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什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898562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什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什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什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什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生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什么单位:郭店第一初级中学姓名:申改芝学生训练时,教师应注意什么一、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 在开展导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非常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那么学生活动的自主性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或者说,学生怎样开展活动我们能够称其是自主活动呢。1、教师的指导是实现学生自主活动的保障 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体现在学生是基于自身兴趣,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行为。那么这种自主是否说明教师在活动中除了观望之外别无他用了呢?为了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我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让学生自由的去选择活动的主题,随心

2、所欲的开展活动就是所谓的自主了。其实不然,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活动只能是无意识的自由活动。殊不知,教师的指导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对于活动中问题的产生与提升,问题的解决与方法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计划、如何达到活动目的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让学生拥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以便更好地自主开展活动。2、教师指导的作用有三: 其一,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其二.在活动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活动;其三.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拥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这里自主

3、能力尤其重要。3、教师在哪些地方应该对学生给予指导: 教师的指导体现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营造良好的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由此,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善于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奇性、挑战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想知而未知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强烈的,持久的探究欲望。2)提供生活中的实践情境 学生对发生

4、在自己身边的事物是很容易产生兴趣的,如果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也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那就更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课程内容,需要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去挖掘,去发现。如若能经常性的指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倍感亲切,进而激发强烈的自主探究兴趣。教师的指导体现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导学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开发实施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的充分发挥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为学生留有探究和思考的余地,要为学生探究问题和

5、思考问题提供机会。1)给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时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还要给他们提供充裕的共同讨论的时间。许多学科课程中不也要求留有空余的时间让学生去体会,去消化吗?学生在比较成熟的实践、思考、讨论后得到的体会就会比较深刻。2)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 托兰斯认为: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这里所说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新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使其探

6、究创新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此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绝不是代替学生思考,也不是简单的用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判断,更不是粗暴的打断学生的回答。要给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对于学生一些离奇的想法,不要立即给予否定,而要和学生一起分析:说对了及时的予以鼓励和肯定;有创见的,大力表扬;即使说错了,也要热情帮助,启发找出错因,纠正错误。同时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活动形式,让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保证学生活动参与率,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的指导体现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导学法课程是充分发挥学生

7、主体性的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和指导。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1)提供具体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 在活动中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的探究知识,自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究过程。如“自护自救”活动中,如果教师将在危险中如何进行自护自救进行讲解和示范,相信这次的活动会是索然无味的,这种活动也就成了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活动。但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少量汽油,水,沙,便携式灭火器,酒精,纱布,蜡烛等等具体的材

8、料,让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应对火灾的办法并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2)帮助学生,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 虽然在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但学生的实践活动也不能离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我们不能向学生灌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知识,但更不能放任学生自己毫无目标的乱撞。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掌握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探究。 教师指导体现在帮助学生体验和发现成功的乐趣,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

9、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当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分析思考,长时间的探究,终于解决了一个对他来说是新奇的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他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他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如果在活动中教师不断的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新知识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取得成功,就会强化这种愉快的情绪,进而把自主探究当作一种乐趣。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帮助学生,想方设法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和发现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努力实践,积极探究,提出独到的见解,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仅增长自己的知识,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的习惯。 这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导学法的真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用好导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