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609476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ppt(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第二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多细胞生物有赖于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以协调各种细胞的功能,维持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单细胞生物有时也需要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Fig.Budding yeast cells responding to mating factor.(A)The cells are normally spherical.(B)In response to mating factor secreted by neighboring yeast cells,they put out a protrusion toward the source of the

2、 factor in preparation for mating.(Courtesy of Michael Snyder.)一、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一)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2、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的通讯3、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三种方式:Fig.不同的细胞间通讯方式autocrineautocrineGap junction(二)细胞识别与信号通路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

3、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是细胞信号系统的主线,这种反应系列称为信号通路。(三)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1.细胞的信号分子亲脂性信号分子:甾类激素、甲状腺素亲水性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生长因子、局部化学递质、大多数激素气体性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2.受体receptor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signal tra

4、nsduction)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效应区两种类型:细胞内受体、细胞表面受体3.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第一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第二信使(Second massenger):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细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包括cAMP、cG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基甘油(DG)等。功能:启动和协助细胞内信号的逐级放大。Fig.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两类分子开关蛋白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二、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常见细胞内激素的结构Fig.细胞内受体蛋

5、白超家族 细胞内受体的本质: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三部分组成:中部的DNA或Hsp90结合位点:富含Cys、锌指结构C-端激素结合位点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Fig.NO在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中的作用NO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血管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被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并释放NO,通过扩散进入临近平滑肌细胞,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三、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G蛋白偶联的受体(G protein-linked receptor)酶偶联的受体(enzyme-linked re

6、ceptor)三种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一)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Fig.在突触处通过递质门离子通道实现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并开启突触后细胞膜上的递质门离子通道,结果导致突触后细胞膜离子流改变,从而将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Fig.GFig.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图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图 (二)G蛋白偶联的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包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Fig.Fig.细胞外信号结合所诱导的细胞外信号结合所诱导的G G蛋白的活化蛋白的活化Fig.GsFig.Gs的调节作用:的

7、调节作用:GsGs偶联受偶联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模型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模型1.cAMP信号通路(1)Rs和Ri(2)Gs和Gi(3)腺苷酸环化酶Fig.Fig.cAMP的合成与降解G蛋白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Fig.Fig.cAMP特异地活化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Fig.cAMPFig.cAMP信号通路对基因信号通路对基因转录的激活转录的激活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导致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激活蛋白激酶A,被活化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转为进入细胞核,使基因调控蛋白(cAMP应答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磷酸化的基因调控蛋白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增强靶基因的表达。Fig

8、.Fig.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图解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Fig.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7个亚族(注:书中列6个)(三)与酶连接的受体1.受体酪氨酸激酶及RTK-Ras通路Fig.配基所诱导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信号传递方式Fig.活化的RTK激活Ras蛋白:接头蛋白连接活化的RTK与Ras激活蛋白(如GRF),导致GDP-GTP交换,活化的Ras蛋白诱发信号通路的“下游事件”。Fig.活化的PKC和Ras蛋白激活的激酶磷酸化级联放大激活的Ras蛋白扳动三种蛋白激酶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增强和放大信号,即联反应的最后,才能磷酸化一些基因调控蛋白,改变基因表达模式;这是终致细胞行为(包括细胞增殖或分化,细胞存活或凋亡)改变的关键;通过PKC激活的靶酶可能是Raf,也可能是其它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细胞表面其他与酶偶联的受体(1)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3)受体鸟苷酸环化酶(4)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四、由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五、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与蛋白激酶 的网络整合信息细胞的信号传递是多通路、多环节、多层次和高度复杂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构成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