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二)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1693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二)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法理学(二)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理学(二)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二)课程教学大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理学(二)课程教学大纲(Jurisprudence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法学(本科)总学时数:36学时 学分:2分编制单位:茂名学院社科系法学教研室 毛晓华编制时间:2005年8月31日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法理学是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必修课之一。法理学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例如,法起源、演进、变化、消亡的规律,法运行的规律,法的定义、功能、体系、价值,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治问题,等等。因此,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一)树立公平正义的法学理念,形成法律信仰;(二)掌握关于法与法学的

2、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三)掌握法学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形成适合自身的法学方法体系;(四)形成严谨的法律思维,包括理性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等;(五)提高专业技能,包括法学论文的写作能力、善辩应辩的口头表达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等等。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本课程系法理学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针对法学研究领域的基础和前沿问题,做深入的专题研究,深化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形成严谨的法律思维。本课程与本专业第一学期开设的法理学(一)是前后连贯、相互配套的一个整体。

3、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法律基础,同时具备相应的哲学、社会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论抽象和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一)法的概念与本质(2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中西方关于法的概念的主要观点(2)掌握中西方关于法的本质的主要观点(3)了解法的本质研究的方法论意义(4)掌握法的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力和法的关系(5)了解法的概念与本质研究在法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2、重点、难点重点:神意说、规则说、命令说、民族精神说、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难点:法的本质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法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力与法3、说明教学方法:专题讨论,着重对中西方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进行分析点评思考题:(1)分

4、析关于法的概念与本质的不同观点。(2)法的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力对于法的本质有何影响?(二)法的价值(6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法的自由价值的含义以及法律对自由的保障(2)掌握法的秩序价值的含义和表现(3)掌握法的正义价值的含义,了解关于正义的各种观点(4)掌握法的平等价值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平等的法律化和法律保护(5)掌握法的效益价值的含义,了解效益对于法律调整的影响(6)掌握法的价值综合、法的价值冲突的协调2、重点、难点重点:法的各种价值的含义以及法律保护途径、法的价值综合难点: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平等与弱势群体保护、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程序正义的价值与局限、法律调整的经济分析3、说明教学

5、方法:讨论法思考题:(1)什么是自由?法律如何保护自由?(2)如何理解“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观点?(3)什么是秩序?如何看待自由与秩序的相互关系?(4)请点评历史上关于正义的主要观点。(5)论述平等的法律保护。(6)你认同效益作为法的价值之一吗?如何看待效益与法的传统价值之间的冲突?(7)如何协调法的价值冲突?(三)法的运行(4学时)1、 基本要求(1)掌握法的创制的含义以及我国的立法体制,了解当前我国立法体制存在的弊端(2)掌握法的实现的基本含义及基本形式(3)了解法的实施效果的评价(4)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监督制度及其完善2、重点、难点重点:法的创制、法的实现、法律监督难点:我国立法体

6、制的缺陷与完善、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价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式教学思考题:(1)试论述我国的现行立法体制及其完善(2)法的实现的基本方式有哪些?(3)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是什么?(4)如何构建完善的法律监督体制?(四)法的发展(4学时)1、 基本要求(1)掌握法律继承、法律移植、法律改革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掌握现代化和法制现代化的含义及基本模式(3)了解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掌握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选择(4)掌握法律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体现和相互关系,对一国法律的影响等等(5)了解法律区域化的含义及体现,法律区域化对法律全球化的影响2、 重点、难点重点:法律移植、法制现代化、法律

7、全球化、法律区域化难点:法律移植与一国固有法的关系、法律移植成功的条件、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道路、法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应对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法,结合国际国内的现实进行研讨,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思考题:(1)什么是法律继承?如何理解法律继承的必然性?(2)什么是法律移植?如何理解法律移植与法律资源本土化?你认为法律移植成功的关键是什么?(3)什么是法律改革?法律改革与法律移植有何不同?(4)什么是法制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有哪些?(5)你认为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应如何进行?(6)如何理解法律全球化?你认为法律全球化对一国法律制度有何影响和挑战?如何应对?(

8、7)如何理解法律区域化?法律区域化对法律全球化有推动作用还是消解作用?(五)民主与法治(4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民主的含义及其意义(2)掌握法治的含义、现代法治的实质和基本要素(3)掌握“法治”与“人治”的区别(4)掌握民主与法治的相互关系(5)了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和特点(6)掌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2、重点、难点重点:法治的含义、实质和基本要素、民主与法治难点: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法思考题:(1)如何理解民主的含义?民主对于现代法治国的意义在哪里?(2)如何理解法治的含义?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你认为应当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9、义法治国家?(4)“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在哪里?如何看待历史上的“人治”与“法治”之争?(5)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6)你认为当前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缺陷?如何完善?(六)法与道德(2学时)1、基本要求(1)了解道德的含义和特点(2)掌握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3)掌握法与道德的冲突与协调2、重点、难点重点:法与道德联系与区别、道德的法律化、法律的道德化难点:法与道德的冲突与协调、“恶法非法”问题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思考题:(1)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在哪些地方?(2)如何理解法与道德的相互作用?(评价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3)如何看待法与道德的

10、冲突?应如何解决?(4)你认为“恶法非法”还是“恶法亦法”?请结合历史与现实案例进行分析。(七)法与社会(2学时)1、基本要求(1)了解法作用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2)掌握社会结构对法律的影响(3)了解主要法社会学家的观点2、重点、难点重点:法起作用的社会条件、社会分层说难点:美国“禁酒令”、我国“禁放烟花爆竹令”的实证研究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思考题:(1)社会条件对法的实现有何影响?(2)法律调整能否改变社会?(3)社会结构对法有影响吗?如何评价西方法社会学家的相关观点?(4)请结合实例分析法律实施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八)法与人权(2学时)1、基本要求:(1)了解人权的历史发

11、展(2)了解人权的内容(3)了解人权的法律化2、重点、难点重点:人权的概念、属性与内容,人权的法律化的条件和方式难点:人权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国际人权标准的争论及其实质,人权的法律保护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思考题:(1)如何理解人权的概念?(2)人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通过人权的历史发展,如何正确认识有关人权的国际论争?(4)人权法律化有哪些形式?法律又是怎样保护人权的?(九)法与文化(2学时)1、基本要求(1)了解传统文化对法律的影响(2)了解法的文化解释的相关观点(3)掌握法律文化的含义、法律文化对法的影响(4)掌握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异同(5)了解法与文学的相互影响(6)了解法

12、与巫术、宗教的相互影响2、重点、难点重点:法与传统、法律文化、法与文学难点:法的文化解释、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法思考题:(1)请阐述法律的文化解释的相关观点。(2)什么是法律文化?有哪些种类?(3)法律文化对法有什么影响?(4)中西方法律文化的主要差别有哪些方面?(5)请阐述法与文学的相互影响。(十)法与科技(2学时)1、基本要求(1)了解法与科技的联系与区别(2)掌握法与科技的相互作用(3)了解科技发展带来的法律问题及应对2、重点、难点重点:法与科技的相互作用、新兴科技带来的法律问题难点:互联网的法学问题、“克隆人”的法学问题、基因技术的法学问题、外层空间技术发展的法学问

13、题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法思考题:(1)法与科技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法学上引起了那些争论?谈谈你的看法。(3)“克隆人”给法与道德带来哪些冲击?请从法理学角度进行分析。(4)请分析基因基础带来的法学问题。(5)请分析外太空技术发展的法学问题。(十一)法与可持续发展(2学时)1、基本要求(1)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历史发展(2)了解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2、重点、难点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意义难点: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3、说明教学方法:讨论法思考题:(1)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法律如何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十二)西方法学流派点评(2学时)1、基本要

14、求(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主要法学流派(2)掌握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3)了解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之间的论争(4)了解当代西方法学流派的发展趋势2、重点、难点重点:自然法学、历史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法社会学难点:自然法学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分歧与论争、后现代主义法学3、说明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1)现代西方的主流法学派别有哪些?(2)复兴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主要观点如何?(3)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观点如何?(4)法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观点如何?(5)如何看待自然法学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分歧?(6)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

15、法学带来的冲击?(7)如何评价西方法学的发展趋势?四、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形式 时数1、法的概念与本质 2 讲授 1 研讨 12、法的价值理论 6 讲授 4 研讨 23、法的运行理论 4 讲授 3 研讨 14、法的发展理论 4 讲授 3 研讨 15、民主与法治 4 讲授 3 研讨 16、法与其他社会现象 12 讲授 8 研讨 47、西方法学流派点评 2 讲授 2复习 2 2合计 36 讲授 24研讨10五、考核方式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或提交课程论文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作业及平时测验:30%,期末考试:70%六、建议教材和参考书建议教材: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

16、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1.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孙国华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3.黄建武主编法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孙笑侠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7.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梁治平法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9.郭道辉法的时代精神,湖南:湖南出版社,1997 10.黄建武法的实现法的一种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7、11.吕世伦法理的积淀与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2杨心宇主编法理学研究:基础与前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3张恒山法理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6侯惠勤重大历史案例的法理研究,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7.韩忠谟法学绪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8.一正西窗法语,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19.梁治平法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1周天玮法治理想

18、国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法理学大纲与法律哲学ABC 日穗积重远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3.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5.法R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6.美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7.美德沃金认真地对待权利,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8.美德沃金法律帝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9.美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19、996 30.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1.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2.美R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34.俄BB拉扎列夫主编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35.英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6.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7.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8.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9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海

20、:三联书店,199740.美科斯、阿尔钦、斯诺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1、各种法学类学术期刊七、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本教学大纲按法学专业本科要求编写,由于本课程开设在法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已学习作为基础的法理学(一)以及其它大部分专业课程,教师授课时应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讲授法理学基础领域和前沿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注重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法学理论素养。(二)教学方法上以专题性的讨论式教学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知识介绍和案例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理论的深化和抽象理论思维的锻炼,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大纲执行审批表大纲名称法理学(二)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法学专业本科总学时数36学时学 分2学分编制单位社科系法学教研室编制时间2005年8月系(教研室)意见系(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二级学院(系、部)意 见二级学院(系、部)主任: 年 月 日教务处处长意见教务处处长: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