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四单元 检测.doc

上传人:景云 文档编号:648602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四单元 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四单元 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四单元 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四单元 检测.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检测第四单元检测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还由于其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独特,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而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早在六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先民们创建的木屋,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就能抵御地震的灾害,从而庇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先民,而丽江和汶川的大地震,也印证了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减震功效。可是,我们现在都丢弃了,现今在中国大学里学建筑

2、的学生也很少有人去学习和研究木结构的技术了。如果说中国的皇家宫殿以及寺庙形式都有些相像,那么,各地的民居则特别丰富多彩。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中国的传统民居,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江南的厅堂以至上海的石库门,它们的平面布局,都有堂屋、两厢、前厅、后房。堂屋是不放床的,是礼仪和会聚的场所,这是阖家团聚的需要。住房中都有天井,讲究上有天,下有地,房屋用墙围合起来求得安全,但不能没有天地。西方人所追求的是物化了的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中国人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四合院相连而成胡同,宅院组合有街巷,上海的石库门排列在一起就是里弄。它们虽然没有间距、密度、绿地率等的

3、指标,在过去人口不是那么膨胀的情况下,却能让入住者安居乐业,邻里融洽。四合院的温馨、街巷风情以及里弄亲情,住过这些老居民区的人们会有那些美好的回忆。而现在套用西方模式建造的新公房、居住小区、别墅群,似乎很先进,很科学,邻里关系却要冷漠和功利得多。这些年来,不知道是不是被外来的文化搞得弄不清方向了,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的技术和艺术中的精彩似乎逐步被人们遗忘。所以,我们要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回归中国建筑中蕴藏着的许多优秀的传统在这些年造了这么多房屋之后,本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广州市近年新建的建筑,有新电视塔,广州人昵称为“小蛮腰” ,有大剧院被称为“大磐石” ,还有个高层大楼叫“水桶哥” 。

4、这些建筑的造型都很有特色,却缺少了广州的地方特点,同时也没有中国味。这些高楼铜塔放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都可以。从前广州的建筑是以岭南特色而著称的,广东的骑楼、岭南派的花园庭院广东的老建筑有开敞的平面、通透的空间、轻巧的造型以及高天窗、趟栊门、广式廊檐、门楣,迥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建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州也出现了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中庭,兰圃的深廊和白云山庄,从化温泉的内外庭园的结合,这些都是当时广州人引为骄傲而引领了中国的建筑新潮流的,而现在没有人提起了。据说广州还要建十几幢摩天大楼,更多的城市还在攀比着建筑的多、高、大、洋,比着新奇、怪异,殊不知要烧多少钱,要产生多少碳!而从深层次上说,这

5、就是根本不管城市文化了。(选自阮仪三呼唤中国建筑内涵的回归 ,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和历史环境,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B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无论北方还是江南,都有堂屋、两厢、前厅、后房和天井等,讲究有天有地。C中国建筑很早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 ,这与西方一直倡导的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是一致的。D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传统技术和艺术精彩不该被遗忘,中国建筑中的优良传统应该得到回归。解析:C 项, “一直”错误,原文中说“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 。答案:C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

6、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木结构房屋能抵御地震灾害,与中国人造房子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具有减震功能密切相关。B从中国的传统民居来看,中国人讲究个人的安居和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不同于西方人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C本文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主要是因为现代中国建筑既缺少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又有被西方文化迷失了方向的可能。D如今中国各地建造的新公房、居民小区、别墅群等虽然很先进、很科学,但是失去了传统的融洽的邻里关系。解析:D 项, “虽然很先进、很科学”表肯定语气,与原文中的“似乎很先进、很科学”不符。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建筑要有城市文化,广州改革开放

7、初期和近年的建筑就充分凸显了这一理念。B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厅堂和上海的石库门都是中国的传统民居的代表。C中国现在的许多建筑讲究新奇、怪异,却很少研究和运用木结构的技术。D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建筑不仅要有个性特色,还要有传统风格或地方特点。解析:A 项, “广州” “近年的建筑就充分凸显了这一理念”错误,原文中说“这些建筑的造型都很有特色,却缺少了广州的地方特点,同时也没有中国味” ,自然就忽视了城市文化。答案: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 1.5 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而拼车是提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在不

8、增加城市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 24%的车辆利用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汽车共享出行催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摘编自 2016 年 10 月全景网)材料二:早晨打开手机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手机订外卖享用美食,晚上回

9、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等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便利性、互动性、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 “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它们只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光明网“

10、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 国人乐享“指尖”生活)材料三: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 QQ和微信。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非常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其中也包括了

11、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说是对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摘编自金融界资讯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材料四:20112016 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2005

12、2013 年中国网民城乡结构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滴滴快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的收入,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B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入用户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呈现出“互联网”的趋势。C借助互联网,我们都有机会分享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D材料四中,无论是农村网民数量,还是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解析:2006、2009、2010、2011 年,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降。答案: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网约车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出行供需矛盾,汽

13、车共享出行又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B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这是互联网对生产力的直接提升作用。C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实体经济。D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广大百姓、众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E由材料四可知,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到 2016 年产生了飞跃,而增长率在 2015 年出现了暴涨。解析:B 项,应该是间接提升作用。C 项, “必将取代实体经济”无中生有,过于绝对。答案:BC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4 分)答:_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

14、,题目要求“概括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从材料看有四则材料,分别从出行、支付方式、日常生活和金融的角度调查,在这些内容当中找到相关的部分概括即可,如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提升了车辆的使用率” 。答案: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提升了车辆的使用率,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如滴滴快车拼车(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和手机导航。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如利用 QQ 和微信等,在不同地点总可以保持联系;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分享和传播。如利用互联网,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能学到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学习、传播和分享。三、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

15、10 题。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僖宗入蜀,盗兴江、淮、寿春亡命王绪,刘行全合群盗据寿州。未几,众万余,自称将军,复取光州,劫豪杰置军中,潮自县史署军正,主禀庾,士推其信。绪提二州籍附秦宗权。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初以粮少,故兼道驰,约军中曰:“以老孺从者斩。 ”潮与弟审邽、审知奉母以行,绪切责潮曰:“吾闻军行有法,无不法之军。 ”对曰:“人皆有母,不闻有无母之人。 ”绪怒,欲斩其母,三子同辞曰:“事母犹事将军也,杀其母焉用其子?”绪赦之。会母死,不敢哭,夜殡道左。时望气者言军中当有暴兴者,绪潜视魁梧雄才,皆以事诛之,众惧。次南安,潮语行全曰:“子美须眉,才绝众,吾

16、不知子死所。 ”而行全怪寤,亦不自安,与左右数十人伏丛翳,狙缚绪以徇。众呼万岁,推行全为将军,辞曰:“我不及潮,请以为主。 ”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我以为主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自为副潮令于军曰:“天子蒙难,今当出交、广,入巴、蜀,以干王室。 ”于是悉师将行,会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闻潮治军有法,故州人奉牛酒迎潮。乃围城,岁余克之,杀彦若,遂有其地。初,黄巢将窃有福州,王师不能下,建人陈岩率众拔之。又逐观察使郑镒,自领州,诏即授刺史。久之,岩卒,其婿范晖拥兵自称留后。岩旧将多归潮,言晖可取,潮乃遣从弟彦复将兵,攻福州。晖守弥年不下,潮令曰:“兵尽益兵,将尽益将,兵将尽

17、,则吾至矣。 ”于是彦复急攻,晖亡入海,追斩之。建、汀二州皆举籍听命,潮乃尽有五州地。昭宗假潮福建等州团练使,俄迁观察使。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使,遣吏劝农,人皆安之。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我以为主/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自为副B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我以为主/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自为副C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我以为主/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自为副D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我以为主

18、/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自为副解析:画线句子上文说的是众人推举刘行全为将军,刘行全却推举王潮,画线句子是说王潮的反应。画线句子中“潮”是人名,“审知”是人名,由后文可知,王潮最后做了将军,故“潮自为副”就不通了,据此可知 BD 两项断句错误,可排除。再比较 AC 两项,“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意思是“王潮苦苦辞让,不成便在平地插剑祷告说” , “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意思是“王潮苦苦辞让不成,便在平地插剑祷告说” ,结合上下文来看,C 项的断句更合理。故答案为 C 项。答案:C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望气”是指

19、古代术学中观察气的状态和色彩来预测祸福凶吉的做法。 史记中有“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的记载。B “祝”在本文中指祷告。它左边是“示” ,带“示”旁的字,其义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和心理)有关,如“祈” “祥”等。C “从”字冠于辈分称谓之前,表示称呼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父” “从弟” “从侄”等,比“族叔” “族弟” “族侄”等的血缘更亲近。D “卒”为死去。古时表示“死”的词很多,其感情色彩,使用对象不尽相同,如“薨” “逝” “夭”等,本文用“卒” ,带有贬义色彩。解析:D 项, “本文用卒 ,带有贬义色彩”不当, “卒”在史传中是一个中性词,并无贬义。本题

20、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地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潮顺应时势,忍辱负重。他在乱世中被迫随贼军逃亡,因带母亲同行而受到责难,只得暂且默默忍让,母死也不声张。B王潮利用矛盾,化解危难。王绪想排除异己巩固权力,王潮就暗示刘行全处境危险,促使刘行全除掉王绪,也保全了自身。C王潮威信颇高,治军有方。他被王审知让为首领,后又受到泉州民众的拥戴,铲除泉州刺史廖彦若,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21、。D王潮果敢决断,战胜强敌。在王彦复进攻福州一年多仍不奏效的情况下,他发出全军死战的命令,最终斩杀范晖,获得胜利。解析:A 项, “默默忍让”错,由原文“对曰:人皆有母,不闻有无母之人。 绪怒,欲斩其母,三子同辞曰:事母犹事将军也,杀其母焉用其子?绪赦之”可知,王潮兄弟面对斥责曾据理力争,致使王绪发怒,辩解之后才被赦免。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确定答案。答案:A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译文:_(2)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使,遣吏劝农,人皆安之。译文:

22、_解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将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翻译。本题中的关键字词有:(1)“如期” ,按期;“切” ,严厉;“拔众” ,率领部众;“南走” ,向南逃跑。(2)“还” ,使动用法,招还;“流亡” ,逃亡百姓;“劝” ,鼓励;“安之” ,意动用法,以之为安,安居乐业。答案:(1)后来,王绪没有如期送交赋税,受到秦宗权的严厉斥责,王绪恐惧,与刘行全向南逃跑。(2)王潮于是建立了四门义学,招还逃亡百姓,规定赋税,派官员鼓励农耕,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参考译文】王潮字信臣,是光州固始人。僖宗入蜀,盗贼在江、淮之地起事,寿春的逃亡人王绪、刘行全纠集群盗占据了寿州。不久,又攻占了光州,胁迫豪杰加

23、入军中。王潮从县史而被任用为军正,掌管粮储,军中推重他的诚信。王绪献出二州的户籍归附了秦宗权。后来,王绪没有如期送交赋税,受到秦宗权的严厉斥责,王绪恐惧,与刘行全向南逃跑。起初由于粮少,因此兼程行军,传令军中说:“携带老幼者斩。 ”王潮与弟弟王审邽、王审知侍奉着母亲一同行军,王绪严厉责备王潮说:“我听说军队行动要有法度,没有无法之军。”他回答道:“人人都有母亲,从来没有听说有人没有母亲。 ”王绪发怒,要斩杀他的母亲,三个儿子一同争辩道:“奉事母亲犹如奉事将军,杀了人的母亲怎能再使用她的儿子?”王绪宽恕了他们。这时母亲去世,他们不敢哭,乘夜间把灵柩停放在路旁。当时有望气的人说军中将很快有人要大为

24、显贵,王绪暗中观察魁梧雄才,然后找借口全都杀掉,众人感到恐惧。军队进抵南安,王潮对刘行全说:“你相貌英俊,才能出众,我不知你将死于何地。 ”而刘行全做噩梦突然惊醒,自己也感到不安,与亲信几十人埋伏在树丛中,阻截并拘捕了王绪然后示众。众人呼喊万岁,推举刘行全为将军,他推辞说:“我不如王潮,请立他为主。 ”王潮苦苦辞让不成,便在平地插剑祷告说:“跪拜此剑而剑动三下的人,我们就拥立他为主。 ”到王审知时,剑从地上跃起,众人以为神,都对他下拜。王审知让给王潮,自己为副。王潮传令军中说:“天子遭难,现要从交、广出兵,进入巴、蜀,以便辅助王室。 ”于是打算全军出征,时逢泉州刺史廖彦若贪婪残暴,州人听说王潮

25、治军纪律严明,因此献上牛酒奉迎王潮。王潮于是围城,一年多后攻克,杀死了廖彦若,然后据有了该地。起初,黄巢的部将窃据了福州,官军不能攻下,建人陈岩率众攻克,又驱逐了观察使郑镒,自行统领州务,朝廷随即下诏授任他为刺史。过了一段时间,陈岩去世,他的女婿范晖拥兵自称留后。陈岩的旧将大多投归王潮,告诉他范晖可以攻取,王潮便派堂弟王彦复统兵,王审知督军,进攻福州。范晖固守了一年多王审知也没能攻下。王潮下令说:“兵尽增兵,将尽添将,兵将都尽,我就亲自上阵。 ”于是王彦复发动猛攻,范晖逃入海中,被追上斩杀。建、汀二州都献出户籍听从命令,王潮于是完全占有了五州之地。昭宗拜授王潮代理福建等州团练使,不久升任观察使

26、。王潮于是建立了四门义学,招还逃亡百姓,规定赋税,派官员鼓励农耕,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赵堂子是一条不足挂齿的小胡同,东西也就二百米长,它在北京城三千六百多条有名字的胡同里根本没号。把闲置房屋出租给食品黑加工点,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租者将被重罚,这是打击食品黑作坊釜底抽薪的办法。他身着藏族的奇装异服,即使在温暖的室内也不摘下皮帽,只为在这庄严的时刻保持本民族最庄重的礼节。雨过天晴,茶树冒岀了新芽,此时采摘制成的新茶品质最好,如不及时采摘,过一两天就显得老气横秋了。在外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许多汉语新

27、词已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韩国最终会清醒地认识到部署“萨德”系统只是以邻为壑,除了美国获益,对于中韩只有危害,没有帮助。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不足挂齿: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放在嘴上讲。数不上,不值得一提。含有极端轻视的意思。也可以用于自谦。用错对象。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乎语境。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褒贬误用。老气横秋:主要用来形容某个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或年轻人缺乏朝气的样子。望文生义。不可或

28、缺: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合乎语境。以邻为壑:壑,深谷,深沟。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合乎语境。故选A。答案:A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C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D对涉及百姓健康和

29、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解析:B 项,语序不当,将“接受、理解和掌握”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C 项,结构混乱,应在“提出”后加“以” 。D 项不合逻辑,句中使用“能否”两面词,却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致使一面对两面,可将“能否”删去。答案:A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小赵新居落成,希望亲戚朋友能来参加典礼,于是分别给他们发了一份请柬,上面写道:华堂落成之际,诚邀您全家参加华堂落成典礼。B小钱的爷爷在农村,天一热家里的一些食品不好保存,在外地的小钱便打电话给爷爷的邻居,希望借他家的冰箱能帮爷爷惠存一些食

30、品。C小孙到小李家去玩,看到书橱里有一本从地球到月球 ,便想借回去看看,但小李说:“对不起,这是鄙兄的书,我不敢擅自外借。 ”D小周的爷爷八十寿诞,小周画了一幅松鹤图作为爷爷的生日礼物,并在画上题写:当信人生期颐寿,南山闲步乐逍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 ,A 项, “华堂”是敬称,一般是称赞对方的房屋;B项,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C 项, “鄙”可以指自己,但“鄙兄”的说法不妥,一般都是“家兄”。故选 D。答案:D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31、15 个字。(6 分)文字仅是_,它很难把人们在说话时丰富多变的语气、情态完全表现出来,也未必能够把一句话的真实含义揭示出来。而朗诵则可以弥补文字这些方面的不足。当然它_,而是要赋予文字所应该承载的信息和情感。因此朗诵者在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还要_,运用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才能使作品产生文情并茂的审美效果。所以说朗诵不是简单的念字,而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创作活动。_解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朗诵的作用,上文有“仅是” ,下文则是说文字不能把说话时的语气情态完全表现出来,然后接着强调朗诵的重要作用,据此可知处应填“记录人类有声语言的工具”之类

32、的内容;处上文说朗诵能弥补文字的不足,下文说“而是要赋予文字所应该承载的信息和情感” ,由此可知,此处应填过渡性的句子,如“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声音” ;处上文说朗诵不仅要理解作品和作者,下文说要运用表达技巧,由此可推断出处应填“调动自己的情感”之类的内容。答案:记录人类有声语言的工具 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声音 调动自己的情感1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许多人从小就有当作家的梦想,其实实现这个梦想并不困难。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一定可以积累许多的创作素材,因为只要阅读,就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了这些收获,必然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假以时日,

33、认真创作,就会有经典的作品问世,实现我们的“作家梦”了。坚持阅读,不一定就能积累许多素材。_。_。解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推断的依据,然后仔细阅读句,明确句的表达方式,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得出答案。本题从所给文段看,句是对文段中“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一定可以积累许多的创作素材”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不符合客观实际且绝对化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段中存在同样问题的另外两个句子:“有了这些收获,必然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假以时日,认真创作,就会有经典的作品问世” 。最后按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答案:有了素材,也不一定会产生创作的兴

34、趣和信心 不是有时间认真创作就可以写出经典作品五、作文(40 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然而,没有负重,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呢?轻,还是重?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 该题为材料作文。写作前要先通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内涵。材料先引用昆德拉的生活不能承受之重的观点,表达生活的重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这个重可以理解为,压力,负担,过高的要求,巨大的责任,高

35、远的理想等,人常常负重前行。另一方面,人又不能没有压力、负担和责任,不能没有高远的理想,因为正是这个“重”让人们能脚踏实地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生活轻松、轻柔、轻盈、轻快,当然会让人感觉到愉快,但如果是轻薄,轻浮,轻狂,又当如何?同时, “重”可以是生活的沉重,但也可以是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材料对于“轻”和“重”的关系表达得很清晰,生活不能没有“重” 。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抓住“重”来写,认可“重”的意义和作用,论述时可结合“轻”来写,以“轻”来反衬“重” ,如写议论文,可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材料可以立意为:生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负重前行,生活不能没有重,轻重之别等。【参考例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捷

36、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用“无限悲观的幽默”问我们:“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沉重还是轻松?”昆德拉既然在标题里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么他是选择了沉重。轻还是重,是个问题。Be or not to be,is a question.但是完全把生命交给沉重,想想又是如此不甘。想想轻松与惬意齐飞,又怎忍道远与任重纠缠,我生命的好多阶段,我都很浅薄地选择了拈轻怕重,我给自己的解释是人性本能的趋利避害。但是,回首来路,我最好的痛快却是在大汗淋漓之后,我最大满足的就是跟自己的懦弱打了一仗之后,我的灵魂战胜了皮囊之后。所以,纵我有千般不甘,万般不愿,摆脱不了轻松惬意的诱惑,我最终还是选择重。我反复咀嚼品味,沉甸甸优

37、胜轻飘飘。轻与重哪个更难忍受?有的人把轻松看作受罪;有的人把重压作为人生苦难,并不能一概而论。叔本华说过,人生如钟摆,人有欲望,当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是痛苦,当满足了又会有更大的欲望,欲望无止境,所以痛苦是永恒的。快乐是暂时的。当得到满足欲望的时候,瞬间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来。人生就像钟摆,钟摆的两端是痛苦和无聊,我们人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永不停歇。有的人“欲”淡,有的人“欲”强,因此也便有不同程度的幸福和痛苦。譬如我就不该强按下欲望之蛇,否则,心中的大片空白靠什么来填补呢?更何况,区区我辈,放弃执著,享受生活,这差不多是一种奢望其实也是一种欲,只是它更其感官化而已。平庸散淡的生活本身并不可

38、厌,如果来之不易的话。而现在,得之快,则倦也快;得之易,则倦也易。生命之重,给人疲惫;生命之轻,给人倦怠。生命之重,咬咬牙,之后是美丽瞬间;生命之轻,则将何以承受?就像琴弦,只有绷紧了,才能弹奏出动人的音乐。人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肩上有分量,他才会想到站起来,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面对着人生,正实践着人生;他只有在重压之下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黑格尔曾说:“只有挫折、风浪才能见出一个人的威力。而古罗马诗人鲁克烈斯这样写道:如果没有森林的阻挡,大风必定早早地失去它的力量。有多少人,在轻与重之间徘徊,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我不断前行,复又折回,反反复复。 ”既然“基督教给了我们世界观,却没有交给我

39、们方法论” ,那我们是不是不要永远被动地等待神,是不是可以去试着去寻找那个“更具体的、积极的沟通上帝的办法” 。即使不能天堑变通途,也寻一架可见的、可行的桥梁。我也特别崇拜庄子,独钓濮水,曳尾于涂中,做一棵独守心灵月亮的大树,抱自由于怀,怀瑾握瑜,不受世俗浸染。他给后世文人开辟了一方心灵的后花园,精神的避难所,濡养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李白的仙侠之气,苏东坡的豁达大度。权轻权重,反复掂量,我骨子里愿意把自己看成是儒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每当读起来,感觉铁骨铮铮,骨头有了铁的重量,肩膀似乎成了铁肩,铁肩担道义。鲍鹏山先生解读孔子时说,中国难道缺少一个道家吗?她缺少的,永远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所以,我选择沉甸甸的有分量的重,固然,羽化而登仙是如此的轻松浪漫,我忍受不了,我的脚离开大地失重的感觉,生命不能忍受之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