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范进中举》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2040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范进中举》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23课《范进中举》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课《范进中举》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范进中举》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范进中举教案【教学目标】1. 梳理故事情节。2.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3. 品味语言,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探讨人物性格形成原因;品味语言,从而形成对古代白话小说艺术特点的初步认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梳理故事情节,学会概括。2.分析人物形象,初探性格成因。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初探性格成因。教学难点:从具体描写中去品味语言,感受白话小说语言上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个文人,他从20岁到54岁,从黑发朗目的青年到面黄肌瘦、花白胡须的老者,科 举之路一走就是35年

2、。皓首穷经为功名,一朝中举却疯癫,难怪文中有言:“贯索犯文昌, 一代文人有厄” O厄中之人却浑然不觉,乐痴一生。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我们就 会结识他科举痴人范进。(板书课题:范进中举)二、介绍作者及文章出处:(说明:以上教学环节仍然是在延续第一节课的基本思路,重点对人物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达到对中心的深刻认识,也为本节课的最后,探究人物性格的成因做铺垫。)(三)邻居篇1.用摘录法看人物变化。中举前后,邻居们都有什么表现呢?摘找相关信息,完成下表,思考众邻居是怎样一群人?中举前中举后称呼新贵人、范老爷、老爷范进离家去参加乡试无一人相送祝福那邻居飞奔到集上直寻到集东头;家里饿了两三天,老母己

3、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无一人前来帮助邻居都来了,挤着看;众邻居 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再为商酌。”;有拿鸡蛋来的, 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 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邻 居又搬些桌凳;都拍手道(说明:中举前,范进离家参加乡试,不见邻人祝福相送的身影;中举后,范进离家抱 鸡上集去卖,有邻人飞奔去找寻。称呼也尊重起来了。范进中举前家里断粮两三天,不见邻 人嘘寒问暖雪中送炭的接济;中举后,却都来了,深为关切,又是宽慰又是拿酒食,又是一 直紧随在疯人身边。实在是暖心贴心至极。越是极尽笔力如此绘邻居的表面至暖,越是在控 诉这个科举制度下社会世态炎凉的极寒。)众邻居: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

4、情、麻木不仁、尖酸刻薄、趋炎附势, 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众邻居就是封建科举制度忠诚的追捧者。2 .用批注法品析人物形象。例句:邻居都来了,挤着看。预设:“都”是全部的意思。饿了两三天,不见邻居前来,而今中举,“都”到位了。 人间冷暖,炎凉世态尽显。“挤有拥挤之意,写出了人来之多,照应上一句中的“都”字, 而且“挤字也表现出邻人趋炎附势的特点。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预设:动作描写。“飞奔“直可见急切与执着,其邀功献媚、巴结攀附之心昭然若 揭了。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 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

5、商酌。”预设:语言描写。范母与范媳妇不知如何是好时,众邻居先是宽慰再是提出良策,多么 热心肠的好邻居呀!可是之前这一家人揭不开锅的时候,怎无人拿“鸡蛋酒米来相助呢? 前后对比,看尽人世间的凉薄,此类冷漠势利之人实为可恶、可鄙。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预设:运用了一组排比,表面上写出了邻居们的殷勤大方、热情无私,实则写出了他们的虚伪、攀附权贵之心以及趋炎附势的特点。 邻居内一个尖酸的人说道:“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 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的簿子上记了你几千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棍,也打甚么要紧? 只恐铁棍打完了,也算

6、不到这笔帐上来。或者你教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 提上第十七层来,也不可知。”预设:语言描写,生动刻画出邻居的尖酸刻薄,可以推想范进考了三十几年未中时,他 们会说出怎样难听的刻薄之语。(说明:至此为止,范进生活的周围,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应该对这个关系网 的冷热划分科举进阶,有了深刻的认识。)(四)同道篇一一张乡绅1.用摘录法看人物变化。中举前后,张乡绅都有什么表现呢?摘找相关信息,完成下表,思考张乡绅是怎样一个人?中举前中举后来往一向有失亲近登门拜访称呼世先生;亲切的世弟兄;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行动谨具贺仪五十两;赠与三进三间的房子。(说明:张乡绅来道贺的目的是为了

7、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 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其性格虚伪、势利、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张乡绅 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捍卫者。)2 .批注法品析人物形象。(1) 张乡绅下了轿,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代,皂靴。预设:外貌描写。生动写出了他华服加身,官态十足的特点,同时与狼狈寒酸的范进形 成了对比,由此可知他此来的目的并不单纯,道貌岸然,别有用心。(2) 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预设:动作描写。“让了进来“平磕了头写出了张乡绅对范进刻意的营造友好的氛 围,刻意地尊重对方,这也从侧描写出了范进中举后地位的提升。在中举前,恐怕张乡绅对 范进是不屑一

8、顾、避之不及呢!(3) 张乡绅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预设:攀谈有闲谈之意,可以看出张静斋有意套近乎,拉拢新人范进站队他这一列中。 结党营私之风盛行在这些进阶的举人中。(4) 世先生;亲切的世弟兄;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预设:这些称呼,纯粹是口是心非,虚假至极。刻意讨好,拉拢新贵的意图昭然若揭了。(5) 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 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预设:语言描写。生动写出了张乡绅老谋深算、老奸巨猾、道貌岸然的特点。事实上在 以后的回目中,他的这番拉拢起效了。后文和范进

9、去高要县打秋风,他出恶毒之计,致人死 亡,范进身在其中,却不出一言反驳,而是当起了一个镇定冰冷的亲历者,默默的支持者。(说明:张乡绅的现在就是范进的未来,衣食无忧,有社会地位有尊严受逢迎攀附的官员。)三、深入思考探究:1 .此文中的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预设:变。变化的是言行,不变的是丑恶的灵魂。正是从上而下的变形人,构建起了强 大的社会舆论以及社会风向。即:中举,趋之若鹫围圈捧赞;没中,门庭寥落各自冷避。科 举制度就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每一个社会人的失格,灵魂的扭曲与丑陋。主人公范进就是在这样的科举制度下,成长为了一个痴求三十几年功名的异形人。2 .范进性

10、格的成因。预设:客观因素:科举制度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毛孔里,整个社会风气就是嫌贫爱富、趋 炎附势的特点,范进只有科举成功才有出头之日,否则永远暗无天日,抬不起头来,受尽冷 眼,尝遍炎凉。主观因素:范进自身过于痴迷于科举功名,执念之下,造就了异形的范进。四、总结:本课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与摧残,也看到了它对社 会上普通民众的荼毒教化,更看到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凉薄的现象。人人异形,社会异态。作者“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 谐,婉而多讽足称讽刺之书。”作者正是运用夸张变形的文字,细节刻画了范进的疯态、 胡屠户的恶相、众人的凉薄,极具讽刺的笔法,表

11、现了科举制度让人间失格,亲不亲、邻不 邻、人不人,世态炎凉尽显现。科举制度下生活的人们实为可怜、可悲、可鄙叹!五、作业: 试用描写法突显出人物的某个性格特点,注意语言要求:简洁生动、精准传神。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代表作儒 林外史。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简介儒林外史:“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全书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和精 神状态。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6回,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 高峰。全书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在科举制度下世态的 炎凉。

12、三、感知内容,梳理故事情节。1 .题目交代了主人公一一范进;交代了主要事件一一中举中举:指的就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举人。注意文中的几个词语,了解与科举有关 的相关知识。进学乡试解元黄甲(说明:介绍这几个词语,就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文化常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范进进 阶的科举过程。)2.本文围绕“范进中举”的中心事件,写了中举前后的哪些相关事情。中举前(1.2段)中举后(3.11段)请从范进的角度梳理出中举前后发生的事情。示例:范进进学后遭丈人训诫,唯唯连声应和。I范进为参加乡试向丈人借盘费,遭拒和辱骂。L中举前范进心有不甘,瞒丈人借钱去参加了乡试。I范进乡试后回家,家里己饿两三天,只得听母命抱

13、鸡去集市上卖J 范进知中举后,发疯奔走上集。I范进被丈人打了个嘴巴,治好了疯病回了家。L中举后范进受房受钱乂拿出儿两银子给了丈人。I如果按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呢?示例:开端:范进被丈人训诫后又向其借钱赴考遭拒。发展:范进知中举后喜极发疯。高潮:范进被丈人打了一巴掌清醒了。|结局:范进接受房财礼赠。(说明:梳理故事情节,应该有“线可遵循。这“线”可以是以人物的发展变化,也 可以是以事件的发展为依据。)四、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一)用摘录法看出人物变化。找出范进中举前后在吃、穿、住、经济、社会地位方面的情况,完成下表,并思考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预设:中举前中举后吃每日小菜饭

14、 猪油两三回。乡试归来, 家里饿了两三天,没有早饭米,老母 饿得看不见。有了众乡邻送来的鸡蛋、酒、米、鸡, 有了老丈人送来的七八斤肉穿住茅草棚有了张乡绅赠与的三进三间房屋经济情况无盘费去应考,无钱打发报录人有了众乡邻搬来的桌椅,有了胡屠户 送来的四五千钱;张乡绅送来的银子 五十两社会地位胡屠夫蜂骂个狗血喷头;家里饿了两三天,无人理会更无人帮忙胡屠户恭维奉承;众乡邻热情巴结; 张乡绅拜访拉拢对丈人称呼岳父老爹(说明:“穿”文中没有提及,但所选文章的前文中却有提及范进的穿着。这部分可以 在ppt上给学生补充出来。)相关原文:“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 地气温

15、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襟,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 归号。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 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从补充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他穿的衣服是单薄破烂的,而从本文所写张乡绅的穿着上,即 可预知到范进未来的穿戴了一一官派威严的华服会加身。小结:从范进自身前后对比中,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中举,使他实现了物质方面的逆袭,发家致富了;也使他实现了精神上的逆袭, 备受尊崇了。但是,中举却照见了他灵魂的丑陋不堪。(二)从描写中思考人物性格。第一段描写范进的语句并不多,找出来进行品析。(1)范进向他作揖,坐下。(2)范进唯唯连声(3)

16、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预设:此时的范进,不善言谈。在岳父面前,胆小敬畏、懦弱麻木、卑微低贱,一副逆 来顺受甘受屈辱的奴才相。思考1:范进是否真不善言谈呢?从文中找到依据谈自己的见解。(以下均为第10段)(1)范进迎了出去;(2)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3)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4)范进再三推辞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辑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预设:范进的话并不少,长句子渐多,而且“又说了一会”,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范进 不是寡谈之人,而是侃侃而谈,话语流畅,礼节周到,应对自如,可见他性格中的圆滑世故。 而从对钱的“再三推辞

17、足见其虚伪的特点,尤其是后文中有“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 开看”,“即字,有立即、即刻的意思,更是写出了他见钱后的迫不及待。这一行动 出卖了他隐藏的内心世界。思考2:范进是不是真的敬畏胡屠户呢?从文中找到依据谈自己的见解。(1)第2段: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 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预设:不甘心,范进对科举功名的痴迷追求,已深到了骨子里。科举至上,无可阻挡! 此时,功名心战胜了畏惧心!(2)第9段: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丈人。预设:若按以前范进应该会以丈人为尊,而现在中举了,有了地位,有了自主权,先拜 母亲,后拜丈人。拜礼位次的变化,也写出了范进中

18、举后心理的微变化。由原来的“卑转 为现在的“傲O(3)第11段: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 银子,老爹拿了去。”预设:“老爹日常口语化的称呼,全没有了以前范进对胡屠户的畏惧之心。地位高上 去了,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心气自然也就足起来了,范进的世故心不比任何人差呀。(4)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预设:“几两银子?明明只给了胡屠户六两多银子,范进手里还应该有四十多两呢, 竟说成是“几两,岂不让人费解?其实不然,范进深知,此番中举后,他必大富大贵,区 区几十两又算得了什么。看似言轻,实为心明,才如此看轻了这几十两,说出了 “

19、几两银子 的话,由此也可以看出范进的世故老道。畏惧,早随中举一刻的到来散于天际杳无痕了。(说明:以上的两点思考都是在人物有关的描写中进行的,找出质疑点来进行思考,达 到对人物的较为全面的正确认知。)思考3: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预设:中举了。在他心里深知,中举意味着钱权一体化,他可过上优裕的富贵生活,可接受比他低的人, 尤其是社会底层人的欣羡敬畏与逢迎巴结。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作为一个顺着科举之 梯爬上来的人来说,处在下层的胡屠户又有何惧呢?而区区几十两银子又何足挂齿呢? “三 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范进深谙此理。所以,在科举之路上才义无反顾,一追三十几年 险成真疯癫。(说明

20、: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科举考试进阶,对一个人的改变有多大。改变的不止是物质 生活还有人的处世之道以及性情、精神。)(三)用批注法细品人物形象。科举功名把范进折磨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异形人呢?批注下面的语句,写出自己的理解。(1)第3段,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预设:家里没有了早饭米,母亲已经饿得两眼都看不见的情况下,范进竟然木然承受, 无计可施,唯有在母亲吩咐后,才知道该如何去做,生活能力之差完全超乎想象了。对家庭 的责任意识也差,私心为己,只知去参加科举考试,完全是一个冷漠失格的儿子、丈夫。(2)第4段,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预设:“一步一踱”卖个东西竟然也

21、可以如此斯文雅气,作者情感不露于外,读者却可 以从直描中感受到范进的迂腐无能、滑稽可笑。(3)第5段:发疯例句略,见课后习题中积累拓展的第四题有关细节描写的赏析。预设:人物的动作语言细节上的刻画,描写了他丑态百出,可悲可叹。可见其受科举荼 毒之深。(4)第9-10段: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范进迎了出去范进道:“久仰世先生”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预设:胡屠户和众邻居,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见到为官的举人是“躲是“散”,而范 进是“迎,是淡定自若的有礼相待,没有丝毫的胆怯猥琐之态可寻。圆滑世故心可见一斑。(说明:批注法,让学生更深一层的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对科举制度对读书人

22、的 戕害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同时对古白话小说的语言也有了已初步的认知简洁生动、精 准传神。)小结: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范进的异形表现在:生存能力之差,偏执追求之强,中 举突然发疯之烈,隐忍突变之快。过于痴迷于科举功名,执念之下,才有了这样的扭曲人格。说明:以上三个教学环节:摘录法知梗概;描写中思考初知人物特点;批注法品析深化 对人物的认知,对科举制度异化读书人伤害会有多大。使学生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对故事 本身和人物形象有了清晰的认知,而且在品析中也能感知到白话小说语言上的艺术特点。五、总结:如此范进,如此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无情无义,利欲熏心,僵化死板麻木无能,怎能“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23、,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呢?处于上层的所谓管理者如此, 社会状况可想而知了。六、作业:对于文中其他人物的分析,试着用摘录法看人物变化,从描写中思考人物性格,用批 注法细品人物形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教学重点:分析归纳人物形象的特点,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在品析语句中体会白话小说语言的特点。痴迷执念于科举考试,异化了一个读书人。偌大的一个社会群体里,只范进一人异化了吗?我们来看看文中对其他几位人物的刻画。二、分析人物(一)文中围绕范进写了几类人物?明确:亲人:母亲、媳妇、岳丈胡屠户,其中的核心人物是胡屠户。邻人:众邻居同举者:张静斋(张

24、乡绅)(二)亲人篇:1 .用摘录法看出人物变化。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有哪些变化?摘找相关信息,完成下表,并思考胡屠户是怎样的一个人?中举前中举后贺礼一副大肠、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称呼现世宝、穷鬼老爷、贤婿老爷、姑老爷态度吩咐、蜂骂个狗血喷头谦卑敬畏、讨好逢迎、千恩万谢、笑迷迷对长相的评价癞蛤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品貌又好,体面的相貌对才学的评价我积德,带挈你中了相公;就是中相 公,也不是你的文章,宗师看见 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天上的星宿、文曲星,才学又好对女儿出嫁的评价倒运;可怜,可怜女儿有福气,毕竟要嫁与老爷(说明: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对范进是方方面面的不满意,强势欺凌肆无忌惮,丝毫

25、不顾及范进的人格尊严;但中举后却是另一番样子,对范进变得恭敬畏惧讨好逢迎,对范进 的哪个方面都满意赞许。胡屠户的表现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 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粗俗自私势利的典型市伶的特点。)2 .用批注法细品人物形象。分析示例:(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预设:动作上的细节刻画,“横、腆二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胡屠户酒足饭饱之后的状 态,表现出他目中无人的骄横、粗俗可鄙的特点。(2)“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预设:语言描写。明明是“打,却说成是“劝,曾经恶凶凶的胡屠夫此时变得谨小 慎微,对范进竟然满是畏惧心理。(3)屠户见女

26、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预设:动作上的细节描写,一个扯字,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 媚之能事,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特点。“几十回更以夸张的笔法让丑态更甚,讽刺性更 强。(4)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 里揣。预设:动作上的细节描写。“攥” “舒” “缩“揣一系列动词的运用,生动地写出 了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假意推让的一系列动作,突出了胡屠户嗜钱如命的特点,讽刺意味十足。(5)“贤婿老爷”预设:这是语言上的细节描写。“贤婿一词带着满意赞许、尊敬喜爱之情,而“老爷” 旧时是官僚、地主家的仆人等对男主人的称呼。在这里胡屠户竟

27、然把自己当成了范进的一个 奴仆,前后对比活脱出一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丑恶市俭嘴脸。(6)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 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 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预设:心理活动上的细节刻画。堂堂一个敢于破口大骂不堪入耳之语的人,竟吓到如此 程度,科举之威,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里,改变着每一个人言行,生动写出了胡屠户打 人后的胆怯心理。(说明:从对胡屠户的描写中,可见古代白话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善用细节描写,让语 言生动简洁、精准传神。而为让人物形象鲜明,采用了对比、夸张的

28、表现手法。)1.从描写中思考人物性格。(1) 比较范进中举后发疯时,母亲、妻子、丈人胡屠户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特点。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娘子胡氏道:“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胡屠户诧异道:“难道这等没福!”预设:对范进的发疯,三人语言不同,却可看出母亲和妻子对范进发疯的心疼与担心, 母慈妻贤的特点俱在语句中彰显了出来。而胡屠户首先想到的是“福,而且此句的标点是 感叹号,可见范进发疯对他的触动之大,“福在他的眼里等同于富贵。范进发疯,应该考 虑的是人怎么样了,可他考虑的偏是享富贵之福没戏了。胡屠夫的冷漠无情,自私爱财的性 格跃然纸上。若用一字

29、概括胡屠户:冷。(2) 思考:文中还有哪里体现胡屠户的冷漠呢?第2段邀范进母亲和妻子同坐同吃的语言描写,好像是很关切婆媳二人,心里似存留着 一片柔情。可是到了第三段,范进向他借钱去考试,他在粗俗不堪的骂语中有言“养活你那 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老不死”一词,本性流露了出来:粗俗冷漠,自私势利。 一个整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屠夫,每天也是在底层线上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怎能期 待他的心底有柔情良善呢?(3) 思考1:母慈妻贤的她们,深陷怎样的困境呢?明确:住茅草屋、常日不饱腹,连胡屠夫都说“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 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

30、!可怜!可怜! ”贫苦, 是生活的常态。在范进前去考试的几天,母亲、妻子二人竟挨饿好几天,甚至老母眼睛都看 不见了。思考2:这样的困境下,婆媳二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明确:范进进学,“她们俱各欢喜”;范进去参加乡试,她们甘愿挨饿;范进发疯,她 们落泪担心。可见,她们的心随范进的起落而喜悲,就是没有想过改变这一困境。她们没有 阻拦范进向科举进军的脚步,她们完全不顾自身的生计问题,完全支持范进追求理想,成了 范进在科举路上的助推。三十五年的虔诚支持,造就了范进忽略自身的责任,精致利己,冷 漠麻木对待母亲、妻子,生活能力低下的特点。如果说胡屠户在范进科举路上还有过不满,那么母亲、妻子二人就是范进科举路上坚定 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