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678422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 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 题 报 告工作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课题组负责人:刘永前 傅越峰报告撰写者:傅越峰课题组成员:潘 凌、刘平文、孙慧丽 内容提要教学对话是师生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主要方式,更是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迁移与重构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被广泛的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但当我们理性的审视我们的对话教学,不难发现,由于认识的偏差,对话教学常处于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本课题旨在探讨对话教学有效性坚持的原则,探讨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教师行为策略,探究有效性对话教学的几种表现形式: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

2、对话,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师生与自我的对话。通过对话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交往,构建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将课堂由单一的知识授受过程,转变为双向的知识交流过程,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这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关键词:对话教学 原则策略 表现形式 对话关系 有效性研究原则 一、课题的提出(一)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是对话式的,惟有对话,才使得教育始终充满激情,涌动创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开放

3、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建立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鉴于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对话性活动,对于达成这一目标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对高二年级二个班进行“影响师生有效互动对话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影响师生有效互动对话的相关因素调查数据统计时间:2008年5月问题选项人数比率1一般教学活动是A老师说学生做4640.35B老师提供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完成6859.65C学生自主活动002你是否喜欢教师组织你参与一些课堂活动如演示实验小节目等?A、喜欢8271.93B、一般2219.3

4、0C、不喜欢 108.773.你喜欢你的老师上课的表现吗?(包括组织小组竞赛小组讨论或参与你们的活动等)A、很喜欢5447.37B、一般5245.61C、不喜欢87.024你喜欢课堂的哪种教学方式?.A、老师讲,我听2824.56B、同学间合作解决问题4438.60C、老师帮助,自己解决4035.15.你在课堂上问老师问题吗?A、时常有1210.5B、有时有4236.8C、基本没有6052.66.老师让你们参与总结或评价课堂所得吗?A、时常有2622.8B、一般4640.1C、基本没有4236.8有效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时间:2008年5月问题选项人数比率1你现在对学习的感觉是

5、 A、有兴趣3429.31B、较有兴趣5043.10C、无兴趣3227.592你现在对学习的态度是A、主动学5850B、被动学4236.21C、不想学 1613.793.你课前预习的状况是A、经常预习1815.52B、偶尔预习8270.69C、从不预习1613.794你上课的学习状况是A、积极参加5244.83B、被动参与5244.83C、基本不参与1210.345.你是否愿意参加课堂讨论交流A、非常愿意3631.03B、比较愿意6455.17C、不愿意1412.076.你课后的复习状况是A、经常复习2824.14B、偶尔复习8270.69C、从不复习65.177.你在思考和解决学习问题时的习

6、惯是A、采用自己的方法去想问题8472.41B、总想听听别人的看法2622.41C、先放一放,以后再说65.17调查结果显示,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对老师还是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基本上还停留在老师讲解学生听记上。调查结果表明86学生希望老师能组织学生活动,指导大家自主学习,希望能在轻松的学习中取得有效的高效的结果。教师只有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培养出能与别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进而有所创造的时代公民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二)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可行性1、国内的探索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

7、话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处在探索的阶段,最近几年里,对话教学理论正在逐渐形成与完善。在这些思想理论中,对话教学已经上升为一种教育精神和原则,它本质的特征和最直接的要求就是现代教学将在对话中实现其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创造与生成。2、国外的探索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认支持。在西方诸多教育理论中,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弗莱雷的对话教育理论、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戴维伯姆的对话思想和哈贝马斯的对话交往理论等均对我国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众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一直走在思考和探索的路上,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可以为本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8、二、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是:1、本研究对教师的基本设想: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促进教师养成与文本对话的习惯,培养教师化学科知识为可理解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养成与学习内容对话的习惯,培养学生理解并重构学科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炼与总结优秀的中学课堂教学对话案例,为其他的教师与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与模式。2、本研究对学生的基本设想:通过“对话式”教学,可以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对话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

9、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通过对话式教学,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课题实施1、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4月:确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查阅理论文献,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制作、发放调查问卷。2、申报阶段(1)2008年4月:课题组组成。讨论形成课题核心内容的基本构想。 (2)2008年5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3)2008年6月:申报衢州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开始被立项研究。3、研究阶段(1)2008年7月-9月:进一步讨论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

10、性,并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2)2008年10月17日:参加衢州市课题立项会议,听取衢州市教科研规划办毛佩清所长对课题管理的说明。听取浙江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卢真金教授作了题为教师开展课题科研的几个节点的专题讲座。(3)2008年11月2009年4月:按计划进行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及时记录,及时交流,及时做出相关的教学调整。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形成阶段性成果。4、总结成果阶段 2009年4月2009年8月:总结,整理案例和论文。2009年8-9月:讨论总结,撰写结题报告,推广实践经验。2009年10月:完成课题的研究。三、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11、的实践研究(一)研究的原则策略1、探讨对话教学有效性坚持的原则为更好地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民主平等原则。民主、平等是高中语文课对话式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第二,互动合作原则。沟通与合作是高中语文对话教学得以实施的必备条件。第三,开放对话原则。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于20世纪初提出了“对话哲学”概念,他认为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的心灵到另一个开放心灵的话语”。鼓励学生充分的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展开对话,在一种交互地、开放的情境中放飞每一个人的心灵,相互碰撞、相互交融。2、探讨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教师行为策略对话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行为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关注、

12、指导课前预习是有效对话的前提。第二,巧设问题是有效对话的核心。第三,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是有效对话的保证。第四,调控对话场面,引发思维碰撞,使对话走向深入。(二)研究的内容范围1、选择重点研究的篇目从必修一至必修五的五本书中及选读、外国小说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课内容中重点选择一些课文进行对话式教学的研究。(重点篇目见附页)2、探究学生进行有效对话活动的几种形式 (1)开设诵经课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每天利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诗经、论语、孟子、大学、汉乐府等经典篇目,让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增加古典文学的素养。(内容见附页) (2)参加辩论赛和组织诗歌朗诵

13、比赛让学生与学生对话。参加辩论赛。2009年9月19日由孙慧丽等老师指导的潘炜栎等选手参加衢州市首届中学生论语学习辩论会。本次活动很好地丰富了高中生的校园活动,增强了学校的儒学氛围,选手在也活动中获得了成长。辩论本质上是一种对生活的体味,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而这恰恰是书本上所没有的。最终,我校的徐牧怡等三人获最佳辩手奖,方梦婷、姜凯获最具知识奖,方梦婷获最具幽默奖。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学习必修一的“向青春举杯”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朗诵形式多样,有个人朗诵,有二人合作朗诵,有三人合作朗诵,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暨全国选拔寨,余晟艺被选拔参加全国比赛。

14、(学生朗诵篇目见附页)(3)开设语文活动课让学生与教师对话。每周开设一节语文活动课,师生一起探讨苏轼、李清照等诗人及其诗词。探究聊斋志异、红楼梦人物性格等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见附页)(4)参加文学大赛中及语文素养大赛让学生与自我对话。2008年6月,第十届“冰心文学”大赛中,罗丽娟获全国银奖,郑灵等三位同学获全国铜奖。2008年5月,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张玲、郑嫣然两位同学荣获省一等奖。2009年5月,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姜珍妮获省一等奖,蒋玲燕等获省三等奖。“人民书店杯”第三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中吴玲玲荣获高中组优秀奖。2009年1

15、月,在浙江省首届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中,郑佳妮等同学在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3、探究有效性对话教学的课堂教学示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创设多重对话形成的“对话场”,这个“对话场”涉及的对象甚多,但整个课堂教学的对话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多重、多媒、多层的对话。有效对话教学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动态、融合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要让学生在认识文本、理解文本、创新文本中实现“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学生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

16、过对话方式,与文本不断地融合,渐进地、动态地感悟。课例一:在学习了论语选读后,学生以“孔子我想对你说”为话题交流讨论,课后整理成文。学生习作片段示例:(一)欣赏你的永不言弃,赞赏你的苦中作乐。你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的追求很简单,你自有你的快乐,你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生活。抱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态度度过了一生。你生前的政治主张遭到否定,如今却被我们所推崇为圣人。当时,你的梦想只是梦想,而如今你的梦想早已开出了绚丽的花朵,我们感受着它的美丽和芬芳。(罗丽娟)(二)你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你想恢复周礼,让人们回归到那个有礼、仁爱的社会。因此,在

17、你看到季氏“八佾舞于庭”时,你愤怒说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你看到民不聊生,君主忧愁,你作为臣子,于是提出许多治国方法,希望能为君主分担忧虑。但似乎没人理解你,欣赏你。无奈之下,你只得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但仍无人问津。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正显现出你的伟大!(朱郑晨)学生走进课文,与文本直接对话,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民主、互动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关键。学生由于知识的缺乏、人生经验的不足,在同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许多问题可能会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可能会对文章形成误读。这就需要学生与教师展开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

18、刻地理解文本,提高自己的阅读对话水平。课例二:在学习论语选读中的周而不比这课时,学生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联系论语中和本课内容相关的内容,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来帮助理解这则内容。“周”,课文注释为“以义合”,“比”指“以利合”。可从词的感情色彩上理解,“周”是褒义词,有“合群,团结”的意思。“比”是贬义词,有“勾结”的意思,和“朋比为奸”的“比”同义。拓展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中的理解:“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一个君子做人处世,对每一个都是一样的,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

19、,这就叫比而不周。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比是象形字,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通过师生对话交流,把握了文本难以理解的内容。(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创造的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指的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不同的学生通过对话、讨论和交流,思维碰撞中,随着问题不断提出和消除,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就会不断地提升。语文课堂由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动态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例三:学习高尔基的丹柯一文,这篇文章

20、反映丹柯的勇于牺牲,敢于实践的精神及义无返顾的勇气和执着的信念。巴金说过,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丹柯的精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人谈谈学习丹柯一文的感悟。可从“丹柯带给我的感动”去谈,并联系现实谈谈现实生活中的“丹柯式”的人物,最后整理成文。学生交流片段整理:片段一:一位英雄,一位勇士,为族人掏出心来点亮前进的路,却又在族人的无视下颓然死去。牺牲自我,点亮他人,这才是精神与勇气的升华,才是人生的价值。丹柯让我想到了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的孟祥斌、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他在冰冷的

21、河水中睡去,留给人们一个温暖的启示。丹柯也让我想起了张米亚老师,“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汶川县映秀镇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叶敏迪)片段二:他以一颗勇敢的心带领着人们朝着太阳奔跑。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带着人们躲过了暴风雨,来到心目中的理想场地。那颗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倒下了。但无知的人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汶川地震中,什邡龙居小学年轻女老师向倩用生命保护学生,人们发现她时,她的身体断成两截,但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那紧紧搂住学生的

22、双手!人们再也见不到那个伟大的人,至少记得,那些出现在草原上的火星。在雷雨到来之前,如果你看到蓝色的火星,那就是丹柯的心,也许是向倩的那双紧搂学生的手。(郭涵)学生层层深入,各抒己见,使课堂生成精彩不断。(4)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联系、拓展的对话 课例四:学生学习文本,通过拓展,联系生活中的相关事例。 在学习必修三的课文品质和老王之前,学生预习课文,为鞋匠格斯拉或车夫老王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评传,用一课时进行交流,通过读写结合,合作交流,比较格斯拉和老王形象的异同,又深入地了解这两个人物的美好品质,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并拓展现实生活中的有着美好品质的人物。 学生查找资料,找出感人

23、的人物事迹。例如,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华益慰,他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五十六年,他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他用他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 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孟祥斌、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留下一个温暖的启示。2008年汶川地震,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最后时刻双臂护住4个学生。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着,而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些普通劳动者坚守职业道德,和文本

24、中的格斯拉、老王一样都有着令人崇敬的高尚品质。 (5)师生与自我的对话反思、重构的对话在对话教学中,存在着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自我对话,而最终目的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对话。语文教师的自我对话除却备课过程中的自我思考外,还表现在对自己言行的自我反省上。每一次反省都使自己站在自己的面前,用自省的目光审慎地打量自己,并运用内在语言进行心灵深处的自我拷问。如:我究竟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我设计哪种课堂适合学生?类似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对话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更好地促进与学生的对话和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学中学生的自我对话表现在对教师讲解的思考、阅读中的思考、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以及学习中的自

25、我反思、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等等。教学中,如果缺乏学生的自我对话,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则不会深刻。语文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自我对话能力,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笔活动,提倡学生写话题作文和自由命题作文,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写作中不断同自己的内心对话,在加强写作能力的同时,实现自我生命的唤醒和自我人格的塑造,逐步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课例五:在学习了安妮日记一文后,学生为这个美丽的少女的离去而痛心,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我提议大家能为安妮做点什么,最后大家建议每人为安妮写则墓志铭。摘录部分学生墓志铭:你弱小的身躯所包含的绝不是你这个年龄所应有的,你是痛苦、勇敢的化身。(黄莹)请不要喧哗

26、,安眠在这儿的人生前渴望和平与安详,现在也如此。(方淑颖)她将永远欢笑,来弥补她所饱尝的孤寂;她将永远自由,来弥补她曾失去的海阔天空。(张玲)这儿并不是她生命的终点,她的生命在她的日记中延续。(陈若兰)埋在地下的是她的身躯,投向天空的是她的胸襟。(姚芳晴)学习文本,学生的情感被调动,学生通过墓志铭这种形式,表达了对这位犹太少女的最深切的悼念之情。课例六:在学习外国小说学习泰戈尔的素芭一文后,学生觉得这个结尾意犹未尽,我就应势利导,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续写小说,设想这位美丽又善良的素芭以后的命运会怎样。学生续写习作片段:(一)素芭的丈夫又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姑娘没有素芭漂亮,没有素芭那样的会说

27、话的眼睛,但她会说话。素芭在这个家中逆来顺受,没日没夜地干活,但新妻子还是让丈夫抛弃素芭。他们把素芭带到集市上,让素芭在一棵大树下等他们。素芭一直等到集市上的人都散了,丈夫也没来。素芭终于在第三天的晚上回到了婆家。后来帕斯达帕听说了她的遭遇,决定来带走素芭。丈夫答应可以用一头牛换走素芭。素芭和帕斯达帕生活在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舒怡)(二)素芭的丈夫又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但两年后,丈夫得了瘟疫去世了,素芭每天伤心落泪,她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飘下的片片雪花,这些雪花就如她的心一样清澈、冰凉。素芭望着天空,看着片片雪花,心中的绝望和心酸不禁涌上心头。这一切的一切让她感到无比的彷徨,不知自己该何去

28、何从。(周佳钰)学生以特有的人文情怀,关注哑女素芭的未来命运。四、课题研究成果及成效分析(一)教师方面1、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了教学及科研水平各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教改实验,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与建议,通过对话教学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丰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教师养成与教材对话的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累了丰富的课例、案例及教后感,提炼与总结优秀的中学课堂教学对话案例,为其他的教师与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与模式。课题组成员科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发表、获奖的相关论文案例多篇。本课题组组长刘永前老师的教学案例被收入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名师教案精选,受邀参编全国高中新课程教师

29、教育课程资源丛书语文必修课教与学“小说阅读与鉴赏”部分的编写。傅越峰老师的多篇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报教师版等多种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潘凌老师也有多篇论文发表。孙慧丽老师除多篇论文发表外,并在衢州市2009年度首届高中生论语学习辩论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刘平文老师在衢州市高中语文教师现场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并获得浙江省首届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种荣誉称号。2、创建了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课堂教学效率从“低效”走向“高效”课题组曾对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发现运用对话式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课堂对话通过双向的知识交流过程,提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极大地提高课

30、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师生通过对话交往,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其乐融融,课堂也充满活力。(二)学生方面1、通过对话交流,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扩大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课题组教师自觉地推行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等方式,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第十

31、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年4月张玲、郑嫣然两位同学荣获省一等奖。2008年6月,在第十届“冰心文学”大赛中,罗丽娟获全国银奖,郑灵等获全国铜奖。2008年10,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暨全国选拔寨,郑静、郑灵获校二等奖,戴欣怡、郑雯琴等获校三等奖。郑静、余晟艺被选拔参加全国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2009年1月,学生参加“衢州市文学素养大赛”,郑佳妮等同学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2009年9月19日由孙慧丽等老师指导的潘炜栎等选手参加衢州市首届中学生论语学习辩论会。在三场比赛中,我校的徐牧怡等三人获最佳辩手奖,方梦婷等获最具知识奖, 方梦婷获最具幽默奖。五、评价与反思本课

32、题在探究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与自我的对话,在教学实际中获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第一、对话理论在教学中的地位已经被确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你问我答”,于是由“灌输课”上成了“问答课”,由此也就导致了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造成教学效益的低下。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2)游离主题的对话。(3)不具实质的对话。(4)独白式对话。(5)自说自话、互不碰撞的对话。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如何避免以上“假对话”现象,让对话教学确实有效。第二、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33、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但有些老师认为对话式教学,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怎么办?所以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是否有舍得的勇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只有一年,还有许多有待在教学中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的问题,们希望在下一轮研究和实践时能继续拓展和深化。参考文献:1、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 对话型语文课堂和生成,邵山,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6月。 3、论对立统一张力下的语文对话教学设计, 方相成,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8月。4、论对话,戴维伯姆,李尼科编著,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5、对话:变革之道,埃利诺、杰勒德著,郭少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6、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