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0342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宏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闻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光明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须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最终停止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睬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乏累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芜的黄州,来到了赤壁,绽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美对话,完成了他精神

2、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今日,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留意以下几个问题:、留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留意的问题。、在课本空白处登记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二、老师配乐朗诵课文三、内容赏析、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师: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师: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

3、看课文注释()脱离人世。闻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奇妙、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究竟怎样,让我们来共同观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提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波,月光如烟雾般覆盖江面,清风缓缓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随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凉快的秋风缓缓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水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

4、的薄雾如轻纱般覆盖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充满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安静,苍茫而朦胧,果真风月无边,秋景如画。、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子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干脆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明确: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子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漂浮、随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

5、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作者写自己在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沉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留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行乎骤得,于是

6、悲从中来。、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段,看看主子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这一段应当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明确:作者在这里连用个字句,增加语气,写出了气概,语调应当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句式?(宾语前置。)如何读?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概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无影无踪,是何等的黯

7、然。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才能,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还有何悲?明确: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忙过客。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其次个悲叹的缘由。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

8、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予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行乎骤得醒悟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冲突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伤。 、提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明确: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伤,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学生读课

9、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盈虚有数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挤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艳羡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看法。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艳羡了,当然也谈不上悲伤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

10、达乐观的人生看法。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安慰,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挡,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来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爽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予。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安慰,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冲突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哀痛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安静。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

11、沉醉在美妙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看法。、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明确: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最终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明确:作者主动入仕,理想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念,常

12、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谛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看法。苏轼的人生观应当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丢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洁。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知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13、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四、课堂小结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刚好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看法对待自己的境况,以主动的人世的看法接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乏累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气,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

14、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主动乐观的人生看法。五、作业 、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起先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缘由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颖漂亮的辞

15、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赤壁赋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1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o)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全部,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

17、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学问点一、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山川相缪(缪,通“缭”,缭绕)二、古今异义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常隐喻君王;今译:指美貌的女子)三、一词多义歌:扣舷而歌之(唱)倚歌而和之(曲调)之:耳得之而为声(它)惟江上之清风(的)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望:望美人兮天一方(远眺)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纵一苇之所如(往)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啊”)此非孟德之

18、困于周郎者乎(相当于“吗”)相与枕藉乎舟中(在)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末语气助词)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怎么)且焉置土石(哪里)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四、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4、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挚友)5、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6、泣孤舟之嫠(l)妇(使动用法,使哭泣)五、特别句式1、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2、客有吹洞箫者,

19、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一、案例的背景与主题 1、案例的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角色的转变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因此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也为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供应了许多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谛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始终是我们教学中思索、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老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究在新

20、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在省级课题之下的一个子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探讨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欢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2、案例的主题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相识通过观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行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

21、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当注意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育学生的观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实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实力和语感的培育”。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观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

22、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其次课时重在探讨性的探讨学习,方法是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沟通、探讨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二、案例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看法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学问。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

23、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验,老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遇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洁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观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化: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爱好。 三、第一环节 听录

24、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示学生留意字音的精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改变。 老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其次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依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专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提示重要学问,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老师点拨

25、:第一节月夜泛舟的沉醉 其次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看法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潇洒 说明:此步骤重在提倡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细致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探讨)。学生按四组绽开探讨: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支配下节课的探讨话题: (

26、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观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看法。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找寻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其次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很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

27、子密州出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探讨) 老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软之美观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改变发展过程。探讨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安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

28、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安静、清澈、优秀、高洁、圆满、志向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 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探讨分析实力,通过探讨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熬炼,并且通过供应解读的平台,培育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实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

29、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改变。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快乐颜是深感苦痛的(参考)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潇洒旷达的(参考) 说明:利用小组探讨,削

30、减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爱好。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探讨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奇妙。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刚好行乐的人生看法。) 学生探讨出现的状况: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旧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劝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当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丢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洁。 3

31、、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分的,陶渊明是不愿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冲突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我认为听任自然是主动的人生看法,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主动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主动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明显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全部”,假如用这种看法做官,那现在会少许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

32、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假如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明显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今日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光明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须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最终停止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睬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

33、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育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美丽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美丽、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安慰,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

34、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苦痛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觉,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确定的地方有: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

35、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老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觉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索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觉”供应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子。 其次,利用了探讨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实力的培育。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变更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老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特别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爱好、更广泛的学问。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变更老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

36、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学问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变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邃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探讨学习的形式,通过相互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洁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爱好。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驾驭,终归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

37、、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变更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准备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驾驭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改变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

38、和书下注释,以自学、探讨为主,老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实行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留意朗读指导。) 其次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老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 入 新 课 了解写作背景 激发学习爱好 1、“乌台诗案” 2、苏轼曾作绝命诗(见附录),好玩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命。当年苏轼因被投狱中,无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绝命诗引起学生的读本文的爱好。 二 感 悟 文 本 小 结 听录音跟读 播放老师

39、自录录音 构建情境 思索 探讨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变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物人 客:无穷不变须臾改变 (片面)(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全部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改变的? 问题二: 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40、? 2、悲又从何而来? 问题三: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化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5、分析其次层“取与不取”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根据苏轼的心情是如何改变和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的逻辑依次来探究 抓住线索 注意体会深刻哲理 结合生活体验深化思索 生生合作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老师活动 设计意图 质疑沟通 就文本中词句含义、主旨理解质疑 思索沟通 依靠生生合作、师生沟通解决问题 训练学

41、生质疑实力,教会学生读书 依学生实际和课堂刚好效果敏捷掌控 学问小结 回忆旧知 加强识记 讲解“赋”的基本学问(见附录) 学问总结 学问小结 归纳整理 加强识记 重点字词(见附录)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1)名作状 (2)名作动 (3)意动 4、特别句式 宾语前置 学问总结 作业 背诵全文 整理笔记 加强理解和记忆 附录: 1、绝命诗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

42、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2、学问小结: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敏捷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纳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意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汲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爽流畅的气概。前赤壁赋就是这

43、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3、学问小结 一词多义 (1)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消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逝) D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虽 A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44、(5)固 A固一世之雄也(原来)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D汝心之固,固不行彻(顽固) 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特别句式 (1)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