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辅导讲义.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385638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辅导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基础会计》辅导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辅导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辅导讲义.doc(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基础会计主要内容基础会计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第六章 会计凭证第七章 会计账簿第八章 财产清查第九章 会计报表第十章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基本概念: 会计 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方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科目、账户、试算平衡、平行登记 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错账、对账、结账 财产清查、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未达账项 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表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基本理论: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基础会计重点名词: 会计 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方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科目、账户、会计恒等式 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试算平衡、平行登记 (备抵)调整账户、集合分配账户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

3、证 会计账簿、对账、错账、 财产清查、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未达账项 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表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基础会计重点简答: 简述会计核算的方法及其关系; 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简述试算平衡; 简述平行登记; 简述复式记账法基本原理; 简述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简述对账及其内容; 简述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范围 ; 简述财产清查的方法; 简述财产物资盘存制度及其优缺点; 简述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主要类型及其优缺点。第二部分 章节主要内容串讲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一)古代会计1、原始社会后期:结绳记事、刻木记事。2、西周:“月计岁会”、

4、“会计”一词开始使用。3、唐宋:“四柱清册”(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4、明清:“龙门账 ”(进 - 缴 = 存 - 该),标志着我国会计由单式走向复式记账。(二)近代会计1、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 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借贷记账法2、英国 爱丁堡会计师公会成立(三)现代会计 1、电算化会计产生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二、会计的特点(了解)会计的特点:(了解)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会计以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特征 会计的概念(重点)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

5、核算与监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职能的定义: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会计法明确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重点)。1、核算职能 (1)核算职能的概念 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计算、加工整理、汇总并提供和输出会计信息的过程。(2)核算职能的特点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6、(3)会计法要求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监督职能 (1)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监督职能的特点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重点)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四、会计的目标(了解)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很多情况下特指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或说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财务会计报

7、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1、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2、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3、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五、会计的方法(了解)会计的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控制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会计核算是会计预测、会计控制、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基础,为此,我们只阐述会计的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

8、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七种专门方法。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重点)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一)资金: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货币本身。(二)企业的资金运动: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2、商业企业资金运动: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预算资金的拨入预算资金的支出总结: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经营资金的

9、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是预算资金的运动。二、会计要素(重点/难点)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一)资产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资产的特征(1)资产是一项经济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3)资产应当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这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

10、控制。(4)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3、资产的确认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一)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4、资产的内容: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一)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二)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三)预计在资产负债

11、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变现。(四)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资产,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

12、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二)负债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特征:(1)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13、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3、负债的确认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一)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4、负债的内容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一)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二)主要为

14、交易目的而持有。(三)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四)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1)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 ( 含一年 ) 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短期借款: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周转且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应付票据:因商业信用产生,须于约定日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证明。 应付款项 :指因赊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等原因而发生尚未支付的、预收的或应付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股利等。 应付职工薪酬: 指企业应付而未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15、。应交税费: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而未交的各项税金和费用。 (2)非流动负债: 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非流动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长期借款:指企业为购置长期资产且偿还期在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应付债券: 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约定于某一特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证明。 长期应付款:是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如应付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

16、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一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就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的金额,如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处置时,将其转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所有者权益的内

17、容实收资本(股本):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资本公积: 包括资本 ( 或股本 ) 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等。 盈余公积: 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未分配利润: 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较:虽统称为权益,但两者性质、数量关系和偿还的法律责任不同。(四)收入 1、收入的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 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

18、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又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内容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收入按其经营业务的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收入。如销售产成品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出租、运输收入等。 注意:给学生讲解营业外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性质上的不同,利润表中不单独列示主营与其他业务收入,而合并成营业收入。4、收入的确认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

19、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

20、满足下列条件:(一)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三)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四)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五)费用 1、费用的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征费用发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发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费用的发生一方面要导致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资产形态的转换。 费用要

21、以收入来补偿,本身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又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3、费用的内容 :费用按其用途和得到补偿的时间不同分为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与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有关并计入成本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期间费用 :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4、费用的确认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

22、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如银行利息),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六)利润 1、利润的概念: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

23、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2、利润的特征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要素配比的结果。 利润是广义的收入和广义的费用相抵后的差额。 利润将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利润的内容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每股收益:净利润除以流通股股数。第三节 会计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会计假设(重点/难点)会计假

24、设又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决定会计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成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这一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注意: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

25、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例如: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以便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是: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贯彻落实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及谨慎性原则奠定了基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

26、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即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相同,从1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为止。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四)货币计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时必须换算为人民币。以上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没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27、二、会计基础(重点/难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为标准来确认计量当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凡是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实际发生而应当属于该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该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该会计期间实际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该期收到或付出,也不能作为该期的收入或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的是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

28、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外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注意:两者会计基础的根本用途在于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只不过其各自的确认标准不同。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难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一)客观性客观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

29、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三)明晰性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30、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重点)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名称。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了解)1、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2、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需要。3、必须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

31、则。4、必须使会计科目具备可操作性。三、会计科目分类(重点)1、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四、会计科目表(重点) 掌握会计科目的性质归属。第二节 账户一、账户的意义(重点)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二、账户的结构(重点)(一)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账户左右

32、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其余额在哪一方,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二)账户的具体结构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增加栏方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增加栏方3、损益类账户(1)收入类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2)费用类账户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贷

33、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之间的关系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2、负债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重点)相同点: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相同。不同点: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纪录,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第一节 会计恒等式

34、一、会计恒等式的表现形式(重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表现)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利润=收入费用 (动态表现) 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综合表现)会计恒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重点)1、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2、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3、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同增同减,总额变化。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此增彼减,总额不变。总结: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与权益的变化无非是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3)

35、资产之间有增有减;(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由以上分析得出,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第二节 复式记账一、概念(重点)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而来的,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登记的记账方法就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式等的不同,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也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二、理论依据(重点/难点)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

36、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所反映的资金平衡的原理。它以记账内容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数量上的平衡关系,作为记账技术方法的基础。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或双方发生相互联系的等量的绝对额的变化,即当涉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双方时,必然会出现相同方向(同增或同减)的变化;而当只涉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时,就必然会出现相反方向(一增一减)的变化。因此,增减变动的结果是永远不会破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而复式记账法就是把这种客观存在的资金增减变动的必然现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记录下来,然后再用这种恒等关系检查记录的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

37、法。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重点/难点)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通常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分别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加和减少。其左方被称为借方,右方被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要按相反的方向记录其增减变动,即:一方登记资金的增加,另一方就登记资金的减少额。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应与增加额记入同一方向。至于账户的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由账户的经济性质来决定。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8、”的会计等式,收入的增加可以视同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增加则可以视同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这就决定了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应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基本一致,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反,而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一致。1、 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数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数记入账户的贷方。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资产的结余数额。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数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数记入账户的借方。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表示权益的结余数。3、 成本费用类账户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数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数或转销数记入账

39、户的贷方,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则为借方余额,表示期末某项资产余额。4、收入类账户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或转销数记入账户的借方,期末因要将其余额转入有关所有者权益账户,所以期末没有余额。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有借必有贷”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应在一个账户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同时进行登记。“借贷必相等”则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一定等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在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一笔经济业务时就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通常被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

40、系的账户互称为对应账户。(了解)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所谓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方法。(一) 发生额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衡就是通过计算全部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是否相等来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借贷记账法记账下的记账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二)余额试算平衡余额试算平衡就是通过计算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来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

41、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其计算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期末(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期初)贷方余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通常是在月末结出各个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后,依据上述两计算公式编制试算平衡表的方法进行的。例资料:假定某企业5月1日有关账户的余额如表1所示:表1 单位:元账户名称借方余额账户名称贷方余额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固定资 产6000020000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实收资本30000合计合计将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记入有关账户,并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填入试算平衡表如表2所示。总分类账

42、户试算平衡表表2 2008年5月31日 单位:元账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实收资本60000200003000040000150007000050000150005000100006000020000合计应该指出的是,试算平衡表中如果借贷不平衡,则可以肯定账户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应查找原因并予以更正,但如果试算平衡,却不能肯定记账没有错误,因为有些记账错误并不影响借贷方的平衡。例如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全部漏记或重记;某项经济业务记错账户,把应借应贷的账户互相颠倒或者记入有关账户的借贷金额出现多记或少记相同金额的错误

43、。凡此种种,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为此还须做好平时的记账和核对工作,保证做到记录正确无误。六、会计分录(一)会计分录的概念所谓会计分录,就是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书面记录。(二)会计分录的分类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会计分录(多借一贷、一借多贷)。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平行登记(重点)一、总分类账户(重点)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核算该账户内容的综括资料,只用价值指标进行计量。它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统驭作用。所以,又称总账账户。二、明细分类账户(重点)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总分类账户所作的更详细的分类,是对总分类账

44、户的细项进行核算,是总分类户的补充。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重点)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的要点:(一)依据相同(二)方向相同(三)期间相同(四)金额相等注意阐述总账和明细账之间关系。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成本计算的概念成本计算就是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分别计算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二、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联系: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是按照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区别: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三、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一)材料采购成本的内容材料采购成本由买价和采购费用构成,其中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和国外进口材料应负担的进口关税等。为简化核算,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计入材料材料采购成本,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二)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某种材料采购成本=该种材料的买价+应负担的采购费用材料单位成本=材料采购成本材料数量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