也吼。 27.六月大风台,七月作水灾。 28.九月九港风。 29.雾紧靠山顶往上飘、

38、烟往上飘时晴天,横散时下雨。 30.天气变坏:水沟臭臭的、海水起大浪(起风)。 31.雨来雪,不停歇。 32.雷打天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 33.早晚冷,中午热,下雨半个月。 34.有雨山戴帽,无雨河起罩。 35.雨不歇: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6.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 37.大雨无雨,明年旱。 38.立春落雨至清明。 39.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40.乌云接日头,天亮闹稠稠。 41.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42.乌头风,白头雨。 43.江猪(乌云)过河(天河),大雨滂沱。 44.东北风,雨太公。 45.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雨见星光,明朝雨

39、更狂。 46.天顶出有半节彩虹,要做防台敢能成。 47.二八乱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 48.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 49.罩雾罩不开,戴笠仔幪棕簑。 50.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冬雾雪。 51.春雷十日寒。 52.有雨亮四边,无雨顶上光。 53.下雨走大街,台风走小巷。 54.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推荐第5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

40、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入手,质疑激趣 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大自然的文字”这个题目,你知道哪些信息?心中产生哪些疑问呢?(信息:文字有书本文字与大自然的文字,课文写的是关于大自然的一些文字。问题: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是否神秘?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2、简介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本文作者伊林及其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题目入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又能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预先的感知;关于作者的简介,则便于激发起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品悟文本,并且试着完成三个任务: 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句子;关于大自然的文字,课文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试着写下来。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交换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书不读熟不开讲。上课伊始,放足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接触文本,目的性、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对文本获得清楚的认识与理解;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收获与体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品读感悟,深化理解 (一)检查生字词及课文的诵读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