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方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9732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坍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隧道坍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坍方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坍方应急救援预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建大西铁路客专工程站前2标段隧道塌方应急预案(修订版)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电三局有限公司大西客专工程站前2标指挥部一项目部二O一三年隧道塌方应急预案一、基本情况磨盘山隧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隧道处于低中山区,进口里程为DK211+340,出口里程为DK216+765,全长5425m。进口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南梁村附近斜坡上,出口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向阳村后斜坡上。磨盘山隧道全线地势起伏较大。DK211+340 DK212+560自然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地表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以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为主,DK212+560 DK215+120为以片麻岩为主的低中山地貌,自然地形相对较为

2、陡峻,地表沟谷众多。DK215+120 DK216+765自然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地表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以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为主,隧道顶部植被稀疏。隧道所在区域由五台群变质岩构成的复杂褶皱所组成,隧道洞身地质主要为片麻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页岩、混合花岗岩,上覆新黄土加钙核层、碎石或圆砾土,老黄土夹土壤层、碎石类土,新黄土具湿陷性。隧道进出口埋深相对较浅。磨盘山隧道以、级围岩为主,其中级围岩605m,级围岩1985m、级围岩2650m、级围岩185m。南山上隧道进口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于条沟村附近,进口里程为DK221+587,出口位于山西省阳曲县高村乡凤凰村附近,出口里程为DK22

3、7+605,全长6018m。隧道位阳曲孟县东西褶断带北部边缘,属于大单斜构造的次级构造。隧道处于低中山区,进出口位于斜坡上,自然坡度25,地势起伏较大,隧道顶部植被稀疏。从大的区域而言,隧道区位于阳曲盂县东西褶断带北部边缘,整个褶断带岩层缓缓向南倾斜,而隧道所在的官帽山为一复式褶皱,属于大单斜构造的次级构造,轴线近东西向,与其他构造体系间的复合关系不明显。南山上隧道以、级围岩为主,其中级围岩2031m,级围岩1689m、级围岩1737m、级围岩561m,其中黄土类围岩总长742m 。二、塌方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1号目标:磨盘山隧道进出口暗洞的开挖掘进的全过程2号目标:南山上隧道进口暗洞的开挖掘

4、进全过程塌方事故发生部位、级别、可能波及的范围: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 开挖初衬段 隧道全长范围 洞顶地面3B的范围内。三、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1.指挥机构项目部成立塌方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 刘紫朝副组长: 李仕强 张宝会 张金良 姚养科 成 员: 王占峰 王 彬 王建平 刘洪斌 金秀荣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日常工作由安全质量部兼管。应急救援办公室:主 任:王占峰 成 员:吴 磊 张 波 陈 琪2.职责: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

5、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且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2.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职责A、组长:刘紫朝()主要负责:a、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抢险工作。B1、副组长:李仕强() 主要负责:a、协助应急组长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b、协调各部门工作; c、负责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工作。 B2、副组长:张宝会 ()主要负责:a、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 b、协

6、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c、负责外界联系工作。B3、副组长:张金良() 姚养科()主要负责:a、做好塌方事故分析工作以及处理措施制定工作;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安全警戒工作。 c、负责事故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四、救援专业小组分工及职责 1、抢险救援组:抢险救援一组(磨盘山隧道):组 长:彭汉平(电话:)副组长:苏 中(电话:)成 员:刘 颐 陈 平 抢险救援二组(南山上隧道):组 长:曾代林(电话:) 副组长:孟春来(电话:)成 员:冯英军 刘艳强职责:迅速组织抢救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

7、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物资设备;完成现场抢险指挥长交办的其它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是否2个抢险救援小组同时展开抢险救援工作。2、技术指导组:组 长:姚养科(电话:)副组长:张宇峰(电话:)成 员:谈存峰 裴运涛职责: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塌方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设立监测点,对塌方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塌方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塌方的措施;3、医疗救护组:组 长:金秀荣(电话:)副组长:李 芳(电话:)成 员:赵添甜 韩白绢职责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救

8、护队伍;负责在工程运行初,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4、安全警戒组:组 长:王 彬(电话:)副组长:裴运涛(电话:)成 员:陈 琪 张 波职责:维护事故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警戒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完成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5、后勤物资保障组:组 长:王建平(电话:)副组长:王占峰(电话:) 成 员:陈昌耀 王子毅职责: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6、疏散引导组:组 长: 刘洪斌(电话:)副组长:裴志斐(电话:)成 员:吴 磊

9、刘军林职责:负责将事故现场人员、设备引导疏散到安全地段。以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专业救援组组长不在岗或不能执行组长职责时,则由副组长代替组长执行其职责。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对隧道坍塌的抢险救援责任,每个架子队对事故的救援工作必须无条件的执行。在事故发生时听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调遣,力争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五、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1、项目财务办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序号名称数量位置负责部门1急救车2辆项目部综合部2医药箱、药品1套隧道各工作面综合部3担架1部隧道各工作面综合部4扩音喇

10、叭2部项目部综合部5注浆设备2套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6挖掘机2辆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7装载机3辆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8出渣车辆5辆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9物资运输车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10潜水泵 1台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11发电机 1台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12羊角钩10把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13安全帽50顶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14铁锹10把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15型钢拱架6榀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16小导管120根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17锚杆60根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18钢筋网片100片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19速凝剂2吨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20砂袋100袋隧道各工作面安

11、全质量部21编织袋300个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22木板5方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23枕木50条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24水泥2吨隧道各工作面安全质量部24逃生管道50m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25应急手灯15部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26对讲机5部隧道各工作面物资设备部3、社会资源:在发生洞内坍塌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向急救医院120、公安110、地方武警部队及忻州人民医院:0350-。六、隧道坍塌事故处置一旦发生大塌方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及项目经理,总工及主管部门汇报。应急办公室接到报警后,应

12、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要求明确塌方位置和原因,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迅速向主管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发生事故的架子队,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位置和原因,凡能加强支护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塌方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处置的具体措施。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医疗救治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

13、立二个专门工作小组:在项目安全总监的指挥下,组成由项目部各部门和发生事故的架子队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在总工程师的指挥下,组成由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和发生事故施工队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险方案并立即组织抢险,尽早恢复生产。夜间发生事故,由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险任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修任务。七、应急响应1、接警与通知接警:接警部门为应急办公室。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

14、情况等,并作好记录。接警电话:应急办公室电话(:王占峰电话:)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应急办公室主任向应急小组组长详细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应急办公室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应急救援小组。、应急通讯联络系统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综合部主任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1)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综合部主任刘洪斌手机:(2)对外应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电话: 110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及忻州人民医院:0350- 、现场保护作业面开挖坍塌紧急事故事件发生后,安质部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

15、件现场保护,工程部门协助开展收集证据工作。因抢救人员、防止作业面开挖坍塌紧急事故事件扩大以及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4、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围建筑物、居民和作业人员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报警系统,向周边人群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发展情况、人员伤亡及救援情况、对周边人群的影响等。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警车鸣警笛或指派专人用扩音喇叭到现场向相关人员及公众发出。5、事态监测发生作业面开挖

16、坍塌紧急事故/事件并启动应急预案后,由安质部、工程部、派出所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纪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作业面周围土体的变化趋势、对地面建筑的稳定性(位移)监测、能否发生进一步坍塌的危险性等。6、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人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人员负责组织于救援无关的

17、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7、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地方居民、架子队伍、作业人员等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应急小组组长下达疏散命令,由安全警戒组、派出所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8、医疗与卫生由医疗救治组负责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

18、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应急救援路线图见附件)9、公共关系当发生作业面开挖坍塌紧急安全事故/事件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办公室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10、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安全警戒组组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测,及时发现

19、抢险过程中的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八、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应急小组组长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全警戒组派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如作业面周围土体可能未完全稳定、支护结构是否能满足土体应力、是否需要采取加强支护),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指导组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作业面周边土体、支护结构等趋于稳定后,方可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施工条件等。九、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质部组织实施。培

20、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12个月内,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应保存培训纪录。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质部组织,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救援资源如110、120、地

21、方地质勘探部门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地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综合办公室主任在项目办公室实施。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纪录。十、预案的评审与改进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纪录,应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得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有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质部组织,由组织机构各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

22、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十一、有关规定和要求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各队按专业分工每年训练一至两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对全项目部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隧道施工24小时值班制,每班2人;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例会制度,每季度第一个月的第一周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研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评比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讲评、同表彰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