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8594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师授课时间 1课时2课时课题第四单元群英会蒋干中计课型新授讲评教学目的1、理清小说情节线索,探讨周瑜如何用计。2、分析在矛盾冲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重点理清小说情节线索,探讨周瑜如何用计。难点1、分析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2、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教学环节说明备注教 学 内 容复习本文背景: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 四十五回。讲的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重大战役, 书中从四十三回到四十五回表达了这次战役的 全过程。(学生略述赤壁之战)新课预习作 业的检查学生课前预习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

2、 书?有谁看过吗?(再从小问题入手)它的全称 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 什么?新课导入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 演义。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 看过吗?(引起学生回忆)教师:(再从小问题入 手)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 的事情?写些什么?讨论,补充,教师小结: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取材 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 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 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既来 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 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 民间传说。所以它有

3、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这个 时期的历史,但它毕竟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 地方。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孙权、张飞、周 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但他们是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倾注了作者强烈 的爱憎褒贬的感情色彩,所以不同于历史上的 真实人物,而且,有的人物是虚构的。我们阅读这部古典小说,可以增加历史知识,更可以学习作者记述复杂事件和塑造人物 形象的写作方法 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第一课时 一、阅读课文1、思考题: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 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10段, 可以分作几个局部,情节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

4、诱骗蒋干盗书, 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 张二人。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全文分五局部。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 突出:广3段开端周瑜决定除蔡、张。课程讲授4-6段 开展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 敌人。7-8段高潮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 密信。9段结尾周瑜中计杀蔡、张。10段尾声周瑜闻讯庆计成。2、讲读、讨论第1局部(1-3段)。(1)周瑜为什么要毁书斩使?明确: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 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1以此抗议示威; 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鼓舞士气。(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回 去后怎么办?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 曹

5、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 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 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 军。(3)周瑜得胜后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 么?如何解决?明确: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 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 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 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 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 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 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 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 此二人的决心。这一局部

6、是周瑜设计的背景。第二课时一、继续研习课文(一)讨论课文第2局部(4-6段)1、周瑜一见蒋干如何先声夺人?蒋干反响 如何?明确:一见面点出蒋干“远涉江湖,为曹氏作 说客”,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 惊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话 掩饰。2、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 蒋干又如何反响?明确:当众宣布“此吾同窗 契友也不是曹家说客”;令太史慈作监酒 “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 以堵蒋干之嘴。蒋干“惊愕,不敢多言”。3、周瑜与蒋干一见面,即主动进攻,打下 了蒋干的气焰,动摇了蒋干的自信心。又以什 么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蒋干反响如 何?明确:出迎时和大

7、张筵席时,显示兵将 实力。筵席之后“引干到帐后”看“堆如山 积”的粮草。使蒋干说出“兵精粮足,名不虚 传!”对蒋干的一席“言志”,表示自己对 孙权的忠诚和东吴人心的团结。蒋干吓得“面 如土色”,再也不敢提劝降之事了。4、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 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 的?明确:外表上亲热、拉近乎,“笑而挽 其臂”、“今日见了故人”、“瑜携干手”、 “瑜执干手”、“瑜复携干入帐”。使蒋干觉 得周瑜还是没有忘记“同窗契友”,直至“抵 足而眠”。装醉。“大笑畅饮”、“佯醉大 笑”、“佯作大醉之状和衣卧倒,呕吐狼 籍”、“鼻息如雷。使蒋干盗信有隙可趁。(二)讨论第3局部(7

8、-8段)。教师:蒋干终于去看信了,要上钩了,这 里是故事的高潮,因为周瑜用计的成功与否, 就看蒋干盗不盗信,他盗了信,曹操才能看到。1、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 藏于衣内”?明确: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 富有迷惑性。2、虽说假信编造得十分周密,但才智过人 的周瑜又安排了一连串迷惑蒋干的手段。这些迷惑手段有哪些? ?明确:一是周瑜两次装说梦话:“子翼, 数日之内,教你看曹贼之首。”这就使蒋干误 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二是假设江北来 人联系,故意清晰地说出“蔡张二都督道、急 切不得下手”的话,使蒋干坚信蔡、张二将确 实与东吴有勾结。三是周瑜装睡不醒,让蒋干 自由行动,有机会不告而别

9、,好尽早回去报功。(三)讨论第4局部(第9段)。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 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明确:曹操对降将蔡、 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 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 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 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 主观自信,不肯成认错误反而找杀蔡、张两人 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四)讨论第5局部(第10段)。提问: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 还要选入“细作探知” 一段作尾声?明确:选这一段作尾声,情节才完整。周 瑜的“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 矣! ”1与第3段中“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 后可

10、以破曹”呼应,说明计策的成功。2曹操失 去能使水军由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将领,对于随 后的赤壁大战曹败吴胜有很大关系。二、分析人物形象。周瑜: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 足智多谋。他机敏地利用蒋干过江劝降的机会, 精心设计了一套周密的反间计,不费一兵一卒 到达了削弱对手的目的,充分表现了他卓越的 军事才干。蒋干: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忠于曹操, 处处想博得曹操的信任,他自以为“周郎同窗 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并说了 “必要成功”的大话。盗信后,更是求功心切, 终于被迷惑中计。曹操: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他自恃“率 兵百万”而不重视水战劣势。他天性多疑,对 降将不信任、不重视,以致

11、后来会一时上当。 他急躁而奸诈,因急躁,会错用蒋干,因奸诈, 知错不认错,还要寻找借口。(在当时也确实不能认错,随意错杀降将,会使荆襄降将不满而 动摇军心。三、“思考和练习”题三。和裴松之三 国志所引的江表传相比,增加了哪些内 容,有什么好处?明确:增加了周瑜利用蒋干来访,巧用反 间计,使蒋干中计、曹操上当,杀了蔡、张二 人,中间还穿插描写了大会群英场面。富有戏 剧性,使人物形象更真切更生动。课堂练习课堂完成课后练习一小结这篇课文,我们更加熟悉了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作业布置及 疑难解答完成语文练习册6题课后 反思就职中语文教学而言,由于生源情况的特殊性,要想有效 提高职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12、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激 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读书的习惯,这应该是职中语文 教学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教读经典名篇时,我对批注 的方法情有独钟。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人读书的优良传统,还 因为它能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张扬个性的机会,让学生透过 阅读和批注获得智慧,变得更聪明,从而使学生觉得读书是一 件有味道的事,最终养成读书的习惯。由于职中生的水平确实 比普中生低,针对此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十分注意从学生、 教材的实际出发,尽量降低难度,减缓坡度,让学生学得来, 也学得会,扎扎实实打好语文的基本功,喜读书,会读书,并 终生受益。我觉得职中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走这样的路。这节课 受到专家们的好评,更使我增强了信心。这节课缺乏的地方也 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够。学生表达比较模糊 时,如果老师能给一个示范,学生就清楚的多了,而且下面的 批注就会容易多了。所以,我觉得,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同 时,切不能忘记教师的指导作用、示范作用,特别是示范作用。 而示范作用的基础或前提是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和良好的阅读习 惯与方法。在这个方面我还要不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