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城市与城市发展.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46492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绪论:城市与城市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章绪论:城市与城市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城市与城市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绪论:城市与城市发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教学目的和任务:1、了解城市形成过程和城市的本质。2、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教学重、难点:城市的形成和城市的本质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本质 第二节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教学内容设计:导引:以自我介绍开启课堂内容。首先询问同学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门专业的开课情况,掌握学生已学课程情况。与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城乡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去向,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形势与自身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明确发展方向。介绍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的情况城市规划原理。强调这门课的目的并不是教学生怎么去做一个具体的规划设计,而是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城市规

2、划,包括那些具体内容,需要做那些工作,应该注意那些问题,重在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本质一、城市的定义字源解释:中文:城:都邑四周的城垣。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其意均重于有形的墙体和防御职能。市,指交易买卖的场所,易系辞下:“列麈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诗鄘定之方中:“文公徙之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说之,国家殷富焉。”孔颖达疏据毛诗正义曰:“文公乃徙居楚丘之邑,始建城,使民得安处,始建市,使民得交易。”英文: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ci

3、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城市”的涵义(1)历史学或考古学从社会发展史和经济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的发生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相脱离的人类第二次劳动分工,城市的出现乃是阶级分化的结果;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城市的产生,完全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历史学

4、或考古学界最有影响力者为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Gordon Childe,1892-1957)举出的城市应具有的十个特征:1.限定空间内聚集了相对稠密的人口;2.行业专门化;3.财富集中;4.大型公共建筑;5.发达的社会阶层;6.使用文字;7.出现占卜和数学;8.自然主义的艺术;9.长途对外贸易;10.市民集团不再按血亲划分居住地。他的研究视角可以归纳为:规模(Size)、人口结构(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公共财产(Public capital)、文字和计算科学(Records and the exact sciences)、商业贸易(Trade)。(2)经济学

5、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3)社会学对城市的确定是根据城市的社会结构、功能和社会特征来下定义。城市被视为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范围并具有某些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1.人口众多,居住密度高,人们的差异比较大;2.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性生产,其中一部分属于专业人员;3.城市具有市场功能;4.城市有部分地制定法规的权力;5.城市的居民不是作为完整的个人而彼此相识,换言之,一些人的相互往来只是由于彼此所起的作用,而不在乎是否相识;

6、6.城市要求有一种社会联系,它的基础远比家庭和部族更为广泛,也许还需要法律或传统的制约。(4)地理学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首先从空间观念来处理人-地系统。力图说明自然环境的各级系统是如何在地球表面上组合的,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中,人本身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地理学的组合观念是以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为其文字表述,概括为广度、密度和顺序(即扩散过程)。在对“城市”的定义和城市起源问题的研究中,地理学家习惯以限定的定居空间内的人口密度和职能作为标准。(5)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把城市的产生看作是空间形式的聚合过程

7、,“所谓城市,系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6)城市的法律定义1)人口规模 瑞典、丹麦: 200人; 澳大利亚、加拿大: 1,000人; 法国、古巴: 2,000人; 美国: 2,500人; 比利时: 5,000人

8、; 日本: 30,000人。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将凡是达到某特定最少人口限额的地方,视为城市。但各国所采用的最小人口限额是非常悬殊的。如乌干达和丹麦规定,凡超过100人的聚居地都可以称为城市,加拿大1000人,美国2500人,而日本则高达3万人。由于各国规定的城市最少人口限额不同,所公布的城市人口数和城市化水平的口径不一样,缺乏可比性,因此,我们在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对比各国城市化水平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2)城市特质建国以来,我国设市和镇的标准经过多次变化,目前采用的是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

9、告和1986年9月19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中确定的设镇和市的标准。(一)设镇标准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二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二)设市标准 1、非农业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开办

10、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人员)6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6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市的建制。2、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撤县设市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

11、,可以撤县设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不足10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撤县设市。3、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一个市领导多少县,要从实际出发,主要应根据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城市经济实力大小决定。上述国务院的两个通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镇的发展。中国建设部消息,截止2002年末中国已有城市人口3.5亿,全国设市城市660个。第二节 城市形成与发展一、城市的形成(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

12、要条件:l l 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良好的环境容量(用地、人口)和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l l 经济发展水平l l 政治组织(2)城市形成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 文化中心城市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1)聚居与原始聚落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

13、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原始聚落的形态:人类聚居的痕迹 奥地利新石器时代(-2000年)、西安半坡遗址(-5000年)(2)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城市的职

14、能: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商品交易的场所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城市的选址:防御的需要(保卫劳动成果,抵御入侵)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淮南子原道训交通方便(与乡村、其他城市的联系)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 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环境容量(用地、人口)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 礼记王制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人之

15、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3)城市的实质l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l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l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l 城市是一种社会的活动方式(4)城市的特征:l 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l 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l 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l 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二、城市的发展(1)农业社会城市发展 城市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 农业社会城市发展缓慢,主要作用力是政治而不是经济。 18世纪前欧洲规模在1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所占比例: 16

16、00年占1.6% 1700年占1.9% 1800年占2.2%(2)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18世纪开始的工业化,推动城市的发展。经济的作用 两方面推动力 (1)农村推动力 (2)城市的吸引力 英国男性农业劳动力1815年为180万,1961年仅为50万美国农业人口比重1880年为44%,1964年仅为6.8% 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l机器的发明使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l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城市的联系更为快捷,运输量更大l生产力的提高与人口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l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英国劳动力就业分布:年份农、林、渔制

17、造、矿业和建筑业商业和交通家庭和个人服务公共事业、专门职业和其它180135.929.711.211.511.8185121.742.915.813.06.719018.746.321.414.19.619515.049.121.82.221.9在英格兰与威尔士 1810年10万 人以上城市人口占10%;40年后达20%,60年后达40%。 居住在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30%的速度: 英格兰与威尔士 79年 美国 66年 德国 48年 日本 36年(3)城市发展的理论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经济分为: 基本部类 “出口” 从属部类(非基本部类) 内需 城市发展四个阶段: 1)

18、专门化 依赖某个或某些具有“出口”能力的企业。 2)综合化 联动作用,形成群落,成为综合体。 3)成熟化 基本带动非基本,形成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 4)区域化 城市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进化理论 分4阶段: 1)“绝对集中”时期 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2)“相对集中”时期 工业化成熟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郊化,城市人口的增长仍高于郊区。 3)“相对分散”时期 后工业化的初期,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的增长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4)“绝对分散”时期 后工业化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显著,农村向城市人口迁移基本消失,主要为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

19、移,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增长极核理论 区域优势 中心城市 其它城市发展“辐射”、“滴漏” 趋于均衡。经济全球化理论 发达国家 逆工业化 第二产业的衰退远甚于第三产业。 国际分工:第三世界国家不再只是原材料基地,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分装基地。 部分城市在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如纽约。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化现象:城市产生后至产业革命的5000年中,城市人口大约只占10%左右,而产业革命后的约300年中,城市人口已发展到50%以上,其中经济发达国家以达到7090%。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使城市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即英文中的urbanization,这一名词

20、由西班牙工程师瑟鞑(A.Serda)于1867年首先提出,中文通常译为“城市化”、“城镇化”或“都市化”。城市化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了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上的含义,并形成不同的理解和侧重面。通常我们将其理解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如果上述表达稍显绕口的话,也可以更直截了当地表述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事实上,由于世界各国对城市(或城镇)本身的定义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城市化一词至今没有形成通用的统计学上的统一口径。城市

21、变化发展的动态特征和城市边缘区的交错状态使城市与乡村在空间上的分界线难以划定,更不可能与行政管理边界相重合。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要确定确切的城市人口数量就必须明确界定居住在什么地方的人才是城市人口,换句话说就是要界定“哪里是城市”(或哪里不是城市)。这使我们又回到了“什么是城市”这一问题上。在西方工业化国家,通常采用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复合指标来界定城市化地区(Urban Area)的范围。例如:美国人口普查局采用下表中所列出的概念来描述和界定城市化地区。其中除考虑到人口密度与集中的程度外,还考虑了通勤圈等社会经济上的因素。美国人口普查局有关城市人口的定义名称定义00年人口数(百万)百分比%城

22、市人口Urban Population城市化地区中的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总和222.3679.0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至少要包括一个大的中心城市和人口密度超过1万人/平方英里的周边地区,且总人口达到5万人192.3268.3城镇Urban Place城市化地区之外独立存在的城市型居民点,在相对较小的区域中至少有2500人的地区30.0410.7大城市地区Metropolitan Area包括一个拥有大量人口的核心城区和与该核心城区在经济上连为一体的地区。其中包括: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一个城市化地区;区内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上。225.9880.3大城市统计区Metropoli

23、tan Statistical Area区内人口不足100万人,或不便划分独立的大城市基础统计区的大城市地区。(20个)大城市联合统计区Consolidated(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大都市地区,并包含有两个以上的城市化地区。区内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以上的大城市基础统计区。(264个)日本则采用“人口密集地区”(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 DID)的概念来界定城市化地区。具体而言就是当人口密度超过4000人/km2的国情调查分区相互联系在一起组成总规模大于5000人的地区时,这一地区就被看作为城市化地区。我国在城

24、市人口统计上一直沿用按照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划分进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已不能全面反映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年鉴中所公布的城市人口数据也经过一定的修正,但目前还尚未出现明确、统一的界定标准。2、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2)农业、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比重此消彼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农业现代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 城市化历史进程: 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速度缓慢,30%2)中期阶段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60%3)稳定阶段(后期)

25、 农业现代化已完成,人口转化趋于稳定,城市化水平达70%90%。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用S形曲线表示。(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Northam)3、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城市化现象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出现与发展而产生的,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并以其所在城市地区中优于农村的择业机会、报酬、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地位等形成极具诱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工业化带来以农业技术的发达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因而形成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压力。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就是这两个作用力结合的结果。但事实上,在工业

26、化与城市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两者并不呈现出成比例线性增长关系,也不一定再现为同步进行,有时甚至出现严重的背离现象,因而形成了城市化的几种不同模式。1)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由于工业及其相关职能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规模、数量乃至城市地区范围的扩大,从而吸引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应该看到,广义上的工业化并不仅仅是第二产业发展,更不限于制造业的发展。广义上的工业化过程是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先导,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管理职能、信息研发职能的进一步集中;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金融、贸易、商业服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但相对持续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地区的发展表现

27、为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并在一定阶段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城市化的过程表现为城市工业地区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并容纳了绝大部分来自广大农村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和它所能够接纳的人口基本保持平衡;城市化水平是伴随着广义上的工业化的进展而提高的。可以认为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基本上是一条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2)过度城市化(over urbanization)相对于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过度、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等原因造成的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城市盲目流动,使城市人口增加的现象被称之为过度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的实际数量远远超过工业化发展对劳动

28、力的需求和城市的容纳能力,造成城市中的高失业率,并导致贫困、贫民窟、犯罪乃至社会动乱等城市问题的出现。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以及城乡差别的角度来看,我国实际上也存在着出现过度城市化的潜在压力,虽然由于政策性因素的干预尚未充分显现,但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3)低度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on)与过度城市化现象相反,当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发展实际需要时被认为是低度城市化。主要表现为社会资源向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过度倾斜而造成相关产业、商业服务乃至社会服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住房等第三产业的相对落后,并反过来影响和阻碍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造成低度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政策

29、性因素,如对严格的城市户籍制度、无业民遣返制度,以及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问题,如单纯追求工业产值或GDP增长率。我国以及原东欧一些国家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低度城市化的现象。4)泛城市化在欧美一些国家,当向心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出现城市人口的居住、购物甚至工作地点向郊外扩散的现象,被称为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同时也出现大城市或大城市地区人口向中小城市甚至非城市地区迁移的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现象。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与城市化发展阶段、国土资源条件、经济运行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有关,其成因和发展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权威性诊断,但无论如何

30、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均可以看作是城市化过程在更大区域范围中的继续和扩散,并不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事实上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中由于城市化水平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在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同时,非城市地区的就业状况、生活环境与质量甚至生活方式均与城市没有本质差别。城乡之间的界线变得不再那么清晰。对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泛城市化”像比利时、新加坡、日本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等均可以看成是泛城市化国家与地区的实例。4、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问题传统城市问题1)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本对利润的片面追求资本家对劳动者生活的忽视城市对急剧膨胀的准备不足 缺乏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2)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

31、环境极端恶劣,工业区、生活区混杂城市用地性质、规模不合理劳动者生活环境极端恶劣道路狭窄曲折,交通堵塞 现代城市问题 产生于20世纪中叶之后1)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交通量急剧增加,车速提高,交通堵塞能量大量消耗,城市环境恶化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信息量大量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2)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污染 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居住环境不好 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交通状况堪忧 堵塞、停车、事故城市灾害严重 地震、火灾、洪水社会问题很多 就业、刑事犯罪5、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发展过程曲折,阶段性特征明显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一样,

32、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波动起伏巨大,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正常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正确地制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1952年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围绕649个重点建设项目,采取了“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城市发展方针,大大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布局的调整,内地城市发展开始起步,工业和城市集中于沿海地区的畸形状态有所改变。第二阶段:19581965年的大起大落时期。1958年开始,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的“大跃进”使国家经济严重失衡,导致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严重失控,呈现出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市化”状态。违背经济发展

33、规律的“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大滑坡,从1960年开始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国家在1961年开始对整个经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采取了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等一系列措施。从19611964年,共精简城镇职工2887万,返乡人口达2600万人,同时调整了市镇设置,使城镇总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第三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不前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及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使国民经济承受了巨大损失。“文化大革命”使乡镇企业被扼杀,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大小三线建设执行“山、散、洞”和“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巨

34、资投入的工业布局很少形成有规模的城镇;城镇建制工作基本停顿,新设市极少,建制镇极少;城市建设投资比例下降,城市各方面问题十分突出。此间的12年中,城镇人口长期在1-1.1亿之间徘徊,城镇非农业人口仅增加180万人,其中有几年还出现负净值的状况,城镇人口比重多年徘徊在12.2%左右。第四阶段:1978年以来的迅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改革开发和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等方针的执行,极大地推进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这个时期成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阶段。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改革开放前,城市化动力机制为国家和政府;80

35、年代开始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资带动作用。3、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城市化发展尚处在较低水平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到2003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公40.5%,而2001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48%,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达到75%,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了42%。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而城市化水平尚处在世界低收入国家水平,与工业化初期水平的国家相当,阻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4、城市化水平地

36、域差异显著 1)大陆除京津沪三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区多位于东北、华北、西北;2)中等城市化水平省区主要在沿海和中部地区;3)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区从西南向中部地区延伸。我国城市化程度的地域差异原因: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综合作用的结果。6、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3)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的出现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思考题:1.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产物,近现代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2. 城市发展的历史特征? A 农业社会的城市特征:缓慢,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B 工业社会的城市特征:工业化使城市扩展,新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作业: 1、我国设立市、镇建制的条件? 2、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3、当代世界城市化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