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7066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在金秋教案教学内容了解秋天的特点,并用音乐表达它。教学目标通过对秋天音乐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音乐的了 解。教学工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生答。师:提到秋天你会想起什么?生答。二、介绍秋天。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的果实 在秋季成熟。在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相对于夏季,秋季的气温明 显下降。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 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 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至死去。三、进入课程学习1、了解在秋天里的节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很多的节日,如:国

2、庆节、中秋节、重阳 节等。师:请同学们们制作一件礼物表达对祖国和亲人的热爱,但礼物 必须与音乐有关,如自己制作的歌曲,磁带等。3、说感受。复听歌曲,能说说大家听后的感受吗?(优美、典雅,节奏舒 展)此外,你还感受到了哪些音乐要素的特点?4、歌曲分析。速度:较慢;力度:较弱;风格:优美;情感:抒情深沉;结构:两段体。5、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并回答歌词采用什么传统手法写成? 学生读一读,理解歌词含义,通过对歌词的理解,进一步体验歌 曲意境。6、老师总结。这首歌采用我国民歌的传统比兴手法写成,歌词非常生产经营, 但却彰明了许多生活哲理,寓意深刻,艺术性很强。7、跟着音乐模唱乐句。学生唱一唱,分角色

3、分段落演唱。8、跟着音乐大家来做一些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播放音乐,老师带着大家学习舞蹈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五、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藏族的传统歌舞囊玛,欣赏了古典歌曲阿玛 勒火,了解到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 听,高亢瞭亮),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下课。厨房交响教案教学内容了解本乐队的特点。教学目标通过介绍不同乐队,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音乐的了解。教学工具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导言:同学们喜欢音乐吗?生答。师:你们对乐队有什么了解?生答。二、介绍STOMP乐队。1、基本信息。Stomp乐队,自他们在英国布莱顿市街头的首演至今,足迹普及 全球,赢得

4、了近千万观众的欢呼与痴迷。Stomp,是一场来自日 常生活的音响风暴,它让人们发现生活本身潜藏的艺术因素,让 人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重新倾听,重新检视2、创作背景。stomp,意为“实物敲击”,他们没有一件传统意义上的乐器, 他们把身边的日常物品都纳入到“乐器”这一概念中来:扫帚、 水桶、棍棒、篮球、报纸杂志、锅碗瓢勺、打火机、旧轮胎 一切能敲击发声的物品,都在他们幽默而即兴的形体带动下发出 款款踵踏的节奏。没有昂贵的乐器,没有雅致的服饰,没有辉煌 的舞台环境,但扑面而来的是生命的旺盛活力和生活的质朴气 息。Stomp乐队在现代意义上拓展了 “乐器”这一概念,扩大了 “艺 术”的感知空间,它如同

5、一件用日常物品绑扎成的指示标牌,标 牌的箭头指向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向我们的每一次心跳。从Stomp 乐队出发,我们也许会对身边的声音有一个新的检视、新的反省、 新的发现。如同看过Stomp乐队演出的一位艺术家的感想所言: “从这里我感觉到真正的艺术随处可及!”三、介绍交响乐。四、总结。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了解了厨房交 响,希望大家都能热爱音乐并能继承开展下去,下课。赶牲灵教案学习目标了解陕北民歌赶牲灵的创作背景,及创作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1、唱陕北民歌赶牲灵。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课前准备歌曲赶牲灵、风景图片、人物照片。学法指导看视频学习。导学过程一、导入师:

6、你们喜欢陕北民歌一一赶牲灵吗?你们知道是谁创作的 吗?这首民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的内容。)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会唱的同学可以展示。二、赶牲灵学习1、歌曲介绍。赶牲灵这首民歌被国际上誉为中国民歌十大精品之一,是陕 北吴堡县人张天恩创作的,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2、聆听歌曲。3、小调查:你知道的赶牲灵创作的背景吗?三、作者介绍1、简介张天恩。2、了解张天恩的作品:跑旱船、白面馍馍虱点点、十劝劝的人儿等上百首 陕北民歌,特别是赶牲灵被誉为中国民歌之首。四、思考师:请同学们迅速看课本,思考:陕北人为什么要赶牲灵?生:自由回答以下问题。五、小结六、课堂延伸在榆林,有不

7、少民歌的创作作者和张天恩一样来自民间,利用查 资料或者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这些长辈创编民歌的历程和他们 的生活经历。口琴与打击乐器教案教学内容学习口琴及打击乐器。教学目标通过对口琴和打击乐器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音 乐的了解。教学工具口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导言:同学们,你们有了解过口琴和打击乐器吗? 生答。二、介绍口琴和打击乐器。1、口琴介绍口琴,自由簧气鸣乐器。为小型的吹奏乐器。琴身呈长方形,其 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形制甚多。常见的为24孔双簧口琴,用 自然音阶演奏。此外还有低音口琴、八度口琴、和弦口琴、变调 口琴等。一般琴长约1620厘米,上下有两排

8、小方格孔,装有 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 音。所有口琴都靠将空气呼入或吸出琴孔振动簧片从而发音,并 来回移动,吹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音。布鲁斯口琴每孔装有一对 簧片,演奏者呼气时发一音,吸气时发另一音;而复音口琴因为 相邻的上下两格音高相同,而相邻的左右两孔一孔为吹音,一孔 为吸音,所以演奏时将口含放在约4个方格的地方。复音口琴旧 式吹奏方法与布鲁斯相同,而新式吹奏方法那么为口含7孔(即 14格),舌头盖住左边6孔,有节奏的放开作伴奏。伴奏吹奏 方法详见教程。每对簧片一般调成相邻的音高,如呼气产生E音, 吸气会产生F音。上面描述的口琴19世纪在德国创造,它是以 从

9、亚洲带入欧洲的某些口风琴为基础改进的。2、打击乐介绍乐器分类名称之一。凡用打、击方式发声的乐器(打弦乐器除外) 统称为打击乐(器)。戏曲中称为武场。京剧打击乐以鼓板(檀 板与单皮鼓),大锣,锐镀,小锣四大件乐器为主。三、进入课程学习1、练习一用复音吹奏法吹奏丰收锣鼓片段,并用打击乐器伴奏。2、练习二用复音吹奏法吹奏美丽的村庄片段,并用打击乐器伴奏。3、分小组演奏。四、总结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了口琴演奏 和打击乐器演奏,希望大家都能热爱音乐并能继承开展下去,下 课。来自神秘园的歌教案教学内容了解本首轻音乐的音乐特点。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的轻音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

10、对音乐的了 解。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导言:同学们喜欢音乐吗?生答。师:你们对轻音乐有什么了解?生答。二、乐队介绍乐队成立于1994年的Secret Garden它由两位才华出众的音乐 家组成,一位是在挪威音乐界享有盛誉,曾为不同的音乐家担任 作曲、监制并身兼键盘手的Rolf Lovland (罗尔夫.劳弗兰) Fionnuala Sherry (菲奥诺拉.莎莉)与多位世界级音乐家与流 行歌星合作。1994年,他们在欧洲歌唱大赛中初次相遇,那时 劳弗兰已是知名的词曲作家,由于对音乐有着难以想象的相同的 理解,他们走到了 一起。两人相遇后,由于音乐理念和生活态

11、度包括哲学观念都很接近, 对于音乐的热情和追求一拍即合组成了 Secret Garden, Rolf Lovland深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每当痛 苦失望或消沉时,就需要抒缓情绪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抚慰,这块 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土地,就是“神秘园”。三、歌曲介绍这张专辑风格比拟统一,乐曲舒缓柔美,充满了思忆,不经意之 间流露出些许的忧愁,令人不得不沉醉于其中。其中的田园) 一曲是乐队的成名作,曾获95年欧洲歌唱大赛冠军。来自神 秘园的歌在组建乐队前就在挪威发表并流行。四、歌曲学习1、聆听。师:下面来欣赏这首来自神秘园的歌。2、说感想。五、总结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热

12、爱音乐并能继承发展下去,下课。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 音乐作品的能力。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教学重、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教学方法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梁祝片段。(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2、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作品简介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 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

13、记、交响诗刘 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 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 不同分为假设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 同一乐曲。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 鸣曲式的创作方法。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旨 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一)、呈示部1、弓仔: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 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

14、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 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明确:引子局部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 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 香的美丽景色。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使用了哪些乐器演奏? 为什么用这些乐器来演奏为的是来表现什么呢?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 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 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 深情。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比照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

15、门发 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副部:设问:这一局部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 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局部的情节?欣赏完 后回答。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 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4、结束部:(播放“结束部”音乐)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 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 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 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二)、展开部这局部描写了 “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 三个情节,在

16、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 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 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 力的对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 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 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2、“楼台会”: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 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 尽致。3、“哭灵、控诉、投坟”: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 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

17、手法,深刻 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镀齐 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到达最高潮。生积极制作。2、视听音乐片段在老师的指导下,视听渔光曲的片段,并说说它在调式上的 特点。3、分小组回答。四、总结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了关于秋天 的音乐,希望大家都能热爱音乐并能继承开展下去,下课。c小调第五交响曲教案教学内容:1、感受与鉴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2、拓展与延伸:贝多芬生平及其相关作品。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 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体会伟人音乐家的人格 魅力,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18、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 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欣赏、讨论、分析、 归纳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交响 音乐的能力。3、知识与技能:(1) 了解贝多芬生平。(2)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理解第一乐章中两 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3)能够唱、奏出两个主题局部旋律,并且培养学生独立理解 音乐作品的能力。(三)、再现部这局部主要描述了 “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 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 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 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

19、飞舞。五、结语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 手法,依照剧情的开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 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 向往。美丽的村庄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 来演唱这首歌曲。2、通过聆听、模唱、演唱等活动,学生能分析歌曲的情绪、节 奏、结构特点等,感受音乐风格。3、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 创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提供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结构特点。教学难点:附点及弱起节奏的演唱把握。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20、课1、播放音乐(课件)我们的田野,让学生们感受到一种轻 松、悠闲的情绪气氛,在美妙的音乐中产生美丽的遐想。2、展示一组美丽的村庄风景图片(播放课件)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几幅美丽的村庄图片,置身于美景之中,同 学们感受如何?想不想高歌一曲?(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在学习这首 歌曲之前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意大利的民歌种类及特点(播放 课件)。意大利民歌的种类有:船歌、恋歌、牧歌、叙事歌、情歌、小夜 曲、饮酒歌等。意大利民歌的特点:流利生动,极富歌唱性和浪漫色彩。3、引出歌唱赞美美丽家乡的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二、新课教学1、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播放

21、课件)提问:(1)这首歌表达的是什么情绪特点?(活泼、欢快、紧 凑、热情。)(2)歌曲的节奏特点?(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第一个 乐句以弱起开始,速度较快,强弱为中强。)2、歌曲分析(播放课件)歌词以彩色明亮的大调旋律,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平和的家乡村 庄的风景画卷,散发出亚宁半岛温暖阳光的气息。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A+B2/4拍。3、带着问题学唱歌曲(播放课件)提问:(1)歌曲的拍子? (2/4拍。)(2)歌曲的速度?(速度较快,色彩明朗。)(3)这首歌曲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童声。)4、再次聆听歌曲(1)学生轻声跟录音学唱歌曲同时划拍,(注意起音的击拍; 弱起及附点)提问:歌曲的旋律起伏大

22、不大,歌曲中有哪个节奏比拟突出,使 歌曲的动感加强?(2)在熟悉音乐曲调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学唱歌词,纠正学生演 唱中出现的错误并要求继续学唱。特别是弱起、附点、换气、重 音、四拍长音等地方及歌曲的情绪。5、讲解歌曲中的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播放课件)问:你觉得歌曲哪里比拟难唱?6、乐段赏析(1)根据节奏特点,全曲分几个乐段?两个局部第一乐段:曲调清新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美丽的景色, 表达了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第二乐段:激昂振奋,旋律优美抒 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 憬。7、歌词分析歌曲中描绘的村庄是怎么样的美丽?请找出关键词。总结:(诗一般的词句,画一般的意境。)8

23、、完整演唱。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三、创作实践1、刚才我们学会了赞颂意大利乡村的歌曲美丽的村庄,其 实我们生活的乡村也非常美丽而有特色,下面以小组合作的方 式,围绕着我们的乡村生活作讨论。说说你们的村庄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3、小组或者个人做讲解。4、老师同学点评。四、拓展小结1、欣赏几个画面:(播放课件)被污染的河水,旅游胜地随处 可见的垃圾。讨论:(1)大家看了这几幅画面还能写出那么好的美景吗?(2)你又有如何的感受?2、你今后要怎样做?美好的环境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去保护的,我们每位同学从现 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为创立绿色

24、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茉莉花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2、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3、欣赏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 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感受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特点。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录像中这段音乐的名字吗?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的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来 了一盆茉莉花,你们可以过来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 味是什么样的。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是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二、茉莉花歌

25、曲学习1、初次聆听歌曲茉莉花。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答:江苏民歌委婉柔美,情绪优美抒情,旋律没有大起大落。2、介绍歌曲茉莉花。师:同学们,其实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茉莉花这首歌,不 过那个时候歌名不叫茉莉花,而是叫做“鲜花调”,它源自 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调。3、学唱旋律。(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用lu哼唱旋律。(2)视唱曲谱。(3)边视唱边用手划出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三、艺术表现1、全班跟随茉莉花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小组讨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四、相关文化师: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地域特 征的茉莉花,如

26、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 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师: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东北民歌幽默、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师:那河北民歌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情绪 高亢。师: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名为茉莉花的民歌以外, 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也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 五、课堂小结纯洁、优雅、清丽、芳香的茉莉,我们都很喜爱,应该说它寄托 了我们向往幸福、追求美满的浪漫主义情怀,而民歌茉莉花, 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充分的表达了这一切,看着茉莉花,唱着茉莉 花的歌,想着茉莉花的美,让我们不由地开始净化心灵、呵护自

27、 然、憧憬明天。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教案教学内容: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学习。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学习演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熟悉掌 握着歌曲的风格特点。2、知识目标: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及理解、处理和演唱各种 声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1、熟悉歌曲的旋律,把练声时掌握的技术技巧运用到演唱作品 中。2、注意歌唱的状态、气息、共鸣和正确的原文演唱。3、歌曲风格及人物特征的正确把握。教学难点:1、学会调控音色来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2、准确的演唱出临时变音记号及三连音的时值。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示范的教学

28、法。教具: 钢琴、教材。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1、哼鸣练习:3 2、半开口练习:3、开口练习: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 圆。二、歌曲演唱1、作品简析:这首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选自声乐套曲祖国四季。 这是第三首“秋”。全曲由引子和多乐段的主体构成。引子节奏 自由舒展,旋律优美,音调高亢明亮,犹如美丽灵巧的云雀在云 间自由飞翔,纵情高歌。主体局部的多句体乐段,其音调流畅热 情,节奏独特,三加四的复合拍子突出了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 音乐节奏的独特魅力,旋律中运用和声小调的音阶极富韵味,加 之稍快的速

29、度等因素,贴切地展现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对 边防战士的热情讴歌。2、艺术处理及演唱要求: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 国和阿富汗。目前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大局部属于 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帕米尔”塔吉克语 是“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 高峰。在演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时,首先要牢牢把握住歌曲 7/8拍子贯穿全曲的塔吉克民族风格特点,严格按照拍子准确地 演唱。常常很多学生把7/8拍子唱成6/8拍子,浓烈的民族风格 变成轻飘飘的圆舞曲,歌曲的风格特点荡然无存。歌曲中出现的 增二度变化音程,要注意导音倾向于

30、主音的特点,把它唱好。三、小结评价本节课的重点是发声训练,首先采用“叹气”、“打哈欠”的方 法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正确的气息支持点,找到横隔肌下放时对 抗的力量,到达歌唱呼吸时的平衡统一。然后通过“哼鸣”练习, 使她获得理想的面罩共鸣。这一练习目前是她的一个弱项,喉部 的位置和声音位置不稳定,发出来的声音较弱、散。在开口音的 练习中基本能到达要求,声音较连贯圆润、平稳流畅。在训练中 声区过渡到高声区的过渡音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发声位置过 宽,真假声混合较难。经过教师的启发及反复训练后有了一定的 改善。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对其加强发声训练,使其尽 快掌握发声技巧,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青苹果乐

31、队教案教学内容1、巩固所学知识。2、了解乐队指挥、乐队首席、乐队编制等相关知识。教学目标通过介绍乐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音乐的了解。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导言:同学们喜欢音乐吗?生答。师:你们知道什么是乐队吗?对乐队了解有多少?二、介绍乐队及相关知识。1、乐队介绍。乐队:古代泛指奏乐及歌舞队伍。今指人数众多的器乐演奏者的 集体同管弦乐团一样,队也是由一群共同演奏的音乐家组成的团 队。有些乐队会通过乐队的名称让我们知道他们演奏的是哪种乐 器,比方铜管乐队、管乐队和钢鼓乐队。其他一些乐队的名字可 以告诉人们他们演奏的是哪种音乐,比方进行乐队、伴奏乐

32、队和 爵士乐队等等。2、乐队指挥。乐队指挥是一个乐团中的灵魂人物,他拥有无限的权力,往往可 以控制整首曲子呈现的速度及演出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他要有激 发乐团成员最正确潜能的责任。乐队指挥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指挥来组织和 训练乐队,控制演奏速度,保持作品结构与形式的统一,使乐队 能够正确、统一地演奏作品。3、乐队首席。乐团首席,指管弦乐队中第一小提琴组的第一小提琴手,通常也 是副指挥。除了协奏曲,所有乐曲中的独奏会由乐团首席担任。 三、课程学习1 引入。师:下面来欣赏几首古诗,然后同学们描述一下它们的意境分别 与哪些音乐相吻合?师:好,咱们开始吧。2、介绍古诗。(1)介绍古诗枫桥

33、夜泊。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 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 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 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 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 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2)介绍古诗所见。古诗所见所描写的场景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嚓亮的歌声在教学重难点:1、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2、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教学过程:一、导入。(敲门游戏)请个别学生依次敲门后进入教室。师:刚才进教室的时候你是怎么敲门的,你当时

34、心里在想什么? 生:(略)师:请大家听听,这是一个怎样的敲门声。师:这个“敲门声”同学们熟悉吗?(播放音乐)生:贝多芬命运中的主题。师:这个主题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生:(略)师:这个动机就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最简短、最有力的一个主 题。贝多芬曾经指着乐谱上的这个主题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 是这样敲门的“。这也就是第五交响曲被称为命运交响曲 的由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音乐巨人”贝多芬和他 的命运交响曲。二、走进近贝多芬(背景音乐命运)。1、师:同学们对贝多芬有所了解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知 道他有哪些作品?2、生(略)。3、播放视频贝多芬,介绍贝多芬生平以及他的代表

35、作命 运。4、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贝多芬大事件年表”,用笔圈画出 重要的年代、事件,看看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 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3、听音乐为古诗配上相应的音乐。四、总结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热爱音乐并能继承发 展下去,下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使学生了解、认识西洋 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使学生掌握有关西洋管弦乐 队的编制等一般性知识。教学重点了解青少年管弦乐队。教学难点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

36、段西洋乐器的演奏片段)通过观看,请说出,录像中都 有哪些乐器。二、新授教学1、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通常称“交响乐队”。它是20世纪传入我国的。西洋管弦乐队一般分为四组: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等;木管乐器组短笛、长笛、双簧管等;铜管乐器组: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鼓、锣等。2、你能说出他们的音色吗?3、音色: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在乐队中,一种乐器的音色叫 “单一音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色叫“混合音色”。4、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欣赏顺序:管弦乐器一一木管乐器一一铜管乐器一一弦乐器一一 打击乐器一一管弦乐器。5、分析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英国作曲

37、家布里顿于1945年专为青 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而创作的作品。乐曲应珀赛尔阿布德拉 泽的一个主题做基础,其中有十三段变奏曲,每一段变奏曲重 点介绍一种乐器或一组乐器。6、欣赏乐器(1)按顺序欣赏后分别分析,并分段欣赏:第一局部:珀赛尔主题(管弦乐器);第二局部:变奏;第三部 分:赋格。(2)介绍变奏:变奏一:长笛、短笛,急板。曙光初照的小鸟的鸣哨。变奏二: 双簧管。甜美柔润的音色,优美的旋律,使变奏恬静、淡雅。变 奏三:单簧管,舞曲,旋律轻盈明快。变奏四:大管。消沉的音 色,带有诙谐的色彩。变奏五:小提琴,雍容华贵,波兰舞曲柔 和明亮。变奏六:中提琴,柔和如歌。变奏七:大提琴,圆舞曲 节拍,运

38、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亲切感人。变奏八:低音提琴。 变奏九:竖琴,用琶音及滑奏等技巧奏出了各种华彩性的乐句。 变奏十:圆号,绚丽的色彩。变奏十一:小号,快速的进行曲, 联想到奔驰而过的轻骑兵,伴小军鼓另人兴奋。变奏十二:长号 及低音号,号角性的旋律,庄重、坚定。变奏十三:打击乐器, 热闹而有趣。7、根据记录和分析,再次完整欣赏乐曲。三、总结下课森吉德玛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使学生感受森吉德玛的艺术语言魅力,了解速 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2、熟悉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高。3、通过本课增加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兴趣。教学难点、重点:1、了解、发现歌曲的艺术特点。2、感悟歌曲的

39、情绪。教学过程:一、了解森吉德玛1、简介:森吉德玛就是一位蒙古草原上的女孩的名字,蒙古有 首民歌就叫森吉德玛。我国音乐家贺绿汀先生根据这首民歌 编写了一首管弦乐合奏曲,下面我们来完整地聆听一遍。一边听 一边看谱,同时考虑几个问题:音乐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 的速度有什么不同?每次表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2、聆听,师生交流。二、表现森吉德玛1、唱一唱,唱完说一说乐曲共有几个乐句?分句唱一唱。师生接龙,学生唱第一小句,大家接着唱第二小句。小组接龙,交换。改变一下演奏的形式,把这首曲子变为领唱和齐唱相结合的方 式,哪些同学来领唱呢?领唱的同学唱每个乐句的前面四小节, 后面的局部大家齐唱。改变乐曲的速

40、度,老师再加上一个特殊的打击乐器来给大家伴 奏,我们一起把草原上热闹欢快的场面表现出来。2、加上节奏乐器音乐是不是变得更加欢快了?你们想知道我是 用怎样的节奏来给大家伴奏的吗?这些节奏都非常简单,请大家用自己的身体乐器来给音乐加伴 奏。X 0 | X 0 | X 0 | X 0|0 XX I 0 XX | 0 XX | 0 XX IX 0| X0| X0| X 0|ox XXI oxXXI oxXX I 0X XX |X0I X0| X0I X0I0X| 0X| 0X| 0X|3、节奏练习。4、为了加深大家对这首歌曲的记忆,老师自己给这首乐曲创编 了歌词,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唱一唱。我的家乡在蒙古

41、草原上,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蓝天白云乐悠悠。唱起歌来跳起舞,琴声悠扬传四方。欢迎大家来做客,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来做客。草原欢迎你,草原欢迎你,大家来呀!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蒙古民歌,也学会了一首由老师自己编的歌曲,老师可以看出大家学习的兴趣很浓,这么高难度的乐曲,我 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一步一步地克服了困难,大家都有很多的收 获。乡音乡情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2、欣赏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 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知道自己

42、家乡的民歌吗?生答。二、学习河北民歌茉莉花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录像中这段音乐的名字吗?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的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来 了一盆茉莉花,你们可以过来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 味是什么样的。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是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河北民歌茉莉花。三、茉莉花歌曲学习1、初次聆听歌曲茉莉花。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情绪高亢。2、介绍歌曲茉莉花。师:同学们,其实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茉莉花这首歌,不 过那个时候歌名不叫茉莉花,而是叫做“鲜花调”。3、学唱旋律

43、。(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用lu哼唱旋律。(2)视唱曲谱。(3)边视唱边用手划出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四、艺术表现1、全班跟随茉莉花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小组讨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五、比拟师:除了河北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地域特 征的茉莉花,如江苏民歌茉莉花。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不同?师:那江苏民歌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江苏民歌委婉柔美,情绪优美抒情,旋律 没有大起大落。师: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名为茉莉花的民歌以外, 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也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六、互动说说自己家乡代表性的民歌,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七、课堂小结纯

44、洁、优雅、清丽、芳香的茉莉,我们都很喜爱,应该说它寄托 了我们向往幸福、追求美满的浪漫主义情怀,而民歌茉莉花, 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充分的表达了这一切,看着茉莉花,唱着茉莉 花的歌,想着茉莉花的美,让我们不由地开始净化心灵、呵护自 然、憧憬明天。希望同学们都能多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下课。小山羊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2、了解本民歌的特点。教学目标通过介绍不同民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音乐的了解。教学工具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导言:同学们喜欢音乐吗?生答。师:你们了解侗族民歌吗?生答。二、介绍侗族及侗族大歌。1、介绍侗族。侗族人民多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的毗邻地区

45、。其语言属 汉藏语系。侗族人多通汉语。侗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演唱多声部民歌方面,侗族 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按演唱体制及社会功用分类,侗族民歌有 大歌、踩堂歌、拦路歌和花歌几大类。2、介绍侗族大歌。在侗族中,“大歌”含有古老的歌、很长的歌、很大的歌等意思。因此,“侗族大歌”可以理解为结构庞大的侗族民间合唱歌曲。 侗族大歌可分为“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及“叙事大歌”三 类。其中,声音大歌是“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的声音为主的 大歌这种歌的歌词较短。一首歌通常有两段词,多的也不超 过五段,每段歌词也仅有三、四句。三、歌曲学习1 5引入。师:下面来欣赏这首小山羊。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说一说

46、 老师对山羊的印象。师:同学们,那么接下来你们就说一说你们对山羊的记忆吧。 生答。师:好,咱们开始学习这首歌曲吧。2、学习歌曲。(1)歌词学习。师:咱们一起把歌词来读一读。(2)学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3)分段唱。(4)集体合唱。四、总结。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唱了这首小山 羊,希望大家都能热爱音乐并能继承开展下去,下课。小巫师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曲小巫师,感受乐曲活泼欢快而充满神秘气 氛的音调和它所描绘的小巫师那顽皮的童趣形象。2、能初步感知乐曲小巫师中小巫师的顽皮和扫帚劳动时的 不同主题,能运用想象、联想表演乐曲所表现的童话故事情景。 重点与难点1、欣赏管弦乐曲小巫师,感受乐曲活泼欢快而充满神秘气 氛。2、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教学器具视频、音频、谱例、巫师帽。设计思路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是法国作曲家杜卡1897年 所创作的童话交响诗。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 的弟子为题材。让学生在神秘的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