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372601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7.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桂枝香金陵怀古贰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把握比喻、用典、远近交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叁通过诵读,感受词的韵律美,体会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肆背诵这首诗搜集资料,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壹学学习习目目标标知人论世壹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安石从小随父亲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曾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宋神宗时推行新法。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又屡次被起用。

2、是出色的政治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的改革家”。作者作者简简介介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被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创创作背景作背景诵读诗词贰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

3、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朗朗读诗词读诗词chnczhochlmn jishui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探究探究问题问题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送目:远目,望远。故国:即故都,旧时的都城。金陵为 六朝故都,故称故国。初肃:天气刚开始萧肃。肃,萎缩,肃杀,形容草木枯落,天气寒 而高爽。上片第一句给了读者什么信息?点明时间节令:晚秋。地点:即故都,旧时的都城金陵。天气:初肃,即天气刚开始萧肃。事件:登临送目,即登山临水,举目望远。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探究探究问题问题上片第一句在整

4、首词中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作为诗歌的总起句,起到总领的作用,作者在上片中所看到的景物,都是由这句话引出的。在主题上,“故国”点明主题,为下文的怀古抒情埋下伏笔。在情感上,点明登临的晚秋季节及天气初肃的环境,为写景抒怀奠定感情基调。探究探究问题问题鉴赏这首词上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承上启下。承上启下。“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白练”,生动地体现出长江蜿蜒澄澈的特点;把翠峰比作“箭头”,突出翠峰起伏绵延的特点。运用典故。运用典故。“澄江似练”化用谢眺诗句“澄江静

5、如练”,体现了长江降江水清澈、环境静谧的特点。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的修辞手法。“澄江似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探究探究问题问题“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以虚衬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虚实结合。一个“念”子,作者的视角从现实的深秋美景,转入了对历史的思索。以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繁华的生活与破亡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抒发物是人非之叹。用典。用典。“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使用了典故。典故:典故:陈后主因为荒淫而亡国,那么这种“悲恨相续”六朝天子倒台迅速,相继亡

6、国。正是这种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作法才造成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续的后果!暗示了当朝有可能延续陈后主的老路,重蹈覆辙。探究探究问题问题“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有什么含义?后世之人登上高处,只会空叹什么 荣耀与耻辱!他们并没有吸取前车之鉴,以至于 悲剧一代代重演。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 古、怀古不满之情。“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时光流逝之叹。繁盛的六朝 及六朝的兴亡随着时间历史 的长河已经消失了。物是人非之叹。只剩下寒烟 惨淡、绿草衰黄,睹物思人,望物兴叹。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探究探究问题问题“至今、时时”两个时间副词的含义是什么?“

7、至今”,强调时间之长,从杜牧的唐末到王安石的宋初,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却依然没有改变;“时时”,强调频率之高,每时每刻这种生活都在进行。作者并不只希望对历史发出空叹,而是警告统治者们对这种警告统治者们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六国相继破灭导致六朝覆亡的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六国相继破灭悲剧不再重演。悲剧不再重演。探究探究问题问题下片抒发的这种悲愤的情感与上片的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上片的秋景凄凉萧瑟为为下片抒发悲愤之情做了铺垫;上片秋景中流露出作者对金陵江山的热爱之情,属于乐景,不忍心这样的美景有朝一日像六朝那样繁华流尽,属于哀情,所以景和情之间构成了反衬,是乐景衬哀情

8、。总结总结意象意象意境意境手法手法情感情感上阙澄江、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云、星河、鹭旷远壮阔、清新明丽比喻、用典、借代、远近交错、动静结合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下阙寒烟、衰草凄凉用典、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内容小内容小结结 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能感慨朝代兴亡,但王安石却在本词中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居安思危,非常希望宋朝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摆脱了个人荣辱的小圈子,虽然第二次被罢相,但仍然把眼光放在国家前途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出了对国

9、家、对民族的无比热爱之情。拓展探究叁【怀怀古古诗词诗词知知识识点点】怀古词特点怀古实为伤今。内容上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结构上一般是先写景,后议论抒情。手法上多用典或化用诗句,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怀怀古古诗词诗词知知识识点点】常见意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 清宫、汴河、淮水、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 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E.其他:吴钩、后庭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

10、华清宫【怀怀古古诗词诗词知知识识点点】常见意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 清宫、汴河、淮水、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 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E.其他:吴钩、后庭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华清宫【怀怀古古诗词诗词知知识识点点】怀古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例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咏怀古迹、金陵怀古、赤壁怀古。【怀怀古古诗词诗词知

11、知识识点点】表现手法“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怀古诗词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鉴赏步骤弄清史实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找到媒介和连接点媒介古迹、古事、古人连接点古事、古人和今事、今人的共通之处课堂检测肆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答案】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_,_”两句,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答案】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

12、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答案】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诗句:,。【答案】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1.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桂枝香是词牌,不仅规定平仄声韵,也规定了词的内容。B.本词的上阕49字,下阕52字,这是由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来决定的。C.上阕押韵的字是肃、簇、矗、足,下阕押韵的字是续、辱、绿、曲。D.本词的题目是桂枝香。【答案】C【解析】A项,词牌一般情况下规定不了词的内容。B词的阙数与字数是由词牌决定的,与感情无关。D“桂枝香”是词牌。2.下面在诵读时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归帆/去棹/斜阳里 B.念往昔/繁华/竞逐C.六朝/旧事/如/流水 D.但/寒烟/衰草/凝绿【答案】B【解析】念/往昔/繁华/竞逐简约典雅模板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楼一夜听春雨。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