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464353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本探讨主要采纳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辽宁省内十三个市的462名中小学老师为调查对象,结合2023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涉及的老师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从意识和行为两个维度对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规范的落实、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供应事实依据。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意识与行为一、探讨的目的与方法1993年l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对老师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老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当教书育人,培育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这样的身份确定了国家和社会对老师的职业

2、道德的高要求。特殊是面对青少年学生他们具有剧烈的求知欲,可塑性大,仿照性强,在品行上还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他们的文明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老师人格力气的感染和言行举止的重要影响。一位具有高尚师德的老师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师以德为先,特殊是中小学老师,必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新形势下老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和原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教化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23年重新修订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引起教化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老师职业道德内涵和外延的争辩,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老师职业道德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

3、点。本探讨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新规范实施后老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更好地促进规范的落实,以及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供应事实依据。本探讨主要采纳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结合新颁布的规范中涉及的老师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即老师与教化事业、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家长)过程中,老师的师德观念和基本素养的建设状况作为维度编制问卷,问卷中试题的类型分为三种,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调查对象为来自辽宁省内的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共十三个市的中小学老师,主要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有效回收率92.4%;其中,城市学校占7

4、1.19%,农村学校占28.9%;中学老师占25.8%,初中老师占24.9%,小学老师占37.8%,其他(职高老师、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科研主任)占11.5%;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48.3%,615年的占42.6%,5年以下的占9.1%。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就有关新规范的要求,对26位中小学老师进行了个别访谈。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目前师德建设中,我们的确能够发觉一些老师表现出的职业热忱和努力工作的劲头,学生及学生的家长还是认同主要依靠老师的辛勤工作,学生完成了学习的任务,获得了各个方面的成长;学校领导认同主要依靠老师完成了学校的教化教学任务,为社会培育了大量的合

5、格人才等遵循规范要求带来的良好的认可度。但与此同时也发觉了在老师在履行规范要求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中主要缘由是规范中所提出的各层次的要求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之间存在着差距。详细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老师对师德的价值有醒悟的相识,但在工作中却难以践履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特别重视师德建设。但是,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许多老师不能仔细履行规范要求的现实。首先,老师们对老师职业道德的意义与作用有比较醒悟的相识。调查结果显示,有95.9%的老师了解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有75.8%的老师认为,做好教化工作,重要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95%老师认为在从教之前经过系统的老师

6、职业道德的培训,对其以后胜任很重要;93%的老师认为在任教期间,有关部门或学校特地组织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很重要;有96.2%老师认为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化对其今后对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驾驭和遵循特别重要;有86.6%的老师认为老师应当成为社会群体中的道德榜样;95.3%的老师认为老师群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升老师的社会地位和老师工作的职业声望特别重要;有99.6%的老师认为老师良好的职业行为表现,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老师的职业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按影响的大小进行排序:89.4%老师认为选择道德成长、57.5%老师选择审美情趣;26.3%选择学习成果;您认为老师职业目前

7、在社会上的地位:45.8%的老师认为目前还一般,但提高的趋势明显、只有14.1%的老师认为较低。以上结果反映出大多数中小学老师对职业道德的价值和其在老师职业活动中的作用的相识是正确的,能够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树立老师形象和立身处世的首要因素。其次,学校或者师资培育与培训部门重视老师职业道德的教化。调查结果显示,有61.6%的老师选择在当老师之前(包括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经过有关老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系统培训;有95.7%的老师选择任老师期间,教化行政部门或所在学校特地组织过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或培训;有67.6%的老师选择学校或有关部门组织过学习和探讨新修订的规范。上述结果反映出各相关部门通

8、过主动实行各种措施,重视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有助于提升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水平。第三,目前老师职业道德现状不尽人意。调查结果显示,有28.9%的老师对当前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状况不满足,满足的只有6.7%,基本满足的64.4%。可见,对于多数老师来说,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缺乏自信。调查结果显示,有41.5%的老师认为我国规范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执行的主要缘由是缺乏相应的表彰和惩处措施与之配套,30.7%的老师认为职业道德规范本身不健全,缺乏真正的指导作用,14.7%的老师认为向老师宣扬的不够,13.2%的老师认为老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不高。以上结果反映出广阔老师对规范本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识不清,

9、缺乏践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您是否曾经存在这种意识,在工作中应根据规范要求自己,而在家庭或生活的其他领域中,应当遵循另外一套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问题中,有20.3%的老师选择存在这种意识、31.6%的有一些这样的意识倾向;有60.9%的老师认为现行的规范对大多数老师的教化行为起到较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25.9%的老师选择对一半左右的老师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有82.7%的老师认为实际遵循的真正约束自己工作行为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来源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34.8%的认为来源于工作中学校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培训。以上结果反映出不少老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而忽视道德的他律,

10、将道德和职业道德割裂开来,忽视了道德规范的制约和导向作用。调查结果显示,76.8%的老师因领导处理问题不公允,偏袒于某些人、69.3%的因领导工作作风不民主,遇事不能与老师沟通和商议等问题而与领导发生冲突;76.6%的老师不能公允地对待学生;56.7%的老师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76.0%的老师认为老师间因晋升职称、工资以及安排奖金和住房等缘由发生冲突;48.4%的老师认为工作中,之所以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的主要缘由是找不到被大家认同的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32.8%的老师认为2023年修订的规范太志向化,很难完全照着做;92%的老师认为与学生家长发生冲突的主要缘由是家长偏袒自己的孩子,带

11、着某些偏见向老师提出指责看法。以上结果反映出许多老师在工作中还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教化事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与学生、学校领导、同事、家长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冲突。从上述调查反映的问题看,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践履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老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任重而道远。2.老师有敬重学生的意识,但缺乏敬重学生的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在组织教学和管理班级时,您是否看重老师的权威:68.9%的老师认为留意树立老师的权威形象,间或也能听听学生的看法,19.2%的老师不太看重老师的权威;有人讲“学生学与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老师没有必要为此担当责任”,这种观点78%的老师不赞

12、同。64%的老师认为“对讽刺、挖苦学生的行为”是不敬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开,34.8%的老师认为生气时难免出现,可以宽恕,只有1.3的老师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教化手段;78.4%的老师认为当学生在公开场合对您的观点或要求提出质疑时,情愿与学生共同探讨;61.8%的老师完全由学生实行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干部;在根据老师认定的恶劣程度选出4项最恶劣的老师行为问题中,有72.7%的老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66.7%的老师选择常常讽刺、挖苦、卑视学生、58.7%的老师选择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53.9%的老师选择不能公允地对待学生。酷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是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上结

13、果反映出绝大多数老师能够正确地相识到应敬重并公允地对待教化对象。但是,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根据老师行为发生量或者发生频度的大小选出老师认为发生量或发生频度最高的4项问题中,有76.6%的老师选择不能公允地对待学生、60.8%的老师选择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要求不严、56.7%的老师选择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47.6%的老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是否有给支持或帮助过您工作的学生,在考试成果方面赐予适当的照看这样的想法问题中,有73.7%的老师从来没有过,常常有的是2.2%、偶然有的是24.2%;84%的老师选择曾赐予他喜爱的某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关于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的主要缘由:72.5%的老师认为学生在纪律或学业等方面表现太差,老师忍无可忍,对其进行剧烈的指责或其它形式的惩罚,从而引发冲突或冲突、59.7%的老师认为有的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简洁、粗暴,引起学生不满、40%的老师认为学生不敬重老师,引起老师的反感。以上结果反映出许多老师在工作实际中,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切与爱惜,不能够做到敬重学生或公允地对待学生,有违规范的要求,引起师生间的冲突,损害了学生也损害了教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