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674417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199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ppt(19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 一、职业禁忌症一、职业禁忌症 是指是指劳动者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遭受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危害和罹患罹患职业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二、职业卫生(健康)二、职业卫生(健康)职业卫生职业卫生(传统定义)是研究

2、生产劳动中,生产工(传统定义)是研究生产劳动中,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等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艺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等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规律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及影响的规律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及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危害的侵袭,预防职业病发生,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危害的侵袭,预防职业病发生,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劳动能力为目的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劳动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的学科。第一章第一章 职业危害概述职业危害概述三、职业病三、职业病 广义职业病:广义职业病: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3、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一大类疾病。的一大类疾病。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法定职业病是指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具有一定范围的职业病。应给予一定的劳保待遇,又定具有一定范围的职业病。应给予一定的劳保待遇,又称为需赔偿的疾病。称为需赔偿的疾病。我国从我国从19571957年首次公布了年首次公布了1414种国家法定职业病后,种国家法定职业病后,历经扩充和修改,历经扩充和修改,20022002年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年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共有业病目录,共有1010类类11511

4、5种。种。法定职业病的条件:法定职业病的条件:1、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2、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范围;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劳动个体劳动不纳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职业病发病条件:职业病发病条件:1、有害因素的性质;(1)化学结构(2)物理性质 2、作用于人体的量;(1)接触水平:一般作用剂量是接触浓度/强度与接触时间的乘积。(2)接触方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3、人体的健康状况:在同一作业条件下,不同个体发生职业病损的机会和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年龄和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健康状况、文化水平;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四、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职业病危害因

5、素的定义(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因素。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二)职业危害因素最常见的存在方式(二)职业危害因素最常见的存在方式气体、蒸气、液体和气溶胶(尘

6、、烟、雾)气体、蒸气、液体和气溶胶(尘、烟、雾)气体:泄漏、高温加工蒸气:灌装、混合、清洗、喷射、干洗等;液体:溶剂、酸、碱等尘:打磨、切割、压碎、过滤等;烟:焊接、切割等雾:喷洒、电镀、切割、喷漆等;(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1 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2 2、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卫生部(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1 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劳动条件)、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劳动条件)生产工艺过程:生产工

7、艺过程:往往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往往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使用材料 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而变化。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而变化。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的布局、作业者的操作体位和劳动方生产设备的布局、作业者的操作体位和劳动方 式,以及脑力和体力劳动比例等。式,以及脑力和体力劳动比例等。生产环境:生产环境:既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既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 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 户外作业的大自然环境。户外作业的大自然环境。劳劳动动条条件件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

8、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 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例:例:1 1)在焊接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锰烟、锰尘、一氧化碳、二)在焊接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锰烟、锰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化学因素。氧化碳、臭氧等化学因素。2 2)在锅炉生产车间,煤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在锅炉生产车间,煤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煤尘等化学因素。碳,二氧化硫,煤尘等化学因素。煤尘(煤矽尘)煤尘(煤矽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9、煤工尘肺 2、行业举例:(1)煤炭采选业: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打眼、爆破采煤、水力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装载、采煤运输、采煤支护、井下通风、采煤辅助、选煤运输、筛煤、煤块破碎 (2)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上煤、磨煤、司炉、锅炉出灰、锅炉检修 (3)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原煤输送、炼焦备煤、炼焦洗煤、炼焦选煤、炼焦配煤、炼焦干馏、熄焦、运焦、炼焦辅助、煤块破碎、煤制品制取(4)碱产品制造业:石灰煅烧、钾碱煅烧碳化(5)无机盐制造业:硫化钠制取、碳酸钡制取(6)水泥制造业:水泥供料、煤粉制备、输送(7)石墨及碳素制品业:碳素粉碎、煅烧、筛分、配料、合成(8)炼铁业:煤粉操作(9

10、)重有色金属冶炼:锌矿焙烧(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蓄电池封口电焊烟尘电焊烟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2、行业举例:(1)体育用品制造业:铜管打孔 (2)机械工业: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碳弧气刨、气焊 (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机车部件组装、平台组装、船舶电气安装、船舶锚链 (4)加工、制动梁加工、汽车总装、摩托车装配铸造粉尘铸造粉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2、行业举例:机械工业:铸造型砂、模型、熔炼、造型、浇铸、落砂、铸件清理、压铸铸造、熔模铸造、铝合金、铜材零部件(制品)等的铸造(2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

11、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电离辐射:如X X射线、射线、射线等。射线等。(3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源物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

12、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况不相适应等 4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个车间;3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

13、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2 2、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法定职业病制度: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02卫法监发108号职业病目录),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10类共类共115115种种,包括:尘肺(尘肺(尘肺(尘肺(13131313种)种)种)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111111种)种)种)种)职业中毒(职业中毒(职业中毒(职业中毒(56565656种)种)种)

14、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 5 5 5种)种)种)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 3 3 3种)种)种)种)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8 8 8 8种)种)种)种)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3 3 3 3种)种)种)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3 3 3种)种)种)种)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8 8 8 8种)种)种)种)其他职业病(其他

15、职业病(其他职业病(其他职业病(5 5 5 5种)种)种)种)五、职业病的特点五、职业病的特点 (一)职业病健康损害严重。(一)职业病健康损害严重。患职业病后可造成多脏器损害,不少的职业病一旦患上就不可患职业病后可造成多脏器损害,不少的职业病一旦患上就不可治愈,有的职业病危害还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职业病不但影响治愈,有的职业病危害还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职业病不但影响健康,丧失劳动能力,还可导致死亡。由于职业危害具有群体性,健康,丧失劳动能力,还可导致死亡。由于职业危害具有群体性,致死、致残率高,以及难以治愈等特点。致死、致残率高,以及难以治愈等特点。(二)职业病具有群发性(二)职业病具有群

16、发性 据卫生部组织的职业病危害调查结果显示,据卫生部组织的职业病危害调查结果显示,83%83%的乡镇工业企的乡镇工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34%34%的乡镇企业劳动者接触尘、毒的乡镇企业劳动者接触尘、毒等有害作业,职业病患病率等有害作业,职业病患病率4.37%4.37%,可疑职业病患病率达,可疑职业病患病率达11.41%11.41%。全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村人口总人数就超过全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村人口总人数就超过2 2亿。其中,农亿。其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约村进城务工人员约1 1亿,还有留在乡镇企业从事工业劳动的亿,还有留在乡镇企业从事工业劳动的1

17、1亿多亿多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三)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三)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职业病的发病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而且不同的职业病潜伏期也不职业病的发病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而且不同的职业病潜伏期也不一样。一样。一、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特征一、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特征化学危害: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急性、慢性等;腐蚀性:接触部位组织破坏(皮肤、眼、消化道);浓酸、浓碱、磷;刺激:组织炎症、湿疹、皮炎、水肿等;(皮肤:酸、碱、溶剂等;呼吸:氨、氯气、光气、臭氧等)变态反应:皮肤(甲醛等)、呼吸(异氰酸酯等)窒息:甲烷、乙烷、CO、硫化氢、氰化氢等;

18、癌症:苯(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联苯胺(膀胱癌)、石棉(肺间质瘤)等;生殖效应:生殖和性功能、后代影响:锰、二硫化碳、乙醚、汞、CO、铅及溶剂等。其他: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第二章第二章 职业危害与防护职业危害与防护1 1、毒物与职业中毒、毒物与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三种类型:急性中毒:短时间(几秒至小时)吸入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经数月数年时间接触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类型。全身性毒物全身性毒物脑:溶剂、铅、汞、锰等;周围神经:正己烷、铅、砷、CO2等;造血:苯;肾脏:镉、铅、汞、氯代烃等;肺:二氧化硅、石棉、煤尘等;毒物急性毒性表现毒物急性毒

19、性表现 毒物作用于机体因毒物的毒理不同,机体出现中毒的不同症状,可推测其某物质的中毒,为确定检验毒物项目提示方向。实例:瞳孔缩小、肌纤维颤动、多汗和口吐白色泡沫等-有机磷农药中毒较特殊的表现呕吐物和呼吸气中有电石气臭味及口渴-磷化锌中毒的常见的症状口服后瞬间至几分钟有呕吐、尖叫一声、强直性或阵发性抽搐、类似癫痫发作、昏迷者-毒鼠强(没命鼠)中毒 毒物的急性中毒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表现毒物的急性中毒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表现有下列几方面:有下列几方面:神经方面的症状神经方面的症状神经系统由于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而发生的功能失调时,可产生有关症状,如运动失调、步履蹒跚、震颤、角弓反张、瘫痪、反

20、射性亢进或迟钝、感觉失常、视觉障碍、听觉失调,语妄幻视、幻听、乱语、烦躁、惊原或昏迷等。呼吸方面的症状呼吸方面的症状呼吸所受毒物最显著影响的症状为呼吸因难。这种呼吸困难有的由于机械的障碍而发生,如因腐蚀性毒物的局部作用所引起的声门水肿;有的由于麻痹作用而发生,如铅中毒;有的由于肌肉痉挛而发生。还有由氯、氨、硫化氢等中毒引起窒息状态。胃肠方面的症状胃肠方面的症状在急性中毒时,胃肠道症状极为显著。多种毒物由于均经口进入,或由消化道排泄,故能刺激和破坏消化道局部组织,引起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少数毒物经吸收后,可反射性地引起胃肠道症状,如剧烈的呕吐和腹泻,中毒者常有脱水、酸中毒等症状伴随发

21、生。平常的疾病,除霍乱等急性疾病外,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较慢。若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就是胃肠内有刺激性毒物的存在,可考虑金属中毒或其他食物中毒等。皮肤方面的症状皮肤方面的症状毒物的作用能影响血管运动神经失调,因此在皮肤方面有显著的变化。肝脏方面的症状肝脏方面的症状由消化道进入的毒物,部分须经肝脏解毒。有些毒物,如磷、四氯化碳等,主要作用于肝脏,故肝脏可以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出现有关的中毒症状,如肝肿大,脂肪性变等。但急性中毒时中毒者往往来不及出现这方面的症状就已经死去,慢性中毒时肝脏受到损害症状表现得比较显著。心脏方面的症状心脏方面的症状主要是心脏功能障碍。许多毒物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原发性的

22、心力衰竭。还有许多毒物是通过对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的作用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肾脏方面的症状肾脏方面的症状肾脏是毒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有些毒物选择性地作用于肾脏,故中毒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症状,其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为严重。这方面的症状有血尿、蛋白尿、尿意频繁、尿量减少、尿闭及尿失禁等。血液方面的变化血液方面的变化有些毒物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破坏红细胞和引起血红蛋白的改变,出现贫血、溶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及变性血红蛋白等。常见毒物主要症状常见毒物主要症状特殊面容或皮肤特殊面容或皮肤颜面樱红氰化物、一氧化碳颜面潮红乙醇颜面口唇青紫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氯酸盐黄疽四氯化碳、砷、

23、磷腐蚀性毒物灼伤痂皮呈黄色(硝酸)灰棕色(盐酸)黑色(硫酸)紫癜硫酸盐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闪击样昏倒迅速死亡氰化物、烟碱昏睡安眠镇静药、吗啡、一氧化碳痉挛氰化物、氟乙酰胺、没鼠命强直性痉挛士的宁震颤有机磷、有机氯狂躁不安氟乙酰胺口唇四肢发麻视觉障碍、复视、失明甲醇瞳孔缩小有机磷、吗啡、氯丙嗪、磷化锌瞳孔放大颠茄类、大麻、奎宁瘫痪箭毒、蛇毒、CO、可溶性钡盐呼吸循环及其他呼吸循环及其他呼吸浅慢、血压下降安眠镇静药、吗啡窒息状态氯、氨、硫化氢气体、除草剂肺纤维化石棉、钴、高浓度氧、百草枯肺水肿有机磷、有机氖、汽油心跳加剧、心律紊乱、出汗氟乙酰胺、强心甙类、氨茶碱大量出汗有机磷体温升高有机磷、有机氯、阿

24、托品皮肤发红、起泡强酸视幻觉乙醇、抗胆碱药、海洛因视力障碍有机磷、甲醇、苯丙胺血液变化血液变化血色正常不凝敌鼠钠血色鲜红氰化物、一氧化碳血呈酱色,不凝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溶血性贫血铜盐、右旋糖酐、砷化氢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砷化物、苯、汞、放射性磷呼吸、呕吐物及体表气味呼吸、呕吐物及体表气味 杏仁味氰化物、硝基苯消毒水味酚、来苏尔蒜臭味有机磷、磷化锌霉臭味六六六酒味乙醇及其他醇类化合物酮味(刺鼻甜味)丙酮、氯仿、指甲油去除剂香蕉味醋酸乙酯、乙戊酯等辛辣味氯乙酰乙酯梨味水合氯醛氨味氨水、硝酸铵其他煤油、汽油、硝基苯等消化泌尿系统消化泌尿系统 流涎有机磷、有机氖、砷、汞口鼻冒白沫有机磷口鼻冒灰色或血样

25、沫安妥、甲胺剧烈腹痛酚、砷、汞、磷化锌、口渴磷化锌、砷剧烈呕吐与腹泻砷、汞、桐油、急性肾炎上消化道出血强酸、强碱、血尿、尿闭汞、敌鼠钠引起贫血的原因引起贫血的原因再生障碍性贫血:苯中毒、TNT中毒、慢性砷中毒、急慢性放射病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铅中毒、慢性乙醇中毒等;巨幼细胞贫血:甲基溶纤剂、苯二胺慢性中毒等;溶血性贫血:砷化氢、锑化氢、奈、苯肼、甲硫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等的急性中毒等。白细胞减少的原因白细胞减少的原因金属和类金属:砷、铊、金、磷等中毒;有机溶剂:苯、甲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烷、苯乙烯、煤油、汽油、石油产品和副产品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硝基苯、苯胺、TNT中毒等;农药

26、:有机磷、杀虫咪等中毒;其他:苯肼、甲醇、乙醇、乙腈等中毒;放射性物质:X射线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原因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原因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氨基苯、硝基苯、氨基氯苯、硝基氯苯、苯胺中毒等;农药:杀虫咪等中毒;药物:硝酸甘油、磺胺、乙酰苯胺等中毒;其他:NOx、苯酚、苯肼等中毒;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危险因素物理因素:噪声化学因素:二硫化碳、有机硝酸化合物、一氧化碳、铅、卤化碳氢化合物等;职业性心肌损伤职业性心肌损伤金属和类金属:锑、钡、铊、砷、磷等中毒;有机化合物:有机汞、有机磷、有机氟、羰基镍等中毒;有机溶剂:四氯甲烷、氯乙烷、氯二乙烷、四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

27、、乙二醇、氯乙醇等;放射性物质:X射线等。中毒后缺氧:窒息性气体(CO、H2S、氰化物、N2)、刺激性气体(氯、氨、光气、NOx、二氧化硫等);泌尿系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泌尿系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金属和类金属:铅、汞、砷、铊、铬、砷化氢等;有机溶剂: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四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乙醇、氯苯等中毒;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硝基苯、苯胺、TNT、二硝基酚、三硝基酚中毒等;农药:磷化锌、氯苯、杀虫咪、氯甲烷等;其他:磷、苯肼、萘、酚、萘酚、苯肼、肼等。神经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神经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物质和与神经毒性有关的溶剂CO2、CO、H2S、HCN

28、、N2O、铅、汞、氯化亚汞、氯化高汞、锰、光气、苯酚、己内酰胺、二硫化碳、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乙烯基甲苯、氯代烃、苯、甲苯、二甲苯等。毒物所致女性生殖损伤的表现:毒物所致女性生殖损伤的表现:性欲与受孕力;月经紊乱;异常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产、死产、妊娠并发症一子代发育异常、低体重儿及围产儿死亡。子代发育异常:近期和远期效应。近期效应有先天畸形、围产期和新生儿死亡;远期效应包括生长迟缓、智力行为发育异常及儿童期肿瘤。2 2、职业危害因素与生殖健康、职业危害因素与生殖健康毒物对女性生殖损伤的研究毒物对女性生殖损伤的研究表1生殖毒性的化学物证据生殖毒性化学物改变垂体下丘脑卵巢功能苯、四氯化碳

29、、开蓬(Kepone)、汞、多氯联苯生育力下降二溴氯丙烷、DDT、铅、锰着床障碍镉、铅、多氯联苯胎儿毒性或胚胎致死砷、苯、氯伤、2,4滴、DDT、二氯甲烷、环氧乙烷、铅、汞(无机和金属)、二氧化氮、多溴联苯、多氯联苯、硒、四氯乙烯、铊、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甲苯致畸性丙烯腈、砷、三唑二甲酮,苯茵灵、苯、苯(a)芘、镉、西维因、二氟一氯甲烷、氯丁二烯、己烯雌酚、异狄氏剂、乙二醇醚、汞、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乙基酮、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盐类(某些丁基)、碲、促进剂丁、2,4二氯苯基对硝基苯基醚、氯乙烯经胎盘致癌砷、苯并(a)芘、已烯雌酚、氯乙烯生殖能力降低(子代)己烯雌酚、开蓬、多环芳烃(宫内破

30、坏卵母细胞)表表2 女性职业接触化学物质的生殖危害女性职业接触化学物质的生殖危害化学物质巳知作用铅月经紊乱,自然流产增加,新生儿低体重,先天畸形汞(金属汞)卵巢功能异常硒自然流产,先天畸形镉新生儿低体重铍妊娠中毒症麻醉气体自然流产,新生儿低体重,先天畸形,不育(?)一氧化碳胎儿死亡,脑损伤表表3 化学物对女性生殖的损伤化学物对女性生殖的损伤 化学物临床表现作用部位机制铅月经异常下丘脑?汞月经异常垂体、卵巢?锰月经过多(黄体不足)垂体、卵巢?有机磷经血过多或过少垂体FSH闭经绝经期提前卵巢损害卵母细胞有机氯月经改变下丘脑干扰FSH、LHDDT月经异常下丘脑、垂体FSH苯乙烯、氯乙烯月经不规则下丘

31、脑、垂体?雄激素月经改变下丘脑、垂体、卵巢干扰FSH、LH对 抗雌激素口服避孕药月经改变下丘脑、垂体干扰FSH、LH乙炔雌二醇周期中出血下丘脑、垂体干扰FSH、LH吸烟绝经期提前卵巢损害卵母细胞大麻受孕力改变垂体抑制FSH、IH43433 3、粉尘危害、粉尘危害1.尘肺病2.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3.呼吸系统肿瘤4.局部作用5.中毒作用44444 4、噪声、噪声噪声性耳聋噪声除对听觉系统有特殊性影响外,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影响。长期工作接触较强的噪声,很多人主诉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也有表现疲倦、乏力、心情烦躁等燥性神衰症。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有人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定

32、,心电图异常;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消瘦、消化不良等。如是女性有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过多,卵巢功能不正常等。45455 5、高温作业、高温作业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适应性变化。如超过一定限度,则可产生不良影响。46466 6、高空作业、高空作业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

33、作业。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47477 7、电磁波谱、电磁波谱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r射线。用的波长在103000米之间,分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等几种。传真(电视)用的波长是36米;雷达用的波长更短,3米到几厘米。电磁波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各种光线和射线,也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其中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宇

34、宙射线的波长最短。4848无线电波:3000米0.3毫米。红外线:0.3毫米0.75微米。可见光:0.7微米0.4微米。紫外线:0.4微米10毫微米射线:10毫微米0.1毫微米射线:0.1毫微米0.001毫微米宇宙射线:小于0.001毫微米电磁辐射:广义的电磁辐射通常是指电磁波频谱而言。狭义的电磁辐射是指电器设备所产生的辐射波,通常是指红外线以下部分。49电磁场电磁场 电磁场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和总称。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电磁场可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也可由强弱变化的电流引起,不论原因如何,电磁场总是以光速向四周

35、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辐射:磁场的变化要产生电场,而且电场的变化也要产生磁场。时变场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产生电磁辐射,即为电磁波。5050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正常循环机能会遭受破坏。工作接触较大强度的电磁辐射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综合征,如乏力、睡眠障碍(白天嗜睡,晚上失眠、多梦、睡眠深度不够,睡醒后不感到轻松),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多汗、脱发、体重减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心率减慢、受辐射作用严重时

36、,心率则出现过速,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区疼痛,胸闷感,接触计量较大时尚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易患常见病的工常机会危害健康。女工常有月经周期紊乱,个别男工有性机能减退的主诉。微波辐射还可影响血液白细胞总数下降,眼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混浊。5151致热效应: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低强度辐射作用下一般不引起体温升高,但在非常条件下或生产操作事故中,接触高强度微辐射可致体温升高性器官及眼晶体可受热损伤,在一般正常生产条件下极为少见。一般地说,电磁波辐射的生物学作用,波长越短作用相对越强,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但在微

37、波波段中以厘米波(3GHZ以上)的危害最大。5252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视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5353接触机会接触机会 高频感应加热:高频热处理、焊接、冶炼;半导体材料加工如区

38、域熔炼、外延、淬火、食品工业用的高频炉。高频介质加热:如塑料制品的热合、木材、棉纱烘干,橡胶硫化等。微波:雷达导航、探测、通讯、微波加热(微波炉)、电视、核物理科学研究。微波加热的应用发展很快,用于木材、纸张、药材、皮革的干燥、食品加工、医学上的理疗、移动电话等。一般微波加热设备大都采用2450MHz和915MHz的固定频率。5454高频电磁场对机体不良影响高频电磁场对机体不良影响高频电磁场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中枢神经机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昏、乏力、睡眠障碍(白天嗜睡、晚上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为常见,此外还可行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工作能力低

39、下、多汗、脱发、消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表现有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但在大强度影响的后阶段,有的则是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倾向,主诉有心悸、心前区疼痛或压缩感。妇女常有月经周期紊乱,男性可有性机能减退,但未见影响生育功能。高频电磁场对眼的影响:有报道可引起晶体点状或小片状混浊,也可引起白内障。5555微波对人体的影响微波对人体的影响足够强度的微波照射,可引起眼晶体混浊,有的可出现白内障。神经系统主要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迷走神经兴奋。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昏,乏力,睡眠障碍,手掌多汗,血压偏低,心动过缓,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据1644名微波作业人员调查,患神经衰弱综合征者达31.

40、6。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但在大强度影响的后阶段,有的可呈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及高血压倾向。生殖系统女子有月经紊乱,男子有性机能减退等,但影响生育。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危害作用。1、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防护、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防护 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productive toxicant):):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接触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职业中毒(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occupational poisoning):):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

41、害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中毒职业中毒:主要有五种形式主要有五种形式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所致。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所致。慢性中毒:慢性中毒:长期小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蓄积作用的毒物。长期小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蓄积作用的毒物。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迟发性中毒和毒物的吸收迟发性中毒和毒物的吸收 带毒状态:接触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器官中所含毒物量(或代谢产物)带毒状态:接触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器官中所含毒物量(或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上限。超过正常值上限。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

42、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 系统、生殖系统、皮肤、其它系统、生殖系统、皮肤、其它 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 对生殖功能及下一代影响对生殖功能及下一代影响二、职业危害防治二、职业危害防治高毒物质高毒物质 根据卫生部 高高毒毒物物品品目目录录 规定,高高毒毒物物质质共共有有5454种种: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氨;苯;苯胺;丙烯酰胺;丙烯腈;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二甲基苯胺;二硫化碳;二氯(代)乙炔;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二氧化氮;甲苯-2,4-

43、二异氰酸酯;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汞;碳酰氯(光气);黄磷;甲(基)肼;偏二甲基肼;甲醛;焦炉逸散物;肼;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可溶性镍化物;羰基镍;磷化氢;硫化氢;硫酸二甲酯;氯化汞;氯化萘;氯甲基甲醚;氯(氯气);氯乙烯;锰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铅(尘、烟);砷化氢(AsH3);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石棉(总尘、纤维);铊及其可溶化合物;锑及其化合物;五氧化二钒烟尘;硝基苯;一氧化碳;氰化氢;氰化物。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

44、和通风机构成。局部排气罩:1.密闭罩2.开口罩:分为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3.通风橱。排出气体的净化: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个体防护 举例:举例:1 1、COCO理化特性理化特性:四无气体、比重 0.97、易燃易爆、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爆炸界限12.5%-74%;接触机会:矿山爆破产生的炮烟、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发生火灾时,不完全燃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轻度中毒HbCO10%: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并可有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等症状,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中度中毒HbCO30%: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烦燥、步态

45、不稳和皮肤粘膜樱桃红,出现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浅至中度昏迷。重度中毒重度中毒HbCO50%HbCO50%:除有轻、中度中毒全部或部分症状外,患者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昏迷可持续十几小时,甚至几天,可出现阵发性的强直性痉挛。重度中毒一般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损害及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原则:治疗原则:重点是纠正脑缺氧。移离现场、及时急救与治疗:移离现场、及时急救与治疗:轻度中毒者,吸氧及对症治疗;中度、重度者吸氧(最好高压氧治疗)。重度视病情给予消除脑水肿、促进脑血液循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及镇痉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迟发脑病;迟发脑病者,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

46、素、血管扩张剂等,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2 2、甲醇、甲醇 毒毒 性:性: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麻醉浓度与致死浓度相差不大。对视神经和视网膜则有特殊的选择作用,终至失明。在体内使乳酸和其他有机酸积聚,造成酸中毒。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根据不同浓度有定潜伏期,中毒者以神经系统症状、酸中毒和视神经炎为主,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开始发病时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上腹痛、躁狂不安、四肢湿冷、胸闷、共济失调、眼球疼痛、复视或视物模糊、瞳孔放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如无恰当治疗由视神经乳头炎发展为视神经乳头萎缩,终致失明,部分病人尚可见酸中毒症状,肝和肾受损,昏

47、迷和呼吸麻痹。慢性中毒:慢性中毒:长期经呼吸道吸人低浓度甲醇或皮肤浸泡于甲醇中,可发生慢性中毒,除了粘膜皮肤刺激症状外,尚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倦怠无力、头痛、眩晕、耳鸣、眼球震颤、震颤性麻痹及视神经损害。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确定甲醇中毒后,立即口服碳酸氢钠1g,以后视情况可重复给药,患者即使无视力改变,也应事先用纱布遮盖双眼避免刺激。使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及保护视神经。葡萄糖醛酸保护肝脏,不宜多补水分和钠盐以防脑水肿,可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减轻颅内压改善眼底循环。慢性中毒:慢性中毒:给予适当营养、多种维生素、镇静药物、谷维素,对症处理,注意眼部症状和病变。治疗原则:治疗原则:3 3、二甲基甲酰胺、

48、二甲基甲酰胺 理化特性:理化特性:无色带有鱼腥味的液体。能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毒毒 性性:属低毒类。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对肝、肾有损害。能经皮肤吸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引起严重刺激症状,全身痉挛,疼痛性便秘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尚可引起肝脏损害。皮肤吸收中毒除中毒症状外,还有玷污部位的麻木灼痛伴皮肤损害。2、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外,尚有胸闷、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胃痛、便秘、肝大和肝功能变化。预预 防:防:1.生产过程尽可能密闭化,加强局部吸风及废气回收。2.设备维修时,合理使用防毒面具及皮肤的防护。3.避免与

49、浓碱液接触,以免产生另一毒物:二甲胺。4.上岗前体检及定期体检,有肝肾器质性病变者不宜从“5事接触二甲基甲酰胺作业”。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TWA:20 mg/m3、STEL:40 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4 4、氨、氨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相对分子质量17,熔点-78,沸点33。易溶于水、乙醇

50、、乙醚和有机溶剂,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呈强碱性。相对密度.77,相对蒸汽密度0.59,饱和蒸汽压1013kpa(26)。易燃,自燃点为651。液体氨溢出时温度很低,蒸发迅速;遇酸或氟、氯发生剧烈的反应,对铝、锌有腐蚀性。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职业接触机会:职业接触机会:氨可用于硫酸氨、碳酸氢氨、尿素等多种化肥;液氨直接制作氨水,用作农业肥料。氨还用于制碱、制药、鞣皮、塑料、树脂、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各种有机化学工业,也可做冷冻剂,用于石油精练、炼钢等工业。常见的职业中毒主要是由于氨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造成的氨的外溢或泄露引起的,如液氨钢瓶、液氨罐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