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0172081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251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文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1页
秦汉文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文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文学ppt课件.ppt(2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秦汉文学ppt课件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第二节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李斯的散文第三节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贾谊的政论文第四节第四节 淮南子及西汉中期其他散文淮南子及西汉中期其他散文第五节第五节 刘向及西汉后期其他散文刘向及西汉后期其他散文第一节第一节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一、吕不韦其人一、吕不韦其人二、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二、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三、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三、吕氏春秋的成书过

2、程 四、吕氏春秋的编写体例四、吕氏春秋的编写体例 五、吕氏春秋的思想价值五、吕氏春秋的思想价值六、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六、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七、课外阅读察今七、课外阅读察今第二节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李斯的散文 一、李斯其人一、李斯其人(?前(?前208208),战国末期楚国上蔡),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官长史、客卿、廷尉、丞相。人,官长史、客卿、廷尉、丞相。李斯工书李斯工书李斯是秦代唯一可称为作家的人物。李斯是秦代唯一可称为作家的人物。“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一人而已。”(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政论文、奏议文、刻石文。政论文、奏议文、刻石文

3、。二、谏逐客书二、谏逐客书 书书,上上书书,古古代代臣臣子子向向帝帝王王陈陈述述意意见见的的一一种种公公文文文文体体。亲亲朋朋间间往往来来的的信信件件亦亦称称为为“书书”。为为加加以以区区别别,前前者者一一般般称称为为“上上书书”或或“奏奏书书”,属属公公牍牍文文的的“奏奏疏疏”;后后者者单单称称“书书”或或“书书札札”、“书书简简”、“书书牍牍”。汉汉代代,后后者者脱脱离离公公牍牍性性质质,基基本本成成为为个个人人交交流流思思想想感感情情的的工工具具。如如报报任任安安书书、报报孙孙会会宗宗书、陈政事疏、论贵粟疏。书、陈政事疏、论贵粟疏。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史史记记李斯列李斯列传传载:载:李斯拜为

4、秦客卿。适值韩人郑国来作间李斯拜为秦客卿。适值韩人郑国来作间谍,被秦发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谍,被秦发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也在此列,李斯也在此列,乃上此书。历叙客的有功于秦,力陈逐乃上此书。历叙客的有功于秦,力陈逐客之失。客之失。内容简析内容简析第第1 1段:段:开宗明开宗明义义,提出,提出“逐客逐客为过为过”的的论论点。点。第第2 2段段:列举列举“客之功客之功”,说明,说明“逐客为过逐客为过”。第第3 3段段 :联联系秦王的所好所系秦王的所好所乐乐,说说明明“逐客逐客为为过

5、过”。第第4 4段段:从古今正反两方面,说明逐客的错误从古今正反两方面,说明逐客的错误和严重后果。和严重后果。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其一,正反论述,说理透辟。其一,正反论述,说理透辟。其二,是气势奔放,极富文采。其二,是气势奔放,极富文采。其三,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其三,善用比喻,生动形象。清代李兆洛视此文为清代李兆洛视此文为“骈体初祖骈体初祖”,并收入,并收入骈体文抄一书之中。骈体文抄一书之中。鲁迅先生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先生汉文学史纲要:“法家大抵少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词。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词。”三、李斯与秦代的刻石文三、李斯与秦代的刻石文峄山刻石文、泰山刻峄山刻石文、泰山刻

6、石文、琅琊台刻石文、石文、琅琊台刻石文、之罘刻石文、东观刻之罘刻石文、东观刻石文、碣石刻石文、石文、碣石刻石文、会稽刻石文。会稽刻石文。秦秦代代刻刻石石文文堪堪称称碑碑铭铭之之祖祖,对对汉汉魏魏及及以以后后的的碑碑铭铭的的写写作作具具有有深深远远影影响响。到到唐唐宋宋时时期期已已由由应应用用文文转转变变为为更更具具文文学学色彩的传记文。色彩的传记文。琅琊台刻石琅琊台刻石 一 泰泰山山刻刻石石一一泰泰山山刻刻石石二二“臣去疾臣请矣臣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七字完整,“斯昧死斯昧死”三字残。三字残。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 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初年最为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

7、初年最为发达。此时的政论散文,能关注现实发达。此时的政论散文,能关注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中的重大问题,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艺术风格上颇有战现实性和针对性,艺术风格上颇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息,议论风发,畅所欲国纵横家的气息,议论风发,畅所欲言,抑扬开闔,雄辩恣肆,善用比喻言,抑扬开闔,雄辩恣肆,善用比喻和排偶句,极富文采。和排偶句,极富文采。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从武帝到东汉中期的政论散文衰落,成就不从武帝到东汉中期的政论散文衰落,成就不高,内容上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高,内容上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格上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格

8、上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内容多指陈时弊,抒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内容多指陈时弊,抒写政见,感情激愤,但较少文采,文学性不写政见,感情激愤,但较少文采,文学性不及西汉初年。及西汉初年。第第三三节节 贾贾谊谊的的政政论论文文英年早逝的才子贾谊一、贾谊的生平和思想一、贾谊的生平和思想:1、生平生平:(前(前200200前前168168),洛阳人,汉初著名),洛阳人,汉初著名的年轻的政治家、思想家的年轻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和文学家。少年博学,被少年博学,被文帝召文帝召为为博士博士。后被外放后被外放为长为长沙王太傅沙王太傅,后又

9、作,后又作梁梁怀怀王太傅王太傅。最终忧郁而死。最终忧郁而死。年仅年仅3333岁。岁。李商隐李商隐贾生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鬼神。”2、贾谊的思想、贾谊的思想 发发展展了了先先秦秦的的民民本本思思想想;“农农本本思思想想”:以以农农为为本本,增增加加积积贮贮,抑抑制制富商大贾。富商大贾。二、贾谊的散文二、贾谊的散文第第一一类类:专专题题政政论论文文。他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代代表表作作是是过过秦秦论三篇。论三篇。第二类:针对具体问题而写的疏牍文。代表第二类:针对具体问题而写

10、的疏牍文。代表作是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作是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第三类:杂论第三类:杂论 陈政事疏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文中批驳了又名治安策,文中批驳了“天下已安已治天下已安已治”的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主张观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主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11、。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势,何以异此!论积贮疏论积贮疏主旨是劝谏汉文帝要重视农业生产主旨是劝谏汉文帝要重视农业生产。说明了积贮。说明了积贮的重要性,指出了百姓的重要性,指出了百姓“背本而趋末背本而趋末”与与“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公私之积犹可哀痛”的事实,提出了的事实,提出了“趋民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主张。的主张。三、过秦论讲析三、过秦论讲析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最早见于最早见于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上篇,总论秦得天下的形势,以及迅速灭亡上篇,总论秦得天下的形

12、势,以及迅速灭亡的主因,得出秦亡于的主因,得出秦亡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异”的结论;的结论;中篇,分析秦在统一后没有正确的政策,以中篇,分析秦在统一后没有正确的政策,以及二世未能改正错误,得出及二世未能改正错误,得出“牧民之道,务牧民之道,务在安之在安之”的结论;的结论;下篇,指陈子婴不才、君臣离德、士民不附,下篇,指陈子婴不才、君臣离德、士民不附,得出得出“本末并失,故不能长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的结论。的结论。开创了中国古代散文中开创了中国古代散文中“史论史论”体裁的先河。体裁的先河。过秦论过秦论(上)(上)写作特色写作特色1、叙议结合叙议结合 2、铺垫对比鲜明铺垫对比鲜

13、明 3、多用排比、对偶、比喻、夸饰,语言极富、多用排比、对偶、比喻、夸饰,语言极富文采,文采,感情充沛,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行文气势磅礴。“西汉鸿文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汉文学史纲要)四、晁错的散文四、晁错的散文(一)晁错其人(一)晁错其人晁错(前晁错(前200?前?前154),),颖川人。汉初的一位学者,颖川人。汉初的一位学者,也是个积极的政治改革家。也是个积极的政治改革家。曾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曾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号称家学说。号称“智囊智囊”。提出提出“削藩削藩”的建议,引的建议,引起起“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后被。后被“腰斩腰斩”处死。处死。(二)晁错的文章(二)晁错的

14、文章其文章多为奏疏,长于其文章多为奏疏,长于议论,切中时弊,颇有议论,切中时弊,颇有改革精神。他的文风朴改革精神。他的文风朴实浑厚,逻辑性强,但实浑厚,逻辑性强,但缺少文采。缺少文采。贤良文学对策、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守边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论贵粟疏备塞疏、论贵粟疏(三)论贵粟疏(三)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这个题目为后人所加。论贵粟疏这个题目为后人所加。论贵粟疏是晁错继贾谊论积论贵粟疏是晁错继贾谊论积贮疏稍后写下的名作。这一奏疏贮疏稍后写下的名作。这一奏疏大约上于汉文帝十一年(前大约上于汉文帝十一年(前169)。)。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经济薄弱、粮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经济薄弱、粮食不足现象,分析

15、了务农贵粟的重食不足现象,分析了务农贵粟的重要意义。要意义。论贵粟疏内容简析论贵粟疏内容简析(一)通过古今对比说明当今蓄积不足(一)通过古今对比说明当今蓄积不足的原因,强调君主只有的原因,强调君主只有“务民于农桑务民于农桑”才能巩固统治。才能巩固统治。中心是讲要重农。中心是讲要重农。(二)将明君之世与当今之世对比,说(二)将明君之世与当今之世对比,说明农夫贫贱的原因是君王劝农不力,提明农夫贫贱的原因是君王劝农不力,提出出“贵五谷而贱金玉贵五谷而贱金玉”与要重农抑商的与要重农抑商的观点。中心是讲要贵粟。观点。中心是讲要贵粟。(三)正面提出贵粟的建议,主张(三)正面提出贵粟的建议,主张“以以粟为赏

16、罚粟为赏罚”来加强国防。来加强国防。写作特色论点明确,层次清晰,说理透彻。论点明确,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正反对照论述,说服力强。正反对照论述,说服力强。语言严谨,朴实无华,简明精炼,句与句之语言严谨,朴实无华,简明精炼,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严密。间的逻辑关系严密。以论贵粟疏为代表的晁错的散文,朴实以论贵粟疏为代表的晁错的散文,朴实有余,文采不足,但较为实用,比不上贾谊有余,文采不足,但较为实用,比不上贾谊文章的文采焕发。文章的文采焕发。贾谊和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文章大家,鲁贾谊和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文章大家,鲁迅称他们的文章为迅称他们的文章为“西汉鸿文西汉鸿文”,说他,说他们们“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沾溉

17、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汉文学史纲要)。要)。第四节第四节淮南子及西汉中期淮南子及西汉中期其他散文其他散文 一、刘安与淮南子一、刘安与淮南子内篇论道,有内篇论道,有2121篇,十几篇,十几万字,今存;外篇杂说,万字,今存;外篇杂说,有有3333篇,今已失传。篇,今已失传。书名原为淮南鸿烈,书名原为淮南鸿烈,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隋书经籍志始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题作淮南子。班固汉书班固汉书艺文志将艺文志将其列入其列入“杂家杂家”。但实际。但实际上它是以道家的思想为主上它是以道家的思想为主体。体。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它并不是抽象地去论道,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它并不是抽象

18、地去论道,而是紧密联系现实,因此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而是紧密联系现实,因此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来说理,一是多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来说理,文风新奇瑰丽。文风新奇瑰丽。二是行文多铺叙张扬,语言重修饰整饬。二是行文多铺叙张扬,语言重修饰整饬。文中排比、对偶句比比皆是。它与陆贾、贾文中排比、对偶句比比皆是。它与陆贾、贾谊等人的文章一样,对后世骈体文的产生起谊等人的文章一样,对后世骈体文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他书信体散文邹阳的上书谏吴王与狱中上梁王书邹阳的上书谏吴王与狱中上梁王书 董仲舒的贤良对策、春秋繁露董仲

19、舒的贤良对策、春秋繁露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谏猎疏、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谏猎疏、喻巴蜀檄喻巴蜀檄 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杨恽的报孙会宗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狱中上梁王书狱中上梁王书此文博引史实,巧设比喻,铺陈排比,辞藻此文博引史实,巧设比喻,铺陈排比,辞藻富丽,有辞赋化的倾向。富丽,有辞赋化的倾向。“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魏文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报孙

20、会宗书报孙会宗书文笔洗文笔洗练练,语语言流言流畅畅,叙事中,叙事中蕴蕴涵着激情,涵着激情,谐语谐语中流露出中流露出愤愤懑懑。信中信中对对所所谓谓“淫荒无度淫荒无度”生活的尽情渲染,生活的尽情渲染,在在后世嵇康后世嵇康的的与山巨源与山巨源绝绝交交书书中得到中得到进进一步一步发发展。展。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羊,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羊炰羊,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琴。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赵女也,雅善鼓琴。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

21、芜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卬,顿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卬,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第五节 刘向及西汉后期的其他散文一、刘向的散文、刘向的散文(一)刘向其人(一)刘向其人(二)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说苑(二)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说苑二、西汉后期其他散文二、西汉后期其他散文桓宽的盐铁论桓宽的盐铁论,是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扬雄扬雄 的太玄、太玄、解难、法言、解嘲解难、法言、解嘲。一、刘向的散文、刘向的散

22、文(一)刘向其人(一)刘向其人刘向(前刘向(前7777前前6 6),原名),原名更生,成帝时更为向,字子更生,成帝时更为向,字子政,沛人。是西汉后期重要政,沛人。是西汉后期重要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散文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散文家,一生有著作多种。家,一生有著作多种。列女列女传传、新序与、新序与说说苑苑 谏营谏营昌陵疏昌陵疏 他在中国古代典籍整理他在中国古代典籍整理与目录学方面做出了贡与目录学方面做出了贡献献,他的,他的七略别录七略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录学著作。其子刘歆编成七略。其子刘歆编成七略。(二)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二)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说苑与说苑 杂举前代群

23、书轶闻琐事编录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编录而成的三本历史故事集,是而成的三本历史故事集,是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作。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作。三本三本书书中所列中所列举举的故事有不的故事有不少极具文学色彩,以其少极具文学色彩,以其强强烈烈的故事性与的故事性与戏剧戏剧性而性而为为人人们们所喜所喜闻乐闻乐道。道。列女列女传传中的中的“洁妇洁妇秋胡秋胡”、新序中的新序中的“叶公好叶公好龙龙”等。等。这这三三本本故故事事集集,文文笔笔朴朴实实简简洁洁,叙叙事事写写人人生生动动形形象象,上上承承韩韩非非子子的的内内、外外储储说说、说说林林之之体体,下下开开六六朝朝世世说说新新语语类小说之先河。类小说之先河。二、西汉

24、后期其他散文二、西汉后期其他散文桓宽的盐铁论桓宽的盐铁论,是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代是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表作。扬雄扬雄 的太玄、太玄、解难、法言、解难、法言、解嘲解嘲。【精读作品篇目精读作品篇目】李斯的谏逐客书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贾谊的过秦论(上)(上)晁错的晁错的 论贵粟疏论贵粟疏【阅读作品篇目阅读作品篇目】贾谊的过秦论贾谊的过秦论(中、下)、(中、下)、论积贮疏论积贮疏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第第一一章章汉汉代代辞辞赋赋参考书参考书1 1、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1990年修订版年修订版2 2、瞿

25、蜕园瞿蜕园 汉魏六朝赋选汉魏六朝赋选 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641964年版年版3 3、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 上海古籍出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社19891989年版年版4 4、马积高赋史、马积高赋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7年年版版第一节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汉赋的起源、发展及演变一、汉赋的渊源一、汉赋的渊源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赋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诠赋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26、文,体物写志也。”朱熹诗集传朱熹诗集传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者也。”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诠赋诠赋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拓宇于楚辞也。”赋是由诗经和楚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辞发展而来的。纵横家的散文,如战纵横家的散文,如战国策,所使用的铺排国策,所使用的铺排手法也是其来源之一。手法也是其来源之一。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宋玉和荀子首创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色赋、风赋 礼、知、云、蚕、礼、知、云、蚕、箴箴 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堪称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

27、性的样式,堪称“一代之文学一代之文学”。二、汉赋的发展二、汉赋的发展汉汉赋赋的的发发展展过过程程,大大致致经经历历了了形形成成、兴兴盛、衰微盛、衰微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根根据据时时代代和和赋赋的的体体式式,汉汉赋赋又又可可以以分分为为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三类。汉赋的汉赋的形成期形成期主要是主要是骚体赋骚体赋。如贾谊的吊。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淮南小山的招隐屈原赋、鵩鸟赋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创作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士。枚乘创作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司马马相如子虚相如子虚赋赋,也是也是汉汉代散体大代散体大赋赋的名作。

28、的名作。汉汉赋赋的的兴兴盛盛期期主主要要是是散散体体大大赋赋。司司马马相相如如、扬扬雄雄、班班固固、张张衡衡,被被誉誉为为汉汉赋赋四四大大家家。班班固固的的两两都都赋赋开开创创了了京京都都赋赋的的范范例例,张张衡衡摹摹拟拟班固的两都班固的两都赋赋作二京作二京赋赋。汉汉赋赋的的衰衰落落期期,也也是是汉汉赋赋的的转转变变期期。抒抒情情小小赋赋兴兴起起。抒抒情情小小赋赋的的特特点点是是以以抒抒情情为为主主,篇篇幅幅短短小小,内内容容多多反反映映黑黑暗暗现现实实、讥讥讽讽时时事事,抒抒情情咏咏物物。张张衡衡 归归田田赋赋 突突破破旧旧的的传传统统,开开创创了了抒抒情情小小赋赋的的先先河河。其其后后有有

29、蔡蔡邕邕、赵赵壹壹等等人人。(蔡蔡邕邕 述述行行赋赋、赵赵壹壹 刺刺世世嫉嫉邪邪赋)赋)第二节第二节 贾谊、枚乘与西汉初期的赋贾谊、枚乘与西汉初期的赋 一、西汉初期赋体创作概况一、西汉初期赋体创作概况陆贾陆贾是汉代作赋的第一人是汉代作赋的第一人 贾谊与梁苑作家群体贾谊与梁苑作家群体的出现标志着汉代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文学创作迎来了新的生机。文学创作迎来了新的生机。梁苑(梁园、兔苑、菟苑)作家群体的梁苑(梁园、兔苑、菟苑)作家群体的领袖是梁孝王刘武,领袖是梁孝王刘武,给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推动。西西汉汉初期的初期的赋赋体体创创作,作,基本上是基本上是骚体赋骚体赋。贾谊贾谊是骚体赋的代

30、表作家。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在在创创作作骚骚体体赋赋的同的同时时,也孕育并最,也孕育并最终终形形成了成了汉汉代的代的新体新体赋赋。代表作家是。代表作家是枚乘枚乘。二、贾谊的骚体赋二、贾谊的骚体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吊屈原赋、鵩鸟赋为代表(一)吊屈原赋(一)吊屈原赋 这篇赋可分为三部分。这篇赋可分为三部分。第第一一部分,部分,前序前序,旨在说明写作本,旨在说明写作本赋的意图。赋的意图。第第二二部分部分,本体本体,旨在,旨在说说明屈原悲明屈原悲剧剧的社会原因。的社会原因。第第三三部分,部分,讯讯辞辞,旨在,旨在说说明屈原悲明屈原悲剧剧的自身原因。的自身原因。骚体写成的抒情赋骚体写成的抒情赋篇篇幅幅短

31、短小小,用用简简洁洁清清丽丽的的语语言言抒抒写写出出悲悲愤愤哀哀伤伤的的感感情情。“词词清清而而理理哀哀”(刘刘勰勰文文心心雕雕龙龙哀吊)哀吊)。形形式式上上,有有“讯讯”辞辞,通通篇篇用用带带有有“兮兮”字字的语句;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的语句;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第第二二部部分分多多用用排排比比,第第三三部部分分多多用用反反问问与与感感叹。叹。(二)鵩鸟赋(二)鵩鸟赋“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鸮曰服服。贾生既自谪居长沙,。贾生既自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

32、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悼之,乃为赋以自广。”“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是失矣。就,又爽然自是失矣。”主旨在于说明生死去就难以预虑,主旨在于说明生死去就难以预虑,也不必深究。表现出鲜明的道家也不必深究。表现出鲜明的道家倾向。倾向。鵩鸟赋鵩鸟赋这是一篇用骚体写成的哲这是一篇用骚体写成的哲理赋。理赋。以赋明理,为贾谊所首创。以赋明理,为贾谊所首创。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采用了问答体的形式采用了问答体的形式,与与后来的汉赋较接近后来的汉赋较接近其他赋体作品其他赋体作品淮南小山招隐士淮南小山招隐士班婕妤自悼赋班婕妤自悼赋刘向九叹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王逸九思二、枚

33、乘的创作二、枚乘的创作(一)枚乘其人(一)枚乘其人 枚乘(?前枚乘(?前140140),字叔,淮阴人。),字叔,淮阴人。吴王图谋叛汉,他写了谏吴王书吴王图谋叛汉,他写了谏吴王书,劝阻无效。公元,劝阻无效。公元前前154154年,年,吴、吴、楚七国起兵叛乱,他又写了重楚七国起兵叛乱,他又写了重谏谏吴王吴王书书,又无效。投梁孝王,又无效。投梁孝王门门下,下,成成为为梁苑作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今梁苑作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今传传七七发发、梁王菟园、梁王菟园赋赋、忘忘忧馆忧馆柳柳赋赋。(二)枚乘的七发(二)枚乘的七发 1 1、七发的写作意图、七发的写作意图“七窍所发七窍所发”而而“戒膏粱之子戒膏粱之子”说说

34、。刘勰。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杂文杂文:“盖七盖七窍窍所所发发,发发乎嗜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说七事说七事”而而“谏梁孝王谏梁孝王”说说。李善文选。李善文选注:注:“七发者,说七事以启发太子也。七发者,说七事以启发太子也。”“”“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以谏之。”“谏吴王谏吴王”说说。清梁章钜文选旁证引清梁章钜文选旁证引朱绶说:朱绶说:“七发之作,疑在吴王濞时。七发之作,疑在吴王濞时。扬州本楚境,故曰楚太子也。若梁孝王,扬州本楚境,故曰楚太子也。若梁孝王,岂能观涛曲江哉!岂能观涛曲江哉!”2 2、七发的思想

35、内容、七发的思想内容 七七发发是是一一篇篇明明显显的的讽讽谏谏性性作作品品。假假托托楚楚太太子子有有病病,吴吴客客前前去去问问询询,用用7 7件件事事来来启启发发楚楚太太子子,实实际际是是用用7 7种种方方案案给给楚楚太太子治病。子治病。3 3、七发的写作特征、七发的写作特征第一,铺陈夸张,体物细致。第一,铺陈夸张,体物细致。第二,虚拟人物,问答结构。第二,虚拟人物,问答结构。第三,韵散结合,辞藻华美。第三,韵散结合,辞藻华美。第四,劝百讽一,归之于正。第四,劝百讽一,归之于正。【劝百讽一劝百讽一】出自西汉末年辞赋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法言出自西汉末年辞赋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法言。“劝劝”,鼓励、提倡之

36、意;,鼓励、提倡之意;“讽讽”,讽,讽谏。谏。“劝百讽一劝百讽一”说二者在赋中比例的悬殊,说二者在赋中比例的悬殊,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4 4、七发的影响、七发的影响 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形成,促进了汉赋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形成,促进了汉赋的发展。的发展。张衡七辩、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衡七辩、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左思七讽、左思七讽“七林七林”第三节第三节司马相如、东方朔与西汉中期的赋司马相如、东方朔与西汉中期的赋散体大赋的特点散体大赋的特点 规模上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篇幅较长,结构宏大;手法内容上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

37、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主旨上主旨上,既美且刺,客观上却形成了,既美且刺,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劝百讽一讽一”的效果;的效果;行文结构上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由序、一般由序、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用韵和语言上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韵散相间间,以四、六言,以四、六言为为主主一、司马相如的生平及文学历程一、司马相如的生平及文学历程 初入仕途,以赀为郎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文君

38、当垆,相如涤器 梁孝王宾客时作子虚赋梁孝王宾客时作子虚赋上林赋上林赋 千金之赋千金之赋长门赋长门赋(宫怨)(宫怨)李白白头吟李白白头吟(节选)(节选)“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辞赋。相如作赋得黄金,岂惜黄金买辞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文君因赠白头吟。”“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3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更能消几番风雨雨出使西南出使西南 与喻巴蜀喻巴蜀檄、难蜀父老檄、难蜀父老谏猎谏猎疏哀二世疏哀二世赋赋 大人大人赋赋身居身居茂陵茂陵与卓文君与卓文君的的白白头头吟吟封禅文封禅文 二、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二、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子子虚赋和上林赋虚赋和上林赋 1 1、子虚赋与上林赋的写作时间、关系、子虚赋与上林赋的写作时间、关系、人物和主旨人物和主旨 子虚赋写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子虚赋写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写于武帝召见之时。写于武帝召见之时。两两赋赋既相既相对对独立成篇,内容又密切相独立成篇,内容又密切相连连 。虚构子

40、虚、虚构子虚、乌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向天子提出向天子提出应应当当节俭节俭的的谏谏言言 。2 2、子虚赋的内容、子虚赋的内容 楚臣子虚出使齐国,向齐国乌有先生夸耀楚臣子虚出使齐国,向齐国乌有先生夸耀楚王云梦泽游猎的盛况;乌有先生不服,加楚王云梦泽游猎的盛况;乌有先生不服,加以诘难,认为子虚之言有伤侯王德义,并夸以诘难,认为子虚之言有伤侯王德义,并夸耀齐国的国土广阔、地大物博。其旨在于讽耀齐国的国土广阔、地大物博。其旨在于讽喻诸侯不应重侈糜而轻德义。喻诸侯不应重侈糜而轻德义。3 3、上林赋的内容、上林赋的内容 亡是公亡是公对子虚、乌有先生二人以及楚、齐对子虚、乌有先生二人以及楚

41、、齐两国诸侯的批评,详述汉天子上林苑之两国诸侯的批评,详述汉天子上林苑之“巨巨美美”和游猎之壮观。最后提出天子应修明政和游猎之壮观。最后提出天子应修明政治、提倡节俭。治、提倡节俭。4 4、子虚赋与上林赋的艺、子虚赋与上林赋的艺术特征术特征 铺张扬厉 韵散结合 辞采富丽 虚构人物“劝百讽一”四、四、“狂人狂人”东方朔东方朔 诙谐的文学家东方朔 东方朔(前东方朔(前154154前前9393),字曼倩,),字曼倩,平原厌次人。平原厌次人。武帝武帝把他看作俳把他看作俳优优一一类类的人物的人物,史史记记滑稽列滑稽列传传卷卷126126、汉书汉书卷卷6565有有传传。东方朔的答客难东方朔的答客难 散体赋散

42、体赋客主问答客主问答将战国乱世与当今一统的时代进行比较,揭将战国乱世与当今一统的时代进行比较,揭示出士人命运的差异。示出士人命运的差异。士人的命运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答客答客难难的影响的影响形成了辞赋中的对问一体。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韩愈进学解。五、枚皋五、枚皋 汉代文坛成果最多的作家 绝大多数作品是应诏而写 其作品多为急就而成,缺少锤炼 与司马相如的比较与司马相如的比较葛洪西京杂记:葛洪西京杂记:“枚皋文章敏疾,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

43、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扬子云:军旅之际,戎马之间,善迹矣。扬子云: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中,高文典册,用相如。”六、对汉大赋的评价六、对汉大赋的评价 在今天看来,汉赋虽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僵化了的辞章。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形式呆板,文字堆积,辞句艰深,缺乏情感,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子虚、上林则以四千余字的长篇,铺写游猎一事。作者以“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巨大时空意识所作的呆板堆砌而又浑厚雄伟的铺陈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

44、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后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李泽厚美的历程 汉大赋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统治者、士人对社会的信心,对前途的希望,对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颂扬,表现了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这是封建时代上升阶段的物质文化风貌的展现。汉大赋以颂扬为宗,以宏丽为美的特征带有浓厚的

45、宫廷贵族色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表现出较多的局限性。第四节第四节王褒、扬雄与西汉后期的赋王褒、扬雄与西汉后期的赋 一、西汉后期赋体创作的概况一、西汉后期赋体创作的概况 1 1、功能的定位、功能的定位2 2、题材的扩大、题材的扩大 3 3、模拟的倾向、模拟的倾向 二、洞箫赋二、洞箫赋 王褒的代表作王褒的代表作 描述洞箫这种乐器的描述洞箫这种乐器的咏物赋咏物赋 前一部分重在写洞箫本体,后一部分重在演前一部分重在写洞箫本体,后一部分重在演奏之人。奏之人。意在说明洞箫演奏时音调之美妙和感染力之意在说明洞箫演奏时音调之美妙和感染力之巨大。作者把箫声分为巨大。作者把箫声分为“巨音巨音”、“妙声妙声”、

46、“武声武声”和和“仁声仁声”,作了比拟描写。,作了比拟描写。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少时好学,博览蜀郡成都人。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大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他的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他的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哀、平“三

47、世不徙官三世不徙官”。王莽。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夫夫。扬雄(公元前扬雄(公元前53公元公元18)咏史咏史 左思左思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扬雄赋体创作理论扬雄赋体创作理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卫之声,曲终而奏雅。”汉书汉书扬雄扬雄传传

48、“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淫。”法言法言吾子吾子“赋者,将以讽也。赋者,将以讽也。”汉书汉书扬雄扬雄传传“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扬雄在其著作法言扬雄在其著作法言吾子中吾子中对辞赋的评论。把赋分为对辞赋的评论。把赋分为“诗人之诗人之赋赋”和和“辞人之赋辞人之赋”。“丽丽”指辞指辞采之富丽。采之富丽。“则则”,法则的意思;,法则的意思;“淫淫”,藻饰过分的意思。,藻饰过分的意思。扬雄扬雄“四赋四赋”的内容的内容 甘泉赋甘泉赋从两方面从两方面对对成帝成帝进进行了行了讽谏讽谏,一,一是不要是不要过过分奢侈,二是不要分奢侈,二是

49、不要贪贪恋女色。恋女色。河东赋劝戒成帝不要仅有思慕三代盛世河东赋劝戒成帝不要仅有思慕三代盛世的情愫,更要有励精图治的行动。的情愫,更要有励精图治的行动。羽猎赋讽谏成帝苑囿游猎要顾及国计民羽猎赋讽谏成帝苑囿游猎要顾及国计民生。生。长杨赋劝告成帝不要草菅人命以取乐长杨赋劝告成帝不要草菅人命以取乐。扬雄扬雄“四赋四赋”的艺术的艺术驰骋驰骋想象,想象,铺张铺张夸夸饰饰。默不能已,推而隆之。默不能已,推而隆之。模模拟骚拟骚体,仿效相如。体,仿效相如。咏扬雄咏扬雄 西蜀扬雄扬子云,西蜀扬雄扬子云,辞赋可与相如群。辞赋可与相如群。壮夫不为雕虫技,壮夫不为雕虫技,方言训纂苦耕耘。方言训纂苦耕耘。既学论语作法言

50、,既学论语作法言,又仿周易成太玄。又仿周易成太玄。第五节第五节班固与东汉班固与东汉初期的赋初期的赋 一、东汉赋创作概况一、东汉赋创作概况 题题材的延展材的延展 意旨的更新意旨的更新 艺术艺术的嬗的嬗变变创作的亮点创作的亮点京都赋的崛起和抒情赋的勃兴京都赋的崛起和抒情赋的勃兴 京都赋京都赋杜杜笃笃论论都都赋赋、班固两都、班固两都赋赋、张张衡二京衡二京赋赋论论都都赋赋转转向了向了对对国家、社会重国家、社会重大大问题问题的密切关注,是的密切关注,是东汉赋风转东汉赋风转变变的重要的重要标标志。志。抒情赋抒情赋汉汉代代赋赋家直接家直接继继承屈原承屈原艺术创艺术创作成作成就的就的结结晶晶主要有主要有纪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