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预习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4178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预习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预习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预习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预习复习提纲.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第一章第一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花的结构和类型 1、花的基本结构: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六个部分 以上部分都具备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2、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花柄 支持、输导、连接作用花托 着生花的各部分,支持作用。花被 萼片 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瓣 吸引昆虫传粉 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花蕊 花丝:支持花药柱头:接受花粉 雌蕊 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花的子房 外有子房壁 主要部分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3、花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原因: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直接关

2、系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直接关系) 4、花的类型.:(分类及依据)分类及依据): 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两性花两性花: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如桃花、百合花等。单性花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如黄瓜花、丝瓜花、杨花、柳花雌花雌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的花 雄花雄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的花 雌雄同株植物(如黄瓜、玉米) 雌雄异株植物 (如柳、杨、菠菜) 根据花的着生情况 , 可分为 单生花和花序(复生花)。 单生花单生花:每一朵花单独着生在茎上,较大。如:桃花 、月季花 花序花序:每一朵花按一定次序着生在变形的花托即花轴上,每一朵花较小,组成花序后较 明显,

3、有利于传粉。如:菊花、向日葵。 【注意】通常说的“菊花”,在生物学上不是一朵花,而是由许多朵花组成的一个花序。 第二节第二节 传粉与受精传粉与受精 1.传粉:花开以后,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方式 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小麦、水稻、豌豆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如鼠尾草、玉米等风媒花:具有艳丽的花冠,芳香的花香,甜美的花蜜(如桃花)虫媒花:没有艳丽的色彩,芳香的气味,花粉多而轻(如玉米) 2、人工授粉:目的: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 操作要领:去雄去雄:防止自花传粉的发生;去雄后套袋去雄后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透明袋透明袋: 保证

4、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关键步骤:人工授粉时,一定要将花粉涂在柱头上 。 3、受精过程: (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胚珠) 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进入子房,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 3)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3 双受精现象:这是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4. 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为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 【注意】只有同种植物的花粉才能萌发,完成受精作用。 -_根冠: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有保护作

5、用 分生区:分生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分裂能力强。(根生长的关键部 位) 伸长区:出现液泡,细胞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成熟区 部分细胞分化成导管,表皮细胞分化,向外突起形成根毛。第三节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花柱和柱头 凋落雌蕊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胚珠 受精卵 胚 种子受精极核 胚乳 【注意】果实里种子的数目是由每个子房内胚珠的数目决定的。 2. 区分果实和种子:果实必须由果皮和种子构成,没有果皮不能叫果实。 常见果实:花生、小麦、

6、玉米、豆角、黄瓜、向日葵、西瓜、苹果、桃、梨等 常见种子:花生米、大豆、绿豆、西瓜子、南瓜子等 3、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种皮和胚,有的种子具有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四个部分。胚乳不属于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种皮:保护作用大 胚根:发育成根豆 胚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果皮和种皮:保护作用胚根:发育成根玉 胚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米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胚乳:贮藏营养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种皮和胚子叶 2 片,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无胚乳玉米种子种皮和胚子叶 1 片,营养物质贮

7、存在胚乳里 【注意】胚的结构相同,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 4. 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子叶或胚乳。 大豆、花生无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玉米、水稻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于胚乳中。 第四节第四节 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外部):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完善的自身条件(内部):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2、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和(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以 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 胚根先发育,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五节第五节 根

8、的结构和功能根的结构和功能1 1、根尖-_2、根的生长主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 3、植物的根包括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其中主根是由胚根发育来的。 第六节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结构芽的类型和结构 1、芽的类型:按芽的着生位置的按芽的着生位置的不同分为: 顶芽和侧芽按芽将来发育结果按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分: 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2.枝芽的结构生长点 含分生组织,含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芽 轴 茎 枝芽 叶原基 幼叶 枝芽发育成枝条幼 叶 叶芽原基 侧芽 3、小树可长成参天大树,其中长高是靠叶芽的生长点细胞分裂和生长; 茎的加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和生长;(注意草本

9、木本的区别) 根的长长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的结果。 4、某些种类的蔬菜或花卉,在生长期间,常常要进行打顶(摘除顶芽)。 原因: 打破“顶端优势”,促使蔬菜或花卉多长侧枝,多开花结果。 第七节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等类别。 分裂生殖在单细胞生物中较普遍,如 细菌、草履虫等。出芽生殖主要掌握两种生物:酵母菌和水螅。 2、营养繁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是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优点: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 扦插: 杨、柳、葡萄、月

10、季、蔷薇等 嫁接 :苹果、梨、桃 压条: 桂花、石榴、藏报春等 3. 嫁接 接穗-接上去的芽或枝 砧木-被接的植物体 嫁接的种类: 根据接穗不同,分为芽接和枝接 嫁接成活的关键: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成功后性状表现:接穗成活,嫁接后表现为接穗的性状 例 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嫁接的类型是 。 结构 A 的名称是 ,结构 B 的名称是 。在嫁接时, 要 用麻绳或塑料条捆紧扎好,目的是使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 4. 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 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原理:植物细胞的

11、全能性 或 无性生殖。 优点:1)在短时间内大批培养植物新个体,)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注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即是否有受精卵 的形成。如水稻的播种育秧属于有性生殖,因为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第二章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 动物发育过程中,成体和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的发育 方式。 变态发育的主要种类有 昆虫 和 两栖类动物。 受精方式 体内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如鸟类。 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一般在水环境)结合。主要有鱼类和两栖 类。-_第一节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

12、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雌雄异体; 发育特点:变态发育,幼体有蜕皮现象。A 完全变态发育: 经历阶段: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幼虫和成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明显。 常见昆虫:家蚕,蜂、蝶、蛾、蚊、蝇类等。 B 不完全变态发育: 经历阶段:受精卵 幼虫 成虫 幼虫和成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不同、生殖器官未成熟、只有翅芽。 常见昆虫: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 C 蜕皮现象: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家蚕有 4 次蜕皮,蝗虫有 5 次 2、昆虫通过分泌挥发性物质或鸣叫等不同方式来吸引异性 练习:1“金蝉脱壳”是指昆虫的 现象。脱去的“壳”实际上是昆虫的

13、。 2. 与家蚕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灭蝗的最佳时期是 。 3. 要想得到更多的蚕丝,应延长家蚕的 时期,原因是 。 第二节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雌雄异体, 发育特点:变态发育、水中发育。 2. 两栖类的生殖和幼体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3. 蛙的生殖行为: 雄蛙鸣叫(口角有一对鸣囊):吸引雌蛙,求偶行为。 雌雄抱对: 提高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的几率。 【注意】受精卵上面颜色深,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4.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四肢与尾的变化:长出后肢 长出前肢 尾变短、

14、消失 呼吸器官的变化:外 鳃 内 鳃 肺 运动方式的变化:蝌蚪游泳;青蛙跳跃、游泳。 5. 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 ,也能生活在潮湿 的陆地上,主要用 肺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常见两栖动物有蝾螈、大鲵、青蛙、蟾蜍等。 【注意】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从而要保护它们生存的水域环境, 因此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不能将两栖动物简单理解为既能水 生又能陆生的动物,如乌龟、鳄鱼、鸭子、鹅等都不是两栖动物。第三节第三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类的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生殖具有季节性,一般在春季或夏季进行。2、生殖

15、的一般过程:占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画线部分是所有鸟类生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 3、鸟的发育: 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 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 4、根据雏鸟发育的完善程度根据雏鸟发育的完善程度, 可分为早成雏(如鸡、大雁)和晚成雏(如燕子) 早成鸟特点: 雏鸟刚孵化时,眼已睁开,绒羽稠密,腿足有力,能自行觅食。 晚成鸟孵出时尚未充分发育、需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的。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二)鸟卵的结构和功能1卵 壳 保护内部结构7卵壳膜 卵壳表面还有许多气孔3卵 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8-_4卵黄

16、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卵细胞 8卵 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5胚胚 盘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 2卵黄系带(又称卵带、系带):固定卵细胞于中央 6气 室 :提供氧气 A 卵细胞:胚盘、卵黄和卵黄膜。 (胚盘发育为雏鸟; 受精后较大,颜色浑浊) B影响鸟卵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孵化时间的长短与鸟的体型大小有关。 C 鸟卵产出后会暂停发育,原因是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 D 新鲜鸡蛋的判断:蛋壳表面粗糙;气室较小;打开后蛋黄不粘壳且圆而不散。识图:(1) 内充满空气, 内有控制鸟类性状的基因。(2)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 。(3)受精后, 能发育为胚胎,

17、在发育中所需营养由 提供。第三章第三章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婴儿的诞生 1. 生殖的含义:产生新个体,延续种族。 2人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 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 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

18、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练习:1. 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功能是 。2. 受精卵形成并开始分裂的场所(或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或受精卵植入的部位)是 。 3. 精 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含丰富营养 受精作用: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发生的场所在输卵管) 受精卵: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细胞。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 节育措施:结扎输精管或输卵管。 目的:阻碍精卵结合为受精卵。 结扎后,不会影响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只是不能生殖后代。 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发育场

19、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40 周周。精子 输卵管内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分化 继续发育 分娩鸟卵 -_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 婴儿 卵细胞 完成受精 形成组织和器官 怀孕八周左右在输卵管内发育 在母体子宫内发育 40 周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 8 周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卵黄; 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胎盘从母体获得。 3)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

20、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 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怀孕时间约 40 周(280 天)。成熟的胎儿从母 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第二节第二节 青春期发育青春期发育 1. 人的生长发育 时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 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黄金时期”)是青春期,最长的时期是成年期。 一般来说,女孩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孩早两年。 2.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形态发育: 主要体现为 身高和体重的突增 功能发育: 心脏、肺、大脑等逐步完善;肌力增强等。 性发育(最主要):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 由

21、于性器官发育成熟,男孩会出现遗精、女性会出现月经等生理现象。 第二性征主要受性激素的调节,如男性的胡须、喉结;女性声音变细变高等。 【注意】青春期 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 熟。 男女之间在第一性征上的主要区别是生殖器官的不同。这是区别人类性别的主要依据。 第二性征不包括生殖器官。 月经形成原因 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第三节第三节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 1. 计划生育的 目 的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 2 到 3 年结婚。(法定年龄:男 22 周岁,女 20 周岁)

22、晚育:提倡婚后推迟 2 到 3 年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这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第四章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 1、遗传的概念:生物学上把后代与其亲代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遗传的本质: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 2、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实验分析】 1)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2)幼鼠体色和提供细胞核的亲本相同是因为:控制体色的遗传信息即基 因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由棕鼠提供的,所以幼鼠体色是棕色的。 3、染色体、D

23、NA、基因都是遗传物质,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染色体(细胞核内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_特点: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数目相同、形态相似的 染色体。 成分:包括蛋白质和 DNA,其中 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 质。 结构:双螺旋结构 4、DNA 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 的性状。 5. 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 DNA 分子,每个 DNA 分子包 含许多基因。 6、遗传物质之间的关系:(见右图) 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 XY 女 XX 。女性产生一种含 X

24、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 产生两种数量相等含 X 或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注意 体细胞内染色体 男性: 22 对常染色体+XY(或 44 条常染色体+XY)的表示方法 女性: 22 对常染色体+XX(或 44 条常染色体+XX)生殖细胞中染色体 精子: 22 条常染色体+X 或 22 条常染色体+Y的表示方法 卵细胞: 22 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当解答染色体问题时,不要忘记常染色体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当解答染色体问题时,不要忘记常染色体 2. 性状的遗传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体细胞 染色体和基

25、因成对存在。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会随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生殖细胞 染色体和基因不成对 且染色体数减半。(成对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3. 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练习 1. 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精子中有 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受精卵中有 条染色体, 肌肉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2. 女性的性染色体为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含 ,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 。当卵细胞和含 的精子结合的受精卵,最终会 发育成女孩;当卵细胞和含 的精子结合的受精卵,最终发育成男孩。 第三节第三节 性状的遗传性状的遗传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

26、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如:双眼皮属于形态特征,血型属于 生理特征 。 2 . 性状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 所以,性状并不是都能遗传的。 3. 相对性状: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相对性状的前提条件: 只能是生物 必须是同一种生物 针对同一类性状 判断: A 光线的明与暗 ( ) B 红花和绿叶 ( ) C 羊的直毛与卷毛( ) D 山羊的直毛和绵羊的卷毛 ( ) E 羊的粗毛和短毛( ) F 父亲单眼皮,儿子双眼皮 ( ) G 身高和体重 ( ) H 高矮、胖瘦或肌肉发达程度( ) 注意: 相对性状属于同一性状。即单眼皮和双眼皮并不是不同性状,

27、而是同一性状。 4. 基因与性状:(区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 A 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相对性状一般也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B 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则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 两个隐性基因 C 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一样,都能独立遗传给后代。 5.人的受精卵中 成对的基因(或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_6、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 (遗传的是基因,表现的是性状) 练习:1. 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下一 个单眼皮的儿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右侧遗传图解。 (2)家庭成员有双眼皮也有单眼皮

28、这一 生理特征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 为;夫妇俩都是双眼皮, 儿子却是单眼皮,这称为 现象。 (3)从图中基因组成看,母亲产生的卵 细胞类型有 种。 (4)这对夫妇生下来的女儿如果是双眼皮,则她的基因组成为 (5)假设这对夫妇再生下一个子女,儿子的可能性是 ,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是双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 。 2. 有耳垂为显性(R)。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儿子无耳垂,女儿有耳垂。判断他们的 基因组成:父 母 子 女 ; 若父母再生一胎,则有耳垂的机率为 第四节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 1. 变异: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2. 变异的类型: 根据产生的原因根

29、据产生的原因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类型 分为 不可遗传变异: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并未改变。 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如小麦抗倒状分为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如小麦白化苗 3.变异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各种有利的变异通过遗传不断积累和加 强,更加适应环境。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4.应用:培育优良品种。杂交、诱变。 第五节第五节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1、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1)染色体数目或形态发生改变染色体数目或形态发生改变。 如先天性愚

30、型是由于染色体数多了一条。 2)致病基因控制致病基因控制。致病基因大多为隐性。如白化病、血友病、色盲等。 注意:不要把遗传病和传染病混为一谈。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如,母亲患乙肝,儿子也患乙肝。这就不是遗传现象,乙肝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2、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为了减少遗传病发病几率。 近亲的双方来自与同一个祖先,所以含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生下来的子女中患有遗传病的几率高于正常夫妇生下来的子女 3、人类基因组计划 破解人类的遗传密码,解决人类健康问题 1)1999 年 9 月,我国科学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全部基因序列的 1% 。 2)20

31、00 年 6 月 26 日,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宣布, “人类基因组框架草图”的绘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3)研究对象: 24 条染色体(22 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Y 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 本章常考知识点本章常考知识点 1.1. DNA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2.2. 染色体、染色体、DNADNA 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3.3. 遗传性状的概念遗传性状的概念4.4. 生物相对性状的实例生物相对性状的实例 5.5.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6.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单眼

32、皮父母卵细胞受精卵亲代子代的性状精子单眼皮父母卵细胞受精卵亲代子代的性状精子-_7.7. 性别决定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 8.8. 遗传病和近亲结婚,优生优育的措施遗传病和近亲结婚,优生优育的措施9.9. 变异的概念,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别变异的概念,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别 1010、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生命的演化生命的演化 第一章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原始大气(如 、 、 、 等,注意其中没有 )在 、及火山

33、喷发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了一些 ,这些物质随着降雨进入 。 2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经长期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较复杂的 (如 、 等) ,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海水隔开的 ,构成相 对独立的体系,经过不断完善,一旦能实现原始的 和 ,原始生命就诞生了。 二、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1953 年,美国学者 等人首创了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的模拟实验,从而验证了的可能性。 例题解析 【例 1】原始生命起源于( )。 A.原始森林 B.非生命物质 C.生命物质 D.原始陆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始生命知识的了解。从环境的角度说,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 洋;从物质的角度说,原始生命起源于非

34、生命物质。答案:B 【例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球形成初期的现象是( )。 A.熔岩横流 B.火山喷发 C.风雨交加 D.电闪雷鸣 解析: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温度很高,水分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的,没有形成降雨。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才凝结成雨。答案:C 【例 3】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甲烷 B.水蒸气 C.氢气 D.氧气 解析:从火山中喷出的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但没有氧气。 学习时可进行比较,这样易记忆。答案:D 第二节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 一、化石证据 1化石是保存在 中的 的 、 或 ,是研究

35、生物进化的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越是 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 二、解剖学证据 同源器官是指 相同, 相同或相似, 和 很不相同的器官。同源 器官反映出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说明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 由 进化来的。 三、分子生物学证据 细胞色素 c 属于 证据,它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 ,进化速度 比较缓慢,其氨基酸顺序每 200 万年才发生 的改变。比较不同生物同一种蛋白质的序列,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 和 的顺序。生物蛋白质分子相似性越多,亲 缘关系越 ;相反,差异越大则越 。 例题解析 【例题】在没有

36、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解析: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之一。 一般来说,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 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但在现代仍有低等生物生活着,所以,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 到低等生物的化石。可是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是不可能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的。答案:B 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生物进化的总

37、体趋势 1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无根、茎、叶分化的 植物只有茎、叶分化的 植物 植物:不只有根、茎、叶的分化,还有了简单的 组织 植物:根、 茎、叶发达,输导组织也发达,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2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 鱼类的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两栖类的心脏: 心房 心室爬行类的心脏: 心房 心室,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 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 心房心室。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 到 、从 到 、从 到 。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海藻原始的 原始的 原始的种子植物 2动物的进化历程: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 ,逐渐进化成原始的 , 后来又出现了古代的 鱼类原始的两栖类 原

38、始的 原始的鸟类原始的 例题解析 【例题】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 )。 A.鱼类 B.鸟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 解析: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后来某些鱼类进化成原始的两栖类、 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成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从原始的生命到现在的各类生物所经历 的时间是相同的,而哺乳类最高等,因此,哺乳类进化的速度最快。答案:C 第四节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的进化是 的结果。自然选择是指在 中, 生存, 被淘汰的 过程。它主要包括四项内容:A 、B (为争夺 和 而进行,包括生物个体、 个体及生物与 间的斗争) ,C 、D 。

39、 二、人工选择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 和 ,通过 和培育生物新品种 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新品种产生的速度要比自然选择 。 例题解析 【例 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能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竞争 C.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 D.根据人们需要选育生物的新品种 解析:本题考查对自然选择的理解。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竞争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_应者被淘汰的现象。答案:C 【例 2】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都很长,这是由于( )。 A.经常使用颈部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不断变异的结果 解析:古代长颈鹿

40、有长颈的,也有短颈的。颈长的能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并繁 殖后代;颈短的吃不到足够的树叶就会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经过许 多代,颈短的被淘汰了,所以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都很长。答案:B 一、1水蒸气 氢气 氨 甲烷 氧气 紫外线 闪电 有机小分子物质 原始海洋 2有机大分子物质 原始的蛋白质 核酸 原始界膜 新陈代谢 个体增殖二、米勒 生命化 学进化 一、1地层 古代生物 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最直接 2简单 复杂二、来源 解剖结构 外 形 功能 亲缘关系 共同的原始祖先三、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 1% 氨基酸 亲缘关系 生物进化 近 远 一、1藻类 苔藓 蕨类 输导 种子 2两 一 两 一 隔膜 两 两 3简单 复杂 水生 陆生 低等 高等 二、1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2原始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类 哺乳类 一、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适者 不适者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足够的食物 空间 同种 不同 种 自然条件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二、需求 爱好 不断选择 人 快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