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018088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335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5页
管理会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ppt课件.ppt(3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ome管理会计ppt课件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三章 成本-业务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 第四章 预测分析 第五章 决策分析的相关指标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第八章 全面预算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章 责任会计Home第一章 绪论 l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l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l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Home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一、管理会计的

2、形成过程二、管理会计的概念美国人约瑟夫G路德巴克等人所说:“管理会计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下定义,但是没有一个合理简明的表述可以概括它所有的方面”。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和会计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评价,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一种管理方法。Home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同源(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报表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一)目的不同 (二)主体不同 (三)计算依据不同 (四)资料时效不同 (五)计量单位不同 (六)信息特征不同

3、(七)数据特征不同 (八)精确程度不同 (九)核算程序不同 (十)方法体系不同 (十一)编表时间不同 (十二)成本结构和计算方法不同Home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三、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一)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二)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三)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与局部两个方面(四)面向未来(五)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四、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规划未来(二)有效控制现在(三)合理考核评价业绩Home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一是在成本方面,着重介绍标准成本制度,这是管理会计最基本的方法。它既是计划目标,又是成本控制、分析的依据。其他各种管

4、理会计方法几乎都跟成本有关,所以有时也称为核心部分。第二是在决策方面,主要介绍预测方法、经营决策方法以及投资决策。决策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决策基本因素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等。Home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在预算控制方面,主要介绍经过决策确定目标的全面预算和存货控制。第四是责任会计和内部转移价格,在一个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会计方法,称为责任会计,与责任会计执行关系最密切的是内部转移价格。Home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l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l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l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l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经

5、济职能分类(一)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它由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1)间接材料 (2)间接人工 (3)其它制造费用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二)非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是指销售与行政管理方面发生的费用。一般可以细分为行销或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两类。行销或销售成本包括:广告费、展销费、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常费用。管理成本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邮电费和保险费等。在我国财务会计中,非制造成本通常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

6、类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一)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不变的有关成本。如厂房、建筑物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机器设备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其主要特点是:.在一定时期、一定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变动影响,固定不变。.在一定时期、一定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变动,单位固定成本反比例变动。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图2-1 固定成本性态0产量单位固定成本0产量固定成本总额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在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则主要指制造费用中不随产量变动的办公费、折旧费等;销售费用中不受产量影响的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和折旧费;管理费

7、用中不受产量或销量影响的企业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租赁费、保险费、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成本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1)约束性固定成本也称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根据生产能力确定的一定期间的固定成本总额,它一般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的影响。(2)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可调整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者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其成本总额成正比例变动的有关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其主要特点是:.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

8、不受产量变动影响,固定不变。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图2-2 变动成本性态0产量变动成本总额0产量单位变动成本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我国企业可将那些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与产量成正比例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外部加工费、外购半成品、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和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以及与销售量成正比例的销售费用等列入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可进一步划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数额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不受客观因素决定、企业管理者可以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变动成本。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三)混合成本

9、混合成本是指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的特点是区别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即变又不成正比例。混合成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半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是固定的,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其发生额跳跃式增加,并在新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图2-3 半固定成本性态0产量成本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在没有业务量的情况下仍发生一定的初始量,当有业务量发生时,其发生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图2-4 半变动成本性态0产量成本固定成本部分变动成本部分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延期变

10、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但若突破该业务量限度,其超额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增加按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图2-5 延期变动成本性态0产量成本固定成本部分变动成本部分Home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曲线式成本。曲线式成本是指在没有业务量的情况下有一个初始量,当有业务量发生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但不成直线关系,而是成曲线关系。图2-6 曲线式成本性态0产量成本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YX,其中,Y表示成本总额;表示固定成本总额;表

11、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业务量。一、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期间成本与相应业务量资料,通过最高点业务量和最低点业务量资料,推算出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一种简便方法。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在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坐标点中,以业务量为准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即(X高,Y高)和(X低,Y低)、计算单位平均变动成本:、将高点或低点坐标值和值代入直线方程YX,计算固定成本:Y高X高或 aY低X低 、将求得的、代入直线方程YX便得到成本性态分析模型。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例23已知某企业今年上半年某项混合成本资料如表21所示,要求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表2-

12、1月份产量X(件)混合成本Y(元)12345668479511011585105120110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1)根据已知资料找出最高点(X高,Y高)和最低点(X低,Y低),即点(9,120)和点(4,85)。(2)平均单位变动成本(3)固定成本Y高X高120-7957(元)或Y低X低85-7457(元)(4)则该项混合成本性态模型为:Y577X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二、散布图法散布图法是指在坐标纸上,分别标明一定期间内业务量(X)以及与之相应的混合成本(Y)的坐标点,通过目测画出一条尽可能反映所有坐标点的直线,据此推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散布图法的具体步骤是

13、:、将各期业务量与相应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作为点的坐标标注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目测画一条直线,使其尽可能通过或接近所有坐标点。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在纵坐标上读出该直线的截矩值,即固定成本总额。、在直线上任取一点P,假设其坐标值为(X,Y)。将它们代入下式计算单位变动成本:5、将、值代入下式,得出一般成本性态模型:YX例24仍依例23所示资料,要求用散布图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1)将期资料,相应坐标点分别标在坐标纸上,形成散布图,如图27所示。(2)通过目测,画一条直线,尽可能反映各坐标点。(3)读出直线截距55元。(4)在直线上任取一点(7,105),则:

14、(5)该项混合成本性态模型Y557.14X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成本(元)0 1 2 3 4 5 6 7 8 9 产量(件)55120图2-7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三、直线回归法直线回归法是根据一定期间业务量与相应混合成本之间历史资料,利用微分极值原理计算出最能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从而确定成本性态的一种方法。直线回归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对已知资料进行加工,计算X,Y,XY,X2,Y2。、计算相关系数,判断业务量X与成本Y之间的线性关系。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至+1之间。当=-时,说明X与Y之间完全负相关;当=时,说明X与Y之间不存在

15、线性关系;当=+1时,说明X与Y之间完全正相关。一般来说,只要当接近,就说明X与Y基本正相关,可以运用线性回归方法。3、通过微分极值法(过程略),得出回归直线方程中的a,b值公式:或运用简算方法得出a,b值,即解线性方程组:得a,b值同上。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将a,b值代入,得成本性态分析模型:例2-5仍依例2-3,要求用直线回归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1)对已知资料进行加工,计算列表如表22。表2-2月份XY123456业务量X(件)混合成本Y(元)Y2X26847951101158510512010066099234073510805003664164981251210013225

16、7225110251440010000n=6X=39Y=635XY=4235X2=271Y2=67975Home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2)相关系数r接近于1,X,Y具有线性关系。(3)将加工的资料代入公式得:(4)将加工的资料代入公式得:除此以外还有技术测定法和个别确认法等。Home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一、成本性态的相关范围(一)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图28 固定成本相关范围固定成本(元)相关范围相关范围2000100005001000产量(件)Home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图29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变动成本相关范围0产量Home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二、成本

17、性态分析的程序(一)单步骤分析程序单步骤分析程序是指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将总成本一次直接分解为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建立成本模型。(二)多步骤分析程序多步骤分析程序是指将总成本按成本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然后再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分别汇集于原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建立总成本性态模型。Home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多步骤分析程序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将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个部分,分别用,X,Y1表示。、对总成本中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建立混合成本性态模型:Y1=a1+b1X、将混合成本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汇集于原固定成本部分和

18、变动成本部分,建立总成本性态模型:Y=(a+a1)+(b+b1)XHome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三、成本性态分析应用的范围(一)对计划期总成本进行预测(二)成本性态分析是运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变动成本法是区别于传统会计中全部成本法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此方法下,产品成本只包含变动生产成本。(三)成本性态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前提Home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本量利分析即总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关系分析,它的基本公式是: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总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业务量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四)简化预算编制(五)用于成本控制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一、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

19、义及其理论根据变动成本计算法就是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全数一笔列入收益表内,并用“期间成本”的名称,作为贡献毛益总额的减除项目。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理论根据是: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便保持生产能力,并使它处于准备状态而发生的成本。它们同产品的实际产量没有直接联系,既不会由于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也不会因产量的下降而减少。它们实质上是与会计期间相联系所发生的费用,并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丧失,故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收益表内,作为本期贡献毛益总额的减除项

20、目。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一)就成本划分的标准与类别,以及产品成本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变动成本计算法是根据成本习性把企业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类;其产品成本的内容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变动制造费用三大成本项目。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表2-3区别的标志成本划分的标准变动成本计算法全部成本计算法按成本性态划分按经济职能划分成本划分的类别变动成本变动生成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推销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推销费用固定管理费用期间成本生产领域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推销领域成本管理领域成本推销费

21、用管理费用期间成本产品成本包含的内容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全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二)就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的存货计价来看例210仍依前例所列数据要求按两种成本计算法分别对期末产成品存货进行计价。(1)变动成本计算法: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期末存货量 6020012000(元)(2)全部成本计算法: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期末存货量7520015000(元)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三)就盈亏计算的公式来看例211仍依前例资料,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全部成本计算法来计算该公司的税前净利(1)变动成本计算法贡献毛益总额销

22、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1001800)(601800)100001000 61000(元)税前净利贡献毛益总额期间成本额 61000(30000200009000)2000(元)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2)全部成本计算法销售毛利总额销售收人总额已销售的生产成本总额 (1001800)-0(752000)(75 200)45000(元)税前净利销售毛利总额营业费用总额 45000(3000010 000)5000(元)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三、两种成本计算法在编制损益表方面的差别例212仍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中所例举的某公司的资料,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全部成本计算法编

23、制损益表,见表25。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表2-3按全部成本计算法(职能式)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贡献式)摘要金额摘要金额销售收入(1001800)已销售的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752000)可供销售的生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 (75200)已销售的生产成本 销售毛利总额减:营业费用 推销费用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总额税前净利0150000150000300001000018000013500045000400005000销售收入(1001800)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601800)变动推销成本 变动管理成本15000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减:期间成本: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推

24、销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期间成本总额税前净利1080001000010003000020000900018000011900061000590002000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一)排列的方式不同(二)对固定成本的处理不同(三)计算出来的税前净利不同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四、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一)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点1、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最符合“费用与收益相配合”这一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2、能提供最有用的管理信息,为预测前景,参与决策和规划未来服务3、便于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4、促进管理当局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产5、简化成本计算,便于加

25、强日常管理Home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局限性1、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和订价决策的需要3、改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时,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Home第三章 成本业务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l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l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l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l第四节 利润敏感性分析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一、损益方程式(一)基本的损益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其中: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单价销量假设产量和销量相同,则有: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例31

2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8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本月计划销售1000件,每月固定成本为3000元,计算预期利润是多少?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181000 1210003000 3000(元)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二)损益方程式的变换形式1、计算销量的方程式2、计算单价的方程式3、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方程式4、计算固定成本的方程式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三)计算净利的损益方程式损益表的格式可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1、单步式损益表 单步式损益表基本格式是:2、多步式损益表多步式损益表可分两种情况,即在全部成本法下的多步式损益表和

27、在变动成本法下的多步式损益表。(1)全部成本法下多步式损益表的基本格式:销售收入减: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减:已销产品成本 毛利减:期间成本 税前净利减:所得税 税后净利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根据多步式损益表:税前净利销售收入已销产品成本期间成本为使模型能反映本量利的关系,不仅要分解产品成本,而且要分解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期间成本。分解后,上述方程式为:税前净利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单价销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销量-(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

28、本模式例32某企业每月固定制造成本1500元,固定销售费用200元,固定管理费用15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10元,单位变动销费用1元,单位变动管理费用0.5元;该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单价15元;本月计划销售1000件产品,问预期利润是多少?税前净利151000-(10+1+0.5)1000-(1500+200+150)15000115001850 1650(元)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2)变动成本法下多步式损益表的基本格式:即: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前净利税前净利所得税税后净利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减:固定成本 税前净利减:所得税 税后净利Hom

29、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税后净利税前净利-所得税税前净利销售收入净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1-增值税率)所得税税前净利所得税率税后净利税前净利-税前净利所得税率 税前净利(1-所得税率)销售收入(1-增值税率)-变动成本-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销量单价(1-增值税率)-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例3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元。该企业增值税率为17%,所得税率为33%。计划销售2000件时,税后净利是多少?当税后目标利润为6700元时,销售量为多少?

30、税后净利=200020(1-17%)-200012-5000(1-33%)=4000083%-24000-500067%=2814(元)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四)多种产品的损益方程式所谓联合单位,是指按一定实物量比例构成一组产品,可以用它来统一计量多品种企业的业务量。例34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其销量分别为100、300、500件,三种产品的实物量比例为1:3:5。我们把1个A产品,3个B产品和5个C产品构成一组产品称为1个联合单位。企业的总销量为100组即100个联合单位,它是各种产品实物量的最大公约数。每个联合单位包含的产品数量为各种产品数量与联合单位数量的

31、比值:A产品:1001001 B产品:3001003 C产品:5001005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利润联合单位单价联合单位销量-联合单位变动成本联合单位销量-固定成本联合单位销量100(联合单位)联合单位构成联合单位单价201+153+105115(元)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51+123+8591(元)利润115100-91100-10001400(元)产品ABC合计单价201510单位变动成本15128固定成本1000销售量100300500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二、贡献毛益方程式(一)贡献毛益贡献毛益,又叫边际贡献、边际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

32、以后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贡献毛益销售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例35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单价25元,变动成本15元,销量800件,贡献毛益和单位贡献毛益各是多少?贡献毛益80025800158000(元)单位贡献毛益251510(元)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贡献毛益也可具体分为制造贡献毛益(生产贡献毛益)和产品贡献毛益(总营业贡献毛益)。用公式表示为:制造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产品贡献毛益制造贡献毛益-变动销售和管理费通常“贡献毛益”是指“产品贡献毛益”。例3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0.5元,单

33、位变动管理费用1元,销量1000件,则:制造贡献毛益=101000-41000=6000(元)产品贡献毛益=6000-(0.5+1)1000=4500(元)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二)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率是指贡献毛益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反映了产品为企业创利的能力。依例36资料:通常“贡献毛益率”是指产品贡献毛益率。多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计算公式: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三)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如下:仍依例36资料:通常“变动成本率”是指产品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贡献毛益率1根据例例3-6

34、的资料:变动成本率+贡献毛益率55%+45%1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四)基本的贡献毛益方程式由于创造了“贡献毛益”这个新的概念,可把基本的损益方程式改写成新的形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例37某企业只生产甲产品,单价18元,单位变动成本9元,销量500件,固定成本1500元,则:利润(18-9)500-15003000(元)以上方程式,根据需要可变换成其它形式: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例38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A、B、C,固定成本1500元,有关资料如表32所示,请计算出该企业的预期利润是多少?

35、联合销量100(联合单位)每联合单位单价=201+153+105=115(元)每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51+123+85=91(元)每联合单位贡献毛益=115-91=24(元)利润=销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10024-1500=900(元)产品ABC单价201510单位变动成本15128单位贡献毛益532销量100300500表3-2 ABC三种产品明细资料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五)贡献毛益率方程式因为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 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所以 利润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根据例3-7的资料: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或产品ABC合

36、计单价201510单位贡献毛益532销量100300500表3-3 ABC三种产品结构比重表贡献毛益50090010002400销售收入20004500500011500贡献毛益25%20%20%占总销售比重17.39%39.13%43.48%100%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三、本量利图(一)基本的本量利图例39假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根据所给资料绘制本量利图,见图31。金额500040003000200010000亏损区Q利润区利润Sa+bX变动成本a固定成本100 200 300 400 500 销量图3-1图3-

37、2Qaa+bXS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销售(元)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二)贡献毛益式的本量利图金融50004000300020001000亏损区Q利润区贡献毛益Sa+bX变动成本bX变动成本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销量(元)图3-3利润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三)销售量利润图亏损区利润区利润固定成本图3-4利润销售量贡献毛益PXQ0a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三)销售量利润图500-50图3-5销量(万元)QA1

38、50100150200908060I1A2I2A3I3利润(万元)Home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产品A1A2A3合计销售量(件)200001000010000单价(元)505050销售收入(万元)1005050200表3-4 销售量利润图数据表单位变动成本(元)203040单位贡献毛益(元)302010贡献毛益(万元)60201090固定成本(万元)50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一、保本点的确定与分析 保本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贡献毛益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一)保本点销售量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0=

39、单价=保本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贡献毛益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例310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8元,单位变动成本1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元,计算其保本点销售量。如果在生产多品种企业使用上述公式,可用“联合单位“来表示其销售量。例311某企业固定成本6300元,其它有关资料如表35。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产品品种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贡献毛益计划销售量计划销售收入表3-5A1188105009000A2201283006000A35034161005000联合单位单价518+320+150200(元)联合单位

40、变动成本58+312+134110元)联合单位贡献毛益105+83+11690(元)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二)保本点销售额令利润等于零,此时的销售额为保本点销售额,即0保本点销售额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根据例310的资料有: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三)保本点作业率保本点作业率,是指保本点销售量占企业正常销售量的比重。保本点作业率的计算公式: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四)安全边际的确定与分析1、安全边际销售量安全边际销售量,是指企业实际(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的差额。安全边际销售量=实际(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例312某企业实际销售A

41、产品数量2000件,保本点销售量1250件,问安全边际销售量是多少?安全边际销售量实际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2000-1250750(件)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2、安全边际率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表3-6安全边际率安全程度40%以上很安全30%40%安全20%30%较安全10%20%值得注意10%以下危险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3、安全边际与保本点的关系分析正常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1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4、安全边际与利润的关系分析因为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

42、-固定成本(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所以 利润安全边际贡献毛益率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二、各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影响的分析例313设某产品单位售价为9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120000元。计算保本点销售量。(一)价格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变动后收入图3-6销售收入与成本(元)原收入总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件)0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图3-7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与成本(元)原总成本变动后总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件)0Home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三)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四)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保本点的影

43、响 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综合考虑产、供、销等方面的有关因素,正确确定经济合理的品种构成,也是提高生产经营盈利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图3-8销售收入变动前总成本原固定成本销售量(件)0变动后总成本变动后固定成本销售收入与成本(元)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一、各因素变动对利润影响的分析 (一)单项因素发生变化时,测定对利润的影响,预计未来期间的利润(二)由于企业内部采取某项行动,将使有关因素发生变动时,测定其对利润的影响,作为评价该行动合理性的尺度。(三)各因素综合变动对利润影响的分析假设例3-15的企业按国家规定普调副食补助,使单位变动成本增加4%,固定成本增加1%

44、,将会导致利润下降。为了抵销这种影响,企业有两个应对措施;一是提高价格5,因提价会使销量减少10;另一是增加产量20,为使产品能销售出去,要追加500元广告费。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1、调工资后,如不采取措施,利润为:利润100010-(61000)(14)-(20001000)(l1)730(元)2、采取第一个措施的预计利润为:利润1000(l10)10(l5)-6(14%)(20001000)(ll%)804(元)3、采取第二个措施的预计利润为:利润1000(l+20)10-6(l4)-(2000+1000)(ll%)+500982(元)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二、实现目

45、标利润的措施 (一)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例316某企业生产w产品,固定成本10000元,单价24元,单位变动成本14元,销售1800件产品,实现利润8000元。假设企业欲使利润增加50,即达到12000元,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1、减少固定成本 减少固定成本,可使利润相应增加。为使利润增加50,应该减少多少固定成本呢?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 假设固定成本为a,目标利润12000元作为已知数,其它因素不变,代入本量利方程式:12000180024-141800-a a6000(元)如果其它它条件不变,固定成本从10000元减少到6000元,降低40,可保证实

46、现目标利润。2、减少变动成本 按上述方法,设单位变动成本为b,将其代入本量利方程式:12000180024-1800b-10000 b11.78(元)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单位变动成本从14元降低到11.78元,减少16,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 3、提高价格按上述方法,设单位产品售价为R,将其代入本量利方程式:120001800R18001410000 R26.22(元)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单位产品的售价从24元提高到26.22元,提高9%,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4、增加销售量按上述方法,设销售量为x,将其代入本量利方程式:12000 24x14x10000 x 2200

47、(件)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销售量从1800件增加到 2200件,增加 22,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 (二)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例317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固定成本2000元,销售和管理费用(全部固定)1000元,销售1000件,利润为1000元,假设该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加产量,但由于售价偏高,使销路受到限制。为了打开销路,企业准备降价10%,争取实现利润1500元。1、计算降价后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销售量如果销售部门认为,降价10%后可使销量达到1500件,生产部门也可以将其生产出来,则目标利润就可以落实

48、了。否则,还需继续分析想办法进一步落实。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2、计算既定销量下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单位变动成本假设销售部门认为,上述1500件销量达不到,降价10,只能使销量增至1300件。为此,需要在降低成本上挖潜。上面计算告诉我们,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在降价10%的同时,还需使单位变动成本从6元降至5.54元。如果生产部门认为这个目标可以实现,目标利润就可以落实,否则,还要在固定成本的节约上想办法。Home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3、计算既定产销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下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固定成本假设生产部门认为,通过努力,单位变动成本可能降低至 5.60元。为此,企业还要压缩固定成本

49、支出。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贡献毛益目标利润130010(1-10%)5.60-15002920(元)Home第四节 利润敏感性分析敏感分析是研究与分析一个系统因周围条件发生变敏感分析是研究与分析一个系统因周围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其状态或输出结果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方法。化而引起其状态或输出结果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方法。一、有关因素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 (一)单价的最小值设单价为R,则100000(R-1.20)-400000 R1.60(元)图3-9 单价的敏感分析单位成本单价盈利区亏损区金额(元)2.01.60 0.4 0.8 1.2 1.6 2.0 单价(元)QHome第四节 利润敏感性分析 (

50、二)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值设单位变动成本为b,则100000(2b)400000 b1.60(元)图3-10单位成本单价金额(元)2.82.01.2 1.6 2.4Q1.60.4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Home第四节 利润敏感性分析 (三)固定成本最大值设固定成本为a,则100000(21.20)a0 a80000(元)图3-11变动成本金额(元)20万16万12万4万 6万 8万利润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元)收入Home第四节 利润敏感性分析 (四)销售量最小值图3-12变动成本金额(元)20万16万12万4万 6万 8万利润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元)收入Home第四节 利润敏感性分析二、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