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51142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答题卡模拟训练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共21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L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 应位置。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 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钱钱辂辂的pAo ( )哮,我要pido(

2、)流到那没有阴谋、 没有污岁(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干( )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 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摘自郭沫若屈原) 2.默写。窈窕淑女,o (诗经关睢),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崔颍的黄鹤楼中与之意味相仿 的句子是“?。”雪落到枝头,俏若春花,让人不由得想到岑参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两句诗:名著阅读。(6分)3.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F建的一项是()A.家道中落后,杜小康主动随父亲杜雍和到芦苇荡放鸭

3、子,鸭子刚下蛋,鸭群却因吃了人家鱼塘里的鱼 苗被扣押,杜小康从此心灰意冷。B.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的乐园,这里不仅有“美女蛇”的传说,还有冬天雪地捕鸟、课间从三味书屋 溜出来这里折梅花、寻蝉蜕等趣事。C. 一调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灵吉菩萨骗得假扇;二调芭蕉扇,孙悟空得真扇被牛魔王藏回;三调芭蕉 扇,罗刹女苦于众神威逼主动献扇。D.因打碎石板被当众侮辱为“说谎者”的简爱,在好朋友海伦彭斯的安慰下重建信心,同时得到谭 波尔小姐的信任,罪名得以洗清。4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那老人道:“若是我们初来时,不知路的,也要吃捉了。”石秀道:“丈人,怎地初来要吃捉了? ” 老人道:“我这村里的路,有首诗

4、说道:好个祝家庄,尽是盘陀路。容易入得来,只是出不去。” 走出祝家庄的方法是什么?5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蓬景玉说道:“孝生,牛,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 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 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 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选段中的这件事”指什么事?选段中加点的“老先生”是谁?这位“老先生”听完笑话后作何反应?6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在历届奥运会上,主火炬的

5、点燃方式一直是外界关注的要害。因为主火炬点燃是历来奥运会主办 国创意的比拼与集中体现,也是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与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 作为主火炬燃料有所不同,北京2022年冬奥会使用氢能作为主火炬燃料,以防止减少污染排放。此次 北京冬奥会采用“一叶知秋”的主火炬点燃方式,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1)第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O(2)第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3)第处不合逻辑,应把删去。(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_后添加7.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儿吃。男孩:(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

6、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老人:(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 少。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老人紧紧搂住男孩。(摘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17页)【材料二】【材料三】春节假期结束,企业复工复产如火如荼进行,劳务用工市场进入求职高峰,各地抓住时机开展“抢人 大战”。然而,“招工难” “用工荒”问题仍困扰着不少企业。(摘自2022年2月24日江门日报)(1)【材料一】是独幕话剧枣儿的节选,该话剧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请问该话剧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有人说,历经23年,【材料一】反映出

7、的社会问题,现已得到彻底解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 么?(3)你认为“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共6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

8、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8 .在月夜中秋,两位词作者不约而同“把酒”问天,均联想到 的神话传说;前者觉得天上又高又寒,后者觉得在天上可以“一”(用词中语句回答)。9 .【甲】词中“不应有恨”的“恨”具体指;【乙】词中也暗含“恨”,具体指.(均需用词中语句回答)10. “乘风归去”与“乘风好去”仅一字之差,但表情达意却有区别,请简述。(二)(共 1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明末有沈百五者,名廷扬,号五梅,家甚富。曾遇洪承畴于客舍,是时洪年十二三,相貌不凡。沈 以为非常人,见其穷困,延之至家,并延其父为西席,即课承畴,故承畴感德,尝呼沈为伯父。后承畴 已贵

9、,适山东河南流贼横行,淮河粮运辄阻,当事者威束手。于是洪荐百五,百五乃尽散家财,不请帑藏 ,运来数千艘,由海道送京。思陵召见,授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加光禄寺卿。不数年承畴已归顺本朝, 百五独不肯,脱身走海,尚图结援,为大兵所获。洪往谕降,百五故作不识认,日:“吾眼已瞎,汝为 谁? ”洪日:“小侄承畴也,伯父岂忘之耶? ”百五大呼日:“洪公受国厚恩,殉节久矣,尔何人,斯欲 陷我于不义乎! ”乃揪洪衣襟,大批其颊。洪英日:“钟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强也。”遂被执。至 于江宁,戮淮清桥下。(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有删改) 【注释】洪承畴:明万历年间进士,崇祯末年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降清朝。西席:旧时私

10、塾教 师。帑藏(tang cang):国家藏钱的府库。思陵:明思宗崇祯皇帝。钟鼎山林:做官或隐居。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之至家()学呼沈伯父 ()道山东河南流贼横行 ()当事者豚束手()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意思。脱身走海,尚图结援,为大兵所获。尔何人,斯欲陷我于不义乎?13 .沈百五是一有气节之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三)(共1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选文一】无言之美(节选)朱光潜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话“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 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

11、果说详细一 点儿,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 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 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 玩味多了!【A】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陶渊明的 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 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 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

12、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B】此外 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 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 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C】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 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写得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 萧。平沙列

13、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 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战地情况还 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D】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选文二】山水画的意境(节选)李可染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 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 人的思想感情,【甲】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 江水,好像心都随着

14、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 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乙】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 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 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 意境,就有了灵魂。14 .请简要概括无言之美选文的主要观点。15 .朱光潜先生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 多么深远! ”这首诗中“深

15、远”的情感指的是什么?请说出你的体会。16 .结合文意,把【选文二】中的【甲】【乙】两则事例分别放在【选文一】的相应位置,使上下文衔接 自然。【甲】放在处,【乙】放在处。(在横线上填上相应位置的字母)17 .运用【选文一】或【选文二】相关论述,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 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四)(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爹出过远门爹有没有出过远门?母亲回想起来,在爹的一生当中,还真有过一回。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市场经济的气味被风咯略地吹进了山沟,一股打工潮开始感染着山里每一个 纯朴的中年人。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说哈尔滨建设需要大批的瓦工,同屋场的金

16、艳伯做了二十多年 的瓦匠,他被三十里开外的一个包工头看上了,据说包工头要带金艳伯去打工。消息传开后,金艳伯就成 了村里的红人,为此,娘特意拎着两瓶梨罐头和一斤白砂糖送给金艳伯,想请金艳伯也带上我爹。爹心里很矛盾,在我的印象中,他也想出门挣点钱,但自己没有手艺,去只能干粗活,这并不是爹 不愿意,而是怕给金艳伯添麻烦。金艳伯来到我家,劝我爹说:“反正他们也要粗工,如果他们不要你, 那我也不给他们干了!”这话说得没有退路,爹感激地答应了。头一天晚上,爹翻来覆去。我睡在他脚头,也许爹怕影响我,他腿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不动了。我 没有问爹,想问,又不知说些啥,最后,爹在那头,我在这头,那一夜,我们都没有睡

17、好。第二天,娘处起得最早的人,她把爹要用的衣被全部装好,然后开始烧锅,炒了两海碗鸡蛋饭,还 做了一个青菜汤让爹吃。爹吃了一半就放下了,然后背起背包,和金艳伯一道坐学元叔的拖拉机走了。在 上拖拉机的时候,我和娘还有金艳伯的妻子桃婶为他们送行,我泣不成声,我舍不得我爹,他老实、忠 厚,像一头牛。看到别人能主动找活干发家致富,爹像一个磨子,推一下就动一下,这是娘与爹关系不好的原因之 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娘似乎是输在了命运上,地从小就做了童养媳,更改不了。娘好几次有过离家 出走的念头,村里人劝她:“好在你的儿子这么灵活可爱” 一提到这,娘的心就软了。我爱娘更爱爹。记得他一到哈尔滨的时候,就托人给家里写

18、了一封信,信尽管是写小爷收,但是小 爷没拆就递给了我,那时,我念初中。信中写道:“叔:我出远门了,家中的事还麻烦你照应一下,有些重活还得劳累堂弟们了,叫冲香(我娘的名 字)在家把娃们带好,让他们吃饱穿暖,我在这里很好,不用担心”读到此处,我的泪水早已模糊一 片,我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这是我不识字的爹叫人代写的信!爹回来的时候是冬季,爹说那边太冷,在外面干活人受不了。在回来之前,他们逛了一次大商场。 爹惜钱,咬咬牙还是给我买了一双100多元的保暖皮鞋,其他的就连一粒糖果都没买。爹把剩余的600多 元钱放在内裤的口袋里,然后又用针缝好。爹回来了!娘也有些高兴,爹把600多元线一分不少地交给娘,娘

19、看爹喜好白酒,第二天便亲自上 街为爹买回一壶散装的白酒。爹去世的时候,娘哭得很伤心。在祭文里写爹的生平事迹时,娘说:“泽丰,你爹为了你还出过远 门呢,这一点一定要写进去。”我含着泪点点头。原来,娘也深爱着爹。(选自2018年12月26日深圳特区报),有删改:作者石泽丰,安徽池州人)18.本文三次写到“我”的哭泣。找出相关内容,把表格填写完整。第一次为爹送行泣不成声第二次(1)泪水早已一片第三次(2)(3)19 .联系上下文,写出第段中“爹翻来覆去”“没有睡好”的具体原因有哪些。20 .第段最后一句“这是我不识字的爹叫人代写的信”能否删去?请说说理由。21 .第段是段插叙,探究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20、22 .首尾两段,通过母亲的回想和叮嘱来强调“爹出过远门”这件事,有何用意?三、作文(共50分)23 .作文常言道:一句话,可以将人说得笑起来;一句话,也可以将人说得跳起来。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或 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5分)1 .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钱镣塔塔的优。()哮,我要piAo ()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岁(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干( )着你,和着你的声音

21、,和着 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摘自郭沫若屈原)【答案】.咆.漂.hui he【解析】【详解】咆哮(paoxiao):人因暴怒而厉声叫喊或形容水流奔腾发出的轰鸣声。漂流(piaoliii):浮在液体的表面随水流动。污秽(wuhui):肮脏的。和着(hGzhe):跟着和谐地伴奏或唱。2 .默写。窈窕淑女,o (诗经关睢)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几处早莺争暖树,o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崔颖的黄鹤楼中与之意味相仿 的句子是“? 。”雪落到枝头,俏若春花,让人不由得想到岑参的名作白雪

22、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两句诗:【答案】 .君子好逑.会当凌绝顶.谁家新燕啄春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详解】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 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逑、凌、新燕、啄、之、暮、烟波、愁、 忽、梨花”等词语容易写错。名著阅读。(6分)3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氐确的一项是()A.家道中落后,杜小康主动随父亲杜雍和到芦苇荡放鸭子,鸭子刚下蛋,鸭群却因吃了人家鱼塘里的鱼 苗被扣押,杜小康从此心灰意冷。B.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的乐园,这里不

23、仅有“美女蛇”的传说,还有冬天雪地捕鸟、课间从三味书屋 溜出来这里折梅花、寻蝉蜕等趣事。C. 一调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灵吉菩萨骗得假扇;二调芭蕉扇,孙悟空得真扇被牛魔王藏回;三调芭蕉 扇,罗刹女苦于众神威逼主动献扇。D.因打碎石板被当众侮辱为“说谎者”的简爱,在好朋友海伦彭斯的安慰下重建信心,同时得到谭 波尔小姐的信任,罪名得以洗清。【答案】D【解析】【详解】A.杜小康是由于家道中落而被迫失学,酸追和父亲去放鸭子,鸭子刚下蛋,鸭群却因吃了人家鱼 塘里的鱼苗被扣押,杜小康的父亲气急攻心而亡,杜小康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 任,开始了在母校门口摆摊赚钱的生涯;B.课间从三味书屋溜出来

24、到三味书屋的后花园里折梅花、寻蝉蜕等,不是在百草园里;C啰二次借芭蕉扇:孙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没有借到;第三次借芭蕉:孙悟空二次来 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灵吉菩萨给的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急忙回洞,闭门不出,悟空变作 一只小虫,乘公主喝茶之际进入铁扇公主腹中。公主腹疼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第三次借 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牛魔王到家得知真相后急忙追赶,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 戒、沙僧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正打得现出原形,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 故选D。4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那老人道:“若是我们初来时,不知路的,也要

25、吃捉了。”石秀道:“丈人,怎地初来要吃捉了?” 老人道:“我这村里的路,有首诗说道:好个祝家庄,尽是盘陀路。容易入得来,只是出不去。” 走出祝家庄的方法是什么?【答案】见白杨树转弯(或“跟着杨树走”等,意思对即可)。【解析】【详解】这个选段出自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主要内容是: 杨雄石秀请李应帮忙救出时迁,但李应的书信被祝家庄撕毁。李应大怒,与祝家庄交战,不利。杨雄石秀 往梁山入伙,宋江率军攻打祝家庄。因不识地理,梁山军受挫,幸得石秀探明路径,宋江率军来到庄前与 祝家交战。结合“石秀再拜谢道:爷爷,指教出去的路径。那老人道:你便从村里走去,只看有白 杨树便可转湾。

26、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如有别的树木转湾,也 不是活路。若还走差了,左来右去,只走不出去。更兼死路里,地下埋藏着竹签、铁蓑藜。若是走差了, 踏着飞签,准定吃捉了。待走那里去?”可知,走出祝家庄的方法是看到白杨树转弯。5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蓬景玉说道:“孝告4,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 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 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 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说罢,将袖子掩了口

27、笑。选段中的这件事指什么事?选段中加点的“老先生”是谁?这位“老先生”听完笑话后作何反应?【答案】周进嘱托范进提拔学生荀玫。(意思对即可)范进;范进竟不知道历史上有大文豪苏轼其人,以为苏轼是本朝何景明先生所关照的四川的一个考生, 担心自己不能完成老师关照的事情(或“没有听出这是一则笑话”,意思对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儒林外史中,范进在周进的关照下中了秀才、举人、进士,后 来任职山东学道期间负责一起科举考试,受恩师周进所托,要范进关照门生荀玫,范进因找不到考生荀玫 试卷而苦恼。最后遵景玉出了个主意,已取中入学的十几卷内去查,终于找到了这个人。因此,选文中的“这件事”是指

28、周进嘱托托范进关照门生荀玫。这个选段是选段是遂景玉给范进讲的一个笑话:一位四川学差竟然不知道苏轼。加点的“老先生”是遽 景玉对范进的称呼。原著接下来的描写是:“范进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 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可见范进并未听出这是一个笑话,还以 为是真事,以为是本朝何景明先生让一位四川学差关照一名叫苏轼的考生。这说明范进终日攻读的只是为 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应试文章,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浅薄无知。6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在历届奥运会上,主火炬的点燃方式一直是外界关注的要害。因为主火

29、炬点燃是历来奥运会主办 国创意的比拼与集中体现,也是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与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 作为主火炬燃料有所不同,北京2022年冬奥会使用氢能作为主火炬燃料,以防止减少污染排放。此次 北京冬奥会采用“一叶知秋”的主火炬点燃方式,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1)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2)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3)第处不合逻辑,应把删去。(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答案】.第处应将“要害”.改为“重点”(意思对即可)。.第处应将“历来奥 运会主办国创意的比拼与集中体现” .与“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互换位置。 。第处应把 “防止”删去(若删去“减

30、少”也可得分)。 .第处应在“绿色奥运或“奥运”后面添加 . “理念”或“思想”(意思对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1)第处“关注”与“要害”搭配不当;修改建议:将“要害”改为“重点”。(2) “是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与“是历来奥运会主办国创意的比拼与集中体现”是递进关系,两句语 序不当;修改建议:将“历来奥运会主办国创意的比拼与集中体现”与“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互换位 置。(3) “北京2022年冬奥会使用氢能作为主火炬燃料”是为了 “减少污染排放”,此句中有“防止” 一 词,不合逻辑;修改建议:删去“防止”或“减少”。(4)缺少宾语;修改建议:在“绿色奥运”后添加“理念”或

31、“思想”。7.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儿吃。男孩:(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答,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 的老人:(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 少。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老人紧紧搂住男孩。(摘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17页) 【材料二】【材料三】春节假期结束,企业复工复产如火如荼进行,劳务用工市场进入求职高峰,各地抓住时机开展“抢人 大战”。然而,招工难”“用工荒”问题仍困扰着不少企业。(摘自2022年2月24日江门日报

32、)(1)【材料一】是独幕话剧枣儿的节选,该话剧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请问该话剧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有人说,历经23年,【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现已得到彻底解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 么?(3)你认为“招工难” “用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老人儿童留守农村。(意思对即可)(2)不同意。子女随迁入学比例高,留守儿童问题得以缓解,但留守老人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意思对即可) (3)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地方经济发展:外出打工待遇低;对家乡的归属感增强。(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推断合理也可得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

33、的分析与提炼。分析材料一,由“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儿吃”和“男孩:(掀起外衣, 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可知,材料中只有老人和 小孩相依为命。由“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和“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可 知,材料既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现了男孩对父亲的盼望。所以,材料表现的是青壮年都外出务 工,农村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图表呈现的是2021年9月镇江市部分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情况,结合材料二图表可知,江科 大附中随迁子女约占总学生数的三分之

34、一,镇江索普初中约占随迁子女约占总学生数的二分之一,镇江第 十中学随迁子女约占总学生数的二分之一。总体来说,镇江部分学校随迁子女的比例高,农村留守儿童的 问题得到了缓解,但也并非彻底解决。此外随迁子女针对的是儿童,农村的空巢老人并未迁居,这些留守 老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谈看法的能力。“招工难”指的是用工单位招收从事服务或者劳动新成员非常困难,“用工荒”指的是用工短缺的现象。 示例一:企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待遇薪资低,经常会出现加班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所以导致 许多人宁愿去当快递小哥,也不愿进工厂;示例二:青壮年都面临着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压力,要

35、想兼顾工作和生活,只能就近找工作;示例三:大城市的企业或工厂,虽然薪资高、福利好,但是工作强度大,没有家的温暖与归属感,让人只 想逃离。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共6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

36、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圻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8 .在月夜中秋,两位词作者不约而同“把酒”问天,均联想到 的神话传说;前者觉得天上又高又寒,后者觉得在天上可以(用词中语句回答)。9 .【甲】词中“不应有恨”的“恨”具体指:【乙】词中也暗含“恨”,具体指.(均需用词中语句回答)10 . “乘风归去”与“乘风好去”仅一字之差,但表情达意却有区别,请简述。【答案】8.姮娥(或嫦娥,或“嫦娥奔月”);直下看山河”或“看山河”(若答“斫去桂婆娑”亦可)O9.何事长向别时圆?.被白发,欺人奈何?10 .用“归去”表明自己本是天宫仙人,理应回到天上去,结束贬降人间的生活;用“好去”,表明

37、自己身 在现实,但国土沦陷,期盼到万里高空去看一看魂牵梦绕的山河。(意思对即可)【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理解。甲词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借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人间生活胜过于 天上生活的看法。乙词中“把酒问姮娥”的“姮娥”也是指月宫的嫦娥。因此第一空可填“姮娥”,或 “嫦娥” “嫦娥奔月”。甲诗中,作者认为“高处不胜寒”,即天上又高又寒。乙诗中,“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作者认为在天上可以“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意思是:还要砍去月中摇曳 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这句话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达了

38、作者扫荡黑 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政治理想。可见作者认为到了天上,还可以“斫去桂婆娑”。因此第二空可填“直 下看山河”或“看山河”,或“斫去桂婆娑”.【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甲词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出自下片,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圆月联想到人间 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本句的意思是: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 才圆呢? “恨”的意思是遗憾、怨恨,“恨”的是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用词中语句回答,即“何事长向别时圆”;乙词中,“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意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 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39、。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 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 力地展示了悲叹流年,英雄迟暮,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因此,“被白发,欺人奈何”即作者的“恨”。【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甲词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意思是:我想要乘 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里比 得上人间? “乘风归去”的“归”字,说明作者认为自己本来就是来自天上的仙人,只是暂时被贬谪到人 间来生活。乙词中,“乘风

40、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意思是:我要乘风飞上 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 多。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 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二)(共 1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明末有沈百五者,名廷扬,号五梅,家甚富。曾遇洪承畴于客舍,是时洪年十二三,相貌不凡。沈 以为非常人,见其穷困,延之至家,并延其父为百席,即课承畴,故承畴感德,尝呼沈为伯父。后承畴 已贵,适山东河南流贼横行,淮河粮运辄阻,当

41、事者威束手。于是洪荐百五,百五乃尽散家财,不请帑藏 ,运米数千艘,由海道送京。思陵召见,授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加光禄寺卿。不数年承畴已归顺本朝, 百五独不肯,脱身走海,尚图结援,为大兵所获。洪往谕降,百五故作不识认,日:“吾眼已瞎,汝为 谁? ”洪日:“小侄承畴也,伯父岂忘之耶? ”百五大呼日:“洪公受国厚恩,的节久矣,尔何人,斯欲 陷我于不义乎!”乃揪洪衣襟,大批其颊。洪英日:“钟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强也。”遂被执。至 于江宁,戮淮清桥下。(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有删改) 【注释】洪承畴:明万历年间进土,崇祯末年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降清朝。西席:旧时私塾教 师。帑藏(tang cang):国

42、家藏钱的府库。思陵:明思宗崇祯皇帝。钟鼎山林:做官或隐居。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延之至家()学呼沈为伯父()道山东河南流贼横行()当事者豚束手()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脱身走海,尚图结援,为大兵所获。尔何人,斯欲陷我于不义乎?13 .沈百五是一有气节之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答案】II.邀请 .曾经 .恰好(正好,刚好) .全,都。(意思对即可)12 .(沈百五)脱身从海上逃跑,还在联络组织援军(以救国难),被清兵捉拿捕获。你是什么人,想要陷我于不义吗(或“想要置我于不义之地吗”)?(意思对即可)13 .招洪(承畴)至家,由父授课;散尽家财,运米送

43、京;脱身走海,结援抗争;拒绝劝降,慷慨就戮。(意思对即可)【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判断词义。句意:就请到家里。延:邀请。句意:曾经称呼沈百五为伯父。尝:曾经。句意:正好山东河道匪寇横行。适:适逢,恰好。句意:当地官员都束手无策。咸:全,都。【1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 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走海:从海上逃跑:图:计划、谋划:结援:组织援军:为:被;获:抓获,捕获。尔:你;何人:什么人;斯:这;欲:想要。【13题详解】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44、。“气节”指的是坚持正义,无愧于心的品质。分析文章,由“沈以为非常人,见其穷困,延之至家,并延 其父为西席,即课承畴”可知,沈百五愿意收留穷困潦倒的洪承畴,还请自己的父亲教他学习,这是心存 善意、做正义之事的表现;由“百五乃尽散家财,不请帑藏,运米数千艘,由海道送京”可知,沈百五散尽自己的财富,也不向朝廷 申请费用,倾力完成了运粮入京的任务,这是行正义之举的表现;由“不数年承畴已归顺本朝,百五独不肯,脱身走海,尚图结援,为大兵所获”,沈百五不愿归降,脱身 从海上逃跑,仍旧想着组织援军救国,这也是坚持正义、勇于抗争的表现;由“洪公受国厚恩,殉节久矣,尔何人,斯欲陷我于不义乎! ”和“揪洪衣襟,大

45、批其颊”可知,沈百五 拒绝劝降,视死如归,这是坚持正义、有气节的表现。【点睛】参考译文:明朝末年,崇明有个叫沈百五的人,名廷扬,号五梅,家里很富有。曾经在客舍遇到洪承畴,当时洪 承畴十多岁,相貌气质非凡。沈百五觉得他不是一般人,又看他很穷困,就请到家里,让自己的父亲来作 为教师来教洪承畴学习。所以洪承畴对他们一家非常感激,曾经称呼沈百五为伯父。后来洪承畴当时已经 做了大官,适逢山东河道匪寇横行,根船无法通行,当地官员都束手无策。他就推荐沈百五来办理这件 事。沈百五自己散尽家财,不向朝廷申请费用,从海道向京城运送了几千船的粮食。皇帝召见,授予他户 部山东司郎中的官职,加封光禄寺卿。几年后,洪承畴

46、投降清朝,沈百五不愿归顺,脱身逃入海岛,还想 召集人马,等待援军抗敌,结果被清兵抓获。洪承畴前去劝降,沈百五假装不认识,说:“我眼睛已经瞎 了,你是谁? ”洪承畴说:“我是小侄承畴啊?伯父忘了吗?”沈百五说:“洪承畴受国家的恩泽,早已 殉节。你是谁?想陷我于不义吗?”揪着洪承畴的衣襟,用力扇他耳光。洪承畴并不反抗,笑着说:“做 官或隐居,人各有志,看来是不可强求了! ”于是沈百五被执行死刑。到了江宁,他被杀死在淮清桥下。(三)(共1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选文一】无言之美(节选)朱光潜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话“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 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 点儿,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 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 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 玩味多了!【A】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