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B》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3275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B》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学B》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B》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B》课程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测量学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Surveying B课程编号:HZ190580课程类别:个性化培养平台课程性质:选修课学 分:3学 时:48 (其中: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交通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1/A2、线性代数B、大学物理B1/B2等后续课程:公路勘测设计等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测量学概述及测量基准、测量误差、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 了解测绘史、测绘重大事件和测绘新技术,对学科专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具 备运用测量坐标系、测量平差、控制测量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方法,针对具体

2、的交 通工程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掌握高程、角度、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测量仪器 的使用方法;掌握高程、角度、距离测量的外业施测方法;具备根据相关的理论 与方法进行相应的内业计算的能力。3、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和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具备运用之前所学的 测量学理论与方法,将地形图应用的知识以及道路工程测量的技术应用于交通工 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指标点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21.3掌握交通专业工程基础知识,能 针对交通相关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 处理。1.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交通工程专业知 识,并能用于解决交通工

3、程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目标32.2应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 交通工程相关问题并获得其解决途 径。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交通工程科学的基本原 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交通工程 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么!单元测量学B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目标教学环节训练环节1绪论授课6学时作业1课程目标12高程测量授课8学时作业2课程目标23角度测量授课6学时作业3课程目标2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授课6学时作业4课程目标2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授课4学时课程目标16小区域控制测量授课4学时作业5课程目标17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授课6学时课程目标38

4、道路工程测量授课8学时作业6课程目标3、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单元绪论(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测量学的定义、分支与基本任务;测量学的开展历史;大地水准面与大地体; 总椭球与参考椭球;测量工作的基准;常见的测量坐标系;高程基准;高斯投影 与分带;测量工作的基本原那么;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重 点测量工作的基准;大地水准面的特点;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常见的 测量坐标系;高程基准;高斯投影与分带。难 点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的定义和确定坐标系中点位的方法;高斯投影的定义;任 意点的经纬度和高斯投影带号的换算。基本要求1、识记:测量学、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的基

5、本概念。2、领 会:测定和测设的区别;测量学的开展历史;总椭球和参考椭球 的区别;测量工作的基本原那么;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3、简单应用:高斯投影带号与对应的中央子午线的换算;根据任意点的经 度计算其所在的带号。第二单元高程测量(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点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外业 实施及成果处理;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水准测量的误差及削弱措施;三角高程 测量。重 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难 点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观测手簿的记录;水准测量内业数据处 理。基本要求1、识 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仪和水准尺的

6、构造特点。2、领 会: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削弱措施;三角 高程测量的原理;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及满足的关系。3、简单应用:水准测量的外业操作(观测、记录和检核)。4、综合运用:普通水准与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第三单元 角度测量(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点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经纬仪的基本构造;经纬仪的操作与读数方法;测回 法和全圆观测法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影响角度测量 精度的因素。重 点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光学经纬仪的主要轴系 关系。难 点全圆观测法水平角测量的手簿计算;经纬仪的主要轴系及关系。基本要求1

7、、识 记: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经纬仪的基本构造与使用;竖直角 和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光学经纬仪的主要轴系及满足的关系。2、领 会: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光学经纬仪检验和校正; 影响角度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减弱措施。3、简单应用:经纬仪的操作与读数;4、综合运用: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与计算方法。第四单元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点距离的概念;距离测量的仪器和工具;直线定线的方法;钢尺普通量距、精 密量距的实施及成果三项改正;视距法测距原理;电磁波测距原理;直线定向、 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的概念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 角的含义。重 点钢尺量距、

8、电磁波测距的方法;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难 点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视距法的测距原理;相位测距原理;几种方位角之间 的关系;基本要求1、识 记:距离、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的概 念;2、领 会:精密钢尺量距的方法;视距法量距的原理;三种方位角的关 系;3、简单应用:尺长方程式的计算;相位法电磁波测距的计算;坐标方位角 的反算;4、综合运用:钢尺量距的实施与改正;坐标方位角的推算。第五单元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测量误差来源及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精 度评定的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权)的概念;误

9、差传播率。重 点误差来源;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难 点权与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基本要求1、识 记:测量误差来源及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及 其处理方法。2、领 会:中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的概念。3、简单应用:中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的计算。4、综合运用: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第六单元 小区域控制测量(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布网原那么和基本要求;导线的概念、布设形式; 导线测量外业操作(踏勘选点、测角、量边)和内业计算方法(闭合、附合导线 坐标计算);高程控制测量概念;GNSS控制测量;北斗导航系统简介。使 点闭合导线、附合导线的

10、内业计算。难 点闭合导线、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基本要求1、识 记: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导线的概念;导线的布设形式;2、领 会:导线测量外业操作(踏勘选点、测角、量边);GNSS的构 成与定位原理。3、简单应用:坐标正反算。4、综合运用:内业计算方法(闭合、附合导线坐标计算)。第七单元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3)知识点地形图、比例尺精度、分幅与编号、图名、坐标格网的概念;地物与地貌(地 物符号、地貌等高线、注记)的表示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全站仪);地 形图的应用;重 点地物与地貌的表示;地形图的应用。难 点比例尺的分幅;地形图应用。基本要求1、识记:地形图、比例尺

11、精度、分幅与编号、图名、坐标格网的概念;地物与地貌。2、领 会:地物与地貌(地物符号、地貌等高线、注记)的表示方法。3、简单应用:地形图的基本应用。4、综合运用: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八单元 道路工程测量(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3)知识点道路工程测量的概述;道路初测;道路定测;道路曲线测设;道路纵横断面 测量;道路施工测量。重 点道路单圆曲线的测设;道路任意点的测设;道路纵横断面测量。难 点单圆曲线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单圆曲线上任意点坐标 的计算;缓和曲线的测设。基本要求1、识 记:道路工程测量、初测、定测的概念;中桩的分类;道路曲线 的基本线型;单圆曲线、缓和曲线、竖曲线的

12、概念;2、领 会:;道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交点、转点、转角、中 桩的测设方法;单圆曲线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3、简单应用:单圆曲线主点桩号、任意点坐标的计算。4、综合运用:单圆曲线测设;道路纵横断面测设。各教学单元的学时分配参考下表:学时分配知识单元理论学时第一单元绪论6第二单元高程测量8第三单元角度测量6第四单元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6第五单元测量误差基本知识4第六单元小区域控制测量4第七单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6第八单元道路工程测量8合计48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测量学的实践性很强,课堂上应增 加仪器的操作演示、视频演示等内容,并与测量实习课程配合教学

13、,培养学 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动手能力。2、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内容安排要突出重点和 难点,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如慕课、雨课堂等,采用混合 式教学,尽可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直观,力求化难 为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重应用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问答、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 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4、注重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大力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5、测量学虽然是一门学科基础课,但相关仪器和方法开展仍比拟迅速, 教师应关注相关最新资讯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六、考核要求、

14、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要求:需覆盖大纲中各知识单元全部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中重要的基 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亦会少量涉及到补充的内容或布置的参考资料内容。考核形式;考试+考查成绩评定:课程考核选择百分制模式,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课程考 核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局部构成,具体计算为总评成绩二期末 考试成绩x50%+平时成绩x50%,课程考核的评价环节以及与课程目标和毕业要 求的对应关系参考下表:课程考核构成评价环节评估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平时成绩(50%)作业1课程目标11.3作业2课程目标21.3作业3课程目标21.3作业4课程目标21.3作业5课程目标11.3作业6课程目标3

15、2.2课堂表现课程目标1、2、31.3、2.2期末考试(50%)填空、选择、简答、 计算等题型课程目标1、2、31.3、2.2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考试范围不超过大纲的 内容,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成绩为百分制。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构成,每项都按百分制评分,最后分别 按80%和20%的比重计算平时成绩,即平时成绩=作业成绩X 80%+课堂表现成绩 20%o作业会随教学进度屡次上交评分,每次评分在作业总成绩中所占比重由授课 教师根据作业量和难度确定,每次作业均为百分制,最后按比重计入作业成绩, 作业评分标准参考下表:考核内容90-100 分75-89 分60-

16、74 分低于60分按时提交作业 (权重0.2)按时完成并提交按时提交,有个别题 目未计算出结果按时提交,有题目未完成补交作业方法正确性,训 练完成度。(权重0.5)采用方法正确,步 骤正确、完整采用方法正确,步骤 有完整,顺序有误采用方法正确,步骤 缺失、不完整采用方法错误, 步骤不正确、不 完整结果正确性 (权重0.3)计算结果正确,结 果表述清晰明了计算结果正确,结果 未总结表述,个别结 果未算出计算结果有些未完 成,其他结果正确计算结果错误 或未算出课堂表现成绩由出勤和主动回答课堂问题构成,每项均为百分制,最后按权 重计入课堂表现成绩,评分标准参考下表:考核内容90-100 分75-89

17、 分60-74 分低于60分出勤(权重0.4)满勤,没有无故旷 课或迟到出现1次无故旷课或迟到出现2次无故旷课或迟到出现3次及以上无故缺勤主动回答课堂 问题 (权重0.6)上课积极与老师互 动,课堂问题经常 主动回答且回答正 确上课偶尔主动回答课 堂问题且回答基本正 确上课几乎不主动回答 课堂问题,但被点名 回答基本能够回答正 确上课不主动回 答课堂问题,被 点名回答错误 或答不上来七、选用教材、讲义和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测量学,王卫红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1 .推荐参考书:测量学实验与习题,兰济日为、宋怀庆、李玉宝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 社,2012年9月。土木工程测量,覃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测量学,陈国胜;测绘出版社,2002年。大地测量学,孔祥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八、大纲说明测量学B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在教学中提倡特色教学,应精 选内容,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仪器操作能力。教学 中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授课,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习题,要 求学生及时、独立完成,并适时安排不少于2学时的习题讲解课,以到达巩固所 学内容之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