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案:《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0653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教案:《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物理教案:《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教案:《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教案:《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物理教案:动量守恒教学设计高三物理教案:动量与能量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动量与能量 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是中学力学最重要的综合问题,也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应首先建立清楚的物理图象,抽象出物理模型,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一、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 1、假如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可用牛顿其次定律。 2、探讨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变更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刚好间问题)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问题)去解决。 3、若探讨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两个守恒定律去解决问题,但须留意探讨的问题是否满意守恒条件。 4、在涉及

2、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即用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削减量,也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 5、在涉及有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须留意到一般这些过程均隐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这种问题由于作用时间都极短,故动量守恒定律一般能派上大用场。 二、利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解题应留意下列问题 (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还可以写出重量表达式,而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式,绝无重量式。 (2)从探讨对象上看动量定理既可探讨单体,又可探讨系统,但中学阶段一般用于单体,动能定理在中学阶段只能用于单体。 (3)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3、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它们探讨的是物体系统,解题时必需留意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应用这两个规律时,应当确定了探讨对象及运动状态改变的过程后,依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未知量,选择探讨的两个状态列方程求解。 (4)中学阶段可用力的观点解决的问题,若用动量观点或能量观点求解,一般都要比用力的观点简便,而中学阶段涉及的曲线运动(加速度不恒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碰撞等,就中学只是而言,不行能单纯考虑用力的观点解决,必需考虑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 高三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23 其次节动量守恒定律三维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驾驭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2、过程与方法:知道运用动量

4、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留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育思维实力。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方法: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探讨、沟通。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协助教学设备。(一)引入新课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哪些?(F合=0(严格条件)F内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二)进行新课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定律自己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推导过程:依据牛顿其次定律,碰撞过

5、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依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等大反响,即F1=-F2所以: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表示,则有:,代入并整理得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2)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相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觉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试验中视察到好像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终总是以有新的发觉而成功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当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

6、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说明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试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白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高考综合题23就是依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觉,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好像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1)分析题意,明确探讨对象在分析相互作用的物体总动量是否守恒时,通常把这些被探讨的物体总称为系统.对于比较困难的物理过程,要采纳程序法对全过程进行分段分析,要明确

7、在哪些阶段中,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所探讨的系统是由哪些物体组成的。(2)要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弄清哪些是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哪些是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作用的外力。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动量守恒定律条件,推断能否应用动量守恒。(3)明确所探讨的相互作用过程,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即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初动量和末动量的量值或表达式。留意:在探讨地面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时,各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应取地球为参考系。(4)确定好正方向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求解。 3、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例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辆小车,水平面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在小车B上坐着一个

8、小孩,小孩与B车的总质量是A车质量的10倍。两车起先都处于静止状态,小孩把A车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A车与墙壁碰后仍以原速率返回,小孩接到A车后,又把它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每次推出,A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都是v,方向向左。则小孩把A车推出几次后,A车返回时小孩不能再接到A车? 分析:此题过程比较困难,情景难以接受,所以在讲解之前,老师应多带领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创设情景,降低理解难度。解: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孩第一次推出A车时:mBv1mAv=0即:v1=第n次推出A车时:mAvmBvn1=mAvmBvn则:vnvn1,所以:vnv1(n1)当vnv时,再也接不到小车,由以上各式得n5

9、.5取n6点评:关于n的取值也是应引导学生细致分析的问题,告诫学生不能盲目地对结果进行“四舍五入”,肯定要留意结论的物理意义。课后补充练习(1)(202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在高速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0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3000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依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的速度行驶,由此可推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为?()A小于10m/s?B大于10m/s小于20m/s?C大于20m/s小于30m/s?D大于30m/s小于40m/s(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mAmB=32,它们原

10、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有()?AA、B系统动量守恒BA、B、C系统动量守恒?C小车向左运动D小车向右运动?(3)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放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三者组成的系统,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的动量改变很小,可以忽视不计,故系统动量近似守恒?D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外力的合力为零?(4)甲乙两船自身质量为12

11、0kg,都静止在静水中,当一个质量为30kg的小孩以相对于地面6m/s的水平速度从甲船跳上乙船时,不计阻力,甲、乙两船速度大小之比:v甲v乙=_.(5)(2022年高考试题)质量为M的小船以速度v0行驶,船上有两个质量皆为m的小孩a和b,分别静止站在船头和船尾.现在小孩a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前跃入水中,然后小孩b沿水平方向以同一速率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后跃入水中.求小孩b跃出后小船的速度.?(6)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是2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m/s的速度,物体

12、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g取10m/s2)?4、反冲运动与火箭演示试验1:老师当众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开口向自己放手,看到气球直向学生飞去,人为制造一点“惊险气氛”,活跃课堂氛围。演示试验2: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上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方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快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的方向飞去。 演示试验3:把弯管装在可以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提问:试验1、2中,气球、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

13、呢?试验3中,细管为什么会旋转起来呢?看起来很小的几个试验,其中包含了许多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如火箭的放射,人造卫星的上天,大炮放射等。应当如何去说明这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此类的问题。(1)反冲运动A、分析: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当气体从管内喷出时,它具有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细管会向相反方向运动。)B、分析: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出时,弯管因反冲而旋转,这是利用反冲来造福人类,象这样的状况还许多。为了使学生对反冲运动有更深刻的印象,此时再做一个放射礼花炮的试验。分析,礼花为什么会上天?(2)火箭比照书上“三级火箭”图,介绍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播放课前打

14、算的有关卫星放射、“和平号”空间站、“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以及我国“神舟号”飞船等电视录像,使学生不仅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的学问,而且要学生知道,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阅读课后阅读材料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高三物理教案: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前面学习的焦耳试验结果表明,在系统状态发生变更时,只要初末状态确定了,做功的数量或者热传递的数量就是确定的。而且,热功当量的测量结果表明,做功和热传递在变更内能上是等价的。从而得出热力学第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又通过实例对表达式中物理量取值的正负意义进行了探讨。接着,讲解并描述了能量守恒定律的确

15、立。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对于制造永动机的不行能实现,赐予了科学上的最终判决。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热力学第肯定律。 2、能运用热力学第肯定律说明自然界能量的转化、转移问题。 3、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从的基本规律。 4、通过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相识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5、知道第一类永动机是不能实现的。 过程与方法: 能够得出热力学第肯定律,并会应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量守恒定律的得出过程,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力学第肯定律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 四、学情分析 由于热力学第肯定律是教学的重点及难

16、点,因此应利用教学的相当多的时间来进行热力学第肯定律的教学,详细来说U=W+Q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正负号的确定对学生来讲是很困难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对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调动学生相互探讨自然界中的各种能量间的转化,分析得出能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与思索、精讲精练 六、课前打算 七、课时支配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焦耳的试验表明:只要系统初末状态是确定的,所需做功数量就是确定的。 另一方面,热功当量试验表明做功和热传递是等价的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热力学第肯定律 (1).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

17、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这个关系叫做热力学第肯定律。 其数学表达式为:U=W+Q (2).与热力学第肯定律相匹配的符号法则 做功W 热量Q 内能的变更U 取正值“+” 外界对系统做功 系统从外界汲取热量 系统的内能增加 取负值“” 系统对外界做功 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 系统的内能削减 (3)热力学第肯定律说明白做功和热传递是系统内能变更的量度,没有做功和热传递就不行能实现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能量守恒定律。 (4)应用热力学第肯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依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W、Q、U)的正、负; 依据方程U=W+Q求出未知量; 再依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热、放热忱况或做功

18、状况。 2.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存在着多种不同形式的能。举例说明。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摩擦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炙热电灯发光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逝,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4).热力学第肯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详细体现。 (5). 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量守恒定律是支配整个自然界运动、发展、改变的普遍规律,学习这个定律,不能满意一般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从能量形式的多样化及其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事实动身去

19、相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及其普遍联系,并切实树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逝的观点,作为以后学习和生产实践中处理一切实际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其次,宣告了第一类永动机的失败。 3.第一类永动机不行能制成 任何机器运动时只能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行能无中生有地创建能量,即第一类永动机是不行能制造出来的。 典例探究 例1.肯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J的功,气体的内能削减了1.2105J,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W=8104J,U =1.2105J ,Q=4104J B.W=8104J,U =1.2105J ,Q=2105J C.W=8104J,U

20、 =1.2105J ,Q=2104J D.W=8104J,U =1.2105J ,Q=4104J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学第肯定律的应用。因为外界对气体做功,W取正值,即W=8104J;内能削减,U取负值,即U=1.2105J;依据U=W+Q,可知Q=UW=1.21058104=2105J,即B选项正确。 答案:B 友情提示:留意热力学第肯定律关系式中各物理量的符号法则。 例2.肯定质量的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300J,但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削减了300J,问气体在此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汲取(或放出)多少热量? 解析:由题意可知,W=300J,U=300J,依据热力学第肯定律可得

21、Q=UW=300J300J=600J Q为负值表示气体放热,因此气体放出600J的热量。 友情提示:留意热力学第肯定律关系式中各物理量的符号法则及其物理意义。 例3. 肯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汲取了4.2105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J的功,问: (1)物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削减?改变量是多少? (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削减? (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削减? 解析:(1)气体从外界吸热为:Q=4.2105J 气体对外做功:W=6105J 由热力学第肯定律:U=W+Q=(6105)+(4.2105J)=1.8105J U为负,说明气体的内能削减了。所以,气体内能削减了1.8105J。

22、(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所以气体的体积膨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分子势能增加了。 (3)因为气体内能削减,同时气体分子势能增加,说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肯定削减了。 友情提示:本题以热力学第肯定律关系式为起点,结合分子动理论中内能的定义,分析得出:气体对外做功,体积膨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分子势能增加了气体内能削减,同时气体分子势能增加,说明气体分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1.热力学第肯定律 (1)内容: 数学表达式为:U=W+Q (2).与热力学第肯定律相匹配的符号法则 做功W 热量Q 内能的变更U 取正值“+”

23、外界对系统做功 系统从外界汲取热量 系统的内能增加 取负值“” 系统对外界做功 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 系统的内能削减 (2).与热力学第肯定律相匹配的符号法则 (3)热力学第肯定律说明白做功和热传递是系统内能变更的量度,没有做功和热传递就不行能实现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能量守恒定律。 (4)应用热力学第肯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依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W、Q、U)的正、负; 依据方程U=W+Q求出未知量; 再依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热、放热忱况或做功状况。 2.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存在着多种不同形式的能。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

24、逝,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4).热力学第肯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详细体现。 (5). 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3.第一类永动机不行能制成 任何机器运动时只能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行能无中生有地创建能量,即第一类永动机是不行能制造出来的。 十、教学反思 各种能量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总能量守恒这是一个意识问题,或者说是悟性,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总能量不变这是很重要的物理思想 高三物理动量和能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 高三物理动量和能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

25、析 考点24动量和能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考点名片考点细探讨:(1)动量和能量;(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其中考查到的如:20xx年全国卷第35题(2)、20xx年天津高考第9题(1)、20xx年广东高考第36题、20xx全国卷第35题(2)、20xx年大纲卷第21题、20xx年大纲卷第24题、20xx年天津高考第10题、20xx年北京高考第22题、20xx年山东高考第39题、20xx年全国卷、第35题、20xx年广东高考第35题等。备考正能量:预料今后高考仍以碰撞为模型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考查,与弹簧问题结合考查将是以后命题的新趋势,题型仍为选择题和计算题,难度会加大。 一、基础与经典1如图所示,

26、两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机械能都不守恒答案B解析子弹击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但是子弹击中木块A过程,有摩擦力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不守恒,B正确。2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

27、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A.B.C2D2答案C解析设碰前A球的速度为v0,两个弹性小球发生正碰,当二者速度相同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Epmv2mv2,解得v02,C正确。3.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一质量为m(mmQDmPvB,依据pAmAvA5kgm/s,pBmBvB7kgm/s,则有关系式;依据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则有pApBpApB,解得碰后A的动量为2kgm/s,依据碰后的速度必需满意vAvB,可以得关系式,碰撞过程中能量不能增加,故有,可以得关系式,综合得,据此C、D选项正确。10

28、(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和质量为m的小球B通过轻弹簧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质量为m的小球C以初速度v0沿AB连线向右匀速运动,并与小球A发生弹性碰撞。在小球B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弹性挡板(图中未画出),当小球B与挡板发生正碰后立即将挡板撤走。不计全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小球B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则B与挡板碰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m可能是() AmvB.mvC.mvD.mv答案BC解析系统初动能Ekmv,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质量相等的C球和A球发生弹性碰撞后速度交换,当A、B

29、两球的动量相等时,B球与挡板相碰,则碰后系统总动量为零,则弹簧再次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动能完全转化为弹性势能),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系统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Epmv;当B球速度恰为零时与挡板相碰,则系统动量不改变,系统机械能不变,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A、B达到共同速度v1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可得:mv0,由功能关系可得出Epmvmv,解得Epmv,所以弹性势能的最大值要介于mv和mv之间,选项B、C正确,A、D错误。二、真题与模拟1120xx大纲卷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A.B.C.D.答案A解析

30、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vmvAmv,解得v1v0,故,A正确。1220xx厦门双十中学期末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2m的小车,小车上左右两端分别站着甲、乙两人,他们的质量都是m,起先两人和小车一起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某一时刻,站在小车右端的乙先以相对地面对右的速度v跳离小车,然后站在小车左端的甲以相对地面对左的速度v跳离小车。两人都离开小车后,小车的速度将是() Av0B2v0C大于v0,小于2v0D大于2v0答案B解析甲、乙两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初动量为4m

31、v0,方向向右,由于甲、乙两人跳离小车时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两人动量的代数和为零,有4mv02mv,解得v2v0,故选项B正确,而A、C、D错误。1320xx北京东城区联考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A,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M3kg。质量m1kg的铁块B以水平速度v04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对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终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A3JB4JC6JD20J答案A解析设铁块与木板共速时速度大小为v,铁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L,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铁块压缩弹簧使弹簧最短

32、时,由能量守恒可得mvFfL(Mm)v2Ep。由动量守恒,得mv0(Mm)v。从铁块起先运动到最终停在木板左端过程,由能量关系得mv2FfL(Mm)v2。联立解得Ep3J,故选项A正确。1420xx福州一中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着一辆平板车A。车上有两个小滑块B和C,A、B、C三者的质量分别是3m、2m、m。B与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而C与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起先时B、C分别从板车的左、右两端同时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相向滑行。已知B、C最终都没有脱离板车,则板车的最终速度v车是() A.v0B.v0C.v0D0答案B解析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因为水平面光滑,三个物体组成的系

33、统动量守恒,系统最终的速度相同为v车,所以2mv0mv0(3m2mm)v车,解得v车v0,选项B正确。1520xx福建惠安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有质量分别为2m、m,带电荷量分别为2q、q(q0)的两个形态相同的小球A、B正相向运动,某时刻A、B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由于静电斥力作用,A球先起先反向运动,它们不会相碰,最终两球都反向运动。则() AvAvBBvAvAvB答案B解析由于小球A、B组成的系统满意动量守恒,依据题意可知系统总动量向左,则有2mvAE0Dp1p0答案AB解析因为碰撞前后动能不增加,故有E1p0,B正确。 一、基础与经典21用图甲中装置验证动量守恒

34、定律。试验中: (1)为了尽量减小试验误差,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均能从同一高度飞出B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能同时飞出C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方向D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撞时的动能不损失(2)若A球质量为m150g,两小球发生正碰前后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球B的质量为m2_。(3)调整A球自由下落高度,让A球以肯定速度v与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后两球动量正好相等,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应满意_。答案(1)C(2)20g(3)13解析(1)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入射球

35、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方向,C正确。(2)由图知碰前B球静止,A球的速度为v04m/s,碰后A球的速度为v12m/s,B球的速度为v25m/s,由动量守恒知m1v0m1v1m2v2,代入数据解得m220g。(3)因试验要求主碰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1,令碰前动量为p,所以碰后两球动量均为,因碰撞过程中动能不行能增加,所以有,即3,所以13。22.如图所示,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相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v0沿B、C的连线方向

36、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别。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答案mv解析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mv0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2mv1mv0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3m)v2Ep(2m)vmv由式得弹簧释放的势能:Epmv。二、真题与模拟2320xx天津高考如图所示,方盒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小滑块B,盒的质量是滑块的2倍,滑块与盒内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滑块以速度v起先向左运动,

37、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于盒静止,则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_,滑块相对于盒运动的路程为_。 答案解析设滑块的质量为m,最终盒与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依据动量守恒得:mv(m2m)v,解得:vv。设滑块相对于盒的运动路程为s,依据能量守恒得:mgsmv2(m2m)v2,解得:s。 2420xx全国卷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

38、的动摩擦因数满意的条件。答案解析设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要物块a、b能够发生碰撞,应有:mvmgl即设在a、b发生弹性碰撞前的瞬间,a的速度大小为v1。由能量守恒有:mvmvmgl设在a、b碰撞后的瞬间,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mv1mv1v2mvmvv联立式解得:v2v1由题意,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由功能关系可知:vgl联立式,可得:联立式,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的条件为:。2520xx全国卷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始终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意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答案(2)MmM,第一次碰撞后,A与C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行能与B发生碰撞;假如mM,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A不行能与B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 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