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591688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习录》读后感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习录》读后感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习录》读后感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习录》读后感 .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一篇答顾东桥书断断续续看了近半个月,中间还夹杂着重温了下万历十五年。突然有个念头冒出来:传习录是终极励志书啊!近期工作反思,想得许多,做得不够。想得太多了,想着一起先做,就要干脆做得很周全,便觉得困难重重,倒反而畏首畏尾了。 这项工作原来属于我比较了解的,且始终关注,却行动迟缓,缺乏实际行动。近期牛刀小试,便有效果反馈。哎,惭愧惭愧,早干嘛去了。归根结底,还是相识上不够到位。我还是把知与行,分作了两样,总想着完成了比较全面的学问储备和技术积累,再进行行动,却没相识到,知与行本是一体。只有在行动中摸索成长,才能完善认知,只有在行动中积累阅历后才能进一步指导行动。看来,

2、传习录真不是读出来的,而是在“知”与“行”中渐渐融入自己的心性的。近来,隐隐感觉有一股动力,这股动力督促我反思自身,认知自己的心性,这股动力督促我即刻行动,投入实践,我想,这股动力,多多少少,就是我的“至良知”吧。这股力气是传习录给我的,或许从这个层面看,称传习录是终极励志书,也不为过。我能够更加感受到心学与佛家禅宗的区分了,虽然心学与禅宗都是以自我本心的认知为主体,以修行者的领悟为成长之路,但,心学与佛释有着本质区分,心学从一起先就将自己的修习落于最微小的实践行动之处 ,而穷究自己的本心,也便是天地间的大道天理。或许,心学与禅宗的终极大道是相通的.,比如有多少高僧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是我

3、辈凡俗,经常为佛家的一些慧心顿悟的细枝末节而蒙蔽。与此相比,心学的研习,哪怕只是初窥门径,也对日常工作大有裨益啊!嘿嘿,终极励志书!传习录读后感2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的确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才智跨越时间长河,的确值得人细细品尝。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信任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恒久不会消逝。不愿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订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

4、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其次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驾驭学问本源。须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愤怒,不能因言语宛转而兴奋,不能因对方请求而屈意宽容。生怕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确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需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索,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索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

5、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跑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传习录读后感3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学问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学问。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学问、公式都属于对的

6、。但这些对的学问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其次类是有用的学问,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缘由是我把它当成对的学问去看了,还是根据以前的方法,根据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当抛弃旧有的模式,创建一个新的系统。假如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搁师父时间,耽搁自己时间。我们平常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专心读,假如你不专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

7、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起先。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奢侈时间。没有融会贯穿的学问,即使是对的学问,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传习录读后感4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传习录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

8、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假如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洁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需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需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肯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