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阿伯拉尔《伦理学》初探(2).docx

上传人:蟋*** 文档编号:62774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3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你自己”—阿伯拉尔《伦理学》初探(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认识你自己”—阿伯拉尔《伦理学》初探(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你自己”—阿伯拉尔《伦理学》初探(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你自己”—阿伯拉尔《伦理学》初探(2).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 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 表示谢意。本学位论文若有不实或者侵犯他人权利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白龟曰期: 丨丨年貪月 4 曰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及使用授权声明书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陕西师范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陕西师范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

2、本论文被査阅和借 阅,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 权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论文。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 陕西师范大学。保密论文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作者签名: 曰期: 从丨丨年古月 4 曰阿伯拉尔(Petrus Abaelardus,1079-1142)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之一, 他与前辈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9) 道,为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奠定了基 础。阿伯拉尔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学著作为伦理学,或认识你自己(以下简称伦 理学),这部

3、作品出自阿伯拉尔晚年,集阿伯拉尔思想之大成。该书结构严谨、 论述雄辩,奠定了阿伯拉尔在神学伦理学领域的卓越地位。阿伯拉尔的伦理学思 想起于对“罪”的定义,落于对“罪”的和解,可以说对“罪”的思考贯穿了阿 伯拉尔伦理思想的始末。阿伯拉尔在伦理学中认为关于罪的来源有两种看法: 一是“意图决定论”,二是“效果决定论”。阿伯拉尔重视行为的实际后果,但反 对以行为的效果衡量意图的善恶,而主张行为的意图决定善恶与否。阿伯拉尔把 人的意图当作人们尊重或藐视上帝的凭证,他认为对上帝的藐视和轻侮,就是 “罪”。可见,阿伯拉尔赞同“意图决定论”。本文由对伦理学的疏解入手,分析阿伯拉尔的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柏拉 图哲

4、学、亚里士多德哲学、经院哲学以及异教伦理学的关系,并尝试概括其现代 意义。全文分为如下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阿伯拉尔的生平及思想和阿伯拉尔一生的主要著作。“第一章”概述伦理学,探寻伦理学发展流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伦 理学与十二世纪伦理学的关系,最后,归纳伦理学在阿伯拉尔整个哲学思 想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疏解伦理学内容,本文试将伦理学第一卷分为四个部分, 并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疏解:第一部分是对“罪”的定义,即对上帝的轻侮 和冒犯;第二部分是意图决定事功,即出于善的意图的事功是善的;第三部分是 “罪”的形成,即对邪恶欲望的妥协;第四部分是“罪”的和解,即在神圣和世 俗之间。“第三章”

5、阐释伦理学与圣经、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经院 哲学以及异教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将伦理学中引用圣经的部 分逐一解说,认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将伦理学中关于“善”的看 法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善”的论述进行阐释;再次,阐释伦 理学中阿伯拉尔辩证解答问题的方式与经院哲学中辩证推理的关系;最后,阐释阿伯拉尔伦理学对异教伦理学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阿伯拉尔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宗教和伦理的双重视 野下理解理性主义,并试图把理性带入到信仰之中,以此来提高信仰的水平。我 们认为,阿伯拉尔的伦理学的现代意义是:通过重新认识“罪恶”的本质, 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在与

6、自己和解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一 个卓越的人。关键词:“认识你自己”阿伯拉尔伦理学 意 图 悔 过AbstractAbaelardus ( 1079-1142)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edieval philosophers of scholasticism. Both he and Anselmus (1033-1109) are the foundation men of Christian scholasticism. Ethics or know yourself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 in all of

7、Abaelardus works. With its well-knit in structure,full doctrine, the Ethics established his status as the founder of philosophers of scholasticism.The ideology of ethics built by Abaelardus himself starts from questioning the definition of ,sinn and ends with contemplating the f,sinH. Many scholars

8、try to interpret the “sin”,beginning with the Ethics. Abaelardus has two views about the source of “sin”in his works. The one is “intentions determinism”,namely people crime is mainly produced by the evil intentions, and is irrelevant to behavior itself. The other is “effect determinism namely attem

9、pting behaviors. He opposed the measure of intention of good or evil according to behavior effect, and claimed the intention decides whether evil behavior. He put the peoples intentions as people respect or despised gods vouchers to god. And he thought what is ”sin” is the contempt for GodBeginning

10、with the Ethics? the thesis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deeper desire to Abaelardus moral thought centered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ristian theology, Plato philosophical, Aristotles philosophy,scholasticism and pagan ethics relation, and attempts to generalize the modem sense.The paper divides into fo

11、llowing four parts: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erprets the thought origin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at his ethics is formed; gives the ethics a place of prominence; point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ethics; sets forth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the ethics as a topic and its great significance. He revis

12、ed god of academic past the definition of “sin”,puts forward “intentions determinism and oppose effect determinism”,opening ethics dialectical reasoning thesis first.The first chapter, outlining the ethics,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s” analyzing the relations of the ethics and the ethics of t

13、welfth century. Finally the paper induces the works5 status and function in his whole philosophy thought.m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aper tries to divide the works into four parts and give detailed discussion. The first part is the definition of “sin1; The second part is discussing intentions deter

14、minism; The third part is discussing the formation of “sin”; The fourth part is discussing Msintf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sacred and secular.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ethics with the bible, Plato philosophical, Aristotles philosophy, scholasticism and th

15、e pagan ethics. Firstly,this paper interprets “ethics” in quotes part of the bible,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Secondly, the paper explains the “good” views in Abaelardus ethics and Aristotles ethics. Thirdly, the pap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s of dialectical answers the questions and th

16、e way the dialectical reasoning in scholasticism relations; Finally, this section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hought of pagan ethical scholars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Abaelardus thought value lies inhere: he understands rationalism under the double vision in religion and ethics 7 and he was trying to p

17、ut the rational into faith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aith.We think that the modem meaning of Abaelardus5 ethics is: through reckoning the essence of “sin”,we realize that a person makes us recognize reconciliation with himself, need to improve and surpass themselves constantly, become a remarka

18、ble man.Keywords: “know yourself”; Abaelardusethics; intention; reconciliationIV目录m .iAbstract.Ill绪论:阿伯拉尔的生平及思想 .1第一章阿伯拉尔伦理学概论 .5一、 文本流变 .5 二、 伦理学与十二世纪伦理学 .6三、 伦理学在阿伯拉尔哲学中的地位 .9第二章阿伯拉尔伦理学疏解 .11一、 “对上帝的冒犯与轻侮”严格意义上的罪 .11二、 “出于善的意图的事功是善的”意图决定事功 .13三、 对欲望的妥协一罪的形成. . .15四、 在世俗与神圣之间一一罪之和解 .16第三章阿伯拉尔伦理学阐释

19、.21一、 伦理学与圣经的关系 .21二、 伦理学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关系 .26三、 伦理学与经院哲学的关系 .30四、 伦理学与异教伦理学的关系 .32 m.35参考文献.37蒙克利夫编,岳丽娟 译.圣殿 下的私语,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论、基督教神学、论圣三一、创世纪评注、罗马书评注等。在是与否一书中,阿伯拉尔对 158 个神学论题进行了分析,每个论题都 列出各种正反意见。这些意见都出自教会认可的权烕性著作,实际上是对于教父 神学的一个总结与汇编。成为异端之后,许多著作遭到焚毁,但这种写法经由他 的弟子彼得朗巴德(Petrus Lombardus

20、,1100-1160)所撰的歳言四书而传承不衰,成了经院哲学的基本写作方式,一直持续到 十六世纪中叶。例如,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的神学 大全受他的影响很大。伦理学和对话这两本书是中世纪最早用理性方式探讨伦理学问题的 专著,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的意图伦理学观点,且影响深 远。在该书中,阿伯拉尔对人的行为的道德性给予了正面讨论,通过人类自身的 探索和追问,引导人们认识自己。此外,他对理性与信仰、理性与意志、罪恶与 意志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对中世纪的神学发展路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 必将成为建设汉语神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对话现存两部分:第

21、一篇是哲学家与 犹太人的对话,讨论的焦点在于犹太人信仰的旧约与哲学家信仰的自然法 之间的分歧,他认为律法没有触及作为伦理学目的的“至善”和“至福”;第二篇 是哲学家与基督徒的对话,讨论了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是至善和如何臻于 至善。长期以来汉语学界对阿伯拉尔伦理学思想的研究比较薄弱,直到近年才有所 重视。目前在国内的学术资源有:溥林教授依据的阿伯拉尔的拉丁文本翻译的伦理学对话(香港:道风书 社,2007),这是阿伯拉尔这部著作的第一个完整译本,为我们研究阿伯拉尔的伦 理思想奠定了基础。张荣的罪恶的起源、本质及其和解之路阿伯拉尔初探,通 过分析阿伯拉尔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梳理了阿伯拉尔的主要伦理

22、思想,阐述 了“意图伦理学”及其意义,并进一步解释,罪是由人的意志选择所定,即意图 决定人的行为惩罚与否。帅倩的硕士论文论阿伯拉尔的共相观,主要针对阿伯拉尔就共相问题所提 出的概念进行研究和探讨。共相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大问题。文章从关于共 相讨论的演变出发,梳理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中期关于共相问题的争论,探讨了 阿伯拉尔的共相论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据吉尔松(Etienne Gilson, 1884-1978)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史/见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亦见文史哲,2008 (4)。 2绪论:阿伯拉尔的生平及思想London: Sheed and Ward,

23、1955)中的文献指引,国外对于阿伯拉尔的研究,主要是遵循古典学的传统对伦理学的翻译 和注疏。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史中,吉尔松本人概述了阿伯拉尔的伦理学 的思想内容。卢斯孔博(D. E. Luscombe) 写 的 阿 伯 拉 尔 伦 理 学 份A/C5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该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 12 世纪的伦理学进行重新研究,并对阿伯拉尔与异教伦理学的关系及阿伯拉尔伦理学思想做了仔细研 究。马伦伯恩(JohnMarenbon)写的阿伯拉尔的哲学(TTtePMcwcip/o/Pefc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1997)

24、,这本书重新评价了阿伯拉尔的哲学思想,称阿伯拉尔是一位首屈一指的人物。作者对史上关于阿伯拉尔的哲学观点 重新论证,在“伦理学”部分,介绍了上帝的大能和智慧、人的意图、德性以及 生活和实践中的伦理学。第一章阿伯拉尔伦理学概论第一章阿伯拉尔伦理学概论一、文本流变阿伯拉尔伦理学原始文本为拉丁文,在十五世纪以前已经有五个版本存 世,其中两个版本是十二世纪的,现存于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这一版本伦理 学手稿由派兹(B. Pez)最先翻译,并在 1721 年出版。对现存手稿的编译使我 们清楚的认识到,阿伯拉尔阐述了伦理学思想和对“罪”的判定。十二世纪 现存的另一个伦理学版本不仅缺乏标题,也没有标注作者,而且

25、连章节名称 也没有,抄写者在这些地方留出空白,但日后却并未补充,实际上章节标题只有 前 50 页。这版伦理学实际上和派兹的那版相同,两版都是一样长。其他现存 的中世纪伦理学抄本是在十四和十五世纪。这部手稿见证了禁欲主义和神秘 主义著作的成果。阿伯拉尔的伦理学,关注所有罪和道德问题,手稿中提醒读 者不要触犯危险的事情。阿伯拉尔认为,行为并不能增加人的酬报或减少人的罪 行,唯有意图才可改变一切。第二个十五世纪的版本由梅因茨(Mainz)所译,这 个版本的标题都是粗体大写,较之派兹版改良很多。十四世纪中叶出版的伦理 学非常完整,文本内容阐述的合理得当。毋庸置疑,这版伦理学是其它中 世纪伦理学版本无可

26、比拟的。伦理学的第一卷写了人的缺点和罪恶,从 第二卷的片段推测阿伯拉尔可能打算写美德和至善,因为阿伯拉尔第一卷将主要 精力用于讨论罪恶的本质,即对欲望的妥协和上帝的轻侮,第二卷开篇讲到对上 帝的顺服乃是善行的本质,则是对上卷内容的补充和延伸。自卡兹(Kaz)发现派兹版伦理学不完整后便引进他自己的版本,阿伯拉 尔在罗马书评注中保留了一些伦理学方面的问题,派兹版伦理学中没有 发现这些问题。卡兹幸运地加上第二卷的片段,使之变得较为全面。十七世纪牛 津大学图书馆的伦理学版本摘自贝列尔学院(BalliolCollege)。这个版本也包 含伦理学第二卷,但仅仅只是贝列尔学院版的片段。然而,卡森手上没有完

27、整的第一卷,还是不免有些缺憾。所有这些手稿都是英国学者在派兹版出现之前辑录的,阿伯拉尔伦理学 在1616 年由杜谢恩(A. Duchesne)装订成册,没有现存的法语版。三一学院版手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稿实际上包含了目录,这部分杜谢恩版伦理学也没有,现存于英国图书馆。 英语手稿版伦理学失而复得是在卡森去世以后,直到十七世纪后才有英国学 者出版伦理学。现存最权威的英文版伦理学,由卢斯孔博 1971 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版首先将伦理学原文拉丁语译成英文,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 12 世纪的 伦理学进行重新研究,对阿伯拉尔与异教伦理的关系以及阿伯拉尔伦理学做了详 细论证,为我们研究阿伯拉

28、尔伦理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汉语版伦理学目前有两个版本,首版出现在 1954 年,由金陵神学院托事 部主持翻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刊入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文选之内, 这版伦理学不完整,只翻译了其中第九至十四章,但对当时中国基督教及信 仰的发展大有益处。另一个版本版于 2007 年由四川大学的溥林教授根据拉丁文翻 译而成,由香港道风书社出版,分为上下两卷,内容相对完整。笔者本文解读的 伦理学,参照溥林所译。阿伯拉尔伦理学是中世纪伦理思想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十二世纪本身只 有两个版本存留,而在当代法国也找不出任何一个中世纪的版本。手稿的流传或 遗失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阿伯拉尔的伦理学思想是现代

29、伦理思想不 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伦理学并非一部单纯的神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巨著。 它是一部指引我们现代人回归自我、审视自我、进而完善自我的良师益友。二、伦理学与十二世纪伦理学在中世纪早期,伦理学在七艺中并无立足之地,这在波埃修(Boethius, 480-524)的作品中描述过,到了十二世纪时才试图在教育系统中为其谋得一席 之地。伦理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纯文学的东西,劝解对基督教小孩用异教书籍 进行教育,用异教的方法,强调道德和文学的价值。圣维克多(Saint V1Ctor)等作 家,私自将伦理学加在七艺的后面,认为伦理学是实践哲学的一部分,将其设在 逻辑学(语法,辩证法,修辞学)和神哲学(神学

30、,物理学,形而上学)之间。 并且建议在一名学生学习了雄辩术(语法,辩证法,修辞学)之后,接近理论哲以上观点主要得益于 D.E.Luscombe,如 五 出 Tib/i w 油 71 的也 crfcw/ English translation an Notes, Oxford, 1971 全称为“七种自由艺术”,是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中的七种主要学科,即: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逻 辑学)、 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6_第一章阿伯拉尔伦理学概论 _学(数学之有形之物的学习和物理的和无形的宗教理论)之前,应在实践哲学, 即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上有所训练。然而,在实践上,伦理教育合并进入学校课程

31、很容易实现,这是因为在任何 地方自由艺术都能很好地教授,镇上大教堂的临时学校,学校里轮流的教堂牧师, 延续古罗马传统的教育学,此文学传统旨在创造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通过阅读产 生的价值观,注释和效仿古代的异教徒作家。昆体良(Quintilian,公元 35-100 年) 曾在他的论教育(Delnstitutione)中称,教师在祈祷室时应关注自己青年时的 道德发展,口才和智慧也应一并进步。在昆体良的课堂上他详细阐述了道德可以 用来启迪信心和智慧。同样,在十二世纪的文学研究中,贺拉斯(Horace)和斯塔 提乌斯(Statius),罗马的讽刺作家和诗人都被当成伦理学教师,他们激发了其读 者从恶中解

32、脱并效仿英雄人物。西塞罗(Cicero)的修辞学论文论取材(On Invention)被推举为伦理学经典,此后西塞罗把诚实从实用中区分出来,并且谈论 道德。塞涅卡也同意阿伯拉尔“伦理学最伟大的奠基者应跻身于所有哲学家之列” 之观点,并同样被看做是伦理学权威。阿伯拉尔伦理学思想反映了他和他之前思想家的忧虑。如同以往思想家一般, 阿伯拉尔想知道在人身上,是什么让人产生了善行或恶举,如何区分上帝赞美或 责备的有价值的行为。而且,像很多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他为区分基督教道德 和古希腊罗马世界的道德哲学所吸引。因此,在介绍新版阿伯拉尔伦理学同时, 有必要对十二世纪伦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作以描述,及其对阿伯

33、拉尔伦理思想的 影响。十二世纪,如二十世纪一般,为严重而普遍存在的现实道德问题所苦,如 法律惩罚引起的社会内部暴力和堕落的出现。阿伯拉尔是一个对自己某些罪恶极 度激烈的批判者,也许是对自己当初向邪恶意念妥协并不顾一切与海洛伊丝的结 合而发出的深深地悔恨。阿伯拉尔的贡献在于识别和重建伦理思想概念,其伦理 学也主要来源于此。伦理学思想在十二世纪通过神学家们而助长,这些人通常由修士、牧师、教 师以及文科师生组成。阿伯拉尔既是一位神学家也是一位逻辑学家,他还是一个 在形形色色修道院呆过很长时间的修士,在很多学术中心公开授课的教师。十二 世纪修道院修士的道德生活问题应神圣生活之需而被专门强调研究。僧侣作

34、家表 现出对罪的绝对痛恨,他们轻视俗世的价值,认为道德不可能拥有独立的主动性; 他们顺从上帝的意愿,认为优雅的沉思生活更能优于俗世生活并且带来满足。安 瑟伦(Anselm,1033-1109)认为,人们未被赋予自由选择善恶的权利,却能选择 遵守上帝的意愿,这是对自由人而言的。伯纳德(Bernard,1870-1965)认为,道 德职责的标准在我们自己,良心和懊悔伴随着罪恶的灵魂到不到安宁。上帝常常7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呈现善意,神圣审判之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被做出选择或是遗漏。伯纳德的 观点深入阐述了圣经和教父著作的来源,是富有感情和沉思的。非僧侣的神学家们和开放学派也曾说过很多罪、美德

35、和善。十二世纪之初的 神学家学派,拉昂的安瑟伦和香浦的威廉认为人被造之初是无知的,没有意识的, 虽被罪所玷污,却有着善的需求。然而,善恶的主观标准是由意图决定的,这成 为上帝对人赞赏或责备的依据。古代的至善和道德生活的目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它包含了索尔兹伯里 的约翰(John of Salisbury) 1159 年完成的论政府原理(尸/如)和他关注 的托马斯贝克(Thomas Becket,1118-1170)。论政府原理是关于国家琐事和 哲学家的榜样,关于一个人的琐事问题,此问题已被罗马的伦理学者所关注。众 所周知,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受西塞罗论义务影响颇大,也受到圣 经和教会历史的影响。

36、诛杀暴君的学说让他苏醒,论义务也让约翰意识到政 治生活必须建立在实用和正直之间的完全和谐上。在论政府原理的第七和第 八卷中,在波埃修(Boethius)哲学的安慰)的激励 下,约翰论述伊壁鸠鲁派,通过地上的“四条江”(富有的快乐、抱负、肉体的快 乐和自尊)来寻求幸福。约翰认识到寻求幸福生活,诽镑堕落的快乐观,鄙夷对 富有和权力的追捧,排斥对声名和社会名望的渴望。约翰擅长对古典、当代轶事、. 人们的细节展开注释,也擅长把握教父的和古典的文本。他用温和的论据劝告人 们站在人性的角度,对盛行的金钱、权力和尘世的快乐保持一种道德的态度,虽 不能期望背弃所有欲望,但只有真正冷静的态度才能拥有慈善的礼物。

37、约翰在背 弃尘世,改良社会以及优雅的生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阿兰(Alan)和约翰对辩证和哲学都拥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在文化背景上, 异教伦理主要研究三学科课程,阅读众多神学家有限的著作,还能理性分析伦理 学思想,除非神学家拥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热情去面对一个哲学家思想的身体。但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辨证推理的践行者,一个名著鉴赏家,还是一个神学家。 他就是彼得阿伯拉尔。以上观点主要得益于 D.E.Luscombe,Pe 纪及/frtVwi w 油 /Z/TWM沈 English translation an Notes,Oxford,1971。8第一章阿伯拉尔伦理学概论三、伦理学在阿伯拉尔哲学中的

38、地位伦理学是最好、最高尚的科学,它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关系到现世和来世的 生活。阿伯拉尔的伦理学是研究神学接近基督教伦理方面的专著,伦理学 是他的神学副本,是一部在神和三位一体之上的神学专著。至于标题认识你自 己,巧妙的表达了阿伯拉尔对内部伦理问题的关注、对一个人的态度而非他的行 为本质的关注。阿伯拉尔伦理学思想反映了他和他之前思想家的忧虑。如同以往思想家,阿 伯拉尔想知道在人身上,是什么让人产生了善行或恶举,如何区分上帝赞美或责 备的行为举动。一般认为,伦理学是阿伯拉尔晚期的作品,我们说,此时阿伯拉尔的思想 体系己基本形成,他在此时写成的伦理学,无疑是他一生思想和学术精神的集 大成。纵观阿伯拉

39、尔的一生,也许有诸多不幸,但值得我们肯定的是他对知识的 不懈追求和对人自身伦理问题的不断探索。他主张的“信仰寻求理解”其实更符 合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原意,因为知识是对事物真理的一种把握,其中也包 括信仰。阿伯拉尔在伦理学中谈到“尊重上帝”,他把“尊重上帝”看做“尊 重善良”的同义语,这种善良的意图类似于后来的伦理学家所说的“良知”。既 然尊重上帝的善良意图并不取决于宗教信仰,那么,善良意图也就不应该只是基 督教的特权。阿伯拉尔认为有些犹太人和异教徒也能够获得上帝的恩典,在异教 徒中,希腊哲学家首先得救,因为希腊哲学家知道如何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生活 和学说完全合乎福音书以及使徒教导的最高程度

40、的完善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阿伯拉尔深受希腊哲学家的影响,甚至还认为这些希腊哲学家就是真正的基督徒。 阿伯拉尔在伦理学中对“罪”的重新定义,用“意图决定论”反对“效果决 定论”,引用圣经内容,实质上也想指引人们寻求幸福的生活。无疑,阿伯拉 尔找到了这条路,伦理学带给阿伯拉尔的启示和发现,让阿伯拉尔更加接近美 善、接近幸福、接近卓越,让他在哲学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更加从容。赵敦华.基督教哲学 1500 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263 页,第二章阿拉伯尔伦理学疏解第二章阿伯拉尔伦理学疏解伦理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有 179 个自然段,主要讲了罪的本质、原因 及罪之和解等内容。上卷可分

41、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一 6 小标题)主要讲罪 的定义,即严格意义上的罪乃是对上帝的轻侮和冒犯;第二部分(第 713 小标 题)讲出于善的意图的事功是善的,唯有违背良心的才是罪,即“意图决定事功”; 第三部分(第 14 一 16 小标题)讲罪的形成乃是对邪恶欲望的妥协,缺乏理性,导 致对私欲的放纵;第四部分(1726 小标题)讲罪的和解,什么才是真正意义和 富有成效的悔过。下文将详细疏解这四部分内容:一、“对上帝的冒犯与轻侮”一一严格意义上的罪第一部分(第 1 一 6 小标题),奥古斯丁在意志的自由选择中围绕神正论 问题第一次对原罪进行了哲学解释,认为罪来自人的意志的自由选择,与上帝无

42、 关。自此,自由、意志选择便成为西方哲学中的一组基础性概念。阿伯拉尔步奥 古斯丁之后尘,认为罪之根源就在于对上帝的冒犯和轻侮。伦理学开篇就指 出,人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优点,但许多的缺陷和优点与道德是完全不 相干的,即他们不具有道德性。身体上的缺陷和优点固然如此,灵魂中的缺陷和 优点也同样如此。如有的人天生就聪慧俊美,而有的人则愚钝丑陋,但这些禀赋 并不会给人生増添或减少任何的价值。因此,唯有那些倾向于作恶或行善的灵魂 的各种缺陷或优点,才能被称为是具有道德性的,即具有道德上的善或恶。基于 这样一个前提,阿伯拉尔首先讨论了罪,所谓罪,就是对上帝的藐视,即我们的 所作所为不是为了爱上帝而做

43、。罪是那使我们倾向于那不相宜之事,同它妥协, 要么我们不当为而为之,要么我们当为而不为。然而,正是这种妥协,我们称之 为“罪”。因此,唯有倾向于行善或作恶的灵魂的各种缺陷或优点,才能被称为 是具有道德性的。战胜自我缺陷的过程是漫长的,且难度越大,越有利于我们接 近美善。真正让我们蒙受耻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缺陷,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不幸 和邪恶都不重要,对我们自身的完善影响甚微。因为那并非出于我们的意愿,故张荣.罪恶的起源、本质及其和解阿伯拉尔的意图伦理学及其意义,文史哲,2008 (4)。11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而不是罪。心自由就有真正的自由,与道德无关的善和恶并不重要。产生罪的关键在于对恶的

44、意志的妥协,诚然,完全追随了自己的欲念是邪恶 的,但完全弃绝欲念对于不完满存在者的我们则是不可能的。由此,人不犯罪是 不可能的,也许常常会为欲念所妥协,而上帝对于意志不坚定者,鉴于他们的软 弱,不会用超出他们抵御能力的诱惑去败坏他,而是用恩典感动他,直到他战胜 自己。意志并不是罪,有时甚至是极不情愿地犯了罪,但我们并不愿意被惩罚, 在此就存在不对等。我们行了邪恶之事,却不愿受到理应的惩罚,惩罚是公正的, 但却让人不快意。行为是邪恶的,却让人快意。由此,对我们有意义的都是让我 们不快意的,忍受了暂时的不快意,则是对我们是长久的且有益的。行邪恶之事的欲望可分为三类:一是意愿上的邪恶,没有付诸行动;

45、二是产 生邪恶意愿乃是利用他人,若某人失去利用价值,则邪恶意念也不会产生;三是 出于自身对邪恶意念的妥协,出于肉体的软弱而无法把持自己。上帝命令了实现出来就是不美善的事情,并由代理人自身的意向为之辩解。 但是,上帝又禁止那实现出来是美善的事情,只有那被命令做某事的人的意向同 那发出命令的上帝保持一致,就不能因为他在行动中没有将上帝的命令加以实现, 而说他的意向和行为是邪恶的,爱(上帝)的意向则为没有按照上帝命令行事的 人作了辩解。这里,阿伯拉尔强调了意图决定行为,甚至是行为的结果是否要受 到上帝的惩罚,为被迫无奈违拗上帝意志的人作了辩解,也为按照上帝意志行事 却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人免除了罪。罪

46、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我们就犯了罪?阿伯拉尔将罪划分为四种情形:一是 倾向于犯罪的灵魂的缺陷,灵魂的缺陷不是罪,这是一种灵魂的缺陷,同时也是 一种自然禀赋。如有的人性格暴躁,这种暴躁既可以在善人身上产生,也可以在 恶人身上,而人的德性就体现在对这种灵魂缺陷的抵制中。不同的是善人可以驾 驭这种灵魂的缺陷,而恶人只能为这种灵魂缺陷所驾驭,并且最终因为向邪恶妥 协而导致了罪;二是罪本身,即同恶的意志妥协或轻侮上帝,恶的意志并不是罪。 有时人们在没有任何恶的意志的情形下也会犯罪,并且邪恶的意志是人此生所不 可避免的缺陷,且因人们战胜了这种缺陷而受到上帝的嘉奖,故而这种恶的意志 也是人不断战胜自己,得到上帝嘉奖的途径;三是恶的意志。阿伯拉尔认为,作 为后果而表现出来的邪恶行为本身并不是罪,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