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复习卷209.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901038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复习卷2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朝花夕拾复习卷2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复习卷2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复习卷209.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城基中学初二级语文名著复习卷内容:朝花夕拾 整理人:丁芃芃 日期:2012/10/8 班级: 姓名: 座号: 【阅读导航】一、深刻理会作品中丰富的主题思想朝花夕拾堪称散文中的经典,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在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阅读时要感受作者灵活的思路,以及把握作品中包含的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注意散文中的形和神。二、体会作者充满深厚的生活气息作者所撷取的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印象,特别是作者善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雪中捕鸟,先生如何

2、读书的情景,把少年时代的活泼以及当时教书匠的读书状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三、注意作品中的反讽手法作者在批评、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内容梗概】 狗 猫 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

3、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这篇文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长妈妈连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并写渐渐对长妈妈产

4、生敬意。作者厌烦长妈妈。一是厌长妈妈哆唆 ( “常喜欢切切察察” ) ,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 ; 二是厌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 ) ;三是厌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四是烦厌阿长繁琐的细节,烦厌长妈妈的许多“规矩”和“道理”,特别是过年的规矩,从压岁钱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等。后来写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而对阿长产生“空前的敬意”。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惊然的,但

5、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和“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 , “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因长妈妈为“我”买来了的 山海经 而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第三部分:写哀悼长妈妈,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 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 二十四孝图 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坦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

6、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评价: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 五猖会 这是普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因为东关离县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前夜预定好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儿时的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脸色变得很谨肃了,小鲁迅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他身后。父亲叫他把书拿来,他忐忑着,拿着书来到父亲面前。父亲教他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背出来就让他去看会,否则不准去。这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鲁迅的头上,他读着,强记着。太阳升得很高:,鲁迅才有把握拿书走进

7、了父的书房,梦似的就背完了。父亲这才答应让他去看会。大家同时活动起来。工人们把他抱起,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但鲁迅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这一切对他都失去了意义。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

8、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

9、书的乏味生活,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1 一 9 ) :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一开始总写百草园的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接着写“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描写了百草园的美丽和有趣的景物)。然后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对这个故事的感慨(美女蛇的故事)。再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上捕鸟时的乐趣(雪地捕鸟)。第二部分( 10 24 ) :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首先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接着写初次见先生,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得到答案。然后写偷偷到后花园去玩,后花园的乐趣。最后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

10、。 父条的病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人称“神医”的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 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表明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同时作者也在其中变现了对

11、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疾,文中最后一段,作者在封建社会的习俗上呼唤自己的父亲,反而令父亲不能走好。*上述 7 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琐记 回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 天演论 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

12、强烈欲望。作者在雷电学堂时,校长出了个 华盛顿论 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谁。体现了封建社会思想十分陈旧,而且对新思想不接受,排斥。本文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譬如,她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去吃水缸里结的冰,还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她还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还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 ”但当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来时,马上就会变换口吻说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们不要旋,不要旋 ”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

13、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是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文中写了七个典型事例: 1 , “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1 一 3 段)。 2 . “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4 一 5 段)。 3 .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6 一 23 段)。 4 匿名信事件( 24 一 28 段)。 5 看电影事件(

14、 29 一 31 段)。 6 与藤野先生道别 ( 32 一 35 段)。 7 怀念藤野先生( 36 一 38 段)。其中,“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里包括了 4 个事例: 1 修改“我”的讲义( 6 一15段) 表现先生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 2 订正“我”的解剖图( 16 一 20 段) 表现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3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21 一 22 段) 表现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4 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 23 段) 表现他严谨求实精神,对骨学的浓厚兴趣。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

15、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 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范爱农,名肇基,字斯年,鲁迅同乡,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刚到到横滨时遇见了来接他们的鲁迅和子英。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范爱农从此对鲁迅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 1907 年,日

16、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极刑的消息,举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从此与鲁迅作对。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斤,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他是凫水的能手,所以鲁迅一直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

17、子的际遇和境况所以鲁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诗悼念他。【人物形象】一、长妈妈有庸俗迷信、愚昧无知的一面,也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二、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三、寿镜吾作者读私塾时的老师。他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思想却也

18、开明,对爱玩的孩子们并不严加斥责。这位先生读书入神了的样子很是可爱。四、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对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 N 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五、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普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严厉、慈爱)六、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

19、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上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艺术特色】一、 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本文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二、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狗 猫 鼠 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三、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本文在 无常 中,从无常也有老

20、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四、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 父亲 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五、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 五猖会 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 无常 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在 狗 猫 鼠 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

21、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主题】 朝花夕拾 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行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扦击和嘲讽。【其他重点】1 朝花夕拾 书名的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2 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你怎么评价范爱农?非常冷淇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爱憎分明,为人正直。 3 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4 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

22、?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为下屈服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 5 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目杀表示怀疑?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6 朝花夕拾 中提到 二十四孝图 中哪几个故事?鲁迅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故事: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

23、、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后记 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态度:斤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7 、“我”得到 二十四孝图 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高兴的是: 鬼少人多; 归我一人独有; 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 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8 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9 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是说明人

24、间没有公证,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 , 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 10 五猖会 中回忆童年往事,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这件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也可以看出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11 .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出自 五猖会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

25、(鉴略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2 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13 鲁迅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14 鲁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15试举 父亲的病 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6 书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26、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17 在鲁迅 朝花夕拾 中,写“宠物”的是 狗 猫 鼠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18 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嗥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19 长妈妈

27、讲的“长毛”的故事中,“长毛”指的是?洪秀全军和后来一切土匪强盗。20 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因为她经常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种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所以就有了“特别的敬意”。在知道是长妈妈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这种敬意就完全消失了。 21 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同情与怀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原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22 长妈妈教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是什么?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要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 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3 . “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有时候“我”为什么“实在不大佩

28、服她” ? “一时”“我”又为什么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甚至于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呢?“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叫她“阿长”是在“憎恶她的时候”这个称呼不大客气平时只有年辈最大的祖母才这样叫她。“实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采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 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

29、意”。 24 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25 三味书屋的游戏有哪些?爬上花坛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三上做戏,画画儿(用“荆川纸”描绣像)。【应试演练】文段阅读题(一)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30、。”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甸,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 鉴略 比

31、读 千早文 百家姓 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朋。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

32、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 鉴略 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选自 朝花夕拾 五猖会 有删改) 1 说说第 和第 段“我”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3 运用了对比手法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之一,请

33、找出一处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二)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 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

34、,最为心爱的宝书。(选自 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 ) )有删改)1选文中的“我”对阿长产生“新的敬意”“确有伟大的神力”的原因是什么?作品两次提到了“产生了敬意”和“神力”,请指出另外一次是什么事后产生的?选文中提到了“谋害隐鼠”,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作者还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情? 2根据作品的内容,说说阿长为什么关心 山海经 ?这突出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3作品对阿长的描写,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三)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

35、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买,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鸟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选自 朝花夕拾 从

36、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有删改)1本文生动而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目的是什么? 2、作者回忆并着力描写百草园,流露出怎样的感情?从哪里能看出来?请简要回答。 3、结合上述选文的具体内容,请品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色。 (四)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千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如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栖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

37、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买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 , 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 辩一辩了。(选自 朝花夕拾 狗猫鼠 有删改) 1 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鹜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38、情? (五)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中的还有一个我。“万岁

39、!”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选自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有删改) 1 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请加以概括。 2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试加以分析。 3、选文中“我的意见发生变化了”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六) ( A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持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40、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 。”他说。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 B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

41、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 不但我,我们。”“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

42、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要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选自 朝花夕拾 范爱农 有删改) 1 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作品的内容,请你介绍一下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 2 文中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各是因为什么? 3、鲁迅对范爱农始称“这范爱农”,后来又改称“爱农”说明了什么?鲁迅对范爱农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七)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