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老说》读后感.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8262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老说》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子老说》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老说》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老说》读后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子老说读后感老子老说读后感(精选5篇) 老子老说读后感 篇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肯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辩。依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洁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闻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老

2、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学问,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学问。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独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驾驭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改变,使老子的地位发生改变,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开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

3、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老子的思想主见,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说明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起先了改变。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

4、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无,名天地之始。 老子老说读后感 篇2 今研读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颇多感受,现抄录如下,以加强记忆,便以提升自己。南先生在老子的士的内涵这样写到: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意思是说精微到妙不行言的境界,素净到冥然通玄的地步,便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而且,“妙”的境界牵强来说,万事万物皆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作用。正如古人的两句话:“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一个大圣人,再怎么样恶劣

5、的状况,无论如何也不会走上绝路。一个真正有大才智的人,根本不会受环境的困扰,反而可从重重困难中解脱出来。南怀瑾是我仰慕的大师,在我内心中早已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虽无缘谋面,但老师的着作经常启迪着我找寻内心中的净土。世界太纷繁,我追求空灵的自我,游荡与翠雨青竹之间,徘徊在仟陌小路之上,摸着自然的味道,呼吸着天地的精华,容许自己随思绪飘远,穿越时空,到达飘渺的世界,与松为伴,与鹤为友,卧看山色,醉看花。问一声我如何能够如此的逍遥。再回到现实,回头看走过的路,环境再怎么恶劣,我只当作是在历练自己。虽然也曾报怨,但内心中却想折服,折服自我。今后我将少一些报怨,多一些坦然。假如不能变更环境,我将找寻内心

6、的清静。向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去做。 老子老说读后感 篇3 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那本书只讲到老子八十一章的前二十六章,那时候很希望能读到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全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直到20xx年6月,东方出版社才出版了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算是将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功德圆满。惊奇的是,这本书买来后,始终断断续续没有读完,全然不像以前读南师作品时的废寝忘食、一挥而就。元旦前后,醒悟到追逐学问的虚妄,发见才智的难得,于是打算系统学习南师的着作,首先做的,就是重新拿起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竟然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喜爱,用了三四个晚上就读完了。由于老子这部书本身就是

7、大才智的结晶,加之南怀瑾先生学问和才智的博大精深,在讲解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从老子他说中可以看到做人做事的最高原则和一些详细方法指南,也体会到儒、佛、道以及世界上各种宗教和哲学,在最高处都有其相通之处。虽如此,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每个人的理解,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知是行之始,要真正知行合一,更需在事上磨炼。 老子老说读后感 篇4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才智?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绚烂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线,透过数千年的时间

8、,照射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才智,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安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看法,为后人指明白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休戚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建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微小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到处都是才智,都

9、须要我们去发觉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需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凹凸,确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欢乐,而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志气去变更能变更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变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

10、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才智.不做也完备从某种角度看,的确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实行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纳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实行了养精蓄锐,为有为创建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相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宏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

11、;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学着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喊着洪亮的口号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白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将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白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到处充溢着辩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实的才智.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奇妙的让人钦佩的大智.我想用安静的心态,渐渐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

12、然地生活! 老子老说读后感 篇5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的作者是我国古代宏大思想家老子。老子一书流传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它的学习和探讨,想必也是不计其数了。那么,为什么老子一书历经两千多年仍有如此多的人去学习,并且一代代地流传下去呢?其缘由之一,当然是其内容所富含的哲理性以及其思想的重要性了。有人认为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根;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政治谋略的兵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篇长篇哲理诗;而在我看来,它是一本生活百科全书,当中的内容既易读懂又耐人寻味;既富含哲理,又贴近生活,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老子这本书中有太多太多的才智,仅凭字面上的理解和阅读是完全不够的,

13、必需得要更深化的研读,才能体会和感受其真正的含义。老子一书中,对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其意思是:君子做人做事,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行以做,当知道了解某件事可以做才去做,知道某件事不能做就不去做。而我的理解很简洁,有所为就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是有时候须要放弃。比如,可望而不行即的事情当然可以去想,但是肯定不要去做;想做而又力不从心的事最好不要做,这也是一种才智。所以鸡蛋碰石头的事就应当绕开,应提高视力,看出漂亮面纱下的危急,不为其表象所迷惑。有所为,是人生的希望所在,有了这种希望,再难的路我们也会奋勇前进;有所不为,不是为自己什么也不做而找借口,也不是为自己没做出什么成果

14、而找托词,更不是为自己没有本领做辩护。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需有所不为,要想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得抛弃全部的杂念。记得曾有人说过: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头,有时候我们的两只手不能什么都伸出去,因为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不能什么都抓住,所以我们应当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读完老子这本书后,我有许多感受,在学习和生活看法上也有很大的变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于宇宙之间,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我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激烈的高考竞争使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应对没完没了的作业、练习,为此我感到身心乏累,许多次在脑海中出现了放弃的念头,但,我并没有

15、放弃,使我重拾信念的是老子所说的那句话: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想要获得胜利,我们要有所作为,例如,我们得抓住每分每秒,利用好零星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去拼;同样,要想获得胜利,也要有所不为,就得适当的放弃一些东西,比如,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不在自己实力范围之内所能完成的题目,或者拿得到的分数,可以先放一放,要先把自己能够完成的题目拿下,有时间再去解决难题,这样才能保证不留缺憾。加之,处于高三阶段的我们,应当限制手机的运用,不应沉迷于手机网络的虚拟嬉戏世界里,更不应当在这一重要时期里谈恋爱,一旦情感方面处理不恰当,就会使我们的学习一落千丈,也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想法,甚至会误了我们的前程。总之,对于想取得好成果、获得胜利的我们来说,我们越是渴望胜利,外界的压力就越大,所要面对的事情就越多,我们就必需得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深层含义,当有一天我们真正读懂了老子的这句话,或许,这会是我们的胜利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