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349422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 一、选择题 1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 A.3岁 B6岁 C9岁 D12岁 2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 A.人本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

2、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4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A.家庭环境不良 B社会文化不良 C经济条件较差 D学校教育失误 5下列选项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 A.划线 B列提纲 C记笔记 D画关系图 6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的关键是( )。 A反馈 B示范 C展开 D概括 7情绪对于学习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 A信号功能 B支配功能 C动机功能 D组织功能 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师领导方式下的学生表现是( )。 A自律性强 B高度焦虑 C互相指责的攻击性行为较多 D能一直保持高的学习活动效率 9对某个人或某个学生进

3、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心理研究方法,称之为( )。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 10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 )。 A命题 B产生式 C命题网络 D图式 1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桑代克 12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 )。 A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B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C整顿班级秩序 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 13教师表扬某一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其他同学也受到鼓励而学习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一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A.直接强化 B固定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14在自

4、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p 的一种方法,称之为( )。 A实验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 15影响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 )。 A营养 B睡眠 C适量的运动 D遗传 16创造性的组成部分有( )。 A创造环境 B创造意识 C创造性思维过程 D创造性活动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性归因的是( )。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行为表现的是( )。 A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 C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19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

5、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 A人本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1表征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22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 )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 A首字联词法 B划线法 C笔记法 D列提纲法 23下列哪些行为意味着小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 A爱说谎 B上课有时爱做小动作 C一回答问题就结巴 D偏食厌食 24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巴甫洛夫 B詹姆斯 C罗杰斯 D桑代克 25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6、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社会学习理论 D建构学习理论 26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A家庭环境不良 B社会文化不良 C经济条件较差 D学校教育失误 27为获得奖励、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 )。 A.内部动机 B认知动机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的动机 28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 )。 A.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 B获奖情况 C教师评语 D学生作品 29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 A.教师心理 B个体差异 C教学心理 D学习心理 30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 )。 A命题 B产生式 C命题网络 D图式 二、名词解释 1高原现象是指动作技能

7、的练习过程中,在总的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练习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 2课堂评价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学业成就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判断和决策,并且制定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的过程。 3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它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示,再充实和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4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5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

8、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 6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8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9合作学习是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师生间多向沟通、充分互动、共同发展的小组学习形式。 10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

9、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1计划和监控策略又称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如学习者评价自己的学习或理解状况,估计自己的学习时间,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12表现性目标是教学目标设置的表述中的一种,这种目标设置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所应达到的最后结果,适用于检测缓慢变化的行为或情感,如元认知能力,对学习的兴趣。 13个别化教学是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一种教学形式。如在班级中有个别超常学生或智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应针对其特点和需要,进行个别化教学。 14技能

10、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 运用的操作程序。高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 15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16复述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复述策略仅仅是一种识记策略,与其他学习策略相比,它的作用仅仅是保持信息,因而是一种比较低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17课掌学习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8高原现象是指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

11、在总的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练习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教学原则。 答:(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 (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 (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2.简述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了解学生的需要。 (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4)建立课堂规范。 3简述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小学儿童的记忆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发

12、展(3分) 1-3年级学生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效果。4年级学生的有意识记成绩开始超过无意识记成绩。小学高年级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越来越强,且能够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4分) (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3分)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形象记忆占优势,小学高年级儿童对抽象言语材料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增长率,但对抽象言语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4分),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3分)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来学习。但意义记忆也有明显的增加,他们学会了用多种记忆方法和策略来促进意义记忆。(3分) 4简述品德的特点及其与道德的联系。 答:品德的

13、主要特点有:道德品质以道德意识为指导(3分)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3分);道德品质具有稳定的颟向和特点(3分)品德与道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3分)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第二,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4分)第二,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韵。第三,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4分) 5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4分)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1)认知阶段。(4分) (2)分解阶段。(4分) (3)联系定位阶段。(4分) (4)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4分)

14、6如何矫正儿童退缩型问题行为? 答:矫正儿童退缩型问题行为应当做到: (1)要把增强退缩型问题行为儿童的自信心作为矫正工作的中心环节。(5分) (2)要帮助儿童分析p 他们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引导他们在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陶冶性格、增强对于挫折的耐受力。(5分) (3)引导该类儿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情绪和重视友谊、互相帮助的意识,以逐步改变孤独、郁闷的消极性格。(5分) (4)培养良好的兴趣,改变退缩型儿童的消极的自我心态和个性倾向。(5分) 7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答:(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4分) (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

15、质特征;(4分) (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4分) (4)多用变式和比较;(4分)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4分) 8.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答: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应该做到; 第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5分) 第二,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5分) 第三,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5分) 但所有这一切措施,都应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5分) 9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答: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5分) (2)寻求解答的方案(5分) (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

16、方案(5分) (4)对结果进行检验(5分) 10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4分) (2)从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4分) (3)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4分) (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4分) (5)善于利用教师酌反馈激发学生士气。(4分) 11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6分)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6分)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

17、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的发展。(8分) 12简述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建构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2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2分) (1)学习的主动性,即指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3分) (2)学习的情境性,即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3分) (3)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3分)

18、 建构从上述学习观出发,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7分) 四、论述分析p 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习动机从无到有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2分)。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五点: (1)培养学习兴趣;(4分) (2)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4分) (3)成就动机训练;(4分) (4)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4分)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4分) 对以上五要点分别联系实际进行恰当的论述分析p ,另给8分。 2试评述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答:罗杰斯是

19、著名的人本心理学家。他将其人格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2分) (1)意义学习:学习应该与个人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能够影响学生感情,推动学生行为,有助于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4分) (2)自由地学习:每个学习者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感情和完善自己的倾向,这种倾向只有在能体验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自由时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4分) (3)学习者中心:学习者是有目的、能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4分) (4)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自我实现倾向乃是人类

20、的基本动机,是学习的主要因素。意义学习的动机产生于人类基本的自我实现倾向。教师的作用是创造合适的气氛,允许自我实现倾向的自由发展。(4分) (5)学习的促进: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促进者和学习者是平等的关系。罗杰斯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是存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个人关系中的某些态度品质。(4分) 对罗杰斯学习理论的评价 人本学习理论重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强调对入学习的研究;相信人的本性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强调意义学习、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学习理论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 (

21、4分) 但是,人本学习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人本过分强调先天潜能在学习中的作用,片面强调自由选择和自我设计,忽视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制约性。忽视了学生对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4分) 3为了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如何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 答:(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4分) (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4分) (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分) (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4分) (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4分) (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4分) 联系教学实际对以上要点进行合理恰

22、当的分析p ,给6分。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保持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答:(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2.5分)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他们还难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过于自卑。这两种极端倾向均对自我发展不利。学生既要接纳优点,也要接纳缺点,同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2分)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5分)小学时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这对其心理健康

23、有重要意义。通过人际交往,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沟通与理解,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2分) (3)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2分)学生情绪既容易受外界影响,又容易感情用事,情绪常大起大落。要维护心理健康,就应学会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保持大脑的健康,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等都是有益的措施。(2分) (4)帮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2分)学习性卫生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变化加深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2分) (5)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5分)有时候小学生面对的问题可能是自我调整不易解决的,那么,向专业的心理

24、咨询专家寻求帮助就是必要和重要的。教师应让学生知道,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病”,心理咨询是一种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2分) (6)儿童学业不良的辅导。(2.5分)对于那些学生智力在正常范围,而学习成绩经常明显低于 同龄学生的一般水平应该进行相应的辅导。(2分) (7)问题行为的矫正辅导。(2分)对于那些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健康发展造成障碍的行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矫正辅导。(2分) 5.请根据小学儿童中存在的认知差异,论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答: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的彼此不同。(2分)小学儿童

25、的认知差异表现为一般认知能力差异、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和认知风格差异。(6分) (1)-般认知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其个别差异表现为智力水平差异、表现早晚差异和智力结构上的差异。(2分)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学业成绩有很高的相关,但它不是学业成绩的决定者,研究表明,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因一般认知能力差异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2分)小学阶段,儿童的智力依然处在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有早有晚的特点经常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埋没一个未来的巨匠。(2分)智力的结构差异,指构成智力

26、结构的认知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智力的结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2分) (2)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早期的学习经验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入学后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存在差异。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当学生缺乏预备性知识时,要求教学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教学宜采用演示法、讲授法等高结构化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预备性知识时,可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和非结构化教学法。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5分) (3)认知风格又

27、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5分)研究较多的认知风格是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学生在认知风格上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因材施教必须考虑的重要心理变量。(4分)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答:创造性由多种成分构成,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也就有很多。既涉及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也淡及环境因素。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是很有必要的。(2分) 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2分) 要克服一些不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的教育观念。

28、比如过分追求高分数,不鼓励学生提问,过于强调权威的教学等等,都有碍于学生创造性发展。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具有创造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创造渴望。(2分) (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2分) 创造性思维是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并在头脑中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过程。广开思路就是要鼓励和培养小学儿童遇到问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2分) (3)发展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2分) 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快速联想的能力,是保证思维

29、流畅性的基本条件。(2分) (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2分) 原型是指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应用相似原理去解决问题,是导致创造、发明的重要思维方法。(2分) (5)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训练。(2分) 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提出的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学生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2分) (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2分) 个体的创造性高低与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创造性是人格力量的显示。独立的、灵活的、容纳的、主动的、痴醉的人格有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2分) (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2分)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丰富多彩,重视在这些学科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2分) 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