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嗅觉障碍_中医综合治疗嗅觉障碍疗效观察.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17277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调理嗅觉障碍_中医综合治疗嗅觉障碍疗效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调理嗅觉障碍_中医综合治疗嗅觉障碍疗效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调理嗅觉障碍_中医综合治疗嗅觉障碍疗效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调理嗅觉障碍_中医综合治疗嗅觉障碍疗效观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调理嗅觉障碍_中医综合治疗嗅觉障碍疗效观察 万臻张林香刘梅月 摘要:目的:找寻一种简洁、好用、有效的治疗嗅觉障碍的方法。方法:将68例嗅觉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比照组。治疗组34例,采纳自拟中药方剂协作迎香穴注射治疗。比照组34例采纳强的松、VitBco、ATP等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比照组总有效率为47.1,经卡方检验,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协作迎香穴位注射治疗嗅觉障碍,效果满足,比西医治疗有优势。 关键词:嗅觉障碍;失嗅;中医治疗;穴位注射 嗅觉障碍又称失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症状,现代医学分传导性,神经

2、性和混合性3种。传导性嗅觉障碍多由炎症,鼻内堵塞,喉切除等引起,对因治疗多易复原,神经性嗅觉障碍病因较多,治疗方法也多,但疗效不佳。自2003年1月以来笔者采纳自拟中药方剂协作穴位注射综合治疗68例,效果满足,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神经性嗅觉障碍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1367岁;病程2个月29年;发病缘由:感冒后发病2l例,烟酒不节15例,头颅外伤9例,化学药品刺激7例,病因不明16例。嗅觉检查:主要受条件限制,仅做主观检查。测嗅物为食醋、酒精、汽油、凉爽油,并以纯净水做比照剂,请患者交替嗅测嗅物,同时说出嗅物的名称及气味强度,记录检查结果,治疗结束后,再赐予同样测嗅物检查嗅

3、觉,将治疗前后结果作对比。笔者将6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个组,每组各34例,A组为治疗组,B组为比照组。 2治疗方法 A组采纳中医综合治疗,自拟中药方剂:桃仁12g,红花12g,丹参12g,黄芪15g,当归9g,川芎9g,升麻9g,枳壳9g,白芷9g,辛夷9g,鹅不食草30g,石菖蒲6g。日1剂,用水400mL煎至250mL分2次服。协作穴位注射:选迎香穴,用1mL皮试一次性注射器,按针灸手法入针,得气后回抽无血注入当归注射液,每次注入0.2-0.5mL,每次1侧,隔日交替,7天为1个疗程,依据病情一般治疗1-5个疗程。B组采纳西医治疗:强的松、VitBco、ATP等药物治疗。 3疗效标

4、准及治疗结果 推断:嗅觉复原,对全部测嗅物辨别正确、快速,随访1年嗅觉正常为显效;嗅觉好转对1种或以上测嗅物辨别复原或提高,对全部测嗅物辨别稍迟钝为有效;嗅觉无改善,对测嗅物不能辨别为无效。A、B两个组共68例疗效对比。 统计数据用卡方检验x2=11.81,x20.5(2)=10.60,x2X20.2(2),P0.05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性。说明采纳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明显,比西医治疗有优势。 4病案举例 李某,男,35岁,2003年10月16日就诊。述3年前患上呼吸道感染治愈后,嗅觉丢失,不闻香臭,经服用西药治疗无效,辗转至本科就诊。专科检查:鼻腔通畅,鼻中隔居中,鼻甲无肿大,黏膜色泽正常,鼻道

5、内无异样分泌物。鼻窦CT摄片提示为正常影像。测嗅物检查嗅觉:不能说出测嗅物的气味及名称。诊断:失嗅(神经性嗅觉障碍)。投以上方协作当归注射液迎香穴注射,经3个疗程治疗,嗅觉复原正常,症状消逝而愈,随访2年3个月嗅觉良好。 5探讨 本病病因困难,祖国医学散见在各类病症中,称之为失嗅。中医认为:脾肺气虚、鼻窍堵塞、气滞血瘀、脉络失营,均易导致嗅觉减退;现代医学依据文献报道目前大约有200多种疾病和40多种药物可引起嗅觉障碍,包括先天畸形、肿瘤、感染、外伤、中毒、养分不良等诸多因素,西医常用激素、维生素、锌剂等治疗,但效果不佳。到目前为止,关于嗅觉功能的检查:分主观和客观检测,客观测试法如嗅觉诱发电

6、位(OEPS)测试,嗅觉诱发脑电图(EEG)等尚在试验探讨阶段。对嗅素的确定,正常人嗅阈的正常值,尤其定性检查尚无牢靠而简便的仪器,因此对嗅觉的检查仍停留在简洁的主观定性测试水平,笔者选用食醋、酒精、汽油、凉爽油,并以纯净水做比照作测嗅剂,以自拟中药方剂协作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多数病人复原对其试剂的嗅觉功能。自拟中药方剂中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当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兴奋呼吸中枢,兴奋支气管平滑肌;辛夷、石菖蒲、白芷、鹅不食草善通鼻窍,善治不闻香臭的鼻疾;黄芪补益脾肺之气;升麻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枳壳行气消痰,有兴奋平滑肌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活血化瘀中药可以祛瘀生新,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能削减嗅上皮的萎缩变薄及嗅腺的黏液腺性化生,促进嗅觉细胞和嗅腺的再生;支气管平滑肌和呼吸中枢的兴奋可以改善鼻和肺的通气量,有利于气体接触嗅区黏膜以提高嗅觉功能。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与鼻,故灵枢脉度曰:“肺气通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在临床中发觉迎香穴药物注射能行气通窍、活血化瘀,对鼻塞、鼻渊、失嗅等病症有效;协作自拟中药方剂综合治疗嗅觉障碍效果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