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篇.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5858674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篇.doc(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1.【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一、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毕第1516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岳阳边。15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2分)16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颈联:尾联:答案:无2.【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完毕第7题。(6分)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

2、一项是( )(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2分) 答案:7.(1)B (2)(3)3.【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10阅读下面古诗按规定作答。(6分)湖 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全诗写出了游人如何的心情?(2分)(2)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4分) X|k |B

3、| . c|O |m答案:无4.【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9.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哀悼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方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

4、愤之惰,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答案:A5.【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二、阅读(共43分)(一)古诗文阅读(共13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如何的气氛?(2分) 9.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答案:8.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9.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6.【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 B卷(50分)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毕1-2题。 清平乐 独

5、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答:_(2)全词抒发了词人如何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分)答:_【答案】 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同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烘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2)诗人平生为

6、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抱负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分)7.【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毕1718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7、北望,射天狼。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上阕:下阕:w w w .Xk b1.c oM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杰出多人马像疾风同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D

8、.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白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答案:17.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18. C8.【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10.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 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B. 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C. 七八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抒发了诗人

9、登上泰山之后的感受。D. 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答案:C9.【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二、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10一24题。(一)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1分)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1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3分)12.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

10、0.答案:B 共1分。11.答案示例:比方。用“浮云”比方漂泊不定,“流水”比方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共3分。12.答案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慕之情。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10.【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二、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825题。(一)(4分)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奉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1、。8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分)9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如何的情感?(2分)答案:8答案: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二、阅读(共44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毕910题。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12、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所有景物特点。(2分)10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如何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9边塞秋景 异(每空1分,满分2分) 10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12.【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 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13、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如何的思想感情?答案:12.【参考答案】(1)了却:完毕。可怜:可叹。【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古诗词词语的理解。结合词句内容来分析即可。【备考建议】本词选自九年级上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古诗词时要回归课内,关注课下的注解。(2)【参考答案】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词句所蕴含的

14、思想感情。思想感情题答题环节: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内容;概括诗句构成的图景或意境;分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备考建议】古诗词的思想感情题,既规定考生要理解诗句的内容,也规定结合诗句,知人论世,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13.【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毕(1)(2)两小题。金陵三迁有感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释】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

15、自比。(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如何的心理状态?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答案:23.(1)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2)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白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14.【2023年河北省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79题。(6分)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 (人名)。(1分)来源:8.

16、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9.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答案:7.马致远 8.C 9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期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15.【2023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毕20-21题。(共4分)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17、如何的思想感情?(2分)2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答案: 20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21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16.【2023年湖北省仙桃市】(一)古诗词赏析(4分)水 调 歌 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18、,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11. 这首词中“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1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答案:(一)(4分)11.无眠 人生(2分) 12

19、. D(2分)17.【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毕13-14题。(4分)辋川六言(其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注释】辋川:地名。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崇高品质。13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14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如何的生活。(2分) 答案:13.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

20、青松。(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 14.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 (2分,能答出其中一是即可得满分)18.【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718题。(4分)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注释】期:盼望,预料17.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2分)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杜 牧: 李清照: 答案:17. 遗憾,惋惜;赞

21、扬,肯定(2分)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负得失、世事变化的见解,即胜负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19.【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二、阅读与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规定回答问题。(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3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2分)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

22、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3. 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每点1分,共2分)14.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每问1分,共2分)20.【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一)城东早春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6.这首诗所写的重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3分)答案:6. 答案: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爱慕);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自身的清新可爱,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评分:共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

23、。意思对即可。21.【2023年江西省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毕第7-8题。(4分)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注释】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

24、”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白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对的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答案:7C(2分) 8D(2分)22.【2023年湖北省荆门市】五、阅读古诗,按规定回答问题(共5分)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来源:.n

25、e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1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分)答案:15.(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抱负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16(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23.【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二、古诗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毕89题。(4分)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

26、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8.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9.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答案:8.(1分)物是人非9.(3分)C 24.【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10.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渡荆门送别 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

27、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如何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_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_答案:10(4分)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同样随着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25.【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古

28、诗,完毕18-19题。(4分)偶 题朱 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注释】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达儒雅的装束。崔嵬(w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底处:何处。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什么用得精妙。(2分)19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2分)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切心理。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29、。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尔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可以引导人们积极思考。答案:18.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19.B26.【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毕67题。(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答案:27.【2023年四川省凉山市】六、诗歌鉴赏(6分)20阅读下面古诗,按规定回答问题。(6分)赠

30、从弟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 意何在。(3分)(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3分)答案:(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2)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合起来表达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28.【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毕9-10题(4分)从军行杨炯烽

31、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重要内容。(2分)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剧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答案:9.(2分)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10.(2分)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一个1分)29.【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三、诗词品读(8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方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

32、要分析其妙处。(4分)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答案:7(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一点1分,共4分)8(4分)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前两点任意回答一点2分,最后一点2分,共4分)30.【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毕第7-8题。(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劳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33、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白自己对国家的忠诚。8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2分)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足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

34、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答案:7D(2分) 8C(2分)31.【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7.诗词鉴赏(3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的画面。(1分)全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情感?(2分) 答案:(1)凄冷、迷蒙(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32.【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毕812题。(15分)古诗阅读减字木兰花 琴宋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宫商:这里指曲调

35、。8阅读这首词,根据规定完毕赏析。(4分)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规定:用词中的字填空;用词中句子填空;用品体形象的语言表述。答案:8(4分)静 未动宫商意已传 示例:琴声如悲凉的风吹过,潺潺的水流淌,带给听者悠远寂寥的千古情思。(前两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33.【2023年山西省 】【古诗文】(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毕第6题。(2分)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

36、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 我选: 赏析: 答案:6.示例: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 (2分)34.【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二)阅读雁门太守行,根据规定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

37、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3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2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

38、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答案:23.(2分)C24.(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方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35.【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一)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毕1011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0.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

39、“潮平”, ;“风正”, 。(2分)11.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答案:36.【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来源:.net(一)古诗句鉴赏8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群山渐渐远去、消失,一望无际的平野展现在眼前,江水冲出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一个“随”字,给人以空间感与流动感。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夸张的

40、手法,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将它比作船,增强了可感性。答案:D37.【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毕89题。(6分)峡口进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8“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 和_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 有什么作用?(3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_ _ 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