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_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20256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_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_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_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_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_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教学目的1.基础学问和思想教化:(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同割据、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福建、广东、云南、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土尔扈特的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2)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日我国版图的基础。2.实力培育:(1)分析三藩割据的危害,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的作用。(2)能解说“顺治会见五世达赖”图,能图示清朝疆域的四至。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清朝的疆域。2.难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和部落名称多。板书设计一、平定三藩之乱二、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顺治: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设驻藏大臣三、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后来:设伊犁将军 (疆域图在讲课中由学生填)(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解并描述同学们,从今日起先,我们学习中国历史第三册。(出示课本)这一册讲解并描述的是清朝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看书目)第1至4课讲解并描述的是清朝前期的历史。清朝前期,我国封建社会接着走向衰落,但经济还在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发展;同时,统一

3、的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得到巩固,我们今日的版图就是在那时奠定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棗2.讲授新课(板书)第1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指导学生阅读课题下的方框内容)提出问题:“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听课。讲解并描述新课 我先讲课文的第一目,“平定三藩之乱”。(板书)复习提问 在山海关倒戈清朝的明朝将领是谁?(确定学生回答,板书吴三桂)讲解并描述清军入关前后,倒戈清朝的明朝将领除吴三桂外,还有耿仲明、尚可喜等(板书两个姓名)。他们成为镇压农夫起义的先锋,被清朝封为藩王,合称“三藩”,(看平定三藩叛乱的形势图)吴三桂驻守“云南”(板书),尚

4、可喜驻守“广东”(板书)。耿精忠,耿仲明的儿子驻守“福建”(板书)。他们握有重兵,任用官吏、处理地方财政均不受吏部和户部的约束,每年向清政府索取巨额军饷,当时就有“天下赋,半耗于三藩”之说,他们又在地方随意掠夺,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形成严峻的封建割据局面。其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他拥兵十万以上,搜括的财宝最多,生活上的穷奢极欲也最出名。他在昆明鸣凤山上建的金殿,用铜约二百吨,规模居全国铜殿之首(看“金殿”插图);他还从苏州买来40名少女,为他歌舞取乐,仅歌舞伎的服装道具,就花了几十万两白银。(组织探讨:同学们想一想,三藩的这种割据统治,带来了什么危害?)归纳三藩的这种割据统治,不仅造成清政府财政

5、的巨大困难和人民生活的巨大苦痛,而且严峻地威逼国家的统一(板书:威逼统一)。(激发学生,问:这样的割据局面,要不要消退?)(组织探讨:三藩之乱的平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了什么作用?)归纳平定三藩之乱,清政府实现了对云南、广东和福建等地区的有效管辖。讲解并描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二、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板书)讲解并描述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唐朝和元朝的时候,西藏地区同中心的关系问题。现在请大家回答下面三个问题:复习提问唐朝时,西藏地区称什么?唐和这个地区的关系怎样?这种关系到元朝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综述刚才大家已经讲了,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

6、;吐蕃与唐朝曾保持着长期联姻、经济文化沟通、“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到了元朝,就由中心设置的宣政院来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了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讲解并描述那么,清朝时的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知道,西藏地方普遍信仰喇嘛教。达赖和班禅就是西藏喇嘛教两个地位最高的领袖。1652年,五世达赖亲自来到北京朝贺(板书:五世达赖,看“五世达赖”插图)。(引起学生留意,问:当时的皇帝是谁?)对,当时的皇帝是顺治帝(板书:顺治)。他接见了五世达赖。彩图1就再现了这一接见状况。(看图)这是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殿堂壁画图中的一个画面:顺治帝端坐在宝座上,面对五世达赖,五世达赖坐在顺治皇帝的右侧,双手合掌

7、,上身微向前倾,象是正在说着什么,下边是几排陪宴的大臣和喇嘛;整个画面体现了宾主双方的融洽气氛。其次年,五世达赖离京回藏。临行前,顺治帝为他实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板书:赐为“达赖喇嘛”)。“达赖”是蒙古语,意思是海;“喇嘛”是藏语,意思是上师。后来,康熙又对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赐于“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板书:康熙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班禅”是梵文,意思是大师;“额尔德尼”是满语,意思是珍宝。(组织探讨:顺治和康熙的册封有什么作用?)归纳顺治和康熙的册封,法定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确立了他们在西藏的地位,并且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

8、需经过中心政府的册封,这就加强了中心对西藏的管辖。讲解并描述 1727年,清政府又在西藏起先设置驻藏大臣(板书:1727年设驻藏大臣)。和顺治、康熙的册封相比,这一措施使清朝中心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大大加强了。(组织探讨:为什么说驻藏大臣的设置,大大加强了中心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归纳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原来是通过西藏喇嘛教的领袖达赖和班禅来实现的,现在驻藏大臣是代表中心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就更为干脆、更为加强了。(指导学生在课余阅读六世班禅的内容)讲解并描述清政府通过平定三藩之乱,实现了对云南、广东、福建等地的有效统治;通过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

9、管辖。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的:三、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板书)复习提问 西汉时,新疆地区称什么?西汉在西域设了什么管辖机构?讲解并描述同学们都知道,从西汉起先,新疆就正式归属于中心。清朝前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主要民族是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清朝就把天山南路称作回部。大小和卓就是回部的贵族。18世纪中期,他们兄弟两人发动了叛乱(板书:18世纪中期大小和卓叛乱)。当时清朝皇帝是乾隆帝(板书:乾隆)。他派兵镇压并得到人民的支持。维吾尔族人民痛恨大小和卓的苛捐杂税,拥护清军平叛。1758年,大小和卓为清军所败,先后逃往阿克苏和乌什。两地酋长都关闭城门,拒不接纳。

10、而清军到达乌什,乌什酋长却牵着牛羊出城迎接。后来,清朝人将这事绘成一幅画。(看插图)这幅画反映的就是乌什酋长迎清军讲解并描述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设立伊犁将军。(请同学们看课本“清朝疆域”图。)伊犁将军管辖的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在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下面我们讲第四个问题:四、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板书)复习提问 成吉思汗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领袖?在我国封建王朝中,哪个王朝是蒙古族建立的?这个王朝又是被谁推翻的?讲解并描述 元政府被推翻以后,蒙古贵族退到长城以北,还保持着相当的实力。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漠南、漠北和漠西三个部分

11、(看注解,介绍他们分布的地区)。他们都先后臣服清朝。(将土尔扈特板书用方框框住)土尔扈特就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板书:漠西一支)。上指出土尔扈特的西迁位置;看“土尔扈特部落”插图,指出这幅画描绘的就是游牧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落的生活情景。)都与沙俄不同,他们深切地怀念着祖国,渴望东归。从顺治年间起,他们就不断派人向清朝进献奏章和贡品。清政府也多次派使者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探望这些远在西方的同胞。乾隆年间,沙俄对土尔扈特的压榨更加残酷,向他们征收苛重的赋税。土尔扈特的七、八万战士也在沙俄的对外斗争中丢失了性命。在这种状况下,土尔扈特部众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确定返回祖国,摆脱沙俄的奴役(板书:

12、渥巴锡领导)。1771年,请大家记住这个重要的年头(板书:1771)。那一年,震惊世界的土尔扈特抗拒沙俄压迫的民族起义爆发了!他们歼灭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军队和其他人员,焚烧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带不走的粮食、物品。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艳丽的彩条旗,率领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棗祖国前进。(指图)大队人马只用十多天时间,就跨越了千里草原,渡过了乌拉尔河,进入冰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沙俄派兵追击,担当后卫的九千勇士在众寡悬殊的状况下,与追兵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渥巴锡率领大队人马接着向东挺进,战胜重重困难,于6月到达伊犁,成功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这一壮举,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3、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渥巴锡也由此成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清政府和乾隆帝得到土尔扈特重返祖国的消息,忙派清军前去迎接,隆,看“清政府赈济土尔扈特的物资”图表)清政府赐予他们茶叶2万余封,牛羊20万头,小麦4万多石,羊裘5万多件,棉布6万多匹,棉花5.9万斤,毡庐400多具。大家再看看这边的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这是乾隆帝亲自撰写的,“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就是乾隆帝妥当安置土尔扈特的政策。综合(读板书的四个标题),这四个问题讲解并描述的是清政府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朝的疆域:五、清朝的疆域(板书)(挂清朝疆域图,边问边在图上指出清朝

14、疆域的四至,然后板书四至草图,让学生上讲台将四至内容填在方框里,再依据学生所填,将四至内容重复一遍。)讲解并描述清朝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对它的疆域,我们特殊要诸岛。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和黄岩岛等,明清时称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归属广东省琼州府的万州。在清朝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壮、回、藏、苗、满、蒙等5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的缔造作出了贡献。(指导学生阅读最终一段,指出直隶、盛京、伊犁、乌里雅苏台等地名的现今位置。)讲解并描述清朝行政区的划分,和今日的状况大体相同。我们今日的版图就是在清朝前期奠定的。清朝的统一政权,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3.巩固新课(1)指定学生回答:清政府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了哪些措施?清朝疆域的四至状况怎样?(2)听写:顺治、康熙、乾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土尔扈特、渥巴锡、大小和卓、吴三桂。(3)完成课本上的三道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