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0495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动词,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能够用上“先、接着、然 后、最后”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1 .学习作者按事情开展顺序表达事情,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 爱之情。【教学重点】.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动词,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能够用上“先、接着、然 后、最后”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事情开展顺序表达事情,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 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生:刺猬。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和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二、初读感知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 .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例如:本文记叙了秋天的一个晚上亲眼看到刺猬偷枣的过程,不由得钦佩起它 聪明的事。三、识字写字1 .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2 .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3 .课件出

3、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4 .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5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方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 应该注意的问题。(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刺:左边中间是“门 ”,要扁,横折要带钩,中竖要长,撇舒展。颗:“果”要窄,“页”横下有一短撇,最后一笔点稍大。四、课堂小结1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2 .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局部,多读几遍,体会生动的语言。点拨:朗读课文,尤其是第2-

4、9自然段,反复去读,注意修饰性词语的表达。可以 采用比一比的方式体会。比方:“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 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换为:“一天晚上,月光洒在树枝上,洒在地上。”一比拟, 就会发现,前一句环境描写中突出新月,还斜挂,突出月光的朦胧,透过树枝洒在 地面上是斑斑驳驳的样子,读着读着,生动形象的画面就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了,使 小刺猬的出现有了神秘色彩。后一句那么缺少这种画面感。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二、品读释疑1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串珠问题1)明确: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领真高明呀.!2 .为什么说小刺猬偷枣的本领真

5、高明?(核心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3 .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刺猬偷枣的,画出文中描写偷枣动作的词语。(串珠问 题2)作者按事情开展顺序描写小刺猬偷枣的,文中描写偷枣动作的词语:爬、摇、掉、 归、滚、驮、跑。(1)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 爬“缓慢” 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明确:不能去掉。“缓慢” 一次形象地表现出那个圆乎乎的东西爬得很慢,十分 小心。(2)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 出的枝条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段末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呢?明确:这两处都是写到它爬的动作,省略.号表示省略重复的动作,

6、既能突出我 注视他的时间长,不放过它的一举一动又能表现它爬得极慢,极其谨慎的样子。(3)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僻里 啪啦地落了 一地。作者为什么用“落了一地”而不用“掉了一地”呢.?明确:这一句是对小刺猬摇动枝杈、震落枣子的侧面描写。“掉了一地”表示的 是从高处下落又快又重的样子,好像是砸下来的,那样的话枣子就烂了。而“,落了 一地”表现枣子从树上掉落下来得慢,很轻,似乎有点飘飘悠悠的感觉,还能体会 到的那个家伙小心翼翼的样子,与前面的“弯下来”相对应。(4)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解析:“噗”声音很响,形象地表现出那个东西

7、“掉”的很突然,摔得很重。(5)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 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 着,归拢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同桌讨论,教师明确:“活动”“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 一串连 贯的动作的描写,刻画出利落敏捷的小刺猬。(6)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 地跑去了解析:“驮” “跑”是刺猬偷枣的动作。积累:“急火火”用来表现十分着急的样子,我能用它说一句话:预设:小燕子匆匆地飞来,急火火地叫着:“要下雨啦!要下雨啦!”4 .作者对小刺猬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8、(串珠问题3)(1)学生分小组讨论;(2)组内派代表发言;(3)教师明确:惊讶、喜欢、敬佩、好奇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我非常惊讶”,猜猜“我”会想些什么?那圆乎乎的是什么东西?它爬到树上干什么?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领可真高明啊!“钦佩”说明小刺猬的表现让我对他产生了敬重佩服之情,由衷地赞叹:聪明 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啊!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 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 踪影。作者为什么要在最后一自然段连续提三个问题?三个问题的设

9、计,充分表现出“我”对小家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更多的去 了解他,关注他。这样的安排,同样能更好地吸引读者,深入的去了解小刺猬。积累:“蹑手蹑脚”等含有身体部位的ABAC式词语。5 .课文主旨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4)明确:本文作者通过记叙秋天的一个晚上亲眼看到刺猬偷枣的过程,不由得钦 佩起它的聪明,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三、本课小结1 .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 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领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 爱之情。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我尝试了用简洁的

10、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 刺猬偷枣的事。2 .写作方法:抓住动作,细致描写(1)本课作者抓住刺猬偷枣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使刺猬的既小心谨慎、又机 灵敏捷,还心思缜密的特点跃然纸上,在字里行间表达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比方: 课文中“爬、停、掉、归拢、打滚、扎、驮、跑”等动词的准确运用,在加上适当 的修饰,比方慢慢地爬,急火火的跑,就更生动了。(2)举例:小猫看见地上有个毛绒球,觉的很新奇。于是,它伸出爪子轻拔毛绒球,毛绒 球就滚了起来,小猫越玩越带劲。看小猫那认真的表情,好象在想:“看你往哪里 跑,我一定要抓住你! ”小猫紧追不舍,最后,毛绒球越滚越小,散,成了一堆线。 小猫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毛绒球追着就没了呢?小猫抖抖爪子,看着一地的 毛线,无可奈何的走了。评析:这段文字抓住小猫玩毛绒球时的动作,“伸”、“拔”,“追”“抓”、“抖” 准确生动地突出它的认真,表达出我对小猫的喜爱之情。(3)练一练:你最喜欢身边的哪一种小动物?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意抓住它的动作进行描 写,突出它的特点。四、拓展延伸.主题延伸读了本文,我们对小刺猬聪明伶俐的举动更加喜爱,我要用手中的画笔画出眼 中的小刺猬。1 .推荐阅读带刺的朋友(二)带刺的朋友(三)五、布置作业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夯实基础。教学板书带刺的朋友原因:枣多、诱人爬一树上枝杈掉一噗的一声动一爬来爬去归拢枝条落打滚聪明伶俐.结果:钦佩 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