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学第02章产生与发展.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570931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险学第02章产生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社会保险学第02章产生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险学第02章产生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险学第02章产生与发展.ppt(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2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 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险学宋明岷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2本章教学要求n学习目标:熟悉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掌握社会保险产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了解我国社会保险的发展历程n关键概念:社会保险 新历史主义 福利经济学 贝弗里奇报告3目 录n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n第二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n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4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一、新历史主义理论二、需求层次论三、旧福利经济学四、新福利经济学五、贝弗里奇报告六、凯恩斯主义等其他理论5一、新历史主义理论n理论出现时间: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n理论盛行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

2、战前夕。n理论的学术立场:反对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自由主义,也反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折中主义主张6一、新历史主义理论n主要观点:(1)国家的职能不仅在于安定国内秩序和发展国家军事力量,还应当具备管理经济的职能。(2)国家的法律法规至上,并决定着经济的发展。(3)解决经济问题应当同伦理道德相联系。(4)当时德国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劳工问题。国家应当通过立法建立起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7一、新历史主义理论n政策主张:(1)强化国家职能,国家应当直接干预和控制经济生活。(2)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应当建立在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之上。(3)人类的经济活动不仅局限于满足物质需要

3、,而且应当满足道德和伦理的需要。(4)制定“全国最低生活标准”。(5)扩大对工人的损失补偿标准。(6)支持老年人年金制度。(7)改善住房条件。(8)增加教育设施等。8一、新历史主义理论n理论影响: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德国率先在世界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保险制度,标志着人类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式诞生。处处维护刚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是德国率先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是英国工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对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也发生过深远影响。9二、需求层次论n理论提出者:马斯诺n理论发表时间:1943年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10三、旧福利

4、经济学理论n出现时间:20世纪初期的英国n理论代表:庇古n代表著作:福利经济学(1920)产业变动论(1926)财政学研究(1928)n主要观点:社会的经济福利是组成社会的元素,个人福利是个人满足的总和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一是国民收入的大小,二是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低收入阶层的货币边际效用与高收入阶层的货币边际效用不同11三、旧福利经济学理论n政策主张:把收入从相对富裕的人转移到相对贫困的人手中,提高穷人实际收入的绝对份额。建立社会福利设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收入均等化,增大经济福利n理论评价:使得西方经济学界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国民福利方面,使增加社会福利成为经济增长追求的目标,其理

5、论成为后来西方福利国家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依据。其理论存在诸多漏洞,引起经济学家的质疑和争论。12四、新福利经济学n新福利经济学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继承和批判:否定收入再分配论点,提出了补偿原则基数效用论存在缺陷,提出序数效用论要增进社会福利就必须进行社会变革,但是变革会产生受益者和损失者。n卡尔多补偿原则根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国家应通过财政、价格、税收等政策,让变革的受益者补偿受损者使变革的受损者保持原有的福利水平变革的受益者在补偿受损者后仍有剩余,其福利水平高于变革前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在变革和补偿之后提高,变革值得肯定。13四、新福利经济学n希克斯的“假定补偿”原则不需要变革的受益者对受损者进行补

6、偿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变革就是可取的。由于经济变革经常发生,此次变革的受损者可能是下次变革的受益者,长期来看,变革的受损者都会得到补偿。只要变革以提高效率为导向并且每次变革都能提高生产效率,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会提高。14五、贝弗里奇报告n产生时间:1942年n报告名称:“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n报告内容:英国存在“五大弊病”应当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险计划,包括:n社会保险,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n社会救济,满足特殊需求n自愿保险,满足高收入居民的更高需求15五、贝弗里奇报告n报告内容(续):福利体系建设的四个基本原则:n普遍性原则n满足最低需求原则n充分就业原则n

7、费用共担原则社会保险制度的涵盖项目:n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家庭津贴n报告评价:n具有划时代意义n英国在其基础上成为第一个“福利国家”16六、其他理论n凯恩斯主义理论产生时间与背景n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n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理论主要观点:n政府应当推行扩展性的财政政策,积极干预经济n实行社会保障,消除贫民窟n推行累进税制,制定最低工资法,限制工时并且立法理论评价:n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n成为二战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导指导理论。17六、其他理论n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总产品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

8、应当扣除:n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n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n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n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n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n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18目 录n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n第二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n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9一、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期n发源地德国n产生时间: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n产生背景:理论思潮:新历史学派政治背景: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经济因素: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背景:工人阶级的活动日益高涨n社会保险的产生以三部法律的颁布为标志:疾病社会保险法(1883)工伤事故保险法(

9、1884)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1889)20n继德国之后,其他国家纷纷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险法规奥地利工伤保险(1887),疾病保险(1888),老年保险(1906),失业保险(1920)法国工伤保险(1898),失业保险(1905),养老保险(1910)英国养老保险(1908),失业和疾病保险(1911)瑞典疾病保险(1891),工伤保险(1901),养老保险(1913)捷克斯洛伐克工伤保险(1887),疾病和生育保险(1888),老年、伤残和死亡保险(1906)瑞士工伤保险(1911)荷兰老年保险(1913),工伤保险(1916)一、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期21产生期社会保险制度

10、的特点1.各个子项目纷纷出台2.涵盖范围不广3.体系不完整4.侧重“治疗”功能5.基金筹集主要依靠劳动者及其雇主6.主要在欧洲推行7.立法和管理由分散到集中化22二、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n时间:以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为起点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1935年通过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首次提出“社会保障”概念二战结束后,各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在世界各国普及。1949年1958年1967年1977年至少有1项的国家5880120129养老保险445892114工伤保险5777117129医疗保险36596572失业保险2226343823n1、福利国家模式在贝弗里奇报告影响下,英国政

11、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案,于1948年正式宣布成为第一个“福利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效仿英国,开始向“福利国家”迈进。n瑞典推行公共年金制度和全民医疗制度,建立包括年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体系,成为西方社会的“福利橱窗”。n挪威、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也建立起“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体系。二、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24n2、国家保险模式1917年,俄国革命政府宣告: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向工人及城乡贫民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险。20世纪中叶,中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与资本主义国家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险制度。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险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完全由政府负责全

12、民的保障,个人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中国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国家保险模式在半个多世纪后已经被摒弃。二、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25n3、强制储蓄模式新加坡建立的中央公积金制度(P41)智利建立的私营养老金制度(P42)二者实质上都是强制储蓄模式共同点:n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n建立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n与资本市场相结合n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险n政府主要承担监督责任二、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26发展期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1.全球化从欧洲推向美洲,推向全球2.体系化从单项保险推向综合保险3.扩大化保障对象扩大,从以劳动者为主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4.政府干预从自愿保险向强制

13、保险转变5.筹集方式从“单纯积累”到“现收现付”6.给付方式从与缴费记录挂钩到指数化,以抵消通货膨胀影响27n改革动因:庞大的社会保险开支,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福利国家逐渐陷入困境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期国家1970年1981年英国15.923.5荷兰20.831.7丹麦19.629.3德国21.529.5意大利17.424.7表: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P46)28n引发的问题:1.国家财政赤字2.经济增长放缓3.劳动力成本上升,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速4.失业率上升,工作积极性降低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期29n五大改革举措:1.降低社会保险给付水平(1)调整保险给付公式相关系数(2)对养老保险

14、金指数调节机制的修正(3)提高保险给付的领取要求,延长缴费期限2.提高法定退休年龄l可以增加缴费人数,减少退休人员比例l例如美国在1983年通过法案,将在2000-2020年期间逐渐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l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要求降低法定退休年龄,故该措施会加剧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须慎用。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期30n五大改革举措:3.进行医疗保险改革l医疗保险开支增幅急剧上升,因此各国普遍对医疗保险进行了重大调整l例如法国要求退休人员缴纳所得税用于医疗保险开支;比利时实行病人支付部分医疗费用规定;德国增加门诊费用,取消某些药品的免费供应;英国增加个人药费负担金额;4.对社会保险财务

15、制度进行调整(1)提高缴费水平(2)调整财务结构(3)重新选择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模式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期31n五大改革举措:5.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私营保险l是战后老年经济保障的重要力量l例如瑞典1972年规定所有雇主有义务为雇员提供规定缴费的企业年金;德国1975年在企业退休金法中对企业年金作出详细规定;美国的企业年金规模增长可观,2003年底达到9万亿,年均增长7.95%。l改革的重心:l抑制日益膨胀的社会保险支出,缓解社会保险制度财务危机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期32目 录n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n第二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n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3我国社会保

16、险发展历程创建期1949年第一阶段调整期第二阶段1957年停滞期第三阶段1966年改革发展期第四阶段1976年34一、创建期n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n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并行国家工作人员伤残和死亡待遇公费医疗生育保险退休保险n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创建期调整期停滞期改革发展期35二、调整期n统一退休规定调整前,城镇职工退休待遇高于机关、事业单位统一退休年龄,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标准,增加有特殊贡献职工退休待遇n调整医疗保险制度详细规定公费医疗的报销范围,明确公费与自费的界限,对药

17、品使用作出限制调整国营企业劳保医疗制度,增进个人出资比例n规定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创建期调整期停滞期改革发展期36三、停滞期n社会背景:崇尚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城镇经济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农村全面进入公社化时期n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主管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的内务部被撤销负责劳动保险的工会陷入瘫痪状态n社会保险业务:社会保险金的征集、管理等全部停止规定国营企业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劳动保险费用改在企业营业外列支,待遇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所需费用由企业实报实销。劳动保险失去统筹调剂职能,演变成”企业保险“、单位保障。创建期调整期停滞期改革发展期37四、改革发展期n1、统一社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n2

18、、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n3、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n4、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n5、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n6、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调整创建期调整期停滞期改革发展期38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n改革动因:在创建期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国家统包、社会统筹调剂与单位保险相结合特征的模式文化大革命使其倒退为企业养老保险,失去社会统筹功能具有覆盖面窄、社会互济性差、企业负担苦乐不均、基金没保障、待遇高等特点。n改革内容:n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两部分39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内容1978 明确退休年龄1980 确立离休制度1986 建立合同制工人退休保险制度1991 建立“

19、现收现付”模式养老保险制度1995 引入个人帐户制度1997 向“部分积累”模式养老保险过渡2000 统帐分离,做实个人帐户40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991 首次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994 劳动法将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95 劳动部明确补充养老保险采用“个人帐户”管理2000 国务院正式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2001 规定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与管理2003 出台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04 出台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41本章小结n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新历史主义理论、需求层次论、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贝弗里奇报告以及凯恩斯主义等理论

20、。n德国于1883年率先建成投保资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其后出现多种社会保险模式,包括二战后英国首个宣称建立的福利国家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强制储蓄模式、以苏联等为代表的国家保险模式。n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历经60年建设,历经创建立期、调整期、停滞期和改革发展期这样四个不同发展阶段。42本章课后题n单选题1.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制度诞生于()国。A德 B美C英 D法2.在()的指导下,人类首个社会保险制度正式诞生。nA马克思理论 B需求层次论 nC福利经济学 D新历史主义理论3.二战后,英国在()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A凯恩斯主义 B社会保障法nC贝弗里奇报告 D济贫法4.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是()nA社会保险法 B劳动合同法 n C劳动保险条例 D劳动法 43本章课后题n多选题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有()nA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之一是国民收入的大小nB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会影响经济福利nC应当实现收入均等化nD国民收入在坚持效率原则下会较快增长,个人福利能提高nE让变革的受益者补偿受损者44本章课后题n简答题1.在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调整期,各国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简述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3.列出对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五大理论基础。4.社会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模式?指出其代表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