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96490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浮力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力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浮力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浮力教案示例之一具体介绍: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化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缘由。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三)教具 演示试验器材: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试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快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第十二章浮力 一、浮

2、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试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现来,最终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现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现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现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试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始终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

3、力作用吗? 老师指出,为探讨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试验。(两人一组进行试验) 要求:明的确验目的是推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试验时,老师巡回指导。 试验完毕,组织探讨,老师总结。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挂

4、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多少?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白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

5、以上试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老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见图12-1)。 总结、板书: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F浮=G-F 2浮力产生的缘由 (1)提问:浸没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块,放手后竖直向上浮,它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运动? 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

6、相反,所以木块不向前后、左右运动。以上讲解可结合图12-2进行。 (2)提问: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木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如何计算?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见图12-2)。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板书:“2浮力产生的缘由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即

7、F浮=F-F。 (2)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可启发学生举例答出。 3物体的浮沉 提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为什么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学视察物体在水中运动状况。 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块下沉。 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 把装有少量水并用胶盖盖严的小瓶(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用注射器细致调整瓶内水量或调整装入的细砂,直至可悬浮在水中为止)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悬浮在水中。 学生探讨: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悬浮的小瓶各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大小关系如何?说明力的方

8、向。 老师结合试验,边讲边画出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和悬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图,总结出浮沉条件。 让学生视察试验: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放手后上浮,最终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动。老师指出,木块漂在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移。漂移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板书: 板书:“3物体的浮沉 (4)漂移: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老师说明: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终漂移在液面。 (2)漂移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9、。但漂移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3)完成课本图12-3中的填空题。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文练习15题。 2思索题: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 浮力教案示例之一 浮力的利用教学示例之二具体介绍:浮力的利用教学示例之二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化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调整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三)教具:形态、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各一个,卷成一团的废牙膏皮(底部已剪去),橡皮泥,玻璃水槽2个,自制潜水艇模型,潜水艇挂

10、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演示:先让学生留意铁块、木块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然后把铁块、木块一同浸没水中,同时放手,让学生视察。 依次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1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为什么一个浮起,一个沉下? 2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 3木块、铁块的体积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引导学生相识是因为密度不相等) 小结:像铁块、木块这些实心的物体,有的密度比水大,有的密度比水小,把它们浸没在水里密度比水大的,下沉;密度比水小的,上浮:假如物体的密度跟水一样,它将怎样呢? 二、讲新课 将橡

11、皮泥、废牙膏(铝的)分别放在2个玻璃水槽旁。 老师讲:橡皮泥、铝的密度都比水大,能不能使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牙膏皮浮在水面上? (找2名学生分别做这2个试验,并让他们每个人试着说明自己采纳的方法为什么能达到要求。然后,老师就着做成船形的橡皮泥、空心的牙膏皮小结。) 小结: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做成空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时,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虽然没变,但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边讲边板书: 三、浮力的应用 采纳“空心”的方法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老师讲: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像木材,做成独木舟“空心”,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运输更多的人和货物。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像橡皮泥、铝,做成空

12、心,也能调整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使它下沉、悬浮或漂移。现在看看技术上怎样利用这个道理。先看看轮船。 问:轮船是钢铁做的。钢铁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依据学生的回答,边小结边板书。) 2浮力的利用 (1)轮船用空心方法,增大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 问:假如一只轮船,它本身和装的货物总重100000牛,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开的水重多少牛?它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吨?(简洁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探讨:这只船假如从河水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变不变?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为什么? (2)潜水艇 演示:潜水艇挂图,潜水艇模型。(边讲解边板书

13、) 用变更水舱中水量的方法,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悬浮、上浮。 (3)气球和气艇(让学生看课文而后问学生) 问:气球、气艇采纳了什么方法使它能够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呢?(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用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的方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探讨:要使充了氢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方法?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略) 浮力的利用教学示例之二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具体介绍: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二)教具 水电站

14、剖面挂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利用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的事例,分析能量的转化。(1)说明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的过程中能的转化。(2)钢球从斜槽高处滚下比从斜槽低处滚下时的速度大,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说明缘由。 2引入新课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流淌的水和空气都能做功,具有机械能。自然界的流水和劲风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自然资源,人们很早以前就起先利用这一资源为人类服务。 3进行新课 (1)水能的利用。 人类利用水能的历史很久,我国是世界上利用水能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00多年前,就制造了木制的水轮,让流水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粉、碾谷,我国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中,曾具体地记载了古代

15、人民对水能的利用。(参阅课本图19水磨) 到18世纪,社会生产须要越来越强大的动力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造出了大功率的水轮机,来带动纺织机,冶金鼓风机等。但这些机器都必需安置在河流旁。 近代对水能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19世纪人类驾驭了水力发电技术,利用水力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再把电送到远处的工厂,扩大了水能的运用范围。 近代对水能利用的技术也越来越高。现代的大型水轮机不但功率大,目前单机容量可达50多万千瓦,而且效率高达90以上。这样的一台水轮发电机能供应一座大城市的全部用电。当然,要推动这样的水轮发电机,须要水流具有很大的能量。通常要在河流上修筑河坝,来提高水位。水位提高,水的机械能

16、增加。 海水的潮汐也具有巨大的能量,目前利用潮汐发电的探讨已经取得胜利,这也是水能利用的一个方面。 我国水能利用取得了很大成果。我国水利资源占世界首位。水能隐藏大约有6.8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3.8亿千瓦。可以葛洲坝水电站等大型水电站为例,说明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 (2)风能的利用。风能够驱动帆船航行,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帆船。明代航海家郑和率浩大的船队远航非洲,所用的也是帆船。在陆地上,通常是利用风来推动风车做功,我国在1700年前就独创了风车。 现在对风能的利用,主要是风力发电。单个风力发电机的功率都不太大,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安装几十台到几百台的风力发电机组来供电。 说明 本节教材进一步说明白机械能的转化。拦河坝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的功能和水位越高,水流下时转化成的动能也越大的道理,应重点讲解并描述。 (本教案由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官景成供应) 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化初中物理课本其次册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