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155609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论文写作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科技论文写作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论文写作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论文写作知识讲座.ppt(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技论文写作知识讲座冶金自动化冶金自动化杂志简介冶金自动化杂志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主办,冶金行业(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科技期刊。冶金自动化的读者对象是从事自动化科研、设计、生产、建设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中、高等院校专业师生及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创刊于1976年,双月刊(每单月25日出版),国际通行版本(大16开本)。每年两期增刊期刊分类和刊号期刊分类 从大的方面来说,分为社会科学类和科学技术类。后者分为综合指导类、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检索类。从发行角度来说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2067/TF

2、;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7059。增刊有专门的刊号: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审批。报道方向冶金自动化主要报道计量和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及网络技术、电气传动自动化、自动控制理论在国内外冶金过程控制与科学管理中应用的新发展(如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新成果和新经验,并介绍国内外冶金自动化的新技术和新动态。栏目设置设有专家论坛、综述与评论、前沿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控制理论应用、系统与装置、检测与仪表、传动与控制、工程师论坛、经验交流等栏目。其他获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连续荣获冶金行业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广告行业表扬单位、首

3、都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中央企业“巾帼文明岗”;2008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稿件审查所有来稿须经过不端文献检测,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初审程序。正刊稿件审查 冶金自动化稿件审查程序严格,拥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型企业的专家长期为杂志审查稿件,为稿件质量把关。所有正刊稿件的录用,需要请技审专家审查通过方可录用。增刊稿件审查 由杂志社编辑审查。业务、人员组成业务组成:期刊、协会工作人员组成(共7人,社长、主编各1人,编辑2人,广告人员1人,广告制作及协会2人。其中高工以上学历4人。)编辑工作编辑工作是期刊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

4、时又是一项非常繁琐、艰苦细致的创新性工作,是帮助作者使文章在各方面达到发表要求、不计名利的工作。科技期刊质量的好坏优劣,与编辑工作密不可分。编辑必须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才能从事编辑工作。编辑工作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敬业的工作态度,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包括掌握自动化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和了解冶金工艺,随时关注冶金自动化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要求编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和跟踪有价值的信息,组织优秀论文,同时还要求掌握一定的英语、情报检索、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编辑应该善于与专家、作者、读者及科技工作者沟通。编辑工作包括(1)选题和组稿;(2)稿

5、件初审,查重合率,决定稿件是否可以送外审,送前和送后与技审专家的沟通;(3)稿件的编辑,包括:审查稿件内容是否符合杂志报道方向,对经过专家审查后可以录用的稿件,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和编辑意见针对文章内容、文字、规范等方面,给作者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4)对反复修改后的稿件进行格式上编辑加工,包括:文字、图表、公式、量符号、单位、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5)负责收取版面费;(6)给出排版建议,包括:量符号的正斜体、上下角标、图表排法等等;(7)组版及校对(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及其他问题);(8)刊后工作,包括协调印刷、发刊、邮寄稿酬等工作;(9)其他相关工作,包括:投稿咨询、作

6、者稿件查询等与稿件相关的所有工作。文章编辑举例。现场技术人员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科技论文主要用于对作者自己亲自参与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形式。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是为了交流、传播信息,目的是要得到同行认可并利用,所以科技论文必须按照规范格式和要求来撰写,同时在表达方面力求有较高的可读性。科技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对科技工作者自身工作的总结和提高。科技论文还是考核科技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科技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再现性、可读性和规范性。1 (1)创新性:这是首要的一条。所谓创新,是指在认识中有新的突破及新的发现,在应用中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提出,研究结果应该是显著的。(2

7、)科学性:文中涉及到的实验数据以及推理论证必须严谨、准确;写作过程中要经过周密思考,论点应经得起推敲。(3)再现性:又称重复性。读者根据论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条件、设备,重复作者的工作时,应能得到与作者相同的结果。但是,应明确的是,一些带有专利性的内容,或者是应该保密的内容,不应写入文中。(4)可读性:指文字通顺、叙述符合逻辑、概念准确、表达清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等。(5)规范性:就是要符合科技期刊的标准和规范。1文章结构2写文章时的注意事项3投稿和稿件查询4稿件主要处理流程1文章结构1.文章题目2.作者署名3.作者单位4.中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 如果是正刊投稿,还应有与上

8、面5个部分相应的英文,增刊投稿不需要英文部分。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7.引言8.正文9.参考文献1.文章题目文章题目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应该用词恰当、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通常科技文章应突出本文所采用关键技术或系统,例如:“某钢厂罩式炉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在上的应用”。在文章题目中不要出现“概述、浅谈、介绍”等用词。2.作者署名署名者可以是个人作者、合作作者或团体作者。属名是拥有著作权的声明;是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也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通常我们希望将项目的合作者属上名,既是对合作者的尊重,也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署

9、名和顺序注意应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署名时注意区分不同单位的作者,张三1,2,李四2,王五3)3.作者单位第一作者单位写至二级单位,其他作者的单位只写到一级单位,所有单位要写全称并注意准确性。例如:1.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100041;2.北京科技大学;3.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摘要摘要非常重要,它是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主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通常要求200字以上。不宜写成“本文”或“作者”介绍了什么什么,可以写成“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什么问题,什么单位(写全称)采用了什么系统或什么方法(关键技术),对什么进

10、行了什么研究或改造,或者是实现了什么控制(具体),改造效果如何,结论”。举例:第5期:p11,p325.关键词要求5个左右,可以直接从文章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文章其他内容中抽出来的能反映该文主体概念的词或词组。第5期p11等。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由编辑来填写 7.引言 引言一般用0作为标号,它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这部分虽然字数不多,但却非常重要,需要作者参阅相关文献,并要求对所研究的领域以及对自己所做的

11、工作有一定的综合和提炼的能力,这对于提高文章整体水平有很大帮助,有助于说明您文章的先进性、实用性等等。引言通常还应包括系统应用的基本背景情况,如:本文介绍的项目(什么单位的什么设备,首次写全称)是改造还是新建项目,如果是改造,是针对什么问题(即改造原因)进行的什么改造(自动化方面),自动化改造是谁负责实施的,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采用了什么系统或关键技术,效果如何;如果是新建的,是引进的(引进国家、系统)还是国内自主完成的,其他同上。引言写作要求:开门见山,不绕圈子;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引言里,作者不应表示谦意,也不宜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应该尽量客观地介绍,而对本论文技术水平

12、和价值的评价,应让读者去作。工艺设备简介,用简单两三句话带一下即可。如是新工艺或特殊工艺也可考虑单列一小节,但内容不可过于详细,注意详略得当。注意字数的控制8.正文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占全文的主要篇幅。如果说引言是提出问题,那么正文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的集中表现,它决定着论文写作的成败和学术、技术水平的高低。正文的论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有关各方面作综合性的论述,即综述类文章;另一种是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按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几个阶段,再对各阶段的成果依次进行论述,通常是技术应用类文章。写好正文要有材料、内容,然后

13、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也就是说,应该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来安排组织结构。这样才能顺理成章。正文部分可以分成几个小节来讲,这时需要有合适的层次标题。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文章的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说是对每小节内容的概括。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层次的标题应表达同一层次的内容;同一级标题应尽量讲究排比,即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不同层次的标题,有上下关系者,在内容上应相互联系。文章结构举例1某篇文章引言中最后一段话“作者从分析温度波动对出口厚度的影响着手,提出了KFF-AGC策略,给出了3个参数计算模型,最终建立了兼顾板形的KFF-AGC策略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精轧出口厚度控制,并在

14、鞍钢1700ASP上得到成功应用。”文章结构举例2“蓄热式连续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应用”0 引言1系统组成及配置(改造前后的)2关键技术(功能)及实现2.1 蓄热换向控制2.1.12.2 蓄热箱超温冷却模式控制2.3 小流量及烧嘴自动燃烧控制3应用效果4结束语或结论系统组成及配置简要介绍系统的主要组成及配置,必要时给出系统组成的简化方框图。如果是改造类文章,最好对比介绍改造前后的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功能)及实现通常这部分为文章重点,是文章的主体,应该重点来写。主要介绍本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或功能的实现,代表和体现文章的技术水平。通常这部分的开始最好有一段话,简单介绍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或功能,然

15、后下文按照此顺序分小节展开(或者也可以只介绍其中主要的重点部分,但需要说明),下一级的标题可以就用关键技术或功能来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前后一致的问题,如:采用了几个关键技术或功能与后文内容、个数、顺序应一致,以便使文章更严谨。这部分应该有比较充实的技术内容,重点在于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关键技术来实现各项功能的,尽量体现自己的特点,如果是新技术,则需要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新技术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介绍如何实现控制内容的。应用效果这部分通常需要简单说明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的时间和投运后的效果,我们希望作者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图表或数据,来证明本文介绍方法的应用效果,这样说服力更强。例如给出改造前后曲线或数据的对比

16、,新上项目可用精度等应用效果数据证明其先进性或效果。如果介绍的是有针对性的研究,那么需要有实际数据的验证或仿真来支持。结束语或结论该部分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总结。是全篇论文的归宿,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撰写结论时,不是对前面论述结果的简单重复,而要注意与引言相呼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是否通过本文的方法解决了),与正文其他部分相联系。总之,结论要有说服力,恰如其分。语言要简明扼要、准确、鲜明。结论中,凡归结为一个认识、肯定一种观点或否定一种意见,都要有事实、有根据,不能想当然,不能含糊其词,不要用“大概”、“可能”、“或许”等词语。如果写不出结论,也不要硬写。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非常重要,其作用是尊重和

17、保护他人的著作权;精炼文字,缩短篇幅;便于编辑人员和审稿专家准确评价论著的学术、技术水平等等。参考文献包括引文文献和阅读型文献。引文文献是指文中引用他人的成果或书上的原理公式时,可以标注参考文献;阅读型参考文献是指您写文章时参阅过哪些文献,或者在希望读者阅读本文的同时,也可以阅读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章时,可以标注参考文献。我刊对参考文献的要求:正刊要求最好5篇以上,写文章时或者请读者参考相关文献时,可以适当参考我刊以前已刊出过的相关文章。参考文献只列近年来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书、论文集,并按照顺序在文章中用上角注出,参考文献必须按照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规范要求的格式书写。文中上角标注的格式用1-2,1

18、,1,3文末参考文献的格式期刊(正刊投稿时需要相应的英文部分,从原刊拷贝,不要自译,如原刊无英文,请注明。)作者名.文章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芦永明,田乃媛,徐安军,等.吹氩站钢水终点温度预报模型及其仿真应用J.冶金自动化,2009,33(5):18-21.书(不需要英文部分)作者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举例:1殷瑞钰.冶金流程工程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论文集 作者名.文章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举例:1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19、版社,1996:468-471.二.写文章时的注意事项文章的选题非常重要,论文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未公开发表过,以具体实例为对象,重点介绍研究的主体内容或者关键技术或功能及实现、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等。切勿一稿多投或重复切勿一稿多投或重复投稿投稿,作者文责自负作者文责自负。在文章撰写过程中,尽量检索和参阅一些相关资料。但在参阅和引用时,必须要注意的是文章要着重于作者所作的研究或工作,不要大量引用文献中的内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大量引用说明书上的内容,因为这会导致您文章的重合率过高而退稿。注意各期刊的格式要求,按照其要求、参照文章模版撰写论文。我刊要求: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7000

20、字,小四号字,通栏排,标题序号为 1、1.1、1.1.1。排版格式要整齐,便于阅读。例如:字体、图(作图组合)表等。注意文章逻辑性,即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和顺序来写。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全文围绕文章题目来写,每小节标题围绕文章题目来列,每小节内容围绕每小节标题来写。内容上要动脑筋想一想,首先确定选题和文题,然后想想具体要写哪些内容,需要分成几部分来写。每部分写好后,先一部分一部分地看,看看每部分是否符合小节标题,再把全文串起来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否衔接得较好,不要想到哪写到哪,各部分是否围绕文章标题来写了,文章叙述是否符合逻辑(避免交叉),文章内容安排是否详略得当

21、,重点是否突出,是否说清楚了。避免不必要的内容和文字重复。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仔细斟酌才能写好。精心选择插图,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有35个图就可以了。作者应给出清楚的简化图,图上应给出必要的中文标注,图中尽量不要有英文说明,即不要拷贝设计图纸或外文资料中的图。要给出图号、图名,图名上面写图注(有变量或符号需要说明时)。如分为两个小图,应分别给出小图名,但注意简洁不要与大图名重复,例如:p30。当图中给出几条曲线进行对比时,要注意用不同的线型来区分并给出说明。举例。表格个数适当,表格要求排成三线表,即纵向负责。例如:第5期p2,p26.图表出现时必须要有引出语(如:系统组成见图1,参数见表1),图表的

22、位置应紧跟在引出语这段文字的后面。叙述时不要出现“下图,上表”这样的文字,而应该采用“如图(表)1所示”这样的格式。图表应有相应的简单文字说明。注意公式写法准确,即作者必须保证给出的公式是对的。一般来说公式不宜太多,给出结论性公式即可,标号用(1),(2),大量的推导过程可以省略,但需要有适当的文字说明。物理量的名称应符合国家标准,不要使用已经废弃的量名称,例如:质量(重量,表达力的概念,单位N,而质量的单位为kg,二者不可混淆。);比热容(比热),定义为热容除以质量,单位为J/(kgK);质量分数(浓度),单位为1,是某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体积分数(浓度),单位为1,是某物质的体积

23、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首次出现的量符号要给出中文解释(按照量符号出现的顺序和个数来写),量符号的书写应符合国家标准。量符号通常要求用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母加下角(下角与量符号一定要区分开)表示,如:v 1。特别注意不要用英文单词或几个英文缩写字母或中文作为一个量符号。文章举例。注意同一个物理量的名称、量符号以及大小写前后一致、图文一致。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不要使用非标准单位,例如:mm(英寸)、kPa(mmHg)、r/min(rpm)、10-6(ppm)等等,并注意单位的书写要正确,如:kWh(kWh),并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如:kPa(Kpa),kg(Kg),pH(Ph,PH)等等。(输入法)另外请

24、注意单位符号不得有任何修饰,例如:I=15 Amax 是错误的,正确的写法是 Imax=15 A;标准立方米,Nm3,正确的写法是m3。注意公司名称、设备符号、软件名称等英文符号的大小写全文一致,如:Profibus,InTouch等等。同一个技术术语前后一致(如:过程控制系统)、图文一致。对产品本身的内容(不必为厂商做广告)和书上的内容(如:模糊控制原理等)尽量少写,必要时可标注参考文献。文章内容应结合实际研究或项目来写,应该体现作者所做的研究和工作。在写文章时,应注意尽量避免使用“有很高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国内或国际首创”、“代表国际或国内最高水平”等不适之词。同时也应注意

25、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等语言。应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常见错别字举例:既又(即又);即(既);入(人);反映了(反应);阈值(阀值);挡位(档位);账本(帐本);通信(通讯);图像(图象);像素(象素);成分(成份);备份(备分);接收(接受);支撑辊(支承辊);轧辊(轧棍);卷取机(卷曲机);按钮(按纽),必须(必需)。写完文章后一定要检查一下尽量不要有错别字,以免影响阅读和文章的整体形象。注意请务必在首页末写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写到市或县),职称,学位,用一句话说明主要从事什么工作。举例:作者简介:*(1978-),男,山东济南

26、人,工程师,硕士(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热连轧过程控制系统及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基金项目(首页末)及获奖项目(文末)请注明。注意我刊正刊/增刊投稿时的不同要求。正刊投稿时需要给出文题、作者名、单位、摘要、关键词相应的英文;文中相应的英文图表名;参考文献中期刊部分的相应英文。而增刊不需要上述英文。最后提醒一下,(1)文章必须定稿以后再投过来,提交过来后的初稿是编辑和专家审查的稿件,不要再反复修改;(2)文章要先通过单位保密审查后再投稿;(3)如果文章涉及项目要申报专利,那么请在申请专利后再投稿,否则会影响到专利的受理,但也可以先投稿,与编辑说明,等专利受理后再发表,因为稿件还有一个审查和修改的过程。参考文献1陈浩元.科技书刊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欢 迎 技 术 人 员 踊 跃 投 稿!感谢大家对冶金自动化的支持!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