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找准“七处采分点”破解翻译“卡壳”处(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9443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 找准“七处采分点”破解翻译“卡壳”处(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9 找准“七处采分点”破解翻译“卡壳”处(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 找准“七处采分点”破解翻译“卡壳”处(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 找准“七处采分点”破解翻译“卡壳”处(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三局部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06. 2找准“七处采分点”破解翻译“卡壳”处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注意“七处采分点。译句要谨慎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方法,熟练准确解答此类题目教学过程一把握评分标准1 .实词、虚词。实词、虚词翻译准确,确定翻译语句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实词看语境中的意义,虚词看 用法。每个重点实词和虚词各1分,译错扣1分。2 .文言句式。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评分细那么。省略句不能补出省略成分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 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调整语序翻译的,固定句 式不能合理翻译的,都要扣

2、1分。3 .语句语意。细致看每个语句翻译的是否正确,假设正确,可得语句大意分12分。句法格式方 面正确,但词义错误,仍然不能算对,不能得大意分。词义理解不能太拘泥于参考答案,意义相近,在句子中也通顺,就可以按正确计算, 得相应的分数,如果意思反了,就不能得分。二 找准七处采分点”从上面评分标准来看,命题人在选择翻译句子时,都是精心考量的,所翻译的句子一般都 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四巩固训练.阅读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 对目:“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恭俭

3、温仁,未 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 以至于终。(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答案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 庆贺。解析 “罪”带了宾语,所以应为动词“归罪”;“勃”为兴起的状态,应作兴起的状语 翻译到前面,“蓬勃地兴起”。(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答案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解析 “亲贤下士”为整齐结构,“亲”和“下”为谓语动词,“贤”和“士”为宾语, 名词,本句是

4、说于休烈如何对待人才,“后进”应为晚辈,“推毂”为推荐之意。“曾”联系 课本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翻译为“连都”。【参考译文】肃宗从凤翔回到京城,振奋精神致力于听从接受大臣建议,曾经对休烈说:“国 君的举动一定书写,是好的历史。我有过失,你书写吗? ”于休烈回答说:“大禹、商汤归罪 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主,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为人)恭敬节 俭温和仁爱,不曾在脸上显现欢喜生气的神情。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 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1 .阅读文段,把下文中画横线的语

5、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更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 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 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选自宋史查道传,有删改)(1)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答案:百姓中有被告发拖欠赋税的,有时查道拿出自己的钱替他代缴,不予追究。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答案: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至I;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

6、人,(他)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 周济。参考译文查道,字湛然,是歙州休宁人。查道为人淳朴厚道,有人冒犯他也不计较,所到之处务必 宽恕,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百姓中有被告发拖欠赋税的,有时查道拿出自 己的钱替他代缴,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查道,查道计算枣的价值 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查道儿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说:“这宅院应该分给孤独无依 的人。”到居住京城,家中很贫困,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因散施 而随得随完,连留下一丝一毫的心意也没有。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至U;无家可归、露宿街 头的人,(他)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

7、以周济。2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弘玄先生老而贫,日以著述为事;出无舆从,一童子挟书自随,步履如飞。间以所序生平示 予者如此,可以知其志之所存矣。先生以国子上舍生,停霍邑、夷陵。今世为官,耻不出进士, 不肯为尽力。人亦以非进士待之,虽有志,终不获见。故予复述先生为两州之迹,其志有足悲者。 使为进士,岂非世之所称才贤者哉?(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1)间以所序生平示予者如此,可以知其志之所存矣。答案:(他)有时把自己所写的生平事迹给我看,内容就是如此,可以凭借这些知道他志向所在了。人亦以非进士待之,虽有志,终不获见。答案:别人也不把他当进士看,(他)虽然有志向,最终不被赏

8、识。参考译文弘玄先生年老贫穷,每天把撰写文章作为主要事务;外出的时候,没有车马随从,只有一个 仆童携带着书本跟随着他,走起路来快速如飞。(他)有时把自己所写的生平事迹给我看,内容就 是如此,可以凭借这些知道他志向所在了。弘玄先生凭借国子监上舍生的身份,担任霍邑、夷陵 两州的副官。当今世道做官,以不是出身进士为羞耻,不肯出尽全力。别人也不把他当进士 看,(他)虽然有志向,最终不被赏识。所以我再次表达弘玄先生治理两州时的事迹,他的志向有 值得悲叹的地方。假使他是进士出身,难道不是世人所称道的有才华有贤德的人吗?3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

9、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假设以学,那么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答案 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解析 “于容甫当北面”,如果翻译成“我对于容甫应当面向北”,那么没有把句子的意思 清晰表达出来,所以可用意译,“把容甫当老师”。【参考译文】侍郎谢墉在江左担任提学一职,特地选取先生为拔贡生。每次考试,先生都在整个榜单上 与众不同,名字列在众贡生前面。谢侍郎曾经对人说:“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 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先生被看重到了这样。4 .请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阴兴字君陵,光烈

10、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 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亲自)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 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答案: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参考译文】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 平定许多地方。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途,率先期门。光武帝 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5 .请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

11、北 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 其所欲言。答案: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诸葛亮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参考译文】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河北(袁绍),诸葛亮(暗)知荆州是第二个受敌 (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拟和辍,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望北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 是旧交,又因为诸葛亮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 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亮)想要说的。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特殊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上。这些特殊的点位就是翻译的重点,评 分的赋分点,答

12、题的着眼点。具体来说,采分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重要实词、重要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特殊句、固定结构,就是常说的“七处采分点”。典题例如典例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 日:“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那么予十金。渔者曰:“向许 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日:“假设,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 十金,犹为缺乏乎? ”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 ”渔者曰:“是 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3、选自巨贾渡河)(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采分点向,刚才,先前;无乃乎,固定结构,表推测。译文答案 你刚才许诺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金子,这恐怕不可以吧!假设,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缺乏乎?采分点几何,多少;骤,突然;判断句。译文答案 你是个渔夫,一天能赚多少?这次却突然得到十两金子,还感到不够吗?人曰:“盍救诸?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采分点盍,何不;诸,之乎。译文答案 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 ”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参考译文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 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

14、,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 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用船)搭载着他并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 说:“你刚才许诺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金子,这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 是个渔夫,一天能赚多少?这次却突然得到十两金子,还感到不够吗? ”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又触到石头漂浮,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 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说:“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金钱却不 兑现的人。”渔夫把船靠岸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沉入水底淹死了。三 破解翻译“卡壳” “3方法”(-)知识迁移

15、法在文言文翻译中,知识的积累是基础,迁移是目的;只知积累,不能迁移,是知识的“书 橱”;只想着考场发挥,不注重积累,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文言文需要综合的知识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知识;实词又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反义、偏义复词等。积累的途径包括课本、成语、做过的题目。1.从课本中迁移试题中的重要实词、活用、句式常常可以从课本中找到依据,下面几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 加以例如。典题例如典例1把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的翻译。(4分)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答案而谢曜喜欢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

16、,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解析臧否,褒贬,初中课文出师表中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典例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加点的字的翻译。(4分)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冯)铃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 答案 还有佥都御史赵开心向来被冯铃忌恨,(这些人)相继被诬陷罢了官,请求怜悯体察。解析 “素”,向来,鸿门宴中有“素善留侯张良”;“矜”,是典型的一词多义, 有怜悯、夸耀、持重等多个义项。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悯愚诚”为“怜悯”的意思;“不 矜名节”中为“夸耀”的意思;而现代汉语“矜持”的“矜”为拘束、持重的意思。典例3把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

17、何如? 对日:“缺乏忧也,今破矣。上问日:“计安 出? ”盎对曰:“(1)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 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 那么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 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 “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2)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

18、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 息,目:“公言善。吾亦恨之!”(汉书晁错传节选)(1)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答案吴王和楚王送给我书信,说高皇帝让子弟称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封地。解析 这个句子有两个难点,一是“相”的翻译,不能翻译成“互相”,应是偏指一方, 如孔雀东南飞中“嬉戏莫相忘”(嬉戏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一是“王”为活用中的使动用 法,应翻译为“使称王”,如鸿门宴中“先入关,破咸阳者王之”,中的“王”就是“使 称王”的意思。(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答案 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

19、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 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解析 “卒”,为通假字,通“猝”,荆轲刺秦王中有“卒惶急无以击轲”。另外重 点实词“始”是“才”的意思,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参考译文】皇上问爰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力、? 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 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 爰盎回答说:“吴王和楚王送给我书信, 说高皇帝让子弟称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封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 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 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

20、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 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 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 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 ”邓公说:“吴地谋反几 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 我担忧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 ”邓公说:“晁错忧虑 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 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

21、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 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 到遗憾了!”2.从成语中迁移典例4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4分)答案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 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解析 “治”,除了动词“治理”,还有形容词“太平安定”的意思,可联系成语“励精 图治”思考。典例5起知光化军。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濠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 济。(4分)答案 间谍得知金人背弃盟约,州里缺少船只,人们为此忧虑,莫濠尽力办理收集,

22、等到 敌人侵犯边境时,百姓依靠这些船只渡河。解析 句中“渝”的含义是“改变、违背”,如成语“矢志不渝”。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的翻译。1 .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答案 现在御史台官员无故遭受谴责,公正的言论被阻止,还说什么效法祖宗呢?张起岩 屡次上奏章,都没有得到回复。解析 重点词语“三”表屡次,如鸿门宴中“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报”,回 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2 .权刑部侍郎,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献狱例拟贷死,臣谓 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那么贷之。如此,那么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答

23、案 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解析 “狱”,案件的意思,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贷” 是宽恕的意思,如成语“严惩不贷”。【参考译文】大昌代理刑部侍郎,说:“法律是用来防止犯法的,没有听说纵容罪犯是仁道。现在各方 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 这样,就使法律在下面得到伸张,而仁道归于皇上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对。(二)语境整合法本考点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决定了该考点不止考查词语的记忆,更重 要的是在语境中的推敲、分析、整合能力。语境可以分为两类

24、,一类是句内的小语境,一类是语段的大语境。小语境主要是选择与句 内的相关词语相搭配的词语的能力;大语境主要是依据事理加以分析的能力。高考中出现的词语,并不是我们都能复习到,都能记得牢的,这时候就需要仔细揣摩语境, 找到适合语境的翻译。典题例如典例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意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觉察,即穷诘 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 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意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 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答案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

25、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 话。解析 此题中“奉”和“枉”的翻译是难点,联系句中“法”与“律”,寻找与之搭配的 词语,“奉”可翻译成“奉行”,“枉”可翻译成“违犯”。此外还要注意“更”的翻译,课 本中荆轲刺秦王有“愿足下更虑之”,应为“再”的意思;“所欲”,可翻译成名词性短语, 要求。【参考译文】大姓李子春起初担任琅邪相,豪强掠夺兼并,为人所患。赵惠一到任,听说他的两个孙子 杀了人未查出,就极力查问其中的奸情,逮捕拷问李子春,两个孙子自杀。京城为他说情的达 数十人,最终没有听从。当时赵王刘良病重将死,光武帝亲临看望赵王,问他有什么要说。赵 王说:“我平素与李子春相好,今犯

26、罪,怀令赵慧想杀他,愿乞求留其性命。”皇上说:“官吏 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典例2 (2016 新课标卷I)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 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日:“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 乎? ”使者即就席。(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答案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 事能心安吗?解析 此题有两个难点,其一,“锡”的翻译,此题当年绝大多数考生翻译错误,对“锡” 的翻译要联系语境,上文有“帝不豫

27、,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帝一一命一一宴” 当然就是“赐宴” 了,如果盯着“锡”这个字,再冥思苦想也无济于事。通假字的判断最能考 查语境分析能力,需要考生引起注意,当然也要适当掌握通假字的知识,如通假字常是本字的 形近字、同音字或音近字。其二,“虔”字的翻译,皇帝命宴,拒绝参加,当然是对皇帝不敬。 这两个字的翻译都需要结合语境,仔细推敲。【参考译文】(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又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 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招待,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 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使

28、者于是赴宴。典例3王永吉请撤宁远吴三桂兵守关门,冀缓急有以可恃。答案王永吉请求撤回宁远吴三桂的军队来把守山海关关门,希望在事情紧急时有用来依 靠的军队。解析 此句难在“缓急”的翻译,如果翻译成“和缓和紧急”,那么“和缓”与后面的“救 助”不相合,根据语境,“缓急”为偏义复词,偏在“急”,译为“紧急”。即练即悟1 .阅读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酸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 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

29、歌而 荐之。(节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答案 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解析 语段最难翻译的应为“荐”,联系语境,为王涣建祠堂,当然是祭祀他(给他进献 祭品)。鲁迅先生有诗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意思就是把我的一腔热血献给国家。【参考译文】元兴元年,王涣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 酹酒,多达数千人。王涣的灵柩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 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 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

30、的恩情。王 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到达这样的地步。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 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岁九月,人吏泱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 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 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答案现在,(您离开南昌)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满一月,您又来 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解析 “燕”的翻译是此题的难点,联系语境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 酒半”,很显然是在举行宴会,所以“燕”应

31、为通假字,通“宴”。【参考译文】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设宴在这个地方,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 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假设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 恰当理由来使它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您离开南昌)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 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满一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三)语法分析法在文言文翻译中多作一些语法分析,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语意,又常常能突破活用和句式, 是答文言文翻译题必备的重要方法。典题例如典例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明日人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日:“愚人村野无所知,假设以叛逆蔽罪,恐辜

32、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日:“何以戒后人? ”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答案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解析 “蔽”前面有状语修饰,且带宾语“罪”,所以应为动词“定”。【参考译文】纯礼第二天上朝应对,徽宗问怎么处理这件事,纯礼回答说:“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 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他,就够了。”皇帝说: “(这样做)凭什么惩戒后人呢? “纯礼回答:“正是想要外面的人知道陛下不滥用刑罚,足够 作为典范了。”徽宗听从了他的话。典例2阅读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越五日,无肯承

33、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 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 ” 傅日:“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 死于朝廷。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 有成功的可能。解析 “不吾索”中“吾”作“索”的宾语,翻译时提到前面;“面”用在动词“责”的 前面,作状语,译为“当面”。【参考译文】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当这件事。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 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 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我们)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 ”孙傅说:“我 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傅,应当誓死相随。”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