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0108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阐释了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的内涵,指出“理实一体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最为鲜活的表述、最为生动的呈现、最为典型的模式建构;揭示“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学习内容的任务化、学习者的角色化、实践任务的项目化、教学目标的整合化、设计思路的一体化、教学过程的情境化、教学评价的案例化、教学资源链接社会化的特点,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职业情境中展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从运行环境的建构、运行程序的设计、运行策略的选择等方面对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提出具体建议。关键词: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作为一种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的教学模式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由于职业学校专业性质的不同,在不同的专业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此,有必要从内涵的角度揭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其设计的原则和实施框架。一、“理实一体化”概念涵义“一体化”是指“使各自独立运作的个体组成一个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整体。”(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五版)据此理解,“理实一体化”就是要是使“理论”和“实践”之间紧密衔接而

3、成为一个整体。基于职业教育“实践性”鲜明的特点以及 “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理实一体化” 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1“理实一体化”教学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最为鲜活的表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实践哲学的根本问题。对这一关系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绝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应关系”,它们是双向互动的,不仅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实践也要和理论相结合,因为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理论是一,实践是多;对于一个实践来说,实践是一,理论是多。任何强化一面的做

4、法都会造成二者的背离甚至相反。“理实一体化”教学思想的提出,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实践摆脱“理论脱离实践,实践脱离理论”等“双重脱离”的危险。2“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有效教学理论”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最为生动的呈现教育教学是一种智力性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能否有效对接,关键在于教学制度能否适应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学制度是介于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之间,以特定的组织结构、规范体系与激励机制来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规范体系。从十七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班级教学”模式上。后来近代教育科学创始人赫尔巴特,提出关于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主张课堂教学应该

5、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对教学的“普遍有效”作出很大的贡献。但“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遭受质疑,因为“定型化”的教学模式扼杀“个性化”,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开始转向“教学设计”。针对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教学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最为典型的模式建构“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但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不仅仅是词序的简

6、单对调,而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杜威思想的创造性转化:突出生活的教育意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8页)显然,“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更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中的“学习”就是“实践”的特点,凸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然状态,并为“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滋养。二、“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特点根据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

7、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1学习内容的任务化。学习内容的选择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情境性原则为主、以科学性原则为辅,通过具体的行动任务分解,依据任务的描述(任务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开展职业实践,从而达到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2学习者的角色化。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从事的特定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等的认识和理解。角色意识强,对自己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认识深刻,履行义务的效果就好。3实践任务的项目化。由于不同职业的劳动组织方式不同,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以典型项目为特

8、征,通过教学项目承载理论知识,体现职业能力。4教学目标的整合化。突出职业实践,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获得职业体验,培养职业情感,从而使知识、能力、情感等三维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整合。5设计思路的一体化。瞄准任务,紧扣目标,围绕项目,在职业情境中,扮演职业角色,开展职业实践,培养职业情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学习。6教学过程的情境化。教学场所集讲授区、讨论区、制作区及创新开发室于一体,促使师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将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生产实景。7教学评价的案例化。将学生个体或者学习团队的实践活动作为

9、学习案例进行评价。注重案例的模真性、联结性和体认性特征,强化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学生从情感体验到认知内化到物化作品的分析,依据实践评分标准,通过定性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实践感受进行小结;通过定量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和使用与实践活动相关的专业量具进行量化评分,从而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8教学资源链接社会化。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除纸介质的教材,还要有满足多种教学目标的教学支持系统,所以,实践教学的基地以及符合实践需要的设备、能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需和必备的资源。鉴于实践活动形式的复杂性,不同职业实践对教学资源的要求规格不一,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

10、学资源的链接要社会化,走学校和企业的联动和互动的发展之路,让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要求与企业生产的技术要求相一致,甚至具有前瞻性。同时,要建立一支专兼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尤其是聘请技能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担任职业学校的实践指导教师,以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师资的需要;否则“闭门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只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简单技能训练。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原则“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试图在实践上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地、有效地转化到生动而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

11、力。鉴于“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存、并重、并行的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知识是通过学习在人脑形成的经验系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能力往往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正确地了解能力与知识、技术的辩证关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术,而且重点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2在职业情境中展开。任何实践活动的展开必然有其合理的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把课堂作为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仿真的(包括企业文化的营造、制度文化的对接和实体场景的搭建等学校实习基地)

12、或实在的(具体企业的生产实践场所)情形,通过学生亲自经历的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过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德国劳耐尔教授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在教学实践中,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成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对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进行了序列化,使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职业世界。4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明确自己在职业情境中所承担的角色,通过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实践活动,自我建构实践智慧、专业能力和职业情感,充分体现以生

13、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四、“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框架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理实一体化”的系统框架如下:1运行环境的建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及工作方式。就“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来说,其硬件环境是指与相关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大的教学实践场景以及与项目任务展开的小的教学情景。大的教学实践场景重在营造氛围,小的教学情景应与项目任务展开的教学要求相匹配并为学生的实践服务。职业情境职业情景数字仿真生产场景微型生产场景真实的生产场景学校教育岗位实习运行环境:学校模拟场景与

14、企业生产实景的有机叠加软件环境是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方案以及教师教学信息监控体系、学生状况掌握与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制度与组织体系。工作方式是指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匹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工学交替,理实并行。2运行程序的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系统化、情境化的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就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而言,其操作程序如下图所示:职业活动典型情境分析工作场景以及实训设备的准备引入与完成项目相关的理论准备明确项目分解任务开展实践评价总结对项目进行系统化设计按工作(工艺)流程分解的技术参数和行动要求进行任务分解对具

15、体的项目进行以行动为导向活动设计强化理论知识与行动要求的有效链接应知和应会知识、能力的量化标准的制订按活动方案进行相关项目的训练考核测量实践成果,修正实践技术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者以职场技术指导者身份提供技术支持学习者以职业人的角色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教学步骤教学步骤设置情境明确项目分解任务开展实践总结评价(1)设置情境。创设与学生当前所学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接近的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和氛围,同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景。(2)明确项目。对职业活动进行典型分析,围绕活动针对具体的活动环节设置相对独立的子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3)分解任务。根据工作过程或者生产工艺流程对项目或者子项

16、目进行行动任务的分解和活动组织形式的设计(个体行动和团对协作。(4)开展实践。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强化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有效联结,确保做到“用而勉学,学以致用”。(5)评价总结。实践教学的评价除了突出应知(“知”与“不知”)和应会(“会”与“不会”)的考核外,还要强调对实践态度(“积极”与“消极”)、情感(“愿意”与“不愿意”、“喜欢”与“不喜欢”)和价值观(“诚信”、“纪律”、“关怀”等作出判断、做出取舍、引领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方面的考核。3运行策略的选择“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讲解,有操作示范,强调的是“理”“实”的共生和相融,切忌变成在同一时空进行两块教学,否则会导致理论和实践

17、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在实施的过程宜采用以下策略。(1)教学排序策略“理实一体化”教学排序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项目繁复的程度。任务分解的数量可以根据活动中模块组合的可能性而定,任务数可多可少。总体要求是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二是过程顺序的确定。可以按工作过程或者生产工艺要求选择下列排序中的一种。线性式排序。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凡部分之和可以简单地等于整体的实践活动,均可以采用线性式排序的方式展开。非性式排序。非线性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凡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一般都按照非性式排序的形式实施。混合式排序。

18、针对复杂、庞大的任务,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在进行任务分解时,不同的工作环节可选择与之匹配的线性式或非性式排序方式,以确保整体任务的完成。(2)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最活跃的体现教学设计艺术和特色的部分。为了打破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工学交替、理实并行”的特点,宜采用以下三种典型的实施策略。工学结合的策略。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任务驱动的策略。就任务的定义来说,任务就是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件事。就任务的形式而言

19、,任务可以是典型的产品、具体的事件、某项活动等。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呈现学习内容和掌握相应的技能。个案分析的策略。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把职业活动中的真实情景通过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对这个具体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个案例进讨论和研究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或是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其选用的基本依据是,要通过外部的职业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内部思维活动,让学生感悟学习的内容(内容是职业的专业内容,是劳动工具、方法和劳动组织方式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在不同的外部活动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换,最终将知识内化为职业能力与核心能力,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建构目标。参考文献:1谭南周.企业实践:促进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N .中国教育报,2007-04-03:(10).2徐健.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实然状态与应然趋势J .职业教育研究,200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