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公司企业管理体系分析(参考).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5945554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窗公司企业管理体系分析(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门窗公司企业管理体系分析(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窗公司企业管理体系分析(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窗公司企业管理体系分析(参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门窗公司企业管理体系分析门窗公司企业管理体系分析目录一、 企业实施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可行性1二、 企业实施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2三、 管理体系的标准化4四、 体系与管理体系7五、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现要求9六、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涵12七、 公司简介14八、 项目基本情况15九、 发展规划分析21十、 SWOT分析24十一、 组织机构管理31劳动定员一览表31一、 企业实施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可行性管理体系一体化的由来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实践,都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以及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广泛认证和重新修订密不可

2、分。研究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这三个标准,发现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作用、目的、关注焦点、适用范围、过程控制切入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这几个方面。虽然三个标准存在上述差异性,但是QMS、EMS和OHSMS都是组织整体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它们相互依赖并服从于整体管理系统的要求。加之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这三大标准在性质、理论基础、管理原则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相同和相似性(见表66),因此,同一企业内不同管理体系的目标及功能的实现都应当并且可以在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中得到统一确定和协调控制。二、 企业实施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随着社会

3、的进步和日益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除了关注顾客的要求(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或期望)之外,还必须确保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损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不污染环境并满足更多的社会责任等。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多种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国家标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其他管理体系。然而,当多个管理体系在同一企业中独立运行时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1.重复由于各类管理标准的主要关注对象不同,且都是在不同时间以独立形式发布的,因此企业为了满足不同标准认证的需要,宁愿做重复劳动,出现了三本手册、三套程序文件、重复内审、重复管理评审的现象,这显然白白浪费了资金、时间和精力等组织资源。2.冲突

4、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有多个专业管理体系各自为政、独立运行,就极有可能出现资源配置上的冲突和工作接口的矛盾,进而导致体系运行的协调成本增加和整体的管理效率降低。3.浪费从内部审核角度看,如果不同管理标准的审核员对同一问题(例如文件的控制)有不同的解释和要求,企业的有关人员就会无所适从。从第三方认证角度来说,由于认证审核不统一,企业为了获得三种证书,就不得不接受三种外部审核,这不但使企业的审核费、交通费和接待费大量增加,而且还要耗去管理人员和员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可见,企业为了向相关方证明自身的经营活动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必须按照多个标,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取得多张认证证书,而激烈的市场竞争

5、环境又要求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因此,为了增强综合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寻求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以便在确认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以最合理的管理成本;同时达到管理的整体高效和在更广泛的程度上满足各方要求的目的。根据系统论原理和国内外企业一体化的实践,实现管理体系一体化对于企业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概括为:管理体系一体化是简化贯标工作,降低认证成本的需要;管理体系一体化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管理体系一体化是增强竞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三、 管理体系的标准化(一)三对基本矛盾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企业的活动越来越呈现出

6、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利用标准化的科学原理来解决或协调好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带来的三对基本矛盾。1.分工与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个体独立的思维习惯、性格、偏好,都有可能影响个体与组织中其他个体的分工合作关系,甚至产生矛盾,导致与组织目标相背离。因此,企业必须采用统一的目标取向、严格的纪律、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的合作程序和制度,以及明确、透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分工合作关系协调有序。2.规模与集约规模化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扩大,生产经营过程的细化和延伸,产品服务数量与种类的增加,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日益复杂,容易造成

7、结构庞杂和各个关联环节的转换出现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陷入混乱。因此,必须设计明确的分工职能、科学的工作流程、严格的操作准则和统一的成果标准来简化管理过程,以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能够高效运转和相互承接,使企业活动按照统一的轨迹规范有序地进行,以维持扩大规模的效果。3.开放与协调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在成为发展潮流,企业将身处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更多难以控制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协调问题。企业要协调开放化的系统,必须遵循社会通行规则,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与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确保企业在均衡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二)标准和标准化既然标准化活动对于企业

8、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整个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呢?根据ISO/IEC第2号导则(1991)的定义: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须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研究分析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发现标准制定者的初衷是期望通过一套管理标准,指导建立管理体系,提出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从而使各类管理活动有序化(最佳秩序),减少或避免无序的管

9、理行为给组织带来的降低产品质量、破坏环境、增加安全事故风险和危害职工健康等重大影响。在管理体系标准化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1)标准化的基本原理:简化、统一、协调和优化。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就是要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等手段,使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均衡或有序状态。统一是管理体系标准化原理的实质,简化是标准化的形式要求,协调和优化原理则是保证管理)体系最佳运行的方法。(2)标准化的设计原则:科学合理、动态化、强制性和人性化等。总之,标准化原理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对管理体系进行标准化可促使企业从“人治”转向“法治”,保证企业各项活动有序高效地运行,从而能

10、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经标准化之后形成的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充当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推动器,有助于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因此对国际贸易具有协调、保护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减少和消除利用标准手段设立贸易壁垒的问题,经过多年的谈判,签署了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议,所有WTO成员都必须承认和遵守这个协议,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准则即是TBT协议的基本原则之一。四、 体系与管理体系体系(系统)可以说无所不在,大到宇宙、太阳系、社会,小到企业、产品和过程,都可视为一个体系。人们总是通过体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有效的管理者也试图通过体系管理组织

11、,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总体业绩。所谓体系,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部分称为要素,是体系组成的基础。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能。对于管理体系,ISO9000族标准有如下界定: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显然,管理体系具有三方面特征:第一,具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特征;第二,在建立和实现方针和目标方面,具有明确的目标特征;第三,具有体系的所有特征。前两个特征在本书其他章节中已有详细阐述,在此从体系的角度归纳管理体系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1.整体性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整体大于局

12、部之和。”意指尽管组成体系的各要素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但体系的整体功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各要素功能之和,而是可以大于组成体系各要素功能之和,或具有其要素所没有的总体功能。2.关联性组成体系的要素,既具独立性,又具相关性,而且各要素和体系之间同样存在这种“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过程控制的任务之一就是识别、控制和利用“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或相互作用。3.有序性所谓有序性,通俗地讲,就是将实现体系目标的全过程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程序化。通常我们不能保证执行体系目标的每个人在认识上完全一致,但必须使他们的行为做到井然有序。体系功能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要素(内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有序化程度

13、,而这种有序化程度又与组织的产品类别、过程复杂性和人员素质相关。为了做到有序性,可以编制一个经过优化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一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由谁来做,如何做,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做等。当然,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只要大家能习惯地遵循,也不一定通过编制文件来达到有序化。4.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体系的状态和体系的结构在时间上的演化趋势。应当强调,体系的状态和结构(包括其管理职责)总是相对保守和稳定的因素,而外部环境则是相对活跃和变化的因素。一般而言,前者总是落后于后者,但又必须服从于或适应于后者。体系的动态性也并非是没有规律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例如,为了保持一

14、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平衡,就要求该企业不仅应当理解和满足顾客当前的需求,而且应当理解顾客未来的需求和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从而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能适应于市场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五、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现要求企业实现一体化管理体系应该明确的关键要求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1.管理体系要求的一体化IMS应覆盖所有参与一体化的各类管理体系的要求。比如,QMS的关注焦点是顾客,EMS的关注焦点是社会和相关方,而OHSMS的关注焦点是企业员工(内部顾客),因此,企业在建立IMS时,应确立以顾客、员工、社会等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为关注焦点,并对这些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协调一致并统一管理满足要求的过程。2.

15、方针、目标的统一化企业在策划建立IMS时应该对以前建立的各类管理体系方针进行协调,制定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的一体化管理总方针,以统一IMS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各方面的综合要求和更有利于对IMS的理解和实施。在方针统一的前提下,企业还应制定涵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内容的一体化管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同时落实到各管理层次和部门。3.管理机构的精简化企业建立IMS时,应实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根据职能管理的要求,对组织机构和职能进行适当重组和优化,并结合企业的特点,将各层次和各部门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方面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统一,合理配置,以消除交叉管理和重复管

16、理等现象。4.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建立IMS,需要对企业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应根据职责或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确定培训的全面需求,包括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方面的技能和意识;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培训,以提供满足需要的人才结构。此外,对于企业生产和服务的设备设施以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设备设施也应进行统一管理,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5.运行过程的协同化企业应在产品实现的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等各阶段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统一规定作业规程和控制要求,并进行协调统一的实施和控制,以避免发生多头管理、重复控制的现象。此外,在策划项目

17、计划时,应将质量计划与环境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协调统一、合理规划,确定综合控制要求。6.测量分析的同步化为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综合目标,对过程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状况和业绩进行测量和分析是必要的。企业应制定统一的测量计划对过程进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同步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QMS,EMS和OHSMS标准都规定的体系测量活动。IMS应将这三个体系对审核和评审的要求统一计划,进行同步审核,这样才有利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审核和评审的效率。7.持续改进的综合化在对已发生的和潜在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开展管理评审时,

18、企业应综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影响,分析和确定持续改进目标,并制定合乎各方要求的改进方案,以提高持续改进效果的全面性。8.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体化IMS文件经过统一策划后,应覆盖以前各类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进行有机的组合,而不是将这些文件简单相加。编制的体系文件要避免重复、繁琐,要适合于实际运作需要,文件的接口要清晰,便于使用和控制。9.全方位的PDCA循环化在建立IMS时,要充分考虑组织各个方面都能实现PDCA循环,确保管理体系从各个角度都能致力于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六、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涵企业进行管理体系一体化的结果是将各类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即形成一体化管

19、理体系。根据前文对体系和管理体系的阐述以及各类管理体系标准对于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倾向性,“一体化管理体系”概念可归结为:建立综合的方针和目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管理体系的有机整合,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以实现这些目标的单一的管理体系。同时,必须关注下述四点:1.目的综合的方针和目标是指将各个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综合成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旨在同时满足一个企业的多个不同相关方的期望或要求。2.不分先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管理体系可以是企业已经分别建立的,也可以是企业打算建立的,但这些管理体系应当分别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管理目标,并致力于满足不同的相关方要求。3.有机整合、有机整合是指遵循系统化原则,形

20、成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多种管理体系的简单相加。4.共有要素诸多管理体系本身就是针对同一个企业而言,因此各专业管理体系并不能相互独立,而应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要素。这些要素自然可以为一体化之后的管理体系所使用,而且共有要素实际上也为IMS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平台。因此,IMS定义中强调共有要素,以防止共有要素因管理体系呈现形式不同而被人为地分开。根据参与一体化的不同管理体系的数目,可以将IMS分为二元、三元和多元(三元以上)三种类型。而这样的分类实际上也反映了管理体系一体化的程度和演变阶段。一体化程度较低的是二元型IMS,典型的如质量管理体系(QMS)和环境管理

21、体系(EMS)的一体化,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多元型IMS的一体化程度较高,它不仅涵盖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个要素,而且还融合了其他管理体系(如财务、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卫生等)的要求,旨在形成整体的运行机制,以系统的方法落实多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从而达到让顾客、员工、社会及其他相关方都满意的目的。按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当今各类企业管理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七、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付xx3、注册资本:144

22、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6-1-237、营业期限:2016-1-2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

23、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八、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联系人付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

24、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

25、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2025年市场规模稳定发展。分部

26、测算以下:1)新房需求:以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住宅销售面积为基础,假设住宅窗户面积占建筑面积的20%,门窗C端市场均价随着产品性能和材质提升年均提升2%、B端保持均价稳定,对应2021年新房装修市场需求约3.1亿平米,市场规模约991亿元;假设2022-2025年销售面积变动分别为-5%、-2%、-2%、-2%,则对应2022-2025年新房装修市场需求基本稳定。2)二手房需求: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的历年全国二手房成交数据,假设二手房门窗均价和新房一致,则对应2021年二手房门窗装修需求约0.6亿平米,市场规模约241亿元。未来随着新房逐步减少预计二手房交易将逐步增加,同时居民改善性需求释放带来

27、户均面积提升,假设2022-2025年二手房套均建筑面积年均增加1平米,二手房成交数量变动分别为-3%、2%、2%、2%,则对应2022-2025年二手房门窗装修市场规模保持年均0%5%的稳定增长。3)存量更新需求:假设国内住宅平均翻新周期为15年、10%当年翻新、住宅窗户面积占建筑面积的20%,则对应2021年存量更新门窗需求为0.4亿平米,存量更新门窗市场规模约165亿元,对应2022-2025年存量更新门窗市场规模保持13%14%的较好增长速度。(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3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

28、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45502.89,其中:主体工程25152.31,仓储工程12401.8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014.29,公共工程3934.47。(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068.6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275.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5%;建设期利息148.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5%;流动资金2644.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80%。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1275.5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

29、:工程费用9736.1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07.90万元,预备费331.48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14068.63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6050.46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295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23559.29万元。3、净利润(NP):4343.13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5.26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24.12%。6、财务净现值:6883.05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项

30、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5333.00约38.00亩1.1总建筑面积45502.89容积率1.801.2基底面积15706.46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86.572总投资万元14068.632.1建设投资万元11275.552.1.1工程费用万元9736.1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207.902.1.3预备费万元331.482.2建设期利息万元148.242.3流动资金万元2644.843资金筹措万元14068.633.1自筹资金万元8018.173.2银行贷款万元6050.464营业收入万元29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

31、费用万元23559.296利润总额万元5790.847净利润万元4343.138所得税万元1447.719增值税万元1248.8610税金及附加万元149.8711纳税总额万元2846.4412工业增加值万元9641.0013盈亏平衡点万元11624.89产值14回收期年5.26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4.12%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883.05所得税后九、 发展规划分析(一)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

32、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

33、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

34、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二)保障措施1、完善配套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价格等相关政策衔接。支持各类资本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并购票据、直接融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建材企业兼并重组。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开展国际技术、标准、品牌等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国别产业政策研究,搭建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品牌营销和技术标准体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2、加强工作协调建立产业部门协调机制,形成职责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企业主

35、体作用,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形成合力。3、人才培养持续支撑加强产业人才智库和人才教育培训师资力量建设;转变培训中心的职能,发挥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在产业培训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产业职业教育;举办产业人才供需座谈会、洽谈会和招聘会,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双向选择平台;打造新媒体教学培训平台,推出全时在线视频教育和技能培训教学;进一步完善产业行业人员持证上岗机制,提高培训企业和人员的主动性;组织“产业大讲堂”活动,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4、搭建创新平台依托区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解决企业技术上和发展中的难题。加大

36、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产业研发投入。 5、明确责任分工,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协调共商、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考评、监测、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开展规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发展目标、任务措施、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如期完成。6、完善统计评价体系根据国家产业分类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加强新兴产业统计研究,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健全统计指标体系。根据产业功能区发展定位,完善产业功能区发展评价机制。强化对重点产业、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工作,为保

37、障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十、 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1、自主研发优势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2、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

38、效率,为产品研发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明公司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而且部分产品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日常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客户服务等流程,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3、产品种类齐全优势公司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定制生产规格、型号不同的产品。公司齐全的产品系列,完备的产品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公司来说,实现了对具有多种产品需求客户的资源共享,

39、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客户粘性。公司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起到了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作用。4、营销网络及服务优势根据公司产品服务的特点、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营销覆盖了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经销商网络,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在各区域配备销售人员,建立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多维度销售网络体系。公司的服务覆盖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多名销售人员具有研发背景,可引导客户的技术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40、为客户提供及时、深入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公司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经销网络较为稳定,有利于深耕行业和区域市场,带动经销商共同成长。(二)劣势分析(W)1、资本实力不足公司发展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公司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日常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目前的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制约公司发展。尤其面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本实力,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2、产能瓶颈制约公司产品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但未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订单逐年增加,公

41、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未来逐年上升的产品需求量,产能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削弱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三)机会分析(O)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

42、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四)威胁分析(T)1、市场竞争风险本行业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行业新进入者存在一定技术、品牌和质量控制及销售渠道壁垒。更

43、多本土竞争对手的加入,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从而导致市场价格下降、行业利润缩减。国外竞争对手具有较强的资金及技术实力、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与之相比,公司虽然具有良好的产品性能和本地支持优势,但在整体实力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公司如不能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巩固发展自己的市场地位,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风险。2、新产品开发风险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新产品研发为发展导向,注重在产品开发、技术升级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论证,使得公司新产品投放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如果公司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导致

44、研发的新产品不能获得市场认可,公司已有的竞争优势将可能被削弱,从而对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3、核心人员及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公司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并拥有技术过硬、敢于创新的研发团队。公司的核心技术来源于研发团队的整体努力,不依赖于个别核心技术人员,但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的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公司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核心技术失密,将会对公司的研发和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高,因此原材料价格变化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大。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保持合理库存”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前期销售记录、销售预测及

45、库存情况安排采购和生产,并在采购时充分考虑当时原材料价格因素。但若原材料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将引起公司产品成本的大幅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5、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所面临的是来自国际和国内其他生产厂商的竞争。除了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影响以外,行业整体的供需情况和竞争对手的销售策略都有可能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造成影响。假如市场竞争加剧,或者行业主要竞争对手调整经营策略,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可能面临短期波动的风险。6、毛利率下滑风险公司各类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成本及销售结构存在波动。未来如果行业激烈竞争程度加剧,或是下游厂商行业利润率下降而降低其的采购成本,则公司存在主要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导致公司

46、综合毛利率下滑的风险。7、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如未来公司无法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及复审或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调整,将面临所得税优惠变化风险,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8、产能扩大后的销售风险如果项目建成投产后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不利变化或市场开拓不能如期推进,公司届时将面临产能扩大导致的产品销售风险。9、公司成长性风险行业虽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发行人的成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前景、竞争状态、行业地位、业务模式、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销售水平等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出现不利于发行人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发行人的盈利能力,从而无法顺利实现预期的成长性。因此

47、,发行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成长性风险。十一、 组织机构管理(一)人力资源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劳动定员是以所需的基本生产工人为基数,按照生产岗位、劳动定额计算配备相关人员;依照生产工艺、供应保障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招聘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生产车间管理工作人员按一班制配置,操作人员按照“四班三运转”配置定员,每班8小时,根据xxx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达产年劳动定员224人。劳动定员一览表序号岗位名称劳动定员(人)备注1生产操作岗位146正常运营年份2技术指导岗位223管理工作岗位224质量检测岗位34合计224(二)员工技能培训1、为了得到文化技术素质较高、操作熟练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提高企业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保证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